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鄧石如 篆刻集
邓石如 (1743-1805)

原名琰,字石如,又名顽伯,号完白山人,又号完白、古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礁长等,安徽怀宁人。有人把他归为皖派,更多的人因为推崇他在篆刻史上杰出的贡献,而尊为“邓派”。

邓石如幼年时家境贫寒
,一生社会地位低下,他自己说:我少时未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年十三四,心窃窃喜书,年二十,祖父携至寿州,便已能训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识字人相待。这样一位读书不多的一介布衣,成长为伟大的艺术家,全靠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锻炼。他十七岁后,就开始以书刻自给。三十岁后,通过友人介绍,陆续认识了南京梅鏐三兄弟等友人,遍观梅家收藏的金石善本,凡名碑名帖总要临摹百遍以上,为此起早贪黑,朝夕不辍,为以后的篆刻艺术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基础。所以,当时人评他的四体书法为清代第一人。

邓石如时代
,正值皖,浙两派称霸印坛之时,但他绝不满足于前人印家所取得的成果,而以自已雄厚的书法为基础,做到书从印出,印从书出¨,打破了汉印中隶化篆刻的传统程式,首创在篆刻中采用小篆和碑额的文字,拓宽了篆刻取资范围,在篆刻上形成了自已刚健婀娜的风格,巍然崛起于当时的印坛,可说与浙、皖两派形成鼎足之势。邓石如的雄风一直影响到同时期的包世臣、吴让之.赵之谦·吴咨·胡澍·徐三庚等人。在篆刻艺术发展史上,邓石如是一位杰出的大家。可惜他原石流传极少·存世有《完白山人篆刻偶成》《完白山人印谱》《邓石如印存》等。















邓石如篆刻论1

邓石如篆刻多元化的启示

◎薛元明

邓石如(1743-1805)
,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古浣子、游笈道人和凤水渔长等,安徽怀宁人。书法在清代被誉为“第一国手”,篆刻在浙派高扬大纛之时树立自我风标,区别于浙派字体的方正古拙而代之以圆转流美,刀法也从艰涩的切刀法变为流利的冲刀法。“十分红处便成灰”(图一)是邓石如暮年之作,此印较初期更加成熟,运用自身篆书入印,得心应手。邓石如的篆刻生涯一直处于不断地探索之中,但和赵之谦不同的是,赵之谦取法杂而中年封刀,所以没有统一风格,邓石如是矫正旧习的转折人物,时见开后世先河的典范之作,如“有好都能累此生”和“江流有声岸断千尺”等,这些不朽之作奠定了邓石如在篆刻史中的大师地位。有关邓石如的篆刻成就自是不待多论。作为皖派领军人物,对后世篆刻产生了深刻影响,表现在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黄士陵和吴昌硕创作中尤其明显,吴昌硕虽然在晚年作品面目中不见邓石如印风,但在积累取法过程中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五大家中,黄士陵和吴让之受邓石如影响最大,在他们一生创作的不同阶段都有表现。“一日之迹”(图二、图三)是邓石如五十五岁所作,两方印章各有千秋。留心吴熙载的临作(图四)和黄士陵的临作(图五),便可见二人浸淫之深。

作为邓石如的再传弟子
,吴熙载在字形、刀法等方面比邓石如更完善一些,邓石如尝试以书入印的创作,存在某些不足,这一情况在吴让之手中得到改变,字形上更安详、更协调。邓石如39岁所刻“淫读古文日闻异言”(图六)中字形皆为圆转,而吴让之刻“海陵张文梓树伯印信”(图七)中流转之外还能圆中见方,字体和整体章法上呼应更协调些。邓氏印章创作为追求“疏能走马,密不透风”的艺术效果,字形有部分挤压和拉长之处。再对照邓石如60岁所刻“虎门师氏名范之章”(图八)和吴让之刻“吴熙载字让之”(图九),无论字法还是章法上,吴让之都有借鉴之意,但在线条韵味和用刀方法上,吴氏有明显改进,这也是吴昌硕说“学完白不如径取让翁”的道理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吴让之对邓派篆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篆刻学习:篆刻名家吴让之留给我们的经验
学篆刻必读,从初创到全盛过程(六)
篆刻人物:吴让之
吴让之“浅削轻披”的独特刀法,后人赞曰:神游太虚,若无其事
清代篆刻流派纷呈,丰富多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