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历《洞庭秋月》
 
吴历(1632-1718),原名启历,字渔山,因其所居之地,传为孔子弟子言子游故宅,有一井,水黑如墨,故自号墨井道人,又号桃溪居士,江苏常熟人。乃身跨明清两朝的高龄画家。自幼勤奋读书,少年时父死,全靠寡母维持生活,苦难更激励其学习的意志,诗、文、书、画、琴各样都精心去学,以致形成了广博的文化素养。他的书法,直追王羲之、苏东坡一体;他的诗,由明末著名诗人钱谦益传授;他的绘画,先从王鉴为学,后又在王时敏门下作徒。十三岁上,明朝灭亡。作为“国破山河在”之明朝遗民,唱出“到处荒凉新第宅,几人惆怅旧衣冠”的悲恸诗句,过着“隐居只在一舟间,与世无求独往还”的隐居读书生涯。三十一岁上,寡母与妻子又相继病逝,促使他思想上更加消沉,兴起脱尘出世的念头。一般隐士的“脱尘出世”,不是皈依佛门,就是入道为徒,而吴历加入的则是天主教。因言子游故宅地的一部分,曾辟为天主教堂,与吴历所居为邻。平时耳濡目染,尤其与传教士们经常接触,特别与比利时籍传教士鲁日满交往密切。其四十五岁上,专门以抒情笔调绘制了一幅江南湖滨小景——《湖天春色图》,赠送给鲁日满。五十岁左右,吴历正式加入天主教,随之去澳门修道,并学拉丁文。五十七岁时,吴历成为天主教的传教士,在上海等地传教三十年,过着清苦的生活,八十七岁病逝于上海。这一时期,由于致力于宗教活动,故留下的画作甚少。有《墨井画跋》《墨井诗抄》传世。
吴历在绘画上,宗法宋、元、明各大家,但他能摹古却不泥古,融诸家之长,独创新意;又能遵从自己“不将粉本为规矩,造化随他笔底来”,师法大自然的观念,富有真实感;加之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西洋画法,以致他迥异于他的老师王鉴、王时敏,迥异于整个“四王”的摹古之路,成就为颇具特色的清初画坛大家。
吴历以山水画闻名于清代画坛,其早年作品似王鉴,不多见;中年着重吸取王蒙﹑吴镇之长,用笔细润沉着,善用重墨、积墨;50岁至70岁期间创作甚少;70岁以后作品渐多,水墨渲染和干笔枯墨并用,反复皴染,沉郁苍秀,最具特色。渔山的绘画,远师董巨、米芾、赵大年、元四家,近师董其昌、王时敏及王鉴,继承南宗绘画的传统,而又能拟古入新,自成风格。
题识:湘水秋更清,湘月秋更白。光辉一相荡,水月不辨色。何处洞箫声,巴陵夜归客。吴历。


作品资料

作者  吴历  
尺寸 96×36cm
估价  RMB  2,800,000-3,800,000
成交价 流拍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
拍卖时间 2011-12-06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1年秋季拍卖会
著录:(民国)裴景福《壮陶阁书画录》第462-463页,学苑出版社。
钤印:吴历之印、渔山
鉴藏印:伯谦所见书画明心绝品、亦拟村南买烟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 吴历《仿王蒙山水》(二帧)
吴历:不将粉本为规矩,造化随他笔底来
一组春光明媚的景趣 ,湖边景色怡人,空旷而清远
吴历:不将粉本为规矩,造化随他笔底来
清代吴历《云白山青图》绢本奇秀青绿山水雅赏
清初六大家吴历,为传统山水加入西洋技法,他的画究竟有多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