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大师王文治四十六幅经典书法名帖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清代书法家、诗人。

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不到五十岁,即究心佛学。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王文治一生以书法称名于世,早年习书从前辈笪重光入手,受其影响颇深。他的楷书师从褚遂良,行草书则学自《兰亭序帖》和《圣教序》。但钱泳却认为他是学赵孟頫和董其昌的用笔,中年以后改习张即之。从王文治传世书法来看,其飘逸婉柔的点画和妩媚匀净的结体,的确透露出与笪重光、董其昌二人书法的传承关系,而线条的扁薄,更是浸染于笪氏书法的结果。除笪、董二人的影响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王文治中年以后潜心禅理,对于有关佛经的书法尤其用心关注。他曾收得张即之的写经墨迹,临摹学习,因此其书风与张即之、笪重光一样有用笔扁薄的特点。

其书法用笔规矩而洒落,结构紧密而内敛,墨色以淡为主,着实是董其昌书法风貌的再现。王文治忠实地秉承帖意,但无传统帖学的流转圆媚与轻滑。其书用笔转少折多,以折为主,显得果断有致,干净利落。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风神萧散,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行书作品《待月之作》清妙妍美,俊朗疏秀,可见其晋唐功底深厚。

主要书法作品有:《题跋唐寅作品轴两幅》《楷书千字文泥金磁青册页》《书法题跋定武兰亭序元柯九思旧藏本》《书法跋王居士砖塔铭》《褚河南孟法师碑》《题董其昌书太傅许文穆公墓祠记》《题跋文征明沧溪图卷》《题李山风雪松杉图》《题项圣谟花卉册》《题萧照(传)中兴瑞应图卷》《临兰亭序》《题夏言行书札卷》《题梁楷狸奴闲趣画卷》《快雨堂诗稿八公洞十咏》《王梦楼先生诗字册节录》《金纤纤墓志铭节录》《致啸崖书札》《次男维桓圹铭节录》《四言联》《跋褚遂良孟法师碑》《跋俞和临定武本兰亭》《跋戴进长江万里图》《跋萧照中兴瑞应图》《跋虞恭公碑》《行书诗》《题画诗》《行书节临黄庭坚尺牍轴》《跋唐玄宗鹡鸰颂》《七言联》《待月之作》《无江乃邦十言联》《题刘松岚明府湘花图卷诗轴》《论书立轴》《行书五律诗轴》《行书张震蓦山溪词轴》《行书七言诗轴》《行书唐人七言禅诗轴》《玉子炉香七言联》《行书情文述作七言联》 《行书七律诗轴》《卿云爱景八言联》《集修禊帖十言联》《节临王羲之蜀都帖轴》《节临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轴》《行书临快雪时晴帖轴》《行书手札》等。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题跋唐寅作品轴两幅》赏析

清代王文治书法《题跋唐寅作品轴两幅》梦楼王文治书跋唐寅草蒲团屋王文治行书题画诗轴《书唐解元自题仕女图真迹诗》,纸本138×57cm,西泠印社藏。释文:牡丹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阴万两金。拂曙起来人不解,只缘难放惜花心。 顷见唐解元自题仕女牡丹图真迹诗佳甚因书之。梦楼王文治。

梦楼王文治书跋唐寅草蒲团屋

王文治行书题画诗轴《书唐解元自题仕女图真迹诗》,纸本138×57cm,西泠印社藏。

释文:牡丹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阴万两金。拂曙起来人不解,只缘难放惜花心。

顷见唐解元自题仕女牡丹图真迹诗佳甚因书之。梦楼王文治。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楷书千字文泥金磁青册页》赏析

王文治《楷书千字文泥金磁青册页》之一

王文治《楷书千字文泥金磁青册页》之二

王文治《楷书千字文泥金磁青册页》之三

王文治《楷书千字文泥金磁青册页》之四

清代王文治《楷书千字文泥金磁青册页》(选页),尺寸 16.8×11.3cm

王梦楼以赵文敏真书千字文一册见饷,验其文当是旧时拓本,因倩梦楼以泥金临数本,分赠同人者,此其一也。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书法题跋定武兰亭序元柯九思旧藏本》赏析

王文治《书法题跋定武兰亭序元柯九思旧藏本》之一

清代王文治《书法题跋定武兰亭序元柯九思旧藏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文治《书法题跋定武兰亭序元柯九思旧藏本》之二

王文治《书法题跋定武兰亭序元柯九思旧藏本》之三

王文治《书法题跋定武兰亭序元柯九思旧藏本》之四

王文治《书法题跋定武兰亭序元柯九思旧藏本》之五

《兰亭序》又名《临河序》、《禊帖》,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定武石刻出于何人摹勒,历来众说纷纭,已不可证实,比较多数的意见,以为唐欧阳询所模拓。

清代王文冶题记《定武兰亭真本》

癸丑暮春之处丹徒王文治观并记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书法跋王居士砖塔铭》赏析

清代王文治书法跋《书法跋王居士砖塔铭》释文:砖塔铭石碎已久,此本竟体完成拓。法亦精致,墨色尤有古香,可宝也。文治。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褚河南孟法师碑》赏析

王文治书法题签《褚河南孟法师碑》之一

王文治书法题签《褚河南孟法师碑》之二

王文治书法题签《褚河南孟法师碑》之三

王文治书法题签《褚河南孟法师碑》之四

王文治书法题签《褚河南孟法师碑》之五

王文治书法题签《褚河南孟法师碑》之六

王文治书法题签《褚河南孟法师碑》之七

王文治书法题签《褚河南孟法师碑》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题董其昌书太傅许文穆公墓祠记》赏析

王文治书法《题董其昌书太傅许文穆公墓祠记》,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许文穆公与董文敏公师生最为契合,此为文穆作墓祠记,生死交情具见于此。辛亥秋七月既望,丹徒王文治。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题跋文征明沧溪图卷》赏析

王文治书法题跋欣赏,文征明书画《题跋文征明沧溪图卷》,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文衡山沧溪图并记,甲寅暮春之初,王文治题。

乾隆癸丑秋日重装因记,文治。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题李山风雪松杉图》赏析

王文治书法《题李山风雪松杉图》,弗瑞尔美术馆藏。

翰林侍读王文治补书时,乾隆五十一年夏孟九日。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题项圣谟花卉册》赏析

王文治书法《题项圣谟花卉册》之一

王文治书法《题项圣谟花卉册》之二

王文治书法《题项圣谟花卉册》之三

王文治书法《题项圣谟花卉册》之四

王文治书法《题项圣谟花卉册》之五

王文治书法《题项圣谟花卉册》之六

王文治书法《题项圣谟花卉册》之七

王文治书法《题项圣谟花卉册》,故宫博物院藏。

项圣谟(1597-1658),字逸,后字孔彰,号易庵,浙江嘉兴人。项圣谟沉心于书画,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早学文征明,后追宋人用笔之严谨,兼取元人韵致。画面布局大开大合,笔法简洁秀逸,极富书卷气息,品格高雅,境界明净。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题萧照(传)中兴瑞应图卷》赏析

王文治书法《题萧照(传)中兴瑞应图卷》,旧题阿房宫图卷,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乾隆癸丑冬十有二月,梦楼王文治识。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临兰亭序》赏析

王文治《临兰亭序》之一

王文治《临兰亭序》之二

王文治《临兰亭序》之三

王文治《临兰亭序》之四

王文治《临兰亭序》之五

王文治《临兰亭序》之六

王文治《临兰亭序》之七

王文治《临兰亭序》之八

王文治《临兰亭序》之九

王文治《临兰亭序》之十

王文治《临兰亭序》,来源:明代丁云鹏弗兰亭修禊图尾跋,弗利尔美术馆藏。因取定武本兰亭叙一篇临于卷尾 文治 乙酉初秋。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题夏言行书札卷》赏析

王文治书法《题夏言行书札卷》之一

王文治书法《题夏言行书札卷》之二

王文治书法《题夏言行书札卷》之三

王文治书法《题夏言行书札卷》之四

王文治书法《题夏言行书札卷》,上海博物馆藏。

王文治书法题字:夏贵溪真迹

王文治书法《题夏言行书札卷》之五

王文治书法《题夏言行书札卷》之六

王文治书法《题夏言行书札卷》之七

王文治书法《题夏言行书札卷》之八

明代夏言行书致顾璘札卷,上海博物馆藏。

此卷为夏言致嘉靖时工部尚书顾璘的一通书札。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题梁楷狸奴闲趣画卷》赏析

淡墨探花王文治书法《题梁楷狸奴闲趣画卷》王文治题梁楷狸奴闲趣图卷。释文:王孙池馆闭朱扉,中酒心期燕未归。独有狸奴闲趁蝶,一坪芳草向斜晖。乾隆三十三年岁次戊子秋九月,家绍庭弟出所藏南宋梁楷画卷见示因题。文治。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快雨堂诗稿八公洞十咏》赏析

王文治书法册页《快雨堂诗稿八公洞十咏》之一

王文治书法册页《快雨堂诗稿八公洞十咏》之二

王文治书法册页《快雨堂诗稿八公洞十咏》之三

王文治书法册页《快雨堂诗稿八公洞十咏》之四

王文治书法册页《快雨堂诗稿八公洞十咏》之五

清代淡墨翰林王文治书法册页《快雨堂诗稿八公洞十咏》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王梦楼先生诗字册节录》赏析

王文治书法册页《王梦楼先生诗字册节录》之一

王文治书法册页《王梦楼先生诗字册节录》之二

王文治书法册页《王梦楼先生诗字册节录》之三

清代王文治书法册页欣赏《王梦楼先生诗字册节录》,辛亥夏五月书于涵星研斋。这幅小楷作品,应该来说也受到了颜体比如《多宝塔碑》的一些影响,作者对颜真卿深怀敬意。他在《论书绝句》中写道:“曾经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间气中兴三鼎足,杜诗韩笔与颜书。”而且,很喜欢写颜书内容。王文治!清朝大书法家。现代人也许不一定熟知,但是在那个年代,他可是名噪一时的一线书家。王文治20多岁时就书名遐迩传扬。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金纤纤墓志铭节录》赏析

王文治《金纤纤墓志铭节录》之一

王文治《金纤纤墓志铭节录》之二

王文治《金纤纤墓志铭节录》之三

王文治《金纤纤墓志铭节录》之四

清代王文治书法墨迹欣赏《金纤纤墓志铭节录》清代王文治书法墨迹欣赏《吴中女士金纎繊墓志铭》,钱塘袁枚子才撰,丹徒王文治禹卿书于乾隆59年秋。王梦楼书法册17开,另附吴华源等书法题跋。

吴华源书法题跋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致啸崖书札》赏析

王文治信札欣赏《致啸崖书札》等。 释文:文治顿首  啸崖大兄年长阁下:似水年光,恼人秋色,屈指文旌在润时,忽已三阅月矣。醉竹兄过润而不获把晤,大是恨事。兹松厓见访,风仪蕴藉,雅称其诗,古谚所云“才子岂能无貌”,殆谓是耶!治自奉别以后,三拜手书,然直至见松厓所贲之书,而后恍然焉,盖此书最先发而最后至。

于此益以见大兄拳拳于鄙人者矣。昨承命为松厓题照,并柬吾兄,今即奉托松厓转致,幸惠教之。来示所云得一知己之说,治亦谓然。窃谓知己之相知,与感恩不同,盖自古难之,未易与泛泛者言也。醉竹、楞香、伟南诸公均此致候,馀详松厓口述,非匆匆笔札所罄。啸崖大兄年长阁下。年愚弟王文治顿首。  屡承嘉贶,并谢。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次男维桓圹铭节录》赏析

王文治楷书赏析《次男维桓邝铭节录》之一

王文治楷书赏析《次男维桓邝铭节录》,王梦楼楷书册页图片4张。

王文治楷书赏析《次男维桓邝铭节录》之二

王文治楷书赏析《次男维桓邝铭节录》之三

王文治楷书赏析《次男维桓邝铭节录》之四

王文治作书,喜用长锋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这与他的天然秀逸的书风有表里相成之妙,故清代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国朝刘石庵相国专讲魄力,正梦楼太守则专取风神,故世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目。”其书法用笔规矩而洒落,结构紧密而内敛,墨色以淡为主,着实是董其昌书法风貌的再现。王文治忠实地秉承帖意,但无传统帖学的流转圆媚与轻滑。其书用笔转少折多,以折为主,显得果断有致,干净利落。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风神萧散,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的《四言联》赏析

王文治《四言联》释文:春秋佳日,山水清音。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跋褚遂良孟法师碑》赏析

王文治跋褚遂良《跋褚遂良孟法师碑》,行书。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跋俞和临定武本兰亭》赏析

王文治跋俞和《跋俞和临定武本兰亭》,现藏故宫博物院。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跋戴进长江万里图》赏析

王文治跋戴进《跋戴进长江万里图》,纵34.3厘米。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跋萧照中兴瑞应图》赏析

王文治跋萧照《跋萧照中兴瑞应图》,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跋虞恭公碑》赏析

王文治跋《跋虞恭公碑》。陆谨庭旧藏北宋拓本,有王文治跋,今不知所在。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行书诗》赏析

王文治《行书诗》轴,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王文治书,纸本,纵129.8厘米,横45.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僧楼夕阳下,徒倚听钟声。林气侵人暗,池光受月明。渐穿风槛入,顿与露阶平。荦确山中路,居然玉界行。翠淙阁与潘莲巢唐耀卿释无思道省待月之作。时丙午阳生之月 文治。”

据年款“丙午”可知此作书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文治时年57岁。

此作书法俊朗疏秀,精妙妍美,是王文治中年创作的精品。

原诗见于王文治《无余阁集》下,题为《翠淙阁与潘莲巢唐耀卿释无思道省待月》。诗题中提到了潘莲巢、唐耀卿、僧人道省。潘莲巢指潘恭寿(1741—1794年),是王文治的同乡好友,善画山水、人物、花卉、佛像。王文治曾以书家用笔之道授之,其画得王文治题,人称“潘画王题”,世尤宝之。王文治《梦楼诗集》中有多首为潘恭寿的题画诗,如《题莲巢画松》、《为莲巢题画兼以遣兴四首》等。唐耀卿也是丹徒人,善写生,与潘恭寿画风相近而名不及。他曾写夏日卉草数种,由文治缀诗,为潘恭寿五十寿辰致贺。潘、唐两人清斋奉佛,其画格清远,多得力于禅悦。僧人道省与文治诸人的交往在《梦楼诗集》收入的《翠淙阁题赠道省上人》等诗中可寻到踪迹。王文治持佛戒,自称“学禅垂四十年”。《清史稿》本传称他“常默然禅定,夜坐,肋未尝至席。自言吾诗与书皆禅理也。”

在清中期,王文治的书法与刘墉齐名,人称“浓墨宰相,淡墨探花”。其书法还曾得到乾隆皇帝的赞誉,《清史稿》载:高宗南巡至钱塘僧寺,见文治书碑,赏爱不已。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题画诗》赏析

王文治书《题画诗》轴,清,纸本,行书,纵132厘米,横40.3厘米。

释文:蕉荫欲拂云千尺,蕙芷能含露一苞。晓起许多清润之意,半归叶底半花梢。题画近作。梦楼王文治。款署 “梦楼王文治”,钤“王文治印”、“曾经沧海”白文印2方。首钤“柿叶山房”朱文印。此轴书自作题画诗一首,风度瘦劲流美,颇具王氏特有的笔墨神采与飘逸的韵致。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行书节临黄庭坚尺牍轴》赏析

王文治《行书节临黄庭坚尺牍轴》纸本行书纵132.7厘米横60.8厘米,云南省博物馆藏。释文:急促来,伏奉三月六日手诲,审别来侍奉万福。何慰如之。惠寄鲍诗、扬州集。实副所望。广陵四达之冲。计得近文字之日极少。然旨甘之奉易丰。又弟甥在亲前。此亦是人生极可意事。款署:临黄涪翁尺牍,梦楼王文治。钤印:王文治印(白文)、曾经沧海(白文)。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跋唐玄宗鹡鸰颂》赏析

王文治跋《跋唐玄宗臆约颂》王文治书法用笔转少折多,以折为主,果断有致。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风神萧散,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王文治平日喜用淡墨,以表现潇疏秀逸之神韵。王文治书法用笔规矩而洒落,结构紧密而内敛,墨色以淡为主,是董其昌书法风貌的再现。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的《七言联》赏析

王文治书法《七言联》欣赏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的《待月之作》赏析

王文治《待月之作》纸本行书 129.8×45.2cm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僧楼夕阳下,徒倚听钟声。林气侵人暗,池光受月明。渐穿风槛入,顿时与露阶平行。荦确山中路,居然玉界行。翠淙阁与潘莲巢唐耀卿释无思道省待月之作。时丙午阳生之月。文治。

原诗见于王文治《无余阁集》下,题为《翠淙阁与潘莲巢唐耀卿释无思道省待月》。此作为王文治与友人潘莲巢、唐耀卿、僧人道省等人相聚之时即兴之作,行笔流畅且缓急相间,布局得当,偶有淡墨飞白。清妙妍美,俊朗疏秀,可见其晋唐功底深厚。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无江乃邦十言联》赏析

王文治《无江乃邦十言联》纸本行书 乾隆五十二年(1787)常州博物馆藏

释文:无江海而闲不导引而寿,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乾隆五十二年春三月。梦楼王文治。

此书写得表里莹润,疏淡耐看,神韵溢出,有温文恬静之美,与其联语相得益彰,使书意与诗意相默契。文冶平时喜用淡墨,以表现潇疏秀逸之神韵,故时有“淡墨探花“之称。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题刘松岚明府湘花图卷诗轴》赏析

王文治《题刘松岚明府湘花图卷诗轴》 纸本行书 129×44.4cm 甲寅(1794年)作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衰年无福赏湘花,纸上幽姿亦足夸。为命女孙重写照,国香分影上窗纱。游尽江南春暮天,刘郎风韵胜前贤。河阳空有花千树,不种幽兰亦枉然。题刘松岚明府湘花图卷旧作。甲寅春二月花朝书于快雨堂中。梦楼王文治。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论书立轴》赏析

王文治《论书立轴》 纸本行书 128.2×29.2cm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余书不足学,学者辄偄无劲气,今乃舍子瞻而学余,未为能择术也。涪翁书实有东坡所不及处,顾推服如此,知大贤未有不虚怀者。款署:文治。钤印:文章太守(朱文)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行书五律诗轴》赏析

王文治《行书五律诗轴》 纸本行书 128.5×43.5cm 1781年作 湖南省博物馆藏

释文:高迥山中阁,萧闲世外人。天花晨供佛,明水夜朝真。残日将沉海,乔林不计春。烟云与诗思,相对斗清新。

款署:同仁即吐纳烟云阁,翌日莲巢为图,以纪其胜,而系以诗,余次其韵。时乾隆辛丑阳生之月。文治。

钤印:王文治印(白文)、曾经沧海(白文)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行书张震蓦山溪词轴》赏析

王文治《行书张震蓦山溪词轴》 纸本行书 93.50×40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释文: 青梅如豆,断送春归。小绿间长红,看几处、云歌柳舞。偎花识面,对月共论心,携素手,采香游,踏遍西池路。

水边朱户。曾记销魂处。小立背秋千,空怅望、娉婷韵度。款署:梦楼王文治。钤印:文治私印(白文)、文章太守(朱文)。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行书七言诗轴》赏析

王文治《行书七言诗轴》 纸本 纵124厘米 横38.8厘米 田家英小莽苍苍斋藏

释文:天华何必异空华,着袂从教绀唾夸。肯信浮云随变灭,未妨游戏算河沙。王文治。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行书唐人七言禅诗轴》 赏析

王文治《行书唐人七言禅诗轴》 纸本行书 90×34cm 云南省博物馆藏

释文:三十年前海上游,水清鱼儿不吞钩。钓竿砍尽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款署:丹徒王文治。钤印:王文治印(白文)、梦楼(朱文)。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玉子炉香七言联》 赏析

王文治《玉子炉香七言联》纸本行书 131×28cm 上海朵云轩藏

释文:玉子半枰敲浮几,炉香一缕上藏书。书请亦东学长先生法鉴。梦楼王文治。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行书情文述作七言联》 赏析

王文治《行书情文述作七言联》 纸本行书 125.7×30.9cm×2 南京博物院藏。

释文:情文俯仰怀迁固,述作风流契老彭。款署:集稧帖,梦楼王文治。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行书七律诗轴》 赏析

王文治《行书七律诗轴》 纸本行书 72.5×24cm 南通博物苑藏

释文:野云无事任风飘,又到西泠十二桥。枫蹬经霜红十里,菱湖含雨碧双(桥)桡。闲人合占山福,弹指惊看旧会遥。唯有银瓶无恙在,且依清影试吹箫。款署:文治。钤印:王氏禹卿(朱文)、曾经沧海(白文)。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卿云爱景八言联》 赏析

王文治《卿云爱景八言联》云龙纹笺 行书 167×30cm×2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卿云在霄甘露被野,爱景当午春风满庭。梦楼王文治。尽管王文治“以书法妙天下”(蒋宝龄《墨林今话》语),但由于他生活在帖学衰落、碑学兴起的年代,所奉行的又是与当时的考据学、金石学有所不同的审美观念,这就使得当时享有较高声誉的他,在后世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王文治楷书,端庄一些的,脱不去《阁帖》习气;放浪一些的,则又不免显得轻佻粗率,终不能自立门户。其行书成就要高于楷书。行书中,小字又胜于大字。大抵从帖派入手之作,重细节、规矩而轻气势、构架,以小字笔法作大字,终不免力单势薄,笔法的内涵也不够丰富。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集修禊帖十言联》赏析

王文治《集修禊帖十言联》 纸本行书 219.5×29.7cm×2 上海博物馆藏

鉴于此,王氏在作大字行书时,有意糅入李邕的用笔和结字之法,以求开张阔大的气势。王文治对李邕书法有独到见解。他在自书《快雨堂偶笔》册页中云:“以荒率为沉厚,以欹侧为端凝,北海所独。”王氏此联字体较大,吸收了李邕用笔的恣肆俊宕之气,得沉厚端凝之势。然而由于他过于强调“提笔”,用笔提按顿挫总保持高度的“悬”意,故而线条虽淡雅秀润,却偏于清瘦,缺少蕴藉、厚重之感。这就是王文治“专取风神”的结果。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节临王羲之蜀都帖轴》赏析

王文治《节临王羲之蜀都帖轴》 纸本草书 128.2×29.2cm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

款署:右军十七帖。文治临。钤印:王文治印(白文)、曾经沧海(白文)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节临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轴》赏析

王文治《节临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轴》 纸本行书 129.5×58cm 山东省博物馆藏

释文:米元晖作《潇湘白云图》,自题云:夜雨初霁晓烟欲出其状若此此卷余从项晦伯购之携以自随至洞庭湖舟次。临似筠洲大兄先生正。梦楼王文治。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行书临快雪时晴帖轴》赏析

王文治《行书临快雪时晴帖轴》 纸本行书 128×37.5cm 深圳市博物馆藏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款署:东晋至今近千年,书迹传流至今者,绝不可得,快雪时晴帖,晋王羲之书,历代宝藏者也。文治临。钤印:柿叶山房(朱文)、文章太守(朱文)

清朝中期著名书法家王文治《行书手札》赏析

王文治《行书手札》之一

王文治《行书手札》之二

王文治《行书手札》之三

王文治《行书手札》之四

王文治《行书手札》 安徽省图书馆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亭奖第一人杰出书法家大师甲骨泰斗潘主兰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虞世南十三幅书法字帖赏析
中国当代杰出书法家大师崔寒柏五十幅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书画界泰斗著名书法家魏启后四十四幅经典创新书法作品赏析
王文治,声名远播东亚的清代书法家
清代帖学四大家的楹联|绝不是丑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