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敦煌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描绘的是唐朝敦煌地区最高统治者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是一副非常著名的供养画出行历史图。《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作于晚唐时期,位于敦煌莫高窟第156窟,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该壁画场面非常繁复宏大,卷前为文武仪仗行列,中部张议潮着红袍跨白马,后有军队随从,本图为前面的仪仗部分,情节复杂却布置得井井有条,体现作者把握宏大场面的超凡技能。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即敕封张议潮为节度使后其统军出行的写照。画面中从右至左,依次画了鼓、角手各4 人,分左右列队。鼓、角手后面有武骑两队,每队5人。再后面是文骑两队,每队也是5人。在两队文骑之间有舞乐一组,共8人,分两组对舞,旁边立乐师12人,后面跟着6 名执旗者,再后跟随着衙前兵马使3骑,散押衙2骑。张议潮位于画面中部,穿圆领红袍,系革带,骑白马。其后有拥着“信”字大旗的兵士,最后的射猎、驮运部分有20余骑。
这幅画绘有多达两百余人。出行队伍旌旗飘扬,延绵浩荡,显示了严整的军仪和威武的雄风。全图作散点、鸟瞰布局,画家很注意布局的秩序与变化,前面两列人马各20 余骑,严格对称,中间穿插了乐队和舞伎,使画面显得活泼而生动。作为全画的中心人物的张议潮,人体和乘骑形体最大,他正待过桥,桥前有率队引导的银刁官,桥侧有文官侍立,3人都在回首向张议潮坐骑盼顾。虽然这幅画中的人物众多,但并没有给人以臃肿之感,各部分相互联系,完美地统一了起来。此外,作者为了烘托出行队伍的威武气势,还在远处点缀了些山水和翠绿的树,并把坐骑绘以红、赭、白等色。
张议潮家族是敦煌世族,生于吐蕃统治之下,及壮为吐蕃沙州将领。公元842年,吐蕃朗达磨赞普死,由于他没有儿子,吐蕃统治者内部因争权夺利而陷入内战,国势衰弱。公元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沙州(即敦煌)人张议潮率众起义,赶走吐蕃节度使,收复了沙州和晋昌(即甘肃安西)。大中三年,秦州(天水)、安乐州(宁夏中卫)、原州及石关等七关的百姓,纷纷响应张议潮,自动脱离吐蕃回归唐朝。公元850年前后,张议潮又率军收复了吐蕃占领的伊州、鄯州、甘州、河州、廓州、岷州和兰州。公元851年,唐政府决定在敦煌设置河西郡,任命张议潮为河西节度使。公元863年(唐懿宗咸通四年),张议潮率汉蕃兵7千余人,攻克凉州,打通了吐蕃通往长安的通道。至此,因吐蕃占领凉州而切断的丝绸之路,在整整过了100年后重新畅通,结束了吐蕃在河西70多年的统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敦煌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赵雨昴 | 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壁画《宋国夫人出行图》
他是莫高窟壁画上的大唐英雄 光复山河的孤臣赤子
莫高窟晚唐第156窟赏析
晚唐《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的传统服饰
被甘肃大地遗忘的英雄, 敦煌壁画中的唐名将张议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