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展上海博物馆看吴湖帆鉴藏特展,必须去

2015年12月10日至2016年3月13日,上海博物馆正在举办“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实在太赞了,约不约?

本次展览展出隋唐至明清吴湖帆鉴藏相关古书画文物97组(113件),包括董源的《夏山图卷》、郭熙的《幽谷图轴》、倪瓒的《汀树遥岑图轴》、唐寅《骑驴思归图轴》、陈洪绶《花鸟草虫图卷》,太多名家名作,可以一饱眼福。

相信很多有着一颗文艺八卦心的观众,和小编一样,在看“吴湖帆鉴藏特展”的时候,除了记住了吴湖帆的收藏来源、鉴定方法等“硬知识”外,还常常不经意地为展览中从古至今那些琴瑟和鸣、诗画酬唱的佳作和故事所打动。

吴湖帆和她的夫人潘静淑于1915年结婚,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人婚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生活极为和睦。

“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吴湖帆是个画家,潘静淑也喜欢画画,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每日徜徉在吴家深深的庭院里,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他们有时同赏着一幅古画;有时摩挲着博古架上的古代青铜器皿;有时共读一篇诗歌,沉浸在诗意的氛围中;有时一起完成一幅画,把它看作两人爱情的表徵;有时为了市场上的一幅古画,潘静淑还质钗售书,凑足了钱去收购,为了闻名已久的心爱之物,潘静淑宁愿舍去一般妇女宝爱的首饰。

1939年6月29日,潘静淑突患腹疾,遽然不治,三日而殁。

潘静淑的死,使吴湖帆伤痛之极,“几不欲生,遂更名日倩,号倩庵,取奉倩伤神之意”。他把潘静淑的《千秋岁词》稿和摹写的《兰亭序》手迹(见附图)刻石赠诸友好。时人认为这是吴湖帆带有赎罪性质的忏悔之举。潘静淑的《千秋岁词》是这样的:

梦魂惊觉,一片纱窗晓。春风暖,芳菲早。梁间双燕语,栏角群蜂闹。酬佳节, 及时莫负韶光老。 正好舒怀抱,休惹闲愁恼。红杏艳,夭桃笑。清明新雨后,绿遍池塘草。拼醉也,酡颜任教花前倒。

人生不完满十有八九,只有这些书画,是永恒的,让人心醉神迷。

明天请收看吴湖帆夫人潘静淑的花鸟绘画,敬请期待。

《梅花喜神谱》册尾,潘静淑画绿萼梅,吴湖帆补写红梅。

1

现代 吴湖帆 梅景书屋图轴

现代 吴湖帆 梅景书屋图轴

本图乃吴湖帆三十五岁春日,以“明四家”之一唐寅笔法所绘吴氏本人集饱读诗书、书画创作、古物鉴藏於一室的文人书斋场景。但见山涧幽谷,飞瀑悬挂,水汽溟濛;远山近坡,白梅万点,层林尽染。梅花丛中,数楹茅屋掩映其间;帷幕低垂室内,一雅士与一女史凭案对坐。其向往和追求文人超然世俗尘外、耕读为业的生活情趣跃然楮墨。本词内容不见其后来选编的《佞宋词痕》。

摘要

画幅左右裱边分别为吴湖帆、潘静淑伉俪集选南宋词人吴文英《梦窗词》句,倚《瑞鹤仙》和《烛影摇红》词牌所填新词,相关意境跟图画情景交融而相得益彰。

2

南宋 宋伯仁 梅花喜神谱册

之一

古称画像为“喜神”,故本谱名称“梅花喜神谱”,即梅花画谱。本谱初刻于南宋嘉熙二年(1238),原刻本未见传世。此为南宋景定二年(1261)金华双桂堂重刊本,宋伯仁编绘。是中国最早的木刻图籍,亦是第一部专门描绘梅花种种情态的画谱,堪称至宝。

吴湖帆极为珍视此岳家潘祖荫祖传善本古籍,不仅夫妇俩迭有题记,并遍请友朋题跋作画,而且专门篆刻鉴藏印鉴“吴湖帆潘静淑夫妇所藏海内孤本宋刊梅花喜神谱之印章”。其书斋“梅景书屋”的“梅”字寓意,即因珍藏《梅花喜神谱》而得名,册後有刘定之装补入吴氏《十六字令》及自绘《梅景书屋图》页,厚爱程度足见一斑。

3

隋 董美人墓志铭册 之一

隋 董美人墓志铭册

隋开皇十七年( 597)十月蜀王杨秀撰,董美人是杨秀的侍女。志石长52厘米,宽52厘米。志文二十一行,满行二十三字,计四百四十一字,楷书。每字皆刻有界格线,多见六朝时别字。其书法整正遒劲,方圆结合,是隋代墓志中的上乘佳品,有承前(北魏)启後(唐)之功。 清嘉庆道光间出土於陕西兴平县,先後归上海陆剑庵、徐渭仁(徐氏因此名其斋曰隋轩)收藏,咸丰三年(1853)毁於兵燹。故原石拓本甚少,价值颇昂,翻刻较多。 此原石淡墨初拓本系徐渭仁、吴湖帆递藏。吴湖帆搜访十年,始获此精拓本与旧藏《隋常丑奴墓志铭》册相配,特镌“既丑且美”印钤於其上,并广邀师友名流题词,蔚为大观。

4

南宋 佚名 樱桃黄鹂图页

因吴湖帆极珍视此图页,故以家藏古籍善本易得,并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邀约友人,以共赏雅集的形式欢度新春。

本图作者不详,题者系南宋宁宗杨皇后。杨皇后(1162-1233),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本图画面意境,于吴湖帆《黄鹂绕碧树》词题咏一一呈现。从吴氏题跋可知,该图似其得自上海解放前夕。

5

芙蓉鸳鸯图轴

张中(十四世纪),字子政,松江(今属上海市)人。擅水墨花鸟,传世作品罕见,多为内府收藏。此画亦从清宫流出,且曾为明代沈周伯父与文徵明外曾孙收藏。

据《丑簃日记》载,1935年春,画商曹友卿携此画至梅景书屋,吴湖帆爱不释手,遂以戚继光《王瞻美五十寿诗》和张复《凤笙明月图》书画诗卷两件明代书画,并加800元现金换得,总计“约六千金”。

6

明 吴伟 铁笛图卷

吴伟(1459-1508),字士英,号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此图作于1484年,作者时年二十六岁。

《吴湖帆文稿》之《吴氏书画记》记载明《吴小仙铁笛图》卷,现补录吴氏对此图的一段评价:“小仙此卷娴雅绝伦,殆可与李龙眠、张叔厚颉颃。以宋笺粉本白描写杨廉夫铁笛韵事,一翁三姬,无不传神阿堵,真神品也。款字作小楷书,娟美秀润。後有祝希哲书《铁笛歌》一章,书仿山谷,亦神妙。王雅宜跋小楷书如永兴,文三桥跋草书如君谟,群英合璧,堪称天下小仙画第一,非过誉也。旧藏真定梁氏,旋入乾隆御府,鼎革後流出人间,为颜韵伯所得,辛未夏归吾家。世传小仙画粗枝大叶者咸诋之为魔,实皆後人伪作,非其真面也。”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随意将宫中藏品赏赐臣工,又大肆窃取宫中书画。其中部分被变卖,为当时京津沪等地画商、藏家购得,吴湖帆及其友人亦有斩获。此图原为梁清标旧藏,旋入乾隆御府,后从宫中流出被颜世清购入,1931年吴湖帆以一千八百金购藏。

7

明 文俶 墨梅图轴

文俶(1594-1634),字端容,文徵明孙元善之女,嫁与从父受业的赵灵均。天性明慧,善绘花鸟草虫。此图梅花出以墨笔,轻描简勾,鲜妍生动,配之以苍遒树干,尽得性情。从跋文中可知,梅景书屋收藏的历代女性创作,与女主人潘静淑的研习息息相关。而主人吴湖帆的自我期许,他们夫妇诗文书画兼修的造诣,堪与历史上元代赵孟頫、管道昇明代赵灵均文俶媲美。

8

清 李因 芙蓉鸳鸯图轴

此为明末清初女画家李因(1610-1685)所作。李因为葛徵奇之妾,与夫君皆善绘事,尤擅花鸟题材。此作所绘鸳鸯表现了闺阁情怀。潘静淑家富收藏,自幼浸淫在收藏世家氛围中,及长,嫁于吴湖帆,琴瑟和鸣,皆痴迷书画一道,庋集、摹古、创作不辍。潘静淑尤喜收藏历史上闺阁画家之作,时时临写。对于历史上夫妇二人共同收藏、创作的书画,作为书画家和收藏家伉俪的吴湖帆、潘静淑夫妇则尤喜收蓄。

9

清 恽寿平 秋花猫蝶图轴

梅景书屋所藏一些特殊题材的绘画作品,往往为吴潘夫妇所共嗜,从家传《梅花喜神谱》(本展)、汤叔雅《梅花双鹊图》轴、金俊明《群芳合璧图》册(本展)文俶《墨梅图》轴(本展)等,皆反映了二人“於梅花尤雅爱之”并以“梅花知己”自视之情怀。再如,他们於古今名家画猫之偏爱,主要源於“夫人爱猫入骨,自小即如此”、“余夫妇有猫癖”(吴湖帆),以及吴家遵循旧历金危危日画猫辟火的习俗。故,二人可谓遇画猫即收之,藏品之丰富,几可办一特展。恽氏此猫图亦是其中之一,为吴氏夫妇十分赏爱之物。恽氏此图以墨骨淡彩作花卉猫蝶,情境清新可人,笔墨温婉朗润。

10

群芳合璧图册(十开)之一

明 金俊明

此册为金俊明(1602-1675)墨戏自赏之作,又请好友一一补缀各种花卉松竹以成。由此册亦可见明末金俊明的交游圈。吴湖帆家在苏州的故居即座落在明代金俊明春草闲房故址之上,因而特重金俊明的手泽。此《群芳合璧图》册是其祖父吴大澄所收三册金俊明画册之一,册後尚有吴湖帆父亲吴讷士小楷考订册中诸人生平。妻潘静淑还同吴湖帆一道临摹过此册,因而此《群芳合璧图》册是一件汇聚了丰富的家族亲情的藏品,深得吴湖帆的宝爱,每年元旦必检出,与家人共同捧读。

有关家世、乡谊与吴门风土人情以及吴氏家族相关的古代书画,是梅景书屋所藏之另一特色。此册原本就是其祖父吴大澄、吴本善鉴题递藏旧物,何况画家金氏所居春草闲房原址即为吴家祖上旧居,加之梅花题材系吴氏夫妇最爱,诚可谓万般因缘融於一册,能不珍护而子孙永保!

11

明 王穉登 行书南还诗马守真水仙合璧册

因为王穉登与马守真的爱情故事,吴湖帆将同时得于广东不同藏家的两人画作及诗作合装为一册。在马守真画页上,吴湖帆题写道:“王氏诗册为粤东伍侣荃旧藏,此画为吴荷屋物,余同时所得,皆粤物,故合装之。”又言“此画原夹在册内,疑当时伍氏所收未及装入者”云云。将相关的书画汇集在一册或卷中是历代藏家皆喜欢做的事情,吴湖帆也不例外。在日记中,他曾提到因为收了一件董其昌的山水而萌发其搜罗并汇集成一本“画中九友书画册”的设想,但这即便是吴湖帆自己也认为很难做到。

12

清 罗聘、方婉仪、吴湖帆、潘静淑梅花合作图卷

1936年,吴湖帆得到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罗聘及其妻子方婉仪合作的《梅花图》卷,因此亦与妻子合作一卷装裱在后。图中吴湖帆画梅枝及明月,潘静淑画梅花,疏枝横斜,绿蕊香浮,疏朗的格局和淡雅的赋色与前段枝繁花密的水墨梅花相映成趣,亦见吴氏古画鉴藏与书画创作间的密切关系。吴湖帆于后跋中指出罗聘画所用为“两峰纸”,是其为金农代笔时所用,由此可见吴氏赏鉴之精到。

展览名称: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

展期:前期 2015年12月10日-2016年01月24日

后期 2016年01月28日-2016年03月13日

展览地点:三楼中国历代绘画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鉴藏大家吴湖帆轶事
读画 | 吴湖帆《梅景书屋图》:春屋围花,碧澹山姿
剧透|那些“梅景传家”的传世之宝
吴湖帆收藏《剩山图》的往事
ART一点|大家都在逃难,只有吴湖帆捧着金条去换米芾
桑莲居|吴亦深:只见万点梅花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