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研究》杨凝式仕宦考苏轼济南书刻考

苏轼山东任职期间,共有数次行经济南,留有众多诗词和书迹,今存有三处书刻。

(一)《黄茅冈诗刻》

在济南长清灵岩寺,过明空桥后是“黄茅冈”,路旁有众多巨石,似龟背,从远处看去又像群羊。石上建“黄茅冈”亭。昔日僧人在此迎客,所以又名“接官亭”。亭内原置苏东坡《黄茅冈》诗碑,今移至寺内西墙壁,《山左金石志》有载:“苏子瞻诗刻,无年月,草书,高四尺,广二尺一寸五分,在长清县灵岩寺石壁。”其释文如下:

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观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手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苏轼。

阮元认为:“坡公此诗乃元丰元年守徐州时登云龙山之作,并非题灵岩寺也。”然清代道光年间冯云鵷在《济南金石志》中又曰:“今玩其笔意,'全’不类苏迹,大抵后人所为,寺僧不知,遽以刻石。”经查清代王文诰《苏轼诗集》卷十七有题为《登云龙山诗》,注曰:“先生手书刊石,诗后题云:元丰元年九月十七日,张天骥、苏轼、颜复、王巩,始登此山。”诗与灵岩碑刻相同,当时苏轼以祠部员外郎衔权知徐州军州事(即代理徐州知州),而苏轼年谱中亦未见其是年到灵岩寺的记载,集子中也没有题咏灵岩的诗文,故而笔者疑为后人攀附名流的翻刻,过去的地方志中,多有此弊,然今观其石刻,其意笔草草,字口清楚,苏公笔意尤存。

苏轼《长清县真相院舍利塔铭》

(二)《长清县真相院舍利塔铭》

山东省济南市(旧称齐州)长清区真相院内有舍利塔(又名东阳塔)。塔建于北宋,砖结构,无塔刹。此塔的塔铭为苏轼所书,全称为《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以前仅知有刻石一方,原嵌在第一层入口处,清末长清县知事松年将其移至县衙二堂西花厅,现存于长清县博物馆。此本被称为“地上刻本”,末尾在“元祐二年八月甲辰”后,又有一行,为“宣和三年十月日,住持、真教大师文海立石”。此刻石曾着录于《山左金石志》《八琼室金石补正》等书,所录铭文,因原石已泐,故有空字。

另一方为“地下刻本”。解放前曾将塔拆去六层修筑炮楼,后又将此塔底部的两层全部拆除,拆除塔基后始知此铭尚有一方刻石镶于地宫壁上。此本铭文与地上本无异,但末尾无“宣和三年……立石”题记。全文完好,无一字残损,与新刻无异。地宫所出之石实为苏轼书后不久之初刻本,以前所见之地上刻本,则是地宫本刻后三十四年的重刻本,两本对勘,则地宫本远胜,因为近千年来它一直放在地面上,经过自然风化、人工摹拓,字口有所损伤,有一些字则已残泐,故精神有所逊色,石刻高62.5厘米,宽83厘米。塔铭全文如下:

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并引。

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上骑都尉武功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苏轼词并书。

洞庭之南有阿育王塔,分葬如来释迦舍利。尝有作大施会出而浴之者,缣素传捧,涕泣作礼。有比丘窃取其三,色如含桃,大如薏苡。将置之他方为众生之福因,久而不能,以授白衣方子明。元丰三年,轼之弟辙,谪官高安,子明以畀之。七年,轼自齐安恩徙临汝,过而见之。八年,移守文登,召为尚书礼部郎,过济南长清真相院。僧法泰方为砖塔,十有三成。峻峙蟠固,人天鬼神,所供瞻仰,而未有一葬。苏轼默念曰:予弟所宝释迦舍利,意将止于此耶?昔予先君文安主簿赠中大夫讳洵,先夫人武昌太君程氏,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宝,捐馆之日,追述遗意,舍所爱作佛事,虽力有所止而志则无尽。自顷忧患,废而不举将二十年矣。复广前事,庶几在此,泰闻踊跃。明年来请于京师,探箧中得金一两、银六两,使归求之众人,以具棺椁。铭曰:如来法身无有边,化为丈六示人天。伟哉有形斯有年,紫金光聚飞为烟。惟有坚固百亿千,轮王阿育愿力坚。役使空界鬼与仙,分置众刹奠山川。棺椁十袭閟精圜,神光昼夜发层颠。谁其取此智且权,佛身普现众目前。昏者坐受远近迁,冥行黑月堕坎泉。分身来化会有缘,流传至此谁使然?并包齐鲁穷海壖,犷悍柔淑冥愚贤。愿持此福逮我先,生生世世离垢缠。

元祐二年八月甲辰。

塔铭记述了元丰八年(1085)苏轼由登州奉诏回京,途径长清真相院,将其弟苏辙所得舍利捐献为父母祈福之事。收录于《苏诗文集》卷十九。文辞优美,禅机毕见。由于久埋地里,刻工精细,字字清晰,无一字残损,完美保存了苏东坡书法的真实面貌,堪称其传世小楷的代表作。

在释迦舍利石函内,尚有金棺银椁、铜佛和三色舍利等,按塔铭所记,当是苏轼捐赠之物。

苏轼《读书堂》

(三)《读书堂》

《读书堂》石刻为苏轼为济南名士张揆、张掞兄弟故宅的题名,碑刻原在济南历城区王舍人庄。“文革”时期佚失。清代阮元释曰:“苏子瞻书读书堂石刻,熙宁十年二月刻,正书,碑高四尺,广一尺七寸,在历城县学桥门外。”刻石释文:“读书堂(正书三大字,字径一尺),熙宁十年二月朔,子瞻书。

《山左金石志》云:“县志云张掞读书堂碑,明万历初掘地得之,乃宋龙图张掞旧隐处也。案《宋史》列传,掞卒于熙宁七年,距东坡书碑时已三年矣。东坡以熙宁九年十二月离密州,此或是道经龙图故里,感旧而书,未可知。”《济南金石志》亦据山左志有载。

经查閲:“张掞(996—1074),宋历城人,字文裕。北宋名吏,举进士,累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后任户部侍郎,知益都县。张揆(990—?)掞兄,字贯之,擢进士第,授北海(治所在今潍坊)县尉,大理寺丞,后累迁至右谏大夫,给事中,又加官至翰林侍读学士,出知齐州。”从文史资料来看,苏公当与张氏兄弟为文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经长清,传世书法作品留济南
埋在地宫近880年的苏轼小楷原刻《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
舍利塔地宫惊现苏轼小楷,深埋900年重见天日!太美了!
苏东坡 《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
苏轼楷书《塔铭》鉴赏 博物杂谭 中华博物
人们为什么喜欢苏东坡?因为他是立体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