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柳公权小楷《九嶷山赋》
 

《九疑山赋》是唐朝湖广第一位状元、道州延唐县沐唐村今宁远下灌村李郃撰文,唐朝状元、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写,歌颂九疑山舜帝陵的“三绝”书法。柳公权书写的很多碑,都是邵建和镌刻的。《九疑山赋》最可贵的是柳公权在其作品最鼎盛时期所书。

《九疑山赋》通篇601字,字字用笔一丝不苟,肥瘦得中,血肉俱美,可以说是无笔不妙。拓本第一页右下角有朱印一枚,“笪重光秘笈之印”,最后一页有朱印五枚,分别为“涵翠轩主”、“传家清玩”、“山阴沈氏”、“刘墉”、“石庵之印”,并有朱笔圈点。但是在历代书法资料或记载中,没有发现有关《九疑山赋》的任何著录和记载。

书法家赵思敬先生观后题跋:九疑山赋,书坛瑰宝…九疑山赋,前所未闻,柳氏小楷,今乃仅见。观其字形,端庄秀雅,金刚经有所不及;析其结体,严谨凝重,神策军犹有差距。执使有度,点画撇奈,十分精到;转用合宜,钩挑横竖,一丝不苟;实可谓法精韵雅,清朗洒脱。遒媚劲健,入妙通神。柳氏诸书,应为极品,古今小字,当推第一。

赵思敬赞曰:

端庄秀雅像枝花,

刚健婀娜尤可夸。

清朗洒脱间架妙,

古今小字第一家。

九嶷山,又名苍梧山。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宁远县境内,宁远县城南60里,属南岭山脉之萌渚岭,纵横2000余里,南接罗浮山,北连衡岳。这里峰峦叠峙,深邃幽奇,千米以上高峰有90多处,多为砂页岩、花岗岩、变质岩组成。素以独特的风光,奇异的溶洞,古老的文物,动人的传说,驰名中外,令人神往。《史记·五帝本纪》: "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水经注》云:"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著名书法家,808年中状元。柳公权幼年好学,善于辞赋,懂韵律。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后柳公权封河东郡公,亦称“柳河东”。柳公权是颜真卿的后继者,但惟悬瘦笔法,自成一格;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法楷模。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

然而由于明朝弘治版《永州府志》最早将此《九疑山赋》作者弄错,致以后历代修纂府志、县志均将作者弄错为宋代宁远人黄表卿。其实,《九疑山赋》作者乃湖广第一状元李郃。

李郃(807—873),字子玄,号西贞,湖南永州宁远下灌村人,828年状元。837年,李郃从广西贺州荣调大唐都城长安,任吏部侍郎,与柳公权成为同事,相互交好。又拜柳公权为师,学习柳体书法。为宣传和弘扬家乡九疑的虞舜文化,李郃特撰《九疑山赋》,向师长柳公权求字。844年,柳公权67岁,其书法造旨达到巅峰时期,挥笔写成精品书法作品《九疑山赋》。后由柳公权最美鎸刻合作伙伴邵建和将其刻于珍贵硬木之上。李郃退休时,带回家乡下珍藏。

《九疑山赋》由邵建和镌刻,刀法自然,非常精微。柳公权书写的很多碑,都是邵建和镌刻的。《九疑山赋》最可贵的是柳公权在其作品最鼎盛时期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柳公权小楷《九疑山赋》
这部小楷,挺有故事!
「诗情画意」唐代柳公权小楷《九疑山赋》书法欣赏
601字的小揩经典,字字漂亮,出自两位唐朝状元之手!
《九疑山赋》柳公权,小楷欣赏
柳公权小楷《九疑山赋》,镌刻精微,鼎盛之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