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道升《竹石图》-元代管道昇墨竹奇石水墨画高清大图赏析
《竹石图》,元代,管道升,纸本墨笔,纵87.1厘米,横28.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竹石图》绘土坡上立一奇石,左边是一高一低,一浓一淡两竿修竹,右下是一丛竹叶。竹叶上挺,谓之“晴竹”,画时下笔须略带逆势藏锋,然后以中锋重按掠去,至叶尖处疾挑而出。梢头结顶,挑出时尤须注意左右顾盼,姿态生动。学过书法的人有体会:书法中的“撇”,用笔多是自右上而向左下,而画中“撇叶”则须自下而上、向左右两向撇出,笔力用不上,有一定的难度。管道升的撇叶,虽抵不上赵孟頫的厚重,但是笔力尚强,竹叶的粗细变化也恰到好处,独具丰采。

        管道昇(1262—1319),元赵孟頫妻,字仲姬,生于南宋景定三年,卒于元延祐六年,享年57岁。一般说她是浙江德清人,但上海地方志又谓她是上海青浦人。元延祐四年(1317年)封魏国夫人,世称管夫人。擅诗、文、书、画及刺绣。她的楷书和行书,“秀润天成”,董其昌说与赵孟頫“殆不可辨同异,卫夫人后无俦”。卫夫人是书圣王羲之的老师,有历史记录的第一位女书法大家。
 
 
    管道昇28岁嫁与赵孟頫。传世的管道昇的作品中,有些明显有赵孟頫的痕迹,而《竹石图》则以其独特的娟秀娴淑洋溢出女画家才有的灵气。《竹石图》纵87.1厘米,横28.7厘米,纸本,墨笔。土坡上立一奇石,左边是一高一低,一浓一淡两竿修竹,右下是一丛竹叶。竹叶上挺,谓之“晴竹”,画时下笔须略带逆势藏锋,然后以中锋重按掠去,至叶尖处疾挑而出。梢头结顶,挑出时尤须注意左右顾盼,姿态生动。学过书法的人有体会:书法中的“撇”,用笔多是自右上而向左下,而画中“撇叶”则须自下而上、向左右两向撇出,笔力用不上,有一定的难度。管道昇的撇叶,虽抵不上赵孟頫的厚重,但是笔力尚强,竹叶的粗细变化也恰到好处,独具丰采。奇石先以淡墨勾廓,由淡而浓皴出结构,然后用淡墨渲染,浓墨点苔,显得清新湿润。画上的诗塘,有董其昌识云:“管魏国写竹,自文湖州一派,劲挺有骨,与宋广平作赋正相反。”
 
 
    管道昇相夫教子,传承书香画艺,栽培子孙后代,“赵氏一门”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个大画家。赵雍、赵麟、赵彦正名冠一时。王蒙有此外婆,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独厚。元仁宗曾将赵孟頫、管道昇及子赵雍的三段书迹装为卷轴,“命藏之秘书,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也。”赵孟頫晚年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贵倾朝野,但赵孟頫以宋室后裔而入元为官,依然受摆布而不得施展抱负,常因自惭而心情郁闷,故潜心于书画以自遣。管道昇曾填《渔父词》数首,劝其归去。其一曰:“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延祐五年,管道昇脚气病复发,经赵孟頫多次上书请求,次年四月,方得准送夫人南归。五月中旬,途经山东临清,管道昇病逝于舟中。三年后,赵也去世。两人合葬于湖州德清县东衡山南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孟頫夫人管道升《竹石图》欣赏
赵孟頫夫人管道升书法欣赏
赵孟頫之妻管道升《秋深帖》赏析,笔力扎实、体态修长,秀媚圆润
由《秋深帖》说赵孟頫三代及其他
中国书坛夫人
我画中有你,你书中有我:管道升与赵孟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