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人物画赏析
 

清代的人物画在绘画发展史的整体颓势 下,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到晚清则因“海派” 人物画的加人,使人物画的整体面貌得到了 很大的改观,同时在人物画发展史上也出现 了历史的反弹。

      清代的人物画画家主要为两大阵营。一 方面是供奉内廷的宫廷画家,他们或画肖 像,或图功绩,乾隆时期曾多次诏画功臣 像,规模之大、要求之严,也是历史上少有。 这些由皇室组织的大型创作,分别记录了清初重大的历史事件,而参与创作的画家在当 时都深具影响。清代人物画的另一方面是宫 廷之外的画家,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上官周、 黄慎、罗聘、丁以诚、改琦、苏六朋、苏长 春、费丹旭等。清末的“海上四任”在中国 人物画的低潮时期,将人物画推向了一个高 峰,在人物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奚官放马图

奚官放马图 清 张穆 绢本设色 纵110.5 X横57.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穆,生干1607年,卒年不详,明末清初画家,广东东莞人,擅画马、山水、兰 竹。此图绘一人一马相伴而行,背景大片空白。马的姿态颀长、健壮,浑圆身躯 表明它刚饱餐完毕,奚官神情怡然。画面意境广阔空远,清秀隽永。线描劲细, 渲染浓淡相宜。

进酒图
 

进酒图 清 周璕 绢本设色 纵147.4 X横47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周鲟(1649-1729),上元(今南京)人,擅画人物,花卉、龙 马。此图中画一妇人提壶作进酒状,低首缓步,神色凝重, 眉目清秀。面部线条纤细,渲染微妙。

踏雪寻梅图
 
 

踏雪寻梅图 清 肃晨 纸本淡设色 纵123 X横58.5厘米 青岛市博物馆藏

肃晨(1656-?),江苏扬州人,工诗, 擅画山水、人物。师法唐、宋人的笔 法,功力极深。此图是画家的传世作 品,也是一幅耐人寻味的佳作,不落 “踏雪寻梅”的俗套。

洛神图
 
 

洛神图 清 肃晨 扇面纸本设色 纵18.8 X横53.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以细笔淡墨勾画暈染出烟波浩渺的水面,画面中间洛神风姿飘摇,凌波而 行。人物几乎全以白描手法写出,只略以艳色点染,显其冰姿雪肌之容。画中 线条流畅宛转,得铁线描之神韵。意境幽远空漾,落寞哀怨之情隐隐露出。

东坡博古图

东坡博古图 清 肃晨 纸本设色 纵18 X横51.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绘苏东坡与友人一起鉴赏字画古玩的情形。人物高冕冠带,用线 细力遒劲,形态生动准确,设色清淡典雅。构图疏朗,有很强的空间感,诗画相合,韵味悠长。

孔子圣迹图
 
 

孔子圣迹图 清 焦秉贞 绢本设色 纵29.2 X横35.7厘米 (美)圣路易斯美术馆藏

焦秉贞,生卒年不详。活动于雍正、乾隆年间,济宁(今属山东省)人。擅画人物、 山水、花卉、楼阁,此图所绘为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诸王的典故。孔子神情恭肃, 席地而坐,君王和颜悦色,作聆听状。勾线劲挺,设色浓艳。

仕女图
 
 

仕女图 清 焦秉贞 绢本设色 纵30.2 X横21.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仕女画册共二十页,现选二页,一为仕女开轩卷帘,一为泛舟悠游。此图册均为工笔重彩,勾画精微,十分华丽,但脂粉气较重,且人物面目雷同。

李清照像 
 

李清照像 清 崔鏏 绢本设色 纵56.7X横56.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崔鏏,生卒年不详。三韩(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人。工人物、仕女画,宗法焦秉贞,画 风净丽、婉约。此图画的是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像。画中的李清照倚奇石而坐作沉思状。 人物神情刻画细微,衣纹、体态平缓自然,线条流畅,背景虚空渺茫,人物鲜明突出,格调婉约。

对牛弹琴图
 

对牛弹琴图 清 石涛 纸本墨笔 纵32.5 X横53.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石涛(1642-1707),号大涤子、苦瓜和尚 等,广西全州人。幼年时正逢明亡,在兄长的带领下投寺为僧,法名原济。他的绘 画技能全面,风格沉郁豪放,尤其是他的 画学理论为人称道,对后世影响甚大。此 图表现作者知音难遇,孤独落寞的心情。 笔触简括,画面和谐统一。

 钟馗图

钟馗图 清 石涛 纸本墨笔 纵69.5X横33.5匣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画钟馗身倚斜木,身下一鬼, 似正在休憩。钟馗发须似铜针刺 出,气势威猛,浓墨点睛,炯炯有 神。用笔迅疾飞扬,意韵洒脱。

石谷骑牛图
 

石谷骑牛图 清 杨晋 纸本墨笔 纵81.6 X横33.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杨晋(1644-1728),江苏常熟人,王翚弟子。擅 山水,尤工村庄景物,亦写人物、花、鸟,尤擅 画牛,蹄角生动。此图绘王翚头戴斗笠,身垫蓑 衣,骑于牛背之上,像是雨过天晴之后,徜 徉于 乡野小径。墨色轻润,勾画简洁,充满诗情画意。

双英图
 

双英图 清 禹之鼎 绢本设色 纵136 X横56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禹之鼎(1647-1716),江苏扬州人。擅画小像,亦 能山水、花鸟。幼师蓝瑛,后学宋元,多写真白描。 此图用工笔重彩描绘两位仙女飘逸脱俗之姿,细节 的刻画非常精细,笔法细膩,人物栩栩如生。

幽篁坐啸图 

幽篁坐啸图 清 禹之鼎 纸本设色 纵36 X橫77厘米 山东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清代诗坛领袖渔洋山人王士祯。诗人坐于铺有裘皮的磐石之上,横琴 未弹,若有所思,颇具学者气质。衣纹用柳叶描,水墨芴幽篁,石用披麻皴, 用色惟求淡雅,画面格调紧扣一个“幽”字,并录王维诗以烘托画意。

王原祁艺菊图
 

王原祁艺菊图 清 禹之鼎 纸本设色 纵32.4 X横136.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中主人公王原祁端坐于榻上,赏菊品酒,姿态怡然。面部刻画精细,以西法晕染,突出肖像效果。构图疏朗有致,韵味悠长,秀媚古雅,反映出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调。

王世祯放鹇图
 

王世祯放鹇图 清 禹之鼎 纸本设色 纵26.1 X横110.7厘术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根据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放白鹇诗》而作。画面之中,王士祯倚坐于椅中,手持书卷,表情平淡,旁边童子已打开笼门,白鹇振翅而飞。背景月冷风清的秋夜景象烘托出主人公超凡脱俗的气质。勾线用兰叶描,流畅润滑,风格雅逸。

庐山观莲图 
 

庐山观莲图 清 上官周 纸本设色 纵37.4 X横25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上官周(1665-?),福建长汀人。擅画山水,兼精篆刻。所作山水,烟良弥漫,墨晕可观;所 画人物笔泱潇洒,于唐寅、仇英之外,别树一帜。此画选自人物故事图册之一帧。描绘东晋 僧人慧远于庐山结社 ,与当时高僧贤士交往的故事。此图画风严谨,设色明快淡雅。衣纹多 为行云流氷描法,流畅自如,颇具装饰性。

朝妆缓步图
 
 

朝妆缓步图 清 王树穀 绢本设色 纵83.8 X横30.1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王树榖(1649-约1736),浙江杭州人。工画人物,学陈 洪绶而有变化。此图画一仕女身裹披风,执扇缓行,并回 头观看,姿态婀娜。给人以朝露未退、凉风微动之感。用 笔圆润细劲。

弄胡琴图
 

弄胡琴图 清 王树穀 绢本设色 纵90.6 X横5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陈子昂愤而碎琴的典故。画面上,青年琴师席地而坐,正在弹奏,而对面二人却显得漠不关心,烘托了知音难觅的心情。作品笔法流利,设色温雅,人物造型比例准确、生动传神。画面无背景,加强了主 题的感染力。

乞儿图
 

乞儿图 清 高其佩 纸本墨笔 纵90.5X横45.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其佩(1672-1734),辽宁铁岭 人。他的山水受吴伟影响,中年以 后开始用手指作画,所绘花木、鸟兽无不简括生动,意趣盎然。此图是作者的指画杰作,用墨挥洒自如,人物刻画极其简洁概括。

豳风图 

豳风图 清 吴求 销本设色 纵26.5 X横23.6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吴求,生卒年不详。“豳风”是指今陕西及邻近地区的民风民俗,作者据此画出了很多具 有生活气息的作品。此图为“缝衣图”,人物姿态自然,用线轻细,设色淡雅,背景用笔 比较粗放。

乾隆洗象图
 

乾隆洗象图 清 丁观鹏 纸本设色 纵132.3 X横6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丁观鹏,生卒年不详,顺天(今北京)人。擅画道释、人物、山水,画风工 整细致。此图绘乾隆皇帝行乐的一个场面。皇帝扮作普贤菩萨,侍者分立两旁,几位僧侣正在洗刷一头白象,以供“菩萨”骑用。周围云雾缥渺,有如仙境。人物农纹均用战笔水纹描,古拙奇趣,而面部晕染写实,具有立体感。

无量寿佛图
 
 

无量寿佛图 清 丁观鹏 瓷青纸金画 纵99.3 X横61.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虽题无量寿佛图,其实应为如来佛图。用金粉画佛像,面容 慈祥,端坐于莲台之上,左右为阿难、伽叶两大弟子,旁有四大金刚,哼哈二将,前有一女信徒拜谒。线条流畅、工细,佛像及莲台用晕染法显出凸凹之感。

 白描仕女图

白描仕女图 清 华喦 纸本墨笔 纵81.4 X橫3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华喦(1682?1756),号新罗山人,福建上杭人。榷画人物、山水,尤精花鸟草虫。他重视写生,其作品构图新颖,形象生动,有松秀明丽、空灵纵宕之致。传世作品有《天山积雪图》、《听松图》等。此白图以白描手法,绘一娟秀娴静的仕女坐于藤木榻 上。前有一侍女手捧书卷而立,背景无物。线条流 畅细劲,人物刻画细致生动。构图简洁,画面流露 出清冷、孤寂之感。

西园雅集图
 

西园雅集图 清 华喦 纸本设色 纵100.8 X横58.4厘米 上海博物院藏

此图表现苏轼、黄庭坚等十六名文人雅士聚于驸马都尉王诜 宅第西园的情景。当时为记录 下这一瘅况,由李公鱗作图, 米芾题记,画面正是表现这一 场面。以山石松木为界,形成 “题记” “作图”两个中心,画面疏密有致,有开有合,造型准确传神。意境空旷,与文人 雅士的性情融为一体。

天山积雪图
 

天山积雪图 清 华喦 纸本设色 纵159.1 X横52.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作者的传世作品。造形夸张,给人以美感,用线简括,冷色与暖色对比强烈,使人物主 体更为突出。

孟母断机教子图
 

孟母断机教子图 清 康涛 绢本设色 纵88.4 X 横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康涛,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杭州)人。揎山水、花鸟,光精仕女。此图取材列女传中孟母断机教子的内容。孟母侧 身立于织机旁,手中执刀,回首教训孟子,孟子立于母亲 面前,非常恭顺。人物造型古朴生动,线条纯熟,面部表 情描绘深刻,显示了作者在人物画上的功力。

三娘子图
 

三娘子图 清 康涛 绢本设色 尺寸不详 首都博物馆藏

三娘子为蒙古鞑靼部的女首领,积极与明政府修好,促进蒙汉两族经济文化交流。图中三娘子着汉人服饰,容貌娟秀、体态端 庄,眉宇间略带惆怅,眼神却果断、坚定。 画面无背景,使人物更加突出。线条流畅简 洁,造型生动传神。

华清出浴图
 

华清出浴图 清 康涛 绢本设色 纵120 X横66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以杨贵妃出浴为题。图中杨贵妃身披纱衣,身姿婀娜。人物 用笔工整细致,线条圆润流畅, 设色工细、讲究,人物造型准确,用笔虽细却无媚俗之感。

婕妤挡熊图
 

婕妤挡熊图 清 金廷标 纸本设色 纵150 X横7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金廷标,生卒年不详,工画人 物、山水、写真、花卉,亦能 界画。此图取村汉刘向《列女 传》冯婕妤挡熊的历史故事。图中以工笔设色为主,刻画了当熊出兽栏的一刹那,所有人 惊惶躲闪 ,而冯婕妤却以身挡熊的情景。笔法技巧纯熟,人 物动作、神态描绘细膩,平台、坡石、柳树等景物点染精细,结构严谨,场面生动。

瞎子说唱图
 

瞎子说唱图 清 金廷标 绢本设色 纵88.5 X横62.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农村田头,老翁、少年、农夫、幼童正静听一盲人在大树下 说唱。唱者喜笑颜开、神态生动,听者神情各异、造型有趣。画面富 于农村生活情趣。画法工写结合,注重形象刻画、生动自然。线描挺拔流畅。

莲塘纳凉图 
 
 

莲塘纳凉图 清 金廷标 绢本设色 纵56.9 X横65.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写唐杜甫五律《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之一的诗意。诗中 有“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两句,图中景物与诗意相吻合。人物动态悠闲、笔 势流畅、设色淡雅,诗情画意充溢其中。

自画像
 

自画像 清 金农 纸本墨笔 纵131.3 X橫59.1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 家、诗人,浙江杭州人,"扬州 八怪“之一。他五十岁后始作 画,擅写山水、人物、竹梅、鞍 马,笔墨拙厚淳朴,布局别出 心裁。传世作品有《红绿梅花 图》、《采菱图》等。图中金农 手握长杖,侧身而立,胡须以 细笔一一绘出,发辩和衣纹用 笔极简,笔意迟滞却又见流 畅,墨色枯淡却又见滋润,人 物神态自若。由长跋可知,当 时金农巳七十三岁。

蕃马图
 
 

蕃马图 清 金农 绢本设色 纵70 X横55厘米 (美)私人藏

此图画两马夫各牵一马作交谈状。两人服饰形体,神态各异,前者着汉装,神情谦和,后者着红衣、戴毡帽,身材魁梧,满脸胡须,应为蕃人。两马一温驯、一刚烈,性情分明,与人物形成呼应。画面风格稚拙古朴。由题可知,此图是摹元人作品。

漱石捧砚图
 

漱石捧砚图 清 黄慎 纸本设色 纵85.2 X横3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慎(1687-1768),福建宁化人。擅画人物,花 卉、蔬果,亦工诗、书,为“扬州八怪”之一。 传世作品有《仕女图》、《渔翁图》、《苏武牧羊 图》等。画中一老者手持现台,昂首挺胸,气 宇轩昂,举步前行。用笔酣畅简洁 ,注重抑扬 顿挫,具有较强的节奏韵味。

捧花老人图
 

捧花老人图 清 黄慎 纸本设色 纵182.3 X横97.8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图画一长袖老人,手捧花篮,须发皆白,形象生动。衣纹顿挫,用笔转折跌宕,迅疾有力,挥洒自如,体现了画家不拘成法、灵活多 变的绘画风格。此图章 法精妙,人物侧面俯 首,与题款相互呼应 ,自成一体。

八仙图 
 
 

八仙图 清 黄慎 绢本设色 纵228.5 X横164厘米 泰州市博物馆藏

此图没有取“八仙过海”、“瑶池祝寿”等常见题材,而是撷取八仙小憩场面加以描绘。人物形 态自如、生动传神,用笔或转折粗犷,或细致工整,与人物特征相契合,画面无背景,突出了 人物的群体形象。

渔翁渔妇图
 

渔翁渔妇图 清 黄慎 纸本淡设色 纵118.4 X横65.2厘米 南京市博物馆藏

此图画一渔翁身背渔 篓,手拿鱼钩,笑容可 掬,面向渔妇,似述家 常;渔妇回首观看,似 在聆听。渔翁渔妇,姿 态生动,呼应紧密,生 活气息浓郁。人物用笔 连勾带染,挺劲放纵。 以书法之笔入画,极具 功力。 风格独特,自成 新意。

蹴鞠图
 

蹴鞠图 清 黄慎 绢本设色 纵116.5 X横125.3厘米 天津历史博物馆藏

此图表现宋太祖与宋太宗以及大臣内侍们玩蹴鞠的场面。人物形象生动,神情刻画有趣。用 笔秀劲有力、顿挫自如,有草书行笔之意,玩者与观者形成动静对比,画面引人入胜。

携琴仕女图
 

携琴仕女图 清 黄慎 纸本水墨 纵127.5 X横55厘米 泰州市博物馆藏

此图中仕女体态转动,作回首姿态,携琴而 行。人物衣纹线条流畅顿挫,节奏感强,以 写意法画出。形象虽无娇美动人之态,却有 一种素静、典雅的清韵,体现了黄慎仕女画 不重外形而重意态气质描绘的特点。

苏武牧羊图
 

苏武牧羊图 清 黄慎 纸本设色 纵94.2 X横10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表现西汉时苏武拒不投敌,被迁北海牧羊的形象,表现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性格。图 中苏武身着汉装,目须发尽白,表情沉静刚毅,笔调兼工带写,形象准确真实,线条转折 有力,笔力劲健。

弘历观画图
 

弘历观画图 清 郎世宁 纸本设色纵136.4 X横6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传教士,画家兼建筑家。康熙时期来中国。其作品 结合中西画法,设色艳丽,精工细致,自 成风格。图中画弘历正在欣赏丁观鹏所 画《洗象图》。画法中西结合,尤其画中 之画的《洗象图》,形象历历在目。全画 景物透视、人物比例均非常准确 ,意境 秀丽开阔。

平安春信图
 

平安春信图 清 郎世宁 纸本设色 纵68.8 X横40.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中一老一少两人,分别为雍 正帝胤稹和皇子弘历,两人均着 汉装,姿态各异,富有生活气息。 近处湖石玲珑,伴以翠竹祧花, 景象清幽。翠竹与人物面部以西 画笔法,刻画入微,衣纹用中国 传统笔墨勾线 ,加以晕染,亦显 质感。

纨扇仕女图
 

纨扇仕女图 清 闵贞 纸本墨笔 纵113.8X横45.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闵贞,生于1730年,卒年不详,江西南昌人。 白描功力深厚,擅长写意人物,亦作山水、花 鸟,风格潇洒活泼。传世作品有《蕉石图》、《花 卉图》等。此图绘一娇弱仕女,手执纨扇,倚 于树干之上,树干的苍老虬劲与女子的妩媚身 姿相映成趣。闵贞的 传世人物画中,多为粗放 写意风格,此幅用笔严谨,线条流畅自如,为 其工细之作。

巴慰祖像 
 

巴慰祖像 清 闵贞 纸本设色 纵103.5 X横45.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写清代安揿省著名书画家、箓刻家 巴慰祖的宵像。主人公趺坐于绣团之上,身披红裳,似罗汉状。面部晕染参用西洋 画法,形象写实,衣纹用焦墨枯笔勾出,绣团采用工笔填彩画法,整幅作品工写 相辅,效果独特。

八子观灯图 

八子观灯图 清 闵贞 纸本设色 纵121 X横70.5厘米 扬州市博物馆藏

此图画八个小孩聚在一 起,俯身争看花灯。形象 皆身短而粗,表情生动, 表现出孩子们在节曰中的 欢乐情景。构图奇特且手 法新颖、笔墨酣畅,变化 多端。小孩头、帽用浓墨 渲染,衣纹用线随意转 折,或虚或实、或浓或淡, 生活气息浓厚。

蛤蟆仙人图
 

蛤蟆仙人图 清 闵贞 纸本设色 纵180 X横70厘米 (日)私人藏

此图画民间传说中的刘海蟾仙。 形象蓬头弓背、双手抚蟾,憨态可 掬,造型狂放。用笔恣肆不失严 谨,寓巧于拙,合方硬与狂草之意 于画笔,兼具金石与写意趣味,独 具特色。

梅下赏月图
 

梅下赏月图 清 余集 纸本墨笔 纵65.2 X横3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余集(1738-1823),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擅画山水、花卉,尤工仕女、工书及诗画,时称“三绝”。 此图中画一士人,反背双手,漫 步赏月,两枝枯梅相伴,意境清 冷幽淡,富有诗意。人物用笔爽 利,形象生动传神。

落花独立图
 
 

落花独立图 清 余集 绢本设色 纵93.1 X横34.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画中雨意濛濛,桃花点点飘落,一少妇依门立于檐下, 注视细雨中两只飞燕,神态凄清孤寂。画面用笔疏简、 设色清淡,烘托出画中所题“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妇” 的诗意。

弄莺图
 

弄莺图 清 王学浩 绢本设色 纵100.3 X横39.4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王学浩(1754-1832),江苏昆山人,擅山水,得王原 祁正传。此图写古诗意境,一位正思念远方丈夫的闺 中少妇,因恐黄莺啼叫挠乱与丈夫梦中相会,拿技条 驱赶黄莺,神情凄婉。画面构图疏朗,线条简洁,注 重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


小青小影图 

小青小影图 清 顾洛 绢本设色 纵99 X横39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顾洛(1763-约1837),今杭州人。擅书画、仕女,工 致妍丽尤为著名。此图以淡墨写意绘庭中的树木竹 石,点撇随意,韵味清冷,以景衬人,以景托情,将 主人公的心境表露无遗。

梅边吟思图 
 
 

梅边吟思图 清 顾洛 纸本设色 纵134.3 X横33.2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一位女子立于梅树边的情景。作者 用工整细致的笔法写人物,设色素雅,与环 境的清寒冷艳协调一致,又能从笔法简逸的 背景中衬现出来。

李清照小像 
 

李清照小像 清 姜壎 纸本设色 纵115 X横33.2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姜壎,生卒年不详。此图中李清照云鬓蓬松,身着绮服,手 持花枝,正陶醉于花香之中。构图以上方大片空白来衬托下方人物,营造出意味深长的境界。用笔工整,刻画精细 晕染富有质感。

皆大欢喜图

皆大欢喜图 清 周笠 绢本水墨淡设色 纵155 X横61 7厘米 (日)私人藏

周笠,生卒年不详,活动于乾隆、嘉庆年间,江苏吴县人。早年擅肖像、仕女,中年后改花卉、仕 女。此图写松下两童子,着宽袍坐于树根,一袒 胸抬头张开双手似有所见,一俯首逗弄鸟雀。形 象生动有趣,线条疏简,笔意秀润 。

三星图
 
 

三星图 清 蒋莲 纸本水墨淡设色 纵120 X横34.4厘米 (日)私人藏

蒋莲,生卒年不详,广东中山人。人物师陈洪绶,线 条比之更古拙凝练,更为流畅灵动。此图三星,即福、 禄、寿,是清代绘画中常见的题材。其画确有陈洪绶 的凤格,具有奇崛古秀的韵味。

摹方椿年松下仕女图
 
 

摹方椿年松下仕女图 清 汤楙名 纸本水墨 纵98.4 X横29.4厘米 (日)私人藏

汤楙名,生卒年不详。活动于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江苏武进人。 擅工笔淡彩花卉、仕女。此图中画一仕女怀抱一琴,手执团扇,回眸 斜盼,坐于石上,姿态阮雅。另一仕女倚松而立,二人皆若有所思。背 景松石表现与人物面貌清秀 ,姿纤弱的气质相融合,意境幽雅清逸。

易安像
 

易安像 清 罗聘 纸本设色 纵119.5 X横44厘米 (美)私人藏

罗聘(1733-1799),安徽歙县人。擅画人物、佛像、梅 竹、山水,笔情古逸,自成风格,为“扬州八怪”之一, 有《群仙拱祝图》、《葫芦图》等作品传世。图中所绘为 作者好友易安。以玲珑剔透的湖石为背景,人物立于其 前,手拿梅枝,神情怡然,风景不凡。录太白诗于画端 点明二人的君子之交。

 山鬼图

山鬼图 清 罗聘 纸本设色 纵91 X横35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山鬼多认为是女性山神,此图所画山鬼为一秀美女子。人物 用线细柔,比例恰当,设色清雅。猛虎造型古拙奇趣,人兽 之间一柔一刚,对比强烈。

丁敬像
 

丁敬像 清 罗聘 纸本设色 纵108.1 X横60.7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图所绘为当时著名金石家丁敬。图中丁敬双手拄杖,坐于 石上,造型夸张、怪异,拙中含趣。以独特笔法揭示出画中 人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发展了其师金农肖像画法,追求 趣味,为肖像画开拓出新的表现领城。

净名居士像 

净名居士像 清 罗聘 纸本墨笔 纵84.9 X横35.5厘米 (日)澄怀堂文库藏

净名居士即维摩诘,为神通广大的大乘居士,以“雄辩”著称,为佛教之重要画题。此图所画居士,广颐阔腮、双目微启,造型独特,与早期秀骨清像类造像有较大区别。衣纹以 铁线描画出,根雕几案精心刻画,姿态奇巧。

李香君小像 
 
 

李香君小像 清 陈清远 绍本设色 纵115.5 X横35.5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陈清远,生平不详。李香君是明末秦淮名妓,才学卓然,同 时又是怀有强烈爱国之心的一代奇女子。此图旨在突出李 香君的才华与气质。

宫娥梳髻图
 

宫娥梳髻图 清 改琦 纸本设色 纵88.2 X横20.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改琦(1773-1828),西域新疆人,久居于松 江。工人物、佛像、仕女,笔意秀逸潇洒, 著有《玉壶山房词选》。此图写宫娥梳妆情 景。一宫娥披发而坐,另一宫 娥正帮她梳 头。人物造型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仕女图

仕女图 清 张淇 纸本设色 纵104 X横48.1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作者张淇生平不详。此图作者在自题 中称仿改琦笔意,画中仕女宽袖长服,手拿帛巾,正回头顾望,姿态忧美。人 物刻画虽近似改琦,但却少了几分灵 润和变化,尤其头部略显呆板。

明月种树图
 
 

明月种树图 清 汤禄名 纸本设色 纵168.5 X横86.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汤禄名,生卒年不详,江苏武进人,工花卉、仕女。此图中一个文人把锄 倚树而立,似种树疲累正在憩息。他仰头望向夜空,梅花技头,云开雾 散,一轮明月高挂天宇。图中以墨笔 写梅干细枝、繁花密萼,用笔纵放。人物用线疏简,面部刻画生动传神,将人物怡然自得、愉悦安样的神情 ,表现得栩栩如生。

元机诗意图
 

元机诗意图 清 改琦 绢本设色 纵99 X橫3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作品画的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因避康熙玄烨的讳 改称元机。此图设色古雅,线条秀劲,人物动势自然, 神态含蓄、生动。

靓妆倚石图
 
 

靓妆倚石图 清 改琦 绢本设色 纵83.2 X横27.1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中画一面容姣好的少女,手拿玉箫无心吹奏,心事 重重地倚在石上出神。作者笔触细膩,线条流畅圆润, 设色清雅,构图简洁,意境空远优美。

钱东像
 

钱东像 清 改琦 纸本设色 纵35.9 X横5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为乾隆嘉庆年间的画家钱东所作的遗像,把钱东画成一佛门居士形象,强调其超凡脱俗 的品行和清净无为的志向。面部刻画晕染细致,栩栩如生。环境景物表现与人和谐统一,烘托 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五老图
 

五老图 清 汪圻 纸本设色 纵171 X横9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生平不详。此图以 宋代苏东坡等五学士 聚在一起品评诗文为 画题。以工笔写人物, 水墨晕染,山石以没骨 法画出。人物衣纹流 畅、造型各具情态,均 生动传神,表现了文人 们的高雅兴致。

 
太白醉酒图

太白醉酒图 清 苏六朋 纸本设色 纵204.8 X横93.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作者运思十分巧妙,图中省略背 景,人物造型准确,多用方正之笔勾勒 线条,设色富有层次。图中李白的形象 已得到人们公认,是“太白醉酒”的代 表作。

观音图  

观音图 清 金礼嬴 纸本设色 纵111.6 X橫44.1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金礼嬴(1772-1807),女画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擅人物、山水、花卉,尤精画佛。此图中画观 音坐于狮身之上,注视着地上的善财童子,神态静穆、慈祥。衣纹线条流动,造型已含人间之气。用 笔工细,观音头发浓墨勾染,颇为醒目,画面呈清 淡高雅之气。


清平调图 

清平调图 清 苏六朋 纸本设色 纵132 X横101.5厘米 广州市美术馆藏

苏六朋(1798-?),广东顺德人,善人物、山 水。人物师元人和清代黄慎。多以社会现实 为生活题材,真实生动。此图绘唐天宝年 间,唐玄宗召李白作“清平调”的故事。画 面构图完整,人物安排疏密有序,呼应紧 凑。形象神态自然,表情各异。线条流畅, 笔法灵活自如。


罗浮梦景图
 

罗浮梦景图 清 费丹旭 纸本设色 纵143.5 X横47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费丹旭(1801-1850),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擅画人物、花卉, 尤精仕女。此图中仕女脸庞长圆,柳眉细眼,具典型费氏风格。 背景万梅竞艳,以水墨写成,仕女设色妍丽,二者相互映衬, 画面有梦幻效果。


好消息图
 

好消息图 清 费丹旭 纸本设色 纵44.7 X横169.5厘米 重庆市博物馆藏

此系费丹旭为海楼作的冬景肖像。图中海楼及侍女都处梅树丛中,动态不同,各有所事,又不喧宾夺主,衬托了主 人闲适的生活情趣。补景墨梅五株,暗香浮动,各具姿态,硃砂低篱,花青新竹,用笔不多,却为全卷景色、人物 增添了动人的色彩。


月下吹箫图 

月下吹箫图 清 费丹旭 纸本设色 纵136 X横56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此图画疏梅朗月,茵茵芳草之上,一仕女正 在吹奏洞箫,仿佛箫声萦绕耳畔,意境空旷 幽长。画面工写结合,设色清雅、柔丽。人物 刻画体现了作者仕女画的典型特征。


五羊仙迹图 

五羊仙迹图 清 苏长春 纸本墨笔 纵178.5 X横67.5厘米 广州市美术馆藏

苏长春,生卒年不详,广东顺德 人。工山水、人物,兼写花卉。五 羊仙是广州城的神话传说。此图 全用焦墨完成,落笔草草,用笔迅 疾。人物形象似不经意,却各具性 格特征,画面 风格独特。


姚燮忏绮图
 
 

姚燮忏绮图 清 费丹旭 纸本设色 纵31 X橫128.61:米 故宫博物院藏

姚燮是清代后期的诗人、画家。此图描绘姚變的家庭生活,画 中主人端坐于蒲团之上,怡然微笑似有所悟,身边诸侍女或解 书卷,或铺纸,姿态各异。画面清逸出尘,姚燮面部表现有肖像效果。

十二金钗图
 

十二金钗图 清 费丹旭 绢本设色 纵20.3 X横27.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册共十二页,分画《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此选其中一页为《黛玉葬花》。画中 人物纤细柔弱、娟秀清丽,是作者的典型风格。环境以逸笔写出,淡色晕染,空灵秀润,与人物相统一。

听阮图 

听阮图 清 刘彦冲 纸本设色 纵20.7 X横78.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刘彦冲(1807-1847),四川铜梁人。工诗文,擅绘事,山水、人物、花卉师古有深造,绘画风格 多样。此图是作者的传世作品之一。人物用线细劲圆润,颇有古意,设色妍丽明快,背景空灵 虛幻,画面以有写无,形成脱俗的艺术效果。

钟馗图
 

钟馗图 清 王素 纸本设色纵176.8 X横9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王素(1794-1877),甘泉(今江苏扬 州)人。擅画人物、花鸟、走兽。此图 绘五仕女簇拥酒醉的钟馗夜归的情 景。画中钟馗宽袍束带、步履蹒跚、双 目斜视,仕女体态轻盈、衣褶飘逸。人 物画法以工带写,线条似灵蛇游动, 疏缓自如。

梧桐仕女图
 

梧桐仕女图 清 王素 纸本设色 纵134.6X横30.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写李清照词意。画中以粗笔大写山石及梧桐树叶,点叶 勾花绘秋菊数丛,笔法纵逸。倚窗而立的女子纤弱清秀、线 条细劲,烘托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意境。

朝云小像
 

朝云小像 清 王素 纸本设色 纵131 X横31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此幅画根据作者自题可知,朝云是苏东坡在惠州时所 结识的一个歌女,善解人意,多才多艺。图中衣衫用 笔劲细流畅,人物脸部以淡墨晕染,富有立体效果。

湔裙图
 

湔裙图 清 王素 纸本设色 纵18.7 X横56.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一女子正在溪畔洗衣,远近的树木抽条返青。画面设色清淡,意境空寥幽远 人物线条细秀,造型准确,富有生活气息。


簪花图
 

簪花图 清 钱慧安 绢本设色 纵142 X横80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两株虬松挺立,古藤缠绕, 湖石峻峭,芍药盛开。人物神态 各异。用笔工整,衣纹流畅,色 彩古雅,韵味高远。


烹茶洗砚图 
 

烹茶洗砚图 清 钱慧安 纸本设色 纵62.1 X横59.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钱慧安(1833-1911),宝山(今属上海市)人。擅画人物、仕女、花鸟。图中两株虬松 下,一中年男子倚栏而坐,一侍童在水边洗砚,数条金鱼围聚,另一侍童扇火烹茶。 人物线条尖细挺劲,转折硬健。设色清淡,为清末海上画派风格。

柳下晓妆图 

柳下晓妆图 清 陈崇光 纸本设色 纵127 X橫43,5厘米 南京博完藏

陈崇光(18381896),江苏甘皋(今扬州)人,山水、花卉、人 物俱能。图中杨柳低垂,桃红点点,一仕女手持铜镜,正整 理展妆。以小写意画法写景,人物则笔法细致,色彩协调,画 面清新,婉约脱俗。

扑蝶图
 

扑蝶图 清 费以耕 绢本设色 纵91 X横38.9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费以耕,生卒年不 详。费丹旭长子,画 承家传,工仕女画。 此图中石桥迴转之 际,一女子手挥团扇 欲扑双蝶。背景柳枝垂曳,几笔硃砂勾出 桥栏。人物近似白 描,线条柔细飘逸, 形象素雅清秀,妩媚 动人。

芭蕉美人图
 

芭蕉美人图 清 沙馥 纸本设色 尺寸不详 徐悲鸿纪念馆藏

作者生平不详。此图虽以诗意入画,但人物形象更接近 肖像画。画中女子发髻高盘,面部五官比例准确,有写 生效果。芭蕉叶及人物衣纹墨笔勾线,运笔迅疾,顿挫 宛转,流畅自如。此图虽未脱离传统仕女图特征,但有 了一些改变。

自画像
 

自画像 清 任熊 纸本设色 纵177.5 X横78.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任熊(1823-1857),浙江萧山人。花鸟鱼 虫,人物走兽俱擅,尤工神仙佛道,笔法 圆劲,形象夸张。传世作品有《四红图》、 《高士传》等。此自画像,构图顶天立地 ,衣纹处理转折方硬,如顽石一般,上身肌 肤袒露,刚健如武士豪侠一般。神情冷峻, 显出不满而又苦闷的矛盾心理,反映了作 者当时的精神面貌。

瑶宫秋扇图
 

瑶宫秋扇图 清 任熊 纸本设色 纵85.2 X横33.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作者的人物画继承陈洪绶的传统,造形古硬,敷彩 鲜艳。此图人物描写重动态,仕女的姿容秀丽,花 纹线条刚劲飘洒,笔致细膩,设色浓丽。

 
临陈洪绶钟馗图 
 

临陈洪绶钟馗图 清 任熊 绢本设色 纵97.6 X横35.6厘米 苏州市博物馆藏

此画继承了陈洪绶人物画夸张变形的特点,所画 钟馗骨相奇伟,衣上图案、花纹及头上鲜花描画 工整细致,画面粗中有细。线条遒劲有力,刻画 出钟馗的鲜明个性,耳畔一簇鲜花 ,使画面平添 无限生趣,也反衬出钟馗内心善良的本性。

麻姑献寿图
 
 

麻姑献寿图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纵172 X横81.5厘米 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任薰(1835-1893),浙江萧山人。 善画人物,尤工花鸟。人物取法陈 洪绶,花鸟构图别致,具有独创一格的精神。此幅为工笔重彩佛道 人物画,表现麻姑向王母祝寿的 情景。此画仿陈洪绶笔意,用铁线 描,却又多方折之笔,笔意新颖。 仙女为凡人造型,取天上人间之 意 ,引人入胜。

瑶池霓裳图
 

瑶池霓裳图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纵243.5 X橫122.2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中瑶池仙境云雾弥漫,仙乐袅 袅之中,王母乘彩凤,从云端除徐 降落。画中人物造型各异,设色清 淡。线条宛转回旋,为行云流水描 及兰叶描。构图上疏下密,突出了 王母形象。画面意境淡雅空灵,赏 心悦目。

人物图
 

人物图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纵18.5 X横53.4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用线纤细劲秀,转折顿挫似金钩铁划。画中以书、石、花草来衬托文人 的高雅之气;女子面容娟秀,姿态优美。画面色彩淡雅,和谐一致。

弹琴图
 

弹琴图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纵18.5 X横54.3厘米 苏州市博物馆藏

图中画一高士坐于山石之上,正欲解囊取琴;居中一大树枝粗叶茂。构图 纵横有致,人物线条疏简细劲,形象生动传神。

酸寒尉像
 

酸寒尉像 清 任颐 纸本设色 纵164.2 X横77.6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

任颐(1840~1896),浙江绍兴人,擅 长肖像、人物、花鸟,亦作山水,是 海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从师任 熊、朱耷、石涛、华喦,画风趋于奔 逸。任颐多次为吴昌硕画像,此幅 最为精彩。画中人头戴红缨帽,足 蹬高底靴,着长袍马褂,神态矜持 可笑。题款“酸寒尉像” 一语,耐 人寻味。画家以淡笔草草勾写面 部,略加皴擦,神采毕现 ;长袍马 褂以没骨法写出,色中见笔,别开 生面。

三羊开泰图
 

三羊开泰图 清 任颐 纸本水墨淡设色 尺寸不详 (新加坡)私人藏

本图为任颐五十五岁时作,所 画人物形象用笔颇有新意,直 接以色彩做画,略加勾线,表现 出良好的西洋画素描能力。同 时其画法又保持了中国画造型 与线条表现的基本艺术特征, 可谓融汇中西之作。


松溪吹箫图
 

松溪吹箫图 清 任颐 纸本水墨淡设色 尺寸不详 (新加坡)私人藏

本图是写诗意之作。诗意委婉 清幽,画面亦平和简静,人物 动态入情,表情精妙传神;松 树的表现也柔润婀娜,与作者 一贯风格不同,为其晚期佳 作,极耐人寻味。

 
支遁爱马图 
 

支遁爱马图 清 任颐 纸本设色 纵135.5X横30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以东晋名僧支遁爱马为题村刨作而成。支遁本姓关,二十五岁出家为僧,善谈玄理,为般若学六大家之一。相传他好养 马匹,此图即以此为题,画支遁扶杖立于芭蕉树下观赏骏马。画 法集任薰、陈洪绶、 徐渭等众家所长,结合生动自然。这也是 任颐作画的高妙所在。

人物图

人物图 清 任颐 绢本设色 纵28 X横28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图中仕女以手托腮,眼望春柳,若有所思。用笔细致,衣纹线条流畅,用钉头鼠尾描表 现人物娇小柔美的身姿。设色清淡,画面意境静谧怡人。


老子授经图
 

老子授经图 清 任颐 纸本设色 纵142.7 X横34.4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史称老子曾乘青牛西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请其著述,遂得 《道德经》五千言。此图正是表现尹喜拜见老子的场面。老 子坐于青牛之上,目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神安气闲。人物着 重面部渲染,线条飘逸灵动,色彩清淡。青牛以干笔擦出皮 毛质感,双目圆睁上斜 ,神态可掬。

道家炼石图
 

道家炼石图 清 任颐 纸本设色 纵142.6 X横34.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画写道士炼石,人物面部刻画细致,神情生动传 神。背后的苇草以双勾填彩绘出,山石以写意法皴擦勾染而出。笔法工写结合,疏密变化自如,体现 出画家的精湛技艺。

花容玉貌图
 

花容玉貌图 清 任颐 绢本设色 纵25 X横2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为写意仕女画,图中花人相对,花容玉貌相互掩映,突出了画题。用 笔简练,墨色挥洒自如,不拘成法,匠心独运。人物形象注重气质表现,生动传神。

送子得魁图
 

送子得魁图 清 任淇 绢本设色 纵97.6X横42.6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任淇,生年不详,卒于1861年,浙江萧山 人,任熊族叔。工书法,精箓刻,擅花鸟、 人物、界画。此画是一幅临摹之作。从右上 角题字及画面艺术风貌可知是仿陈洪绶。为 作者早期作品,虽神似不足但较忠实原作。

孝庄文皇后朝服像
 

孝庄文皇后朝服像 清 佚名 绢本设色 纵155.5 X横116.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孝庄文皇后身着华丽服装,坐在宝座上,庄重威严。面部吸收西画技法,有立体惑。笔法精工,设色富丽。

乾隆朝服像
 

乾隆朝服像 清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20 X横18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乾隆着全套朝服,端坐龙椅之上,华丽富贵、神态肃然。用笔极其细密工致,脸部及龙袍为西洋画法,龙座、地毯描绘已初具焦点透视。技法仍为中国勾填之法,为中西合璧之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明》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明》(111P)【下】
中国绘画之美女篇【下】
中国传世人物画:清代卷(二)
中国传世人物画:清代卷(一)
中國傳世名畫——人物卷(六)【45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