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乾隆钦点的“代笔人”




乾隆五十八年(1793)冬,正当《石渠宝笈》续编行将成书之际,年过八旬的弘曆(1711-1799)在《快雪时晴帖》册中题写道:“予八十有三,不用眼镜。今岁诗字多,艰于细书,命董诰代写,亦佳话也!御识”。


由此,是年54岁的董诰(1740-1818)被乾隆帝钦点为“代写”人。就连乾隆不少重要文件、传世墨迹、书画题跋…都有可能是董诰代笔。


董诰楷书系典型的“馆阁体”书法。墨色厚重,结字秀丽,笔势浑厚,字体大小整齐、端庄,法度井然,书风温雅敦厚,深受其父及宫廷书法的影响。我们一起来欣赏董诰两幅楷书作品。


奎烟雨楼赋轴



跋范仲淹道服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圣叹临董书
董寻
董宇辉:为什么看书一遍就忘? ​​​
董邦达(清)山水作品欣赏
査升行书《咏竹诗四首》
方半谷书董世宁碑部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