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春书春意,万物涌诗情——新春系列(三)


爆竹声声辞旧岁,“春”意阵阵迎新年。大年初一,为大家送上新春系列第三期——小斗方。(新春系列前两期——“对联”、“横批”,链接见本文最后)

“春”的独字创作关键是把握字型的稳定性,可以古人范本为创作源泉。注意毫端变幻,凝神造意,刚劲忌野,清劲忌薄,既要灵动,又不易任性为之。

 


篆书“春”字,取于汉·许慎《说文解字》属小篆体,结构第一,笔法次之,笔法只用中锋运笔,折笔为圆折。篆字切勿臆造结构,或将部首拼凑,定要依据典籍书写。


隶书“春”字,取法于汉《石门颂》,这是一部摩崖石刻,故其风格与刻碑的《乙瑛》、《曹全》等完全不同,再春先生通常把《石门颂》归为隶书中的行书。《石门颂》字的结构大开张,笔法挥洒自如。

 

魏碑“春”字,取法于东晋的《爨宝子》碑,与其同样风格的还有《爨龙颜》碑。“爨体字”是魏碑之新创,刀刻多于笔法,方起方收笔为主。郭沫若先生认为,东晋时期有如此风格之字体,不可能出现王羲之甜美的行草书。高二适先生则认为,同时代,如唐代欧、颜、柳、楷浑然不同是可以并存的。不同之观点曾引来六十年代有一场“兰亭论辩”。

 


楷书“春”字取法于宋·苏东坡书法风格,苏字厚重,尤其楷书更是如此,摆脱了唐楷的严密、古板,苏字行书《寒食帖》是代表作(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不俗媚而有骨风。

 


草书“春”字,取法于明·王铎书法笔意,王铎曰:“学书不参通古碑法,终不古,为俗笔也。”王铎书法正按此道为之,故其草书飘逸中含古朴,舒散中有凝重。 


明·《倪氏杂著笔法》说“凡欲学书之人,功夫分作三段:初段要专一,次段要广大,三段要脱化。”专注临习碑帖一段时间,一旦过了初始阶段再扩大和脱化就会水到渠成,享用一生!这也是再春先生送给所有书友们的新年寄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志斗|魏碑摩崖《石门铭》与《郑文公》的象意探析
想要写出草书好的线质,这件事做不到就是白忙
评当代100名毛笔书家(三)
傅山/赋性刚直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草书
清代梁巘行草书《宝晋斋贴跋》等
“扬州八怪”核心人物金农书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