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一百)

(三)魏碑书派

康有为《广艺舟汉楫》尊碑卑唐,介绍购碑,开列了大批碑目。其分书派为十家、十六宗。颇多牵强主观之辞。肯定《魏孝文帝吊比干文》为崔浩书,更是武断。其实崔浩早于魏太武帝朝被诛。焉能身死之后,为第三代皇帝(太武——文成——献文——孝文)书碑?我生也晚,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出土,所见历代刻石,倍蓰干康氏。不敢罄其所见,作穿凿之论,取宠视听。旨在博观约取,略抒一得之愚。

北魏正书的高度成就,主要在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后的四十年间。流传及出土的大量魏碑,多数集中在河南、山东一带,也有私人收藏原石,载徙他地的。碑书风格虽多样,艺术发展的总趋向,都从古拙粗犷,走向精劲流丽。点画用笔,则由大幅度的轻重提按与结字的奇险放纵,共同朝平淡工整路上走。为后来隋唐书风开辟先路。但在同一时期,各派之间的发展,有迟有速,有的不废其本,保留了部分古风;有的迅速发展,力求工丽,甚至有的与隋唐作风,几无大差异,如元珽夫妇两墓志等。兹将北魏书派,初步分为四类:

第一:方劲古秀的一派,如《吊比干文》。在孝文帝迁洛前十一年(太和七年)的龙门《孙秋生造象记》,书风还是粗犷的。太和十八年(公元四九四年),孝文帝在迁洛途中,经过殷比干墓,立《吊比千文碑》。追悼前贤之忠直,实劝群下之效忠,用意深长。书丹立碑,事出隆重。此碑书法,一改以前粗犷旧习、结字宽博,用笔周到,隶法虽存,实含灵秀,不但近开东魏书风,远启隋《龙藏寺碑》及唐褚遂良书派。如洛阳近出元怿、元巶两墓志,亦属此派的发展。


第二:乱头粗服的一派,其中除非刻工过分粗劣,笔意为刀锋所掩者外,多数能看出用笔大起大落,任笔所之的作风。例如龙门《比丘法胜造象记》,前五行操笔尚未纯熟,第六行第二字‘勒’起,直至终篇。用笔重处如坠石,轻处如兰叶。初唐碑版中欧阳通书《道因法师碑》笔意最为显露,与此造象记,同一笔意,可以看出唐人书从魏碑进一步加工求细的过程。通父欧阳询,书法工巧,使初学者无从探入共门,诚如米芾所说‘后学莫窥’通书虽不如父,但可从通书中看出询书从北碑演变的过程。北魏书法,受此派影响最广,由此而发展的新面目也最多。字大至郑道昭《云峰山观海诗》、《九仙题名》(今存五仙),小至《韩显宗墓志》,以及著名的《张猛龙碑》、《贾思伯碑》等,和近代洛阳北邙山陆续出土的大量元魏宗室、暨显宦墓志中的一部分,凡笔力沉郁,结字紧峭者,都由此派孽生。《郑文公碑》与《九仙题名》,同是郑道昭笔,而《郑文公碑》以圆笔出之,以及王远书《石门铭》之超逸不羁等,追根溯源,与此派都有血缘关系。至于点画用笔之方与圆,实际上同是一法。破方为圆,是熟练之至,用行书笔意作真书,由出锋转为藏锋所致。不是绝然不同的两派异法。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碑之时代风格与地域风格
刘欢欢、李慧聪:基于隋代楷书新局面形成过程研究
欧阳询书法艺术初探 [
楷书的演变与发展
(商承祚)论东晋的书法风格并及《兰亭序》
干货丨书法史上最精彩的楷书集合,收藏起来慢慢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