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国家博物馆揽入怀抱的青铜器(三)

  “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特展”,这次展览荟萃的东周时期青铜器也是品种多样,异彩纷呈。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的发展呈现出地域差异性,不同文化区域之间各领风骚,器形变化多样,纹饰复杂精致,铭文趋向艺术化,铸造工艺有了长足进步,体现在失蜡法铸件、错金银装饰、镶嵌技术、模印纹饰等方面。


  本次展览专门开辟了一个展柜,集中展示了几件东周列国贵族的媵器,虽然器物的性质相同,但造型、纹饰、字体等方面却表现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


  杞伯双联鬲是春秋早期之物,器形较为特殊,双鬲一足连铸,侈口,折沿较宽平,束颈,圆肩,鼓腹,尖裆,弧裆较高,袋状的腹足向下斜收呈圆锥状。肩部饰一周重环纹。这类尖袋足形制的鬲,与中原地区流行的蹄足鬲类型不同,此式鬲普遍流行于春秋早、中期的山东东南、江苏宁镇、皖南等地区,是受淮夷文化影响的产物。


  一鬲口沿铸有铭文23字,内容是杞伯为车母出嫁所作的媵鬲,用作祭祀夫家公婆。




  许公簠(一对),形制、纹饰、铭文、规格基本相同,长方口,直壁斜腹,平底,四个矩形足外侈,口沿饰垂叶纹,腹饰细浅的蟠虺纹。器盖对铭31字,为许国国君嫁女叔姜的媵器。从器形上看,鋬形兽耳分跨斜腹壁与直折壁上,这是春秋时期中原地区青铜簠的典型特点。



  楚王鼎,器形为敛口鼓腹,有子口,深腹,中部圆鼓,近腹底圆转内收,双附耳,蹄足,较短粗,足内侧竖直。


  盖面隆起,捉手为八柱圈形,口沿下有一道凸棱以承盖。盖面有两道绳索状凸棱,腹部有一道绳索状凸棱。附耳外侧、盖顶捉手内、盖面第二道凸棱内外及口沿下均饰蟠虺纹,盖面第一道凸棱与捉手之间、腹部凸棱下钧饰三角纹,内用阴线勾勒云纹。



  从器形上看,此鼎是春秋时期典型的楚式鼎。



  器盖对铭28字,是楚王为其私名曰加的次女嫁入随国的媵器。


  此次展览还有一件极其珍贵的器物,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具铭青铜俎——王子臣俎。俎作几形,俎面为束腰长方形,中部微凹,中央有一十字形镂孔,四隅分别有一L形镂孔,俎面下接四扁平高足,足断面呈凹槽形,每两足之间有扉牙相连。通身素面无纹。



  俎面两端有8字鸟篆铭文,为王子臣所作此俎用于祭祀。从铭文字体上看,其继承了王子午鼎鸟篆字形修长之势,更显狭长。

  这次特展还着重展示了几件艺术价值丰富、工艺水平高超的青铜器,反映了东周时期青铜文化蓬勃繁荣的风貌。


  莲盖蟠螭纹壶一对,两件壶规格、器形、纹饰皆相同,高49.3厘米、口径17.8厘米。




  侈口、束颈、垂腹、矮圈足,莲瓣盖,双顾首虎形耳。壶身被四周绹纹分界为五层纹饰,分别为蟠螭化的变形饕餮纹。壶身被四周绹纹分界为五层纹饰,分别为蟠螭化的变形饕餮纹。


  鹰首提梁壶是一件集功能性与艺术性为一身的奇作。壶通高56.5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15厘米,重15.7千克。


  器口以鹰喙为流,盖作鹰首形,昂首,喙启闭灵活,上饰勾云纹,双目圆睁,上眼睑延伸出流线形眉饰,末端突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介我国青铜器文化一[130P]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品欣赏(上篇)
日本铜业财阀收藏的中国青铜器 | 泉屋博古馆| 中国青铜艺术精粹
收藏青铜器需要学习的知识
赏邮识国宝|青铜器之二:各色各样的青铜酒器
青铜文化的灿烂光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