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一定要看《清明上河图》

作为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的重要活动,“石渠宝笈特展”9月8日在北京故宫开幕。此次特展共分典藏篇和编纂篇,诸多国宝级展品皆列于武英殿的典藏篇,展出的书画文物规格之高、一级品之多,在故宫博物院乃至中国博物馆界都极为难得,如东晋顾恺之的《列女图》(宋摹本)、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东晋王珣的《伯远帖》、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皆在列。此次大展一共展出故宫书画藏品283件,展览至11月8日结束。

地位:《清明上河图》为什么这么火?

简单说,《清明上河图》的价值是:内容多,结构好,技法高。关键在于,它兼备了恢弘和细腻,是近千年前北宋市民的生活快照。当你思接千载,遥想古人之时,不用翻遍文章费力脑补,也不用检索文物凌乱拼凑。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打开《清明上河图》,看上一眼。

“从《清明上河图》,便可以看出宋代城市的繁盛。以汴京为中心,以原五代十国京都为基础的地方城市,在当时已构成了一个相当发达的国内商业、交通网。商人地主、市民阶级已在逐渐形成。”(李泽厚《美的历程》)

↑ 虽然临摹本众多,但真本只有这一幅,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背景:张择端、宋徽宗和《清明上河图》

一般认为,画的作者是北宋人张择端。证据是《清明上河图》后面的第一段跋文,由金人张著用行楷写下。直到今天,我们对张择端本人的认识,也没有超出这71个字。

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

这段话包含三个重要信息:

◆ 张择端的身份是翰林。(皇家画师,是国家公务员)

◆ 事业发展轨迹。(幼年读书,后到首都游学,再改行画画,擅长画船车和街桥 等)

◆ 他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因为是引述,所以现在也有争论)

如果把《清明上河图》比作一部电影,张择端是主创,那宋徽宗就是出品人。作为“靖康之难”的直接责任人,他绝不是个好皇帝,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家。他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还对绘画颇有造诣。

宋徽宗对《清明上河图》的贡献,主要有三方面:

◆ 他在位时成立翰林书画院,把画家地位提到了历史最高,连科举升官都得靠画 画,这就解决了张择端作画的温饱问题。

◆ 他首创了工笔画,提倡用客观视角、真实描绘社会生活风俗,使得风俗画在北宋兴盛,《清明上河图》便是风俗画的顶峰作品。

◆ 他是《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位收藏者,也是题名人。有记载,他用“瘦金体”亲笔在图上写下“清明上河图”,并钤上双龙小印,但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看点:《清明上河图》必须要看的5处细节

欣赏画卷,卷首在右,从右至左徐徐打开。全长5.28米,内容布局是这样的:

虹桥 防伪标记和视觉焦点

↑ 全图重点,是画家极力描绘的“虹桥”

《清明上河图》里,虹桥最显眼,位于画中央。这里人物最密集、情节最热闹、氛围最紧张。同时,它暗藏着真迹区别于后世明清仿本的验证密码,也不愧为画作最吸引观众眼球的精彩片段。

一看虹桥。虹桥是木质结构,北宋特有。这种桥形似彩虹,造型优美,结构巧妙,不费一钉半铁,直接横跨在两岸岩石上。虽然没有桥柱不受水流冲击,但木质桥身易受腐蚀,后来失传。而明清仿本作者,没有见过木拱桥,画的都是石拱桥。所以说,虹桥就像一个“防伪标记”,看一眼,便知真假。看下图:

↑ 明代仿本之一,收藏于台北故宫

↑ 清代仿本之一,收藏于台北故宫

二看行船。仔细看桥下,貌似要发生一场“交通事故”:一艘客船正要过桥,河面窄、水流急、桥梁低,画面定格在它能否安全通过的最关键时刻。你注意看船工、乘客和桥上看客三种人的情态,每个人物不到3厘米,却各形各色、栩栩如生,让人难以把视线移开。

城楼 门楼和驼队

↑ 画面上最大的建筑就是古城楼 (图片来自网络)

城墙和虹桥,可以说是《清明上河图》的两大标志性建筑。城楼不但占领着画面的制高点,也如一道“分割线”,隔出了城里和城外。在构图上,城门高大宏伟,城墙的直线形态和汴河的自由曲线形成鲜明对比。

仔细看城门下的驼队,它有双重意义:一来是北宋对北方征战多,“驼运业”发达的侧面反映;二来在画作布局上起到连接作用,避免城内外空间被生硬割裂。

“作者在构思上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他特别安排了一支骆驼队伍正在走出城门,其首驼已探出了多半个身子快要出城,而尾驼仍留在城内。这种手法就像写意画一样,“意到笔不到”,“笔断意不断”。画家实际上只画了两匹半骆驼,而在观赏者脑海里,却是一支很壮大的骆驼队伍,并不因为城楼的遮掩而产生割断,而是人涌如潮,川流不息。”(《清明上河图》专家杨新)

店铺 北宋商业区什么样

北宋商业繁荣,画中随处可见的店铺就是佐证。目前已发现木器店、肉食店、布店、柴炭店、香料铺、药店、酒店等等,只要仔细看,就能看到当时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

对店铺的研究视角繁多,涵盖经济学、广告学、建筑学、药铺研究、酒文化研究等等。只一点,要想精确辨认,你需要有一副好眼力。

题跋 一部《清明上河图》自传

↑一位老者在题跋前认真誊写、记录

画卷末尾,是长长的题跋和钤印,这部分不容错过,因为它静静诉说着《清明上河图》跌宕起伏的身世。从北宋到民国,它“四次出宫,五次进宫”,最终安身于北京故宫,直到今天。

有统计,卷尾的题跋共14个,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比如金人张著为作者张择端“正名”;明代李东阳揭示出卷首曾有远郊山水和宋徽宗的题名;有人更从太监冯保的跋文中判断,他对画作的拥有来自偷盗;而它最后一次出宫的经历,被末代皇帝溥仪记录在自传《我的前半生》里。

“故宫的玉器、瓷器、字画等古文物,历经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以及包括我在内的监守自盗,残剩下来的是很少了,但是,我在这里发现了不少解放后又经博物院买回来或是收藏家献出来的东西。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水图》,是经我和溥杰盗运出去的,现在又买回来了。”(爱新觉罗.溥仪)

伏笔 中国版的《蒙娜丽莎》

近年,《清明上河图》还有另一种解读。比如故宫研究室主任余辉就认为,画作上,不设防的城门、泛滥的酒患、严重侵街的商铺和商贾囤粮等细节,透露着社会存在的一系列弊病,是作者的一种曲谏。有兴趣者,可找来文章,和画作参照看看。

“张择端深怀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揭示出北宋将要灭亡的种种征候,徽宗朝的政治、军事和外交走进了绝地,同时也是北宋的社会矛盾进入到最尖锐的历史时期。《清》卷所要倾诉的实在是太多、太多。”(故宫研究室主任余辉)

最后,来看清明上河图的人多不?
除了看《清明上河图》,我们还能看什么?

 

唐 韩滉 《五牛图》卷

纸本 设色

纵20.8厘米 横139.8厘米

绢本 设色 纵30.3厘米 横190.8厘米

宋 赵佶 《雪江归棹图》卷

东晋 顾恺之 《列女仁智图》

绢本 墨笔淡着色 纵25.8厘米 横417.8厘米

北宋 张先 《十咏图》卷

绢本 淡设色 画心纵52厘米 横125.4厘米

(上接C09版)

唐 韩滉 《五牛图》卷

纸本 设色

纵20.8厘米 横139.8厘米

在看完正殿的众多书画珍宝外,也别错过东西配殿,那里也有不少国宝值得一看。唐代韩滉的《五牛图》便是其中之一。

曾君介绍,此次展览《五牛图》卷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韩滉擅画人物和畜兽,以绘田家风俗和牛羊著称,《五牛图》卷就是他的传世名作。而且《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画作中五牛造型准确,形态各别,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

绢本 设色 纵30.3厘米 横190.8厘米

宋 赵佶 《雪江归棹图》卷

赵佶就是宋徽宗,他在中国艺术史上可算是位才情皇帝,不仅广泛收集历代文物、书画,在创作上也有自己的独创。其书画作品留存至今已荣升为重要文物级别,被许多博物馆珍藏,而流转于市场的作品也是受到了真金白银的追捧。

而此次宋徽宗再度给我们展现了他的书画造诣。这位皇帝不仅善画墨笔竹石花鸟,格调清雅,还自创了书法“瘦金体”。如果之前仅停留在听说,那么这次我们可以循着画幅可见宋徽宗书写了瘦金书“雪江归棹图”五字,左下角钤“宣和殿制”印并“天下一人”画押。而画面中更是楼观、村舍、桥梁、栈道处处点缀,行人踏雪过桥,江心渔舟归棹,典型的冬日雪景图。

事实上,名迹流传至今其真实的身世也需要更多的研究。虽然该图卷首右上方有徽宗“瘦金体”题图文,但是后人从绘画的技法风格判断,这一作品可能并不是宋徽宗亲笔,而是画院高手代笔之作。

东晋 顾恺之 《列女仁智图》

绢本 墨笔淡着色 纵25.8厘米 横417.8厘米

由于此次展出的宋元珍品较多,为此10月12日将有新一批珍品上阵,而此前参展的宋元藏品也会“休息”三年,才能再次参展。曾君向记者指出,第二期中也是明星书画如云,包括了此幅《列女仁智图》、张先《十咏图》等。

其中此幅《列女仁智图》又称作《列女图》,虽然这幅作品经证实并非东晋顾恺之作,而是南宋人摹本,但其依然反映了我国最早名家人物画的风貌。

此卷为残本,仔细看画面可以看到“楚武邓曼”、“许穆夫人”、“曹僖氏妻”、“孙叔敖母”、“晋伯宗妻”、“灵公夫人”、“晋羊叔姬”这7个故事是完整的,而“齐灵仲子”、“晋范氏母”、“鲁漆室女”3个故事只存一半,其余5个故事则全丢失,又错将“鲁漆室女”之右半与“晋范氏母”之左半拼接在一起,使人误以为是一个故事。

北宋 张先 《十咏图》卷

绢本 淡设色 画心纵52厘米 横125.4厘米

张先是北宋人,暮年的时候翻阅父亲生前诗作,诗中“它日定知传好事,丹青宁羡洛中图”的描述触动了他,出于对父亲的怀念创作了这幅《十咏图》。

在这幅山水人物画中,建筑楼阁有花草树木掩映,小亭栏杆曲折相应,环境幽雅,气象恢宏。有童仆相伴的主要人物儒雅风流,气氛轻松愉快。尤为珍贵的是,张先的绘画作品,无论历史流传还是文献记载,仅此一幅。

该作品被清宫收藏后,同样是被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带到长春,伪满政权覆灭时丢失。1995年,在北京翰海拍卖中此画再度面世。故宫博物院根据徐邦达、启功、刘九庵等专家的建议,并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以1800万元竞价将此画购回,使这件国宝重归娘家。而这也开创了国家级博物馆从拍卖市场购买文物的先河。

绢本 设色 纵43厘米 横80.5厘米

隋 展子虔 《游春图》卷

纸本 行书

纵32厘米 横302.6厘米

宋 林逋

行书自书诗卷

五代 周文矩 《文苑图》卷

绢本 设色 纵37.4厘米 横58.5厘米

(上接C08版)

绢本 设色 纵43厘米 横80.5厘米

隋 展子虔 《游春图》卷

在看完王珣的《伯远帖》后,很快《游春图》便展现在眼前。中国山水画的传统和历史颇为久远,这件隋代珍品《游春图》则代表了中国早期山水画的面貌。从艺术成就上,这幅画则是中国山水画中“金碧山水”画法的先声。

《游春图》卷并没有作者的名款、印章,也没有图名,只是因为宋徽宗赵佶在前隔水处题有“展子虔游春图”而得名,历代也将其归入隋朝画家展子虔的名下。展子虔是当时杰出的画家,供职宫廷,历经北齐、北周至隋代,擅长画车马、人物、楼阁和山水,创作题材非常广泛。不过现代以来,沈从文、徐邦达、杨仁恺、傅熹年等学者和鉴定家对这幅作品的作者和时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了广泛讨论,认为它并非展子虔亲笔所绘,可能是五代时期或宋代的摹本。

该作品在历经宋、元、明、清各朝多人收藏之后,被清内府收藏,并钤“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印。不过溥仪以赏赐弟弟溥杰之名将其带出皇宫,《游春图》流落到民间。1946年,著名收藏家张伯驹以重金将其购藏并于1952年将《游春图》捐赠给国家文物局,交由故宫博物院收藏。

纸本 行书

纵32厘米 横302.6厘米

宋 林逋

行书自书诗卷

林逋可是北宋初年著名的隐逸诗人,“梅妻鹤子”的典故便出于此人。林逋当时归隐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不过,“行书自书诗卷”成了林逋归隐西湖孤山时所作的唯一存世的长篇巨制,也是应友人之请所写的自作诗。这件书法作品的宝贵之处除了林逋的书法外,卷后所附苏轼书的七言古诗,也让其珠联璧合,这还是罕见的苏轼传世佳作之一。

存入清宫后,民国年间溥仪以赏赐弟弟溥杰名义将本卷带出故宫,几经辗转,1953年回归故宫博物院。

北宋 赵昌 《写生蛱蝶图》

纸本 设色 纵27.7厘米 横91厘米

曾君向记者指出,此次特展的级别之高可以从宋元书画的出场比例便可见一斑。赵昌的这幅《写生蛱蝶图》也是出现在第一个展厅序列里。

赵昌擅长画花果、草虫,尤其以写生闻名,自号“写生赵昌”。他的大部分作品都经过宋代徽宗内府收藏,著录于《宣和画谱》。这幅画卷上无作者款印。因明代书画家、收藏家董其昌在该图上题跋:“赵昌写生曾入御府,元时赐大长公主者屡见冯海粟跋,此其一也”,遂将此幅作品定为赵昌所画。后来故宫专家审定,这幅作品体现了宋代花卉作品的新风格,艺术水平很高,但不一定是赵昌之笔,将此画定为珍品。

这幅画作最早为南宋权相贾似道收藏,清代转入大收藏家梁清标之手,随即归入清内府。溥仪从故宫盗出大批书画,包括《写生蛱蝶图》,伪满时期存放在长春伪满皇宫的小白楼内。1952年,东北文化部组织工作组清查清宫散佚文物时,原伪满国兵上交此画,由当时的东北博物馆保存,后经国家文物局拨交由故宫博物院收藏。

五代 周文矩 《文苑图》卷

绢本 设色 纵37.4厘米 横58.5厘米

周文矩《文苑图》卷此次也亮相武英殿内。五代周文矩创下“战笔描”,这也为后人鉴定真迹与否提供了一条线索。

事实上,这幅作品也没有作者款印,最初根据图左宋徽宗“瘦金体”题字:“韓滉文苑圖,丁亥禦劄”,下书“天下一人”押,定为是唐代韩滉作。不过书画专家认为从时代风格看,少唐画气息,最明显的是衣纹线条颤动曲折,像极了五代周文矩所创的“战笔描”。另外人物头戴的“工脚上翘”的幞头(男子首服中的一种样式)形式,也是到了五代才出现。

看《文苑图》卷时,你会看到古代文士的典型风骨。图中四位文士围绕松树思索诗句,有倚壘石持笔觅句者,有靠松干构思者,有两人并坐展卷推敲改诗者,情态各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成英|汴都烟火:《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的辗转800年
北宋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24.8x528.7(旧版)书画真迹原图
《清明上河图》历经了哪些劫难才被保存下来?
图一: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绢本设色 纵24.8厘米 横528.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你没有看过清明上河图的跋文,就等于白看了这幅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