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铎草书《唐人李颀<晚归故园>》诗立轴
userphoto

2023.06.10 江苏

关注

王铎(1593—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 。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王本仁的儿子。

善于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书法作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绘画作品有《雪景竹石图》等。

签 条:觉斯先生草书五律条屏。 钤印:憙斋、芳凤

释文: 荆扉带郊郭,稼穑满东菑。

倚杖寒山暮,鸣梭秋叶时。

回云覆阴谷,返景照霜梨。

澹泊真吾事,清风别自兹。

题 识 :李颀《晚归故园》。王铎为士衡词丈。

钤 印: 崝嵘王铎、南华轩(1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王铎》26印,第122页)

鉴藏印 彰察盦收藏印、米彰洋书画记、景苏室

王铎三十岁就中进士,并任职翰林院,青年得志,仕途顺畅,当年颇有报国壮志,然明亡不久即投身清廷,遂为时人所诮。但他在书道的继承与革新上则始终如一,豪迈气概贯穿一生。

王铎《草书李颀诗〈晚归故园〉》,磊落浩荡,苍郁雄畅,如野鹤凌霄,时翘双翼;如骏马驰骋,迅下四蹄。乍见之而骇其出乎法外,熟玩之而服其范于矩中。凡其险绝之笔,皆其神到之处。觉斯运笔纵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若不尽。

唐代隐逸诗人李颀,诗风雄浑、豪放、悲凉。这首《晚归故园》,描写了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在日暮里返归东园。眼见荒郊里的柴扉、田园中的庄稼,诗人索性倚杖看秋山烂漫,听秋叶飘落,望秋云覆谷,赏秋阳返照。诗文末句“澹泊真吾事,清风别自兹”道出诗人追求恬静淡泊,体味清风滋味的人生感悟,一缕秋风拂过,带走一切世俗杂念。这样的诗境,大概恰好与王铎彼时的心境相契合。

起笔的“荆”字,运用篆籀笔法,落笔收笔极圆,行笔圆转,笔笔中锋;而第二个字“扉”,从长撇便开始了侧锋和字形的欹侧,中锋与侧锋、圆笔与尖笔的对比,稳定与非稳定的对比,润与枯的对比,不时地出现在字里行间;而不稳定的章法,贯穿了始终,似乎暗示着王铎内心同样的不稳定感。

通览全幅,不难发现“涨墨”在适时地、有节奏地出现在恰到好处的位置。王铎以润笔或者掺水的墨对点画有意进行渗晕,或使线条之间互相合并,或使笔触与渗晕交叉以丰富层次,使墨色的变化强烈,显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笔墨趣味。“涨墨”又使局部的点线溶于一处,形成块面体积。增加线条运动中的律动感,仿佛是乐曲的重鼓重锤,铿锵有力。仔细品味,王铎的“涨墨”还在于它的虚灵透澈,绝不是死墨堆积。

从书风与诗意来看,此幅已是王铎晚年之作。这时他已从浸淫晋人泛滥唐宋而又卓然自立为一个划时代的书道大家。此轴得颜鲁公之宽博沉雄,复兼米南宫之跌宕纵横,用笔稍缓,力敌千钧,而结体点划,以及轻重徐疾、疏密映带无不用心,既不失气势之磅礴,又不失笔意墨法的精到。往昔如熊奔虎突,崩云裂石的狂勃气概,似乎并没有出现在他的笔端。而是字字沉雄朴厚,稳重老健,结体仍时露险绝,然气沉力酣,笔笔都如刀砍斧凿般地入木三分,字与字不甚相连,但气脉雄畅,诚如马宗霍所云:“不极势而势若不尽,非力有余者,未易语此。”沉着痛快,是为极境。兼之绫色油黄,墨光浮现,有精气溢出,是可赏可藏的珍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铎《草书诗卷》,雄健挺秀,遒劲温婉
王铎《自作五律卷》其一
清王铎草书唐诗卷
谈倪元璐的书学之路
王铎1646年作 草书凤林戈未息诗卷 手卷
王铎「晚归故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