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书的用笔特点Ⅱ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二九四)

草书的用笔特点(二)


三、牵丝映带,形遂势生

草书妙在随势生形。其点画间的连系每以牵丝映带。但牵丝又不是点画,因此,牵丝不宜粗,只能如游丝,否则使点画含糊,主次不分。姜夔《续书谱》谓:“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


例图:

 


由于草书,尤其是狂草(又称“一笔书”、“连绵草”),其体势连绵不断,“如流水速,拨茅连茹,上下牵连”。因此,牵丝每被夸张使用,往往“借上字之未为下字之始”,使上下字相并连属,以产生“奇形离合,数意兼包”的意趣(见附图)。但牵丝的使用又必须恰到好处,出之自然。假若矫揉造作,游丝满纸,点画不明,狂怪缭绕,既无美感,更令人生厌。


例图:


前人谓:“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指出了正草两书在用笔上的重要区别。使转是草书的基本形质。所谓“草乖使转不能成字”。草书用圆转是求其“欲速”。其法在字的转折处,易方为圆,既便于提按,又利于不断换笔,令笔心在笔画中行。姜白石《续书谱》指出:“真以折而后遒,草以转而后劲,不可不知。”然而,其关键在于圆转之中,必寓顿挫之机,使方笔之意隐然若现,方才可得圆劲秀折之势。


草书左旁转折,亦常以环转使之。其转折处亦当提按分明,处处中锋。如刘熙载所说“草书之笔画,要无一可移入他书,而他书之笔意,草书却要无所不悟。”细观历代名家草书作品,无不兼具他书笔意。因而,初学用笔理应选择好的碑帖,从中揣摩前人心法。笔者体会,初学宜从孙过庭《书谱》、智永《真草千字文》入手。其次,怀素《小草千字文》、米芾《九帖》也是极好的范本。由此既可上溯二王(羲之、献之),亦可转习张旭、怀素二家的狂草。此外,若能兼临颜真卿《争座位》、《祭侄文》两稿,以领悟颜书取篆意的笔法,必将有助于狂草的书写。在掌握了草书基本用笔之后,还应博观明人墨迹,如祝枝山、文徵明、董其昌、傅山、王铎、张瑞图等,以取精用宏,融会贯通。由于今草源于章草,因此,熟悉章草,对学习草书是不无裨益的。(俞尔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集雅斋‖罗太平:谈谈草书的一些用笔特点
[行书]行书的特点
书法|张旭《古诗四帖》一片混乱?张旭草书究竟好在哪里?
跟我一起学狂草(39-41)
真草隶篆行,你想要的全都有
书论:草书笔法 33 讲(上)(1——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