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艳过时光的女子——沈宜修

  江南才女甚多,明清时期最为人熟知的莫过叶沈两家。其中明末清初四大才女之首沈宜修,即大文学家叶绍袁的妻子,便是位让时光惊艳的女子。


  作为叶家才女长辈,沈家词曲传承者沈宜修,她的词婉约清丽,在才女届首屈一指,堪称明代的“李清照”。作品虽多数是和家人唱酬互答,但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丽旷远,又不乏沉雄豪迈。在面的渲染和点的描摹上,构思新颖,余韵不尽。抒情含蓄之余,时而哀而不怨,时而真挚而婉曲。层层推进如波澜起伏,耐人寻味。

  【蝶恋花·感怀】

  犹见寒梅枝上小。

  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

  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

  却恨疏帘帘外渺。

  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

  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

  比如沈宜修这首表现“闺情”的婉约词,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描写初春时节的情景展现柔情女子多愁善感的情愫,特别是最后两句,堪称精华。字面上看,情感怒而不怨,怨而温婉,有景生情,由情牵念,相思绵绵。满腹哀愁因词而生,为情而远,可见,高超的情感表达技巧,足够可以牵引着读者为之魂牵梦绕,联想翩翩。心境如此般纯美的女子,想来,词中女子定是眉目如画,艳如桃李。举止之间,该是风吹仙袂飘飘举,芳馨满体。一颦一笑,飘逸雅致。

  据史料记载,沈宜修一生著有诗词800首多诗,由她丈夫收录在《鹂吹》文集。明朝初期,沈家祖辈靠经商治家,路过吴江县城时,发现吴江县城水陆交通要道,便在松陵常住下来。祖父沈侃因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始终未入仕途,认为是自己学识太浅,故此对自己的四个儿子特别注重读书。由于沈家曾经是巨商,所以即便是沈宜修的祖父一生不曾中举,也不曾耕种,但生活依然富裕,修建大宅,供四子读书习字,考取功名。

  老天不负有心人,沈宜修的大伯父沈璟1574年中进士,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成为明代著名的戏曲家、曲论家。二伯父沈瓒1588年高中进士,任南京刑部江西司主事,是明代著名的散曲家。三伯父沈璨考中浙江武解元,为台头营标下中军把总,酷爱长短句创作。沈宜修的父亲沈琉排行第四,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为副都御使。沈家一门四子考取功名,进京为官,在当时影响颇大,成为当地传颂的佳话,他们在词曲艺术方面的创造更是让沈氏有了辉煌的篇章,至今无人超越。

  沈家的儿女们也受家族文化影响,一个个在文学艺术上皆有成就。其中沈宜修和弟弟沈自征、沈自晋、沈自徽均才智过人,能诗善词,不仅在诗词方面有所成就,而且对书画也有所造诣,留下不少佳作。作为沈家第四子的长女,沈宜修出生时,沈家更为繁荣。祖父沈侃见她眉宇间温婉可人,给她取名宜修,字宛君。对于出生在这样一个文苑世家的人而言,不成才都难。

  对于少女时期的沈宜修,没有留下诗作,也没有具体相关记载,不过,从她弟弟沈自征所撰的《鹂吹集序》中得知一二:沈宜修“夙具至性,四五龄即过目成诵,(八岁)即能秉壶政,以礼肃下,闺门穆然”令父母颇为钟爱。从沈家相关的史料可以看出,沈宜修没有进过学堂,只是从小跟随父母写写画画,五岁时,母亲便让她跟随哥哥们看书写字,八岁时,她父亲沈琉给她一间小屋给她收集书籍,她取名“修心阁”,每日除了等哥哥回家问这问那,就是呆在她的“修心阁”偷偷的唱和哥哥们的诗词,然后让三位伯伯指点。十二岁那年,她又开始偷看三位伯伯的散曲集,用心揣摩戏曲,模仿沈家戏曲的特点,沿袭沈家戏曲创作的神韵。

  沈宜修写得一手好字,小楷更是一绝。论才论貌,沈宜修大有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到了十三岁,说媒之人挤破了沈家的大门,但都被沈家给婉言谢绝了。十六岁那年,由她大伯沈璟做牵引,和分湖松陵文苑世家叶氏联姻,叶家宅第面积30余亩,家境富有,能嫁给叶家大公子叶绍袁,是最好不过。

  初次见到叶绍袁,是在伯父沈璟家中。当时沈璟是众所皆知的词曲大家,而江苏吴江叶家也是世代书香,文学大儒,两家因趣味相投,故此交往密切。

  到1603年,沈璟看到叶绍袁不仅潇洒干练,而且在个人修养极高,几经盘问才知道,叶家大公子幼年跟随无所不通,无所不晓的袁黄学习多年。由于他面容俊美,玉树临风,在当地被称为叶潘安。他能诗善词,对文学有自己独到的简介和评论,在当时文学论坛上是以为不可忽视的新秀。于是,两家相约,定下婚期。

  面对柳眉如烟,明艳端庄的女子,回身举步,恰似柳摇花笑润初妍的沈宜修,叶绍袁爱上了这个肩若削成,腰若约素的才女。看着风流倜傥的叶绍袁反应敏捷,谈吐不凡,沈宜修羞红了脸。

  1605年,这对才子才女结婚了,他们琴瑟和谐,夫唱妇随,恩爱如初,相思如箭,成为美谈。而沈宜修的到来,更为叶家带动了众多女性吟诗作画,逐渐形成了叶派诗词,并随着叶家人口的庞大,规模成群,影响了明末文坛。从婆婆到儿媳,叶家上上下下一种近十来个女性参加了当地各种以文会友的聚会和诗词吟唱比赛。面对沈宜修对文学的创造和带动,叶绍袁从不提出异议,相反他还常常参与其中,自在其乐。特别是沈宜修及诸子女隐居汾湖时,整日以歌咏唱酬为乐,叶家文学作品也就在这期间最为繁荣昌盛。那是叶家最为幸福的回忆,也是流传江南的一段风流佳话。

  纵观史册,会发现才女一般红颜薄命,更别说是才貌双全的女子了。但是针对沈宜修而言,上天对她是格外的恩宠,不仅赐予她如花的容颜,让她才情了得,还给她安排了一桩美好的姻缘。

  她一生四十五岁,虽说后来叶家落魄,但也一直以卖田地维持生计,不曾饥寒过。

  她兼备了美貌和才情,又获得了爱情和幸福,是一个让世人都羡慕的女子。即便是李清照和赵明诚这对才华夫妻也比不过。

  因为李清照未曾生育,婚姻只幸福短短十几年。而沈宜修和叶绍袁不仅门当户对,郎才女貌。而且沈宜修从十六岁与叶绍袁结婚,到四十六岁去世,三十年的婚姻生活,共生有八子五女。其中长女叶纨纨、二女叶小纨、小女叶小鸾和六子叶燮留下不少诗词,文学成就令人瞩目。还有更重要的是她遇到了一个开明的公公和才华横溢的婆婆。


  叶小鸾 花卉草虫

  婆媳均为才女的只有沈宜修和朱淑真。可惜,词风细腻柔媚的朱淑真没有沈宜修幸运,嫁给一个真心疼爱自己的男子,一个恋家重情的好才子。

  沈宜修婚后写过不少作品,婉丽风流,独具神韵,无论是叙述,还是抒情,移情于物的手法都有凄婉的风味。怎么读,都有李清照的清雅和胆识。

  但是沈宜修婚后第三年,一直未曾生育,为此,她婆婆很是担忧,怕是她创作词曲创造导致,故此不愿意她继续陪着叶绍袁读书写字,但怕说出真实心理伤了沈宜修,所以只是说一个家里女人整天唱和诗词,会影响丈夫的前途,为此,沈宜修也就尽量减少浸泡书房的时间。还好,婚后第五年,也就是1610年,沈宜修生了第一个女儿叶纨纨,这一年她二十岁。紧接着的二十五年内,她为叶家生了十二个孩子。

  遥看风月,最让人渴望的,不过是能得一人心,醉百年红尘而已。

  身为一个封建体制下书香门第千金,虽然没有功名,但能和自己深爱的人恩爱了三十年,不离不弃,生育众多才情儿女,也是沈宜修一直引以为豪的幸福。

  在她婚后三十年里,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手把手的教导儿女学文习字。并把叶沈两家的文学精髓加以延续。她的十三个儿女,都是在诗词中长大,在书画里爬行。幸与不幸,不过是双重键。在你得到人间所有美好时,也会失去一些不想失去的。才情满腹的沈宜修也是这般躲不过上天。她最为得意的小女叶小鸾在十七岁时大婚前五天突然病逝,已经出嫁的大女儿叶纨纨也在两月后因为伤痛而去世。两个才华横溢的妙龄女子,沈宜修最为骄傲的两个女儿,正如桃花怒放时,却天妒红颜,一夜拂去,让柔弱的沈宜修夫妻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面,叫她如何能平静,依然淡定的活着?

  1635年五月,沈宜修的二儿子叶世偁病逝,沈宜修再也无法承受失去儿女的悲痛,在六月的雷雨之夜,离开了她深爱的丈夫和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宜修:生在一门风雅的女子
漫谈纪|宜室宜家多才情,修身齐家贤良妇
17岁的明末才女,在婚礼前5天突然病逝,原因竟是……
明末才女叶小鸾:笔墨上的精灵
明代才女沈宜修的十首诗词,客路片云随远望,镜中双鬓叹飞蓬
中国古代十大才女--叶小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