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承德游

承德游----避暑山庄(上)--博物馆

(2012-09-03 06:04:57)

   如果你去参观承德的避暑山庄,那一定是从“丽正门”首先进入“避暑山庄博物馆”。

   承德避暑山庄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这里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百度)


 


01.避暑山庄正门----庄重的丽正门

丽正门是乾隆36景第1景。

丽正”二字是出于《易经·离卦》“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之句,意思是说帝王只有象日月附着于天,百谷草木附着于地那样附着于正道,才能教化统治天下。在我国历史上,元朝大都北京皇城的正门曾叫丽正门,明代改称正阳门。清帝乾隆将避暑山庄兼正宫的正门命名为丽正门,表明这里是同皇城一样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丽正门前正中央门洞上方,镶有乾隆用汉、满、蒙、维、藏五种文字题写的“丽正门”石质匾额,这既是乾隆的自勉,也是他在向天下招示其贤明之德。“丽正门”的满文和蒙古文译为“光明的正门”、藏文译为“中间很亮的门”、维吾尔文译为“华丽光辉的大门”。

按着清代规定,中门只有皇帝和他的父母才能走,其他文武官员只能走侧门。


02.斑驳的城墙仍掩饰不住丽正门的气派


03.乾隆亲笔题写的汉满蒙回藏五种文字的丽正门

04.


05.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门北面的门额上刻有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九年写的一首诗:岩城埤霓固金汤,荡门开向午阳。两字新题标丽正,车书恒此会遐方。

 



06.中门北面门额上乾隆的题诗,我曾在独乐寺的行宫里见到乾隆临摹各家的书法,真的很有功夫

    在避暑山庄,这个标识到处可见。

07.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过丽正门为内午门,它曾经是避暑山庄的正门,上悬康熙帝御笔鎏金铜匾一块,为“避暑山庄”四个金色大字,古朴的镂空金龙环绕四周,一派王者风范。“避暑山庄”扁额的悬挂,使清朝这座皇家园林从此正式得名。

避暑山庄的前身,叫“热河行宫”,是康熙帝到北方巡视及去木兰围场狩猎习武的行宫之一。1711年(康熙五十年)这座行宫已初具避暑与游览的规模,康熙为它题额并撰写了《避暑山庄》记。


08.康熙亲题“避暑山庄”匾额至今熠熠生辉

  为什么那个“避”字里的“辛”字多了一横呢?

   从史料记载来看,康熙皇帝特意多加了一笔,是认为:此是“避暑”之“避”,而非“避难”之“避”。皇上忌讳“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所以在辛字下面加上一横,以资区别。但奇怪的是,却像是伏下了一种不祥的谶语。康熙的后代竟有两个皇帝死在这避暑山庄内。嘉庆之死虽不是为了避难,那咸丰皇帝却的的确确是为避难死在这里的。

这四个大字本来是鎏金的,但被日本鬼子用刺刀全部刮走了!(导游词)



09.多一笔的匾额

  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的营建,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
   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下面就是宫殿区的建筑布局图。沿着中轴线,依次是“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以及右侧的“松鹤斋”。(百度)

10.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正殿——澹泊敬诚殿的殿内,悬挂着康熙御笔亲题“澹泊敬诚”四个大字的匾额,“澹泊敬诚”最初源于《易经·正义序》“不烦不扰,淡泊不矢”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康熙将在避暑山庄正宫“澹泊敬诚”殿设为主殿,并亲书 “澹泊敬诚”匾额,表示康熙大帝追求宁静无为以明德政,不忘真诚敬守天道祖法的信条。  
   面阔7间古朴端庄的澹泊敬诚殿。因用楠木建造,俗称楠木殿。1711年(康熙五十年)初建,1754年(乾隆十九年)改建。大殿面积612平方米。墙体的屋面皆用青砖、灰瓦;梁柱、隔扇、天花均为本色楠木。周廊及室内陆面为紫豆瓣柳叶石铺砌。四周48根楠木大柱,经烫腊后色泽沉黄发亮。殿宇在满院苍松映衬下,庄重巍峨,清幽典雅,整个大殿不施彩绘,殿内的陈设与古色古香的楠木和谐一体,形成古朴典雅、庄重肃然的氛围。当我们走近楠木大殿时,一股若有若无的檀木之香充盈空在气之中


11.

   殿内皇帝宝座后的屏风雕刻着《耕织图》,描绘水乡种稻和丝织生产的情景,有从事耕织的人物年163个。可惜有绳子拦着,光线又暗,我们看不太清。



12.

澹泊敬诚殿檐下,悬有三块深雕金漆云龙匾,为乾隆皇帝所写抒怀之作,字迹流畅,十分醒目。乾隆自幼深得康熙喜爱,康熙在位61年,乾隆不愿僭越,做了60年皇帝立即退位做了太上皇。(导游词)

 

13.



14.



15.

  东所宫是慈安的居所。
  当年咸丰逃至避暑山庄时,皇后慈安也跟随而来,就住在这里。东所的建筑格,前殿局和规制与西所一样,后殿3间,前殿3间。现在,后殿辟为“钟表馆”。钟表馆所展出的钟表是避暑山庄宫廷陈设品的一部分,共23件,主要有:镜表
、金表、铜镀金花架表、西洋自鸣钟、飞龙吐水钟、乌木自鸣钟、人耍狮子自鸣钟、玻璃盆景式音乐金镶宝石三人自鸣钟等。这些钟表,精美绝伦,价值连城,它不仅可以计时,而且具有极强的装饰性,代表了当时中外钟表制造业的最高水平。昔日,这些钟表都陈列在宫廷中,供皇帝、后妃们欣赏使用,一般人是见不到的。它们多数来自国外,外国使节进献给清朝皇帝或通过商人从国外购买,一部分是宫廷内务府“做钟处”制造的。


16.

17.

  这里陈列的钟表当然比不上故宫的,但是也很精美,可惜拍照的光线不行。门窗的倒影影响太大了。

18.钟面玻璃已经雾蒙蒙的了

19.

  

20.

21.


22.这就是铺地的美丽的柳叶子豆瓣石,其华贵程度可和故宫的金砖媲美(导游词)

23.室内的皇家陈设




24.

 


25.一会这些陈设就可以看得清楚了

  四知书屋是一座5间大殿,康熙帝曾题名“依清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又增题“四知书屋”。四知取《周易-系辞》“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之意。乾隆皇帝对此话十分赞赏,因为恰好表达了他刚柔相济、恩威并施的统治策略。周有回廊,曲折叠绕,使庭园清幽,诗意盎然。皇帝上朝前后,在这里更衣,有时也在此召见王公大臣和少数民族首领据载,清帝在此召见了喀尔喀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三世、四世、班禅六世,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等。(百度)


26.四知书屋

   四知书屋的后面是面宽楹的“万岁照房”,俗称“十九间房”。这是宫女在此待班及存放庆典物品的地方。此进院落,廷院开阔,广植古松,有回廊与四知书屋、澹泊敬诚殿相通。以万岁照房为界,将正宫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为“前朝”,北为“后寝”。文武官员及其他男性都不得超过此界进入后寝,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

   现在有珐琅器皿展,其展品为避暑山庄宫廷内的的陈设品和佛堂祭祀器物,少部分是明代传世景泰蓝。展品造型规整古朴,图案生动典雅,装饰简练,釉料晶莹透亮,色彩斑谰绚丽,反映了清代珐琅制作的最高艺术水平。


27.可以看到室内受开着的门窗光线对拍照影响挺大个



28.乾隆 铜珐琅塔



29.


     


30.


           


31.


      


32.


           


33.乾隆 太平有象


         


34. 

  唯独下面两件是用玛瑙玉石雕琢的花卉、仙桃。


         


35.


      


36.堪称神形俱似,宛如时鲜

  19间万岁照房3间现为通向“后寝”的过道,过道两侧分别陈列着石鼓和宗镜阁的铜匾,匾为山东珠源寺铜殿所遗之物,全部为红铜所铸。铜匾上的文字是:海藏持轮,意思是“如来佛的经说全面主持一切法轮”。这里的藏又缺了撇外的几笔,导游说,那几笔就像古代兵器“干戈”,少了这几笔,就代表企盼少一些干戈,多一些和平的心愿。听导游说,这些铜匾后来化了,制作了一万多发子弹,对付日本人。


37.少笔画的铜匾

  这里展出的10面用石头雕刻而成的“石鼓”,其价值在于它上面的文字 ----“石古文”。这10面石鼓每个上面都刻有一首古诗,用大篆体书写,内容记载的是:战国时期周天子派使者到秦,秦公和使者一起游猎的盛况。这些文字对于研究汉字具有极高的价值。石鼓”最早于唐代在陕西雍县的野地上被人发现,被放置到陕西凤翔孔庙中。后来宋朝宋徽宗命人以黄金填嵌石鼓上的文字,陈放于内府稽古阁。明清时,相继陈列于国子监、孔庙。乾隆皇帝于乾隆55年(1790年)在北京国子监见到了石鼓,恐怕它日久越发残损,于是命人仿制了两套,一套藏于北京国子监,一套藏于承德文庙。这里展出的这套就是乾隆仿制藏于承德文庙的那套。旧石鼓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38.这本来是一套十只石鼓,光线闹的我就拍了一只

      


39.和石鼓上的古诗对应的拓片和翻译


40.

41.

   穿过万岁照房,迎面是一座三楹门殿,门殿内是一座方形院落。此院落,正面是一座大殿,四周设有围廊,院内古松如盖,绿草如茵,环境十分幽雅清静,这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地方。

  正面的大殿是皇帝的寝宫“烟波致爽”殿,康熙钦定36景的第1景。康熙谓此处“四围秀岭,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故而题为“烟波致爽”。入夏,这里晴无酷暑之感,夜无风寒之忧。因此,康熙、乾隆、嘉庆每至山庄必居于此。

   看见了这两道门槛了吗?一道还是铜的!这就是给嫔妃们定的止步围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就由此而来。(导游词)

42.一道铜门槛,一道木门槛将嫔妃们锁在了这深深的庭院


43.皇帝寝宫里的摆设,刚才珐琅器展有这些陈设着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帝携东、西等后妃出北京至热河避难,即居于此殿。东间,是皇帝的起坐间,与后妃谈话或临时用膳的地方。在过门的墙上有“戒急用忍”匾一面。此匾原是康熙题给皇四子雍正的,教育他要“戒急用忍”,后来原匾年久破损,咸丰于1860年在避暑山庄避难时又重题四字。

44.戒急用忍匾额

   西稍间,是皇帝的寝室,俗称“西暖阁”,清代皇帝来避暑山庄都在这里下榻。康熙、乾隆、嘉庆、咸丰都在这里住过。嘉庆、咸丰两位皇帝都病死在这里

   西暖阁与清朝历史联系很大,清朝两个重大政治事件发生在这里。一件是咸丰在西暖阁的病榻上批准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并追认《中俄瑗珲条约》有效,使我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另一件事是,咸丰在命载西暖阁临死时,口授遗诏立年仅6岁的载淳为皇太子,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又把象征皇权的“御赏”、 “同道堂”两方大印赐与慈安、慈禧两太后,致使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辛酉政变”,也叫“北京政变”在这里酝酿并实施,导致慈禧“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百度)


45.咸丰皇帝在此签准的丧权屈辱的《北京条约》

   西所。慈禧生活用品展览。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侵入北京,1861年,咸丰逃到避暑山庄避难,慈禧跟随而来,就住在这里。咸丰病逝后,慈禧在这里策划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辛酉政变”,与他小叔子恭亲王密谋杀了载垣、端华、肃顺等八大臣,夺得朝政大权,开始长达半个世纪的垂帘听政。
   后殿3间,设有3室,东西两室为慈禧休息更衣、梳妆的地方,中间一室为起坐间,设有宝座,当年小皇帝同治每天
都要到这里向慈禧请安。
   前殿3间,是慈禧日常活动的场所,现在陈设的文物是当年慈禧在避暑山庄所使用的生活用品。主要有:慈禧享用
过的燕窝、蜜饯、虎骨膏,美国和英国进送的香烟,象牙梳理具,蟒袍、百蝶衣、盆底鞋,供猫狗穿用的衣物等。
   慈禧生于1835年 ,卒于1908年,享年73岁。出生地为今吉林省梨树县,父名惠徵,满族镶黄旗人,曾任安徽道员,正
三品官员。慈禧1851年(16岁)进宫,1856年因生皇子载淳被封为懿妃,1857年又加封为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载淳继位,被尊称为“圣母皇太后”,徽号为“慈禧皇太后”。
   慈禧一生非常奢侈,吃的是山珍海味,用的是金银玉器,一餐价值千金。她有三大爱好赌博、养狗、看戏。赌博,
只能赢不能输;玩狗,不惜银两为狗做狗衣;看戏,不但看,而且还演,经常把自己扮演成观世音菩萨。慈禧一生,可谓在政治上出尽了风头,在生活上享尽了人间荣华宝贵。


46.



47.

48.慈禧穿的兰花盆底鞋,踩高跷似的,怎么走路




49.青玉蝠耳活环雕花圆洗



50.法国香水



51.还吸洋烟


52.描金带彩象牙梳蓖,看得出做工是多么精细

   云山胜地”楼
   烟波致爽殿是一座面阔5楹、上下2层的小楼,康熙题名为“云山胜地”,是康熙36景第8景。登临此楼,可以观赏
避暑山庄整个苑景区。西看,层峦叠嶂,苍松翠柏;北望,草场辽阔,树木青青;东观,湖光水色,洲岛错落。早、午、晚,景色各异。常有“朝岚夕霭”萦绕期间。故此康熙说此处是“云山胜地”。
   云山胜地楼的楼梯设置非常巧妙,从楼里到楼外都见不到它,原来它隐藏在楼前的假山之中,沿假山的登道盘旋而上即
可达到二楼。


53.院内苍松翠柏,绿云遮天,幽深宁静。到达二楼的楼梯巧妙地隐藏在堆砌的假山石中


54.云山胜地匾额

  岫云门
   云山胜地楼北为正宫的北门(后门),名为“岫云门”“。岫云” 二字,意为山间浮云缭绕,与云山胜地的“云
山”相呼应,此额借鉴了陶潜的《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意境。


55.岫云门就在眼前,可是游客止步拦住了我们,只能从旁门出去


   出岫云门,苑景区的无限风光便将映入眼帘。

   苑景区的秀色和文津阁的现状我下一篇介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
避暑山庄:在皇家园林中感受沧桑历史
承德(一)
游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区
揭秘清朝皇帝后妃的“戏迷”生活:乾隆自编自导自演,慈禧“嗜戏如命”
206 避暑山庄-河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