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见的几款LED灯珠做分析和对比
这里就目前常用的几款贴片白光LED的优劣做个比较。主要是下列几种封装形式的 LED:3528、3014、2835、5630。几款 LED 的外观结构见图1,3528灯珠3014灯珠2835灯珠、5630-1、5630-2
图 1.本文讨论的几种白光贴片封装5630 的封装结构有两种形式,如上图,这里以“-1”、“-2”来区分。国内的封装厂基本上是“1”形封装。采用“2”形封装的主要是韩国 LG。




1、散热方面比较

1.1 LED封装

LED灯珠的散热状况测试比较表 1 是几款贴片LED 的测试结果。3528、2835、3104 均焊接在相同设计的 PCB 上,工作电流均为30mA,两款 5630 也是采用相同的 PCB,工作电流是 150mA。表中有“ a”后缀的表示采用了更好的散热措施。



 
电压差

V  3.2333.2363.2613.1533.1963.1233.2513.107

V  3.1993.2023.2313.1123.0493.0263.1873.076

V  0.034  0.0340.0300.0410.1470.097  0.064  0.03

测试的目的主要是考察比较这些 LED 的结温,以此来比较那种 LED 的散热好,那种不好。结温是不能直接用温度计测试的,通常是根据半导体物理的理论,PN 结的电压与温度有着线性的关系,以此采用电压法来测试计算结温。

限于本人测试的条件,虽然测试了上述几款 LED 的电压温度系数 K 值,但是由于数值的准确度不致引起误导,这里就不给出具体的 K 值数据了。只给出相互比较的趋势。从本人测试的几款 LEDK 值数据看,有着很明显的趋势,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K3528>  K2835>  K3014>  K5630

从表 1 的电压差大小就可以基本反映结温的变化大小。虽然看来 2835 的电压差比 3528 的要小,但是它的 K 值小,实际结温还是比 3528 要高 2℃左右。

5630则不能简单地跟其它几款贴片LED 相比较,因为它的K值比其它的要小很多,跟最低的3014 相比还要小20%。而且它的工作电流是150mA,所以,5630 的结温要高很多。我们只能是在两种5630 结构之间进行比较。从表1 的数据可以看到, 5630-1 型封装的散热要比5630-2 型封装要差很多。根据 K 值计算结温,两者的结温相差达到 20℃以上。

1.2常见的贴片LED灯珠的应用分析

根据上节的测试比较,可以看到,5630封装结构的结温要远远高于其它几种封装的结温。由此可以推断,5630 的寿命和可靠性要低。注意,知识针对目前 5630 型封装的额定电流情况(通常厂家给出的是 120mA 或 150mA)。如果这种封装的额定电流规为 20mA 或 30mA,则另当别论。

从测试的结果看,在 3528、3014 和 2835 中,被认为散热最不好的 3528 封装,实际上是最好的。3014 和 2835 的封装结构,与 3528 相比,并不是它们额定电流大小决定了结温高,因为测试是采用了相同的电流。并且测试中采用的 3528 还是额定电流 20mA 芯片的产品,用 30mA 来测试,已经是超负荷工作了,依然表现出比额定电流 30mA 芯片的 3014 及额定电流60mA 芯片的 2835 要好的性能。由此可以推断,同样是 30mA 下工作,3014 的散热能力不如 3528,其寿命和可靠性也就差。而2835,若只是设计用来在30mA 下工作,性能基本接近3528。但实际上它的额定电流是 60mA,这样,实际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相对 3528 就很差了。

注意,这里用20mA 的 3528 工作在 30mA 与其它LED 比较,并不是让大家简单地用额定电流20mA 的产品直接采用 30mA 来使用,因为这样会造成色温的变化和正向电压的增大。本测试对比表明,如果 3014 可以工作在 30mA,那么用 3528 封装也可以采用 30mA 的芯片及工艺来封装以工作在30mA。当然,这里只是从热的方面来考虑,光的方面还需考虑。看问题要全面,不可一叶障目。一方面的好,并不能代表整体好,需要全盘考虑。

2、光学方面比较

这里的光学比较,仅仅是以 LED 自身特性考虑。3014 的推出,主要是想替代 352。推出它的理由是:体积小,散热比 3528好。还没有注重宣导它的出光方面的优势。而2835 的推出,则还注重地宣传它出光面大的优势。同样,5630则是比较强调了它的出光面更大。封装厂家宣传称,出光面大,在管灯和球泡灯等的应用中,可以解决暗斑问题。是否如此?必须实验验证。其 实 , 我们看看这几款贴片LED归一化光强150 180的规格、或实际测试看看,就会发现,它们的额定视角都是相同的——120 度。图2 是几款贴片LED的长、宽方向的光强分布。为了便于比较,图中的曲图



 

 
常见的贴片LED灯珠光束角比较

5630宽度方向线做了适当的位移,将左边 50%光强的点移到一起,这样从右边50%光强点就可以清楚比较光束角的大小。为了看得更清楚,将图 2 中画圈的部分进行放大示于。从图 2 和图 3中可以看到,发光面最小的 3014 似乎有最大的光束角,而发光面最大的 5630 却有着最小的光束角。而且还可以看到,这几款贴片LED,长度方向的光束角并没有比宽度方向有优势,甚至像 5630(方芯片)、3014,宽度方向的光束角明显大于长度方向的光束角。在小于 60 度的范围内,2835 宽度方向的光束角也明显大于长度方向的光束角。上面的测试结果,是不是让人大跌眼镜?在这个数据比较出来之前,人们都认为:

a.长度方向的出光角度大。

b.出光表面大,所以照得更宽。所以都认为用 5630 比 3528、3014 更能解决暗斑问题。

现在看来,上述看法都是想当然的。出光面大,不能代表光束角大。

根据上述比较,可以看到,不能用5630 简单地替代3528、3014 来解决管灯的暗斑问题。对于同样的 LED 间距,5630 比 3528、3014 等会有更严重的暗斑问题!为什么出光面大,光束角却没有增大,甚至减小?为什么长度方向的光束角还小于宽度方向的光束角?这些问题的的分析有些复杂。白光 LED 胶体中的荧光粉颗粒、胶体表面的平整度、粗糙度、壳体的侧壁反光、芯片的尺寸等因素,都会有影响。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不容否认,只能是用理论来分析、解释。这对设计 LED 支架结构的人来说,应该是很重要的课题。但对应用 LED 的人来说,则可不必考虑。当然。有兴趣的也可以自己去研究一下。



图 4 是 3528 和 5630 光斑状况的比较。两种 LED 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改变 LED 到光罩的距离,可以看到,当着光斑(两束光之间的暗区)基本消失时,它们都有着同等的距离。并不会因为5630的出光面大而可以有更近的距离。这个实验表明,在做管灯时,同样的灯具,不能因为5630 的表面大而增大LED 的距离来减少 LED 的数量。要没有光斑,5630 和 3528 的使用数量是相同的。这样使用 5630 的成本就太高了。因此,要用 5630 来做管灯,灯具结构必须改变。这样改进结构的产品已经面市了,大家有机会看到就明白了。解决暗斑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a.减小 LED 的间距。这样,对某些灯具来讲,会增加 LED 的数量。

b.适当增大 LED 到扩散罩的距离。适当的距离已可以解决光般问题,过大的距离则会带来其它问题。

c.更改灯具的结构,以满足既增大LED 的间距,又增大 LED 到扩散罩的距离。当然,对透明罩则不需考虑这些问题。

3、
常见的贴片LED灯珠比较结果

根据上面的测试结果,可以对这几款封装的 LED 做个评价。

3014——除非对体积有要求

3528——该封装体的散热还是不错的。

2835——与 3528 相比,2835可塑性比较高,稳定性稍微比3528低

5630-1——这是失败的封装设计。

5630-2——相对 5630-1 封装,散热能力强很多,衍生出5730灯珠

从散热的角度看,3528 比较好。根据一些初步的测试,3528 封装的工作电流可以拓展到 40~60mA。传统 3528 的高度较高,现在已有薄型的 3528 封装 3014 产品——除非设计的灯具非常小,允许的 PCB 尺寸非常小。

5630封装,若采用图 1 中的 5630-2 型,最大工作电流应该在 120mA 为宜。用到 150mA,需要很好的散热装置,否则,结温很容易超过70℃。至于5630-1型封装,最大工作电流应该在100mA以下为宜。

2835从成本上看,不可与 3528 相比拟,2835的小乔稳定,高光效使得其运用越来越广泛,现在如今已开发致0.5W 1W 1.5W功率

没有对 5630 和小尺寸的封装做比较,因为没有实际意义,不可能用 5630 在 30mA 以下来用。

4.对贴片封装 LED 改进的建议

3014 和 2835 型封装的散热效果所以不如预期,在于它们热沉设计的不合理。从理论上讲,这样的设计思路是对的。但是,为了追求小型化、超薄形,达到的结果确实是不好的。影响热阻的因素,不仅仅在于一个纵向的薄,还需要横向的宽。这方面的问题我在“导热系数和热阻的实际应用”【1】

一文中讲过。我们来说明如何改进贴片封装结构。



图 5、图 6 是两款 1W 级封装的 LED,图 7、图 8 分别是这两款 LED 的截面示意图。图 9 是它们在实际使用时,热流的传导示意图。请特别注意一下它们的铜底座尺寸。这些尺寸的设计对散热非常重要。通过实际测试,这两款LED相比,图 6 的 LED芯片温度要远低于图 5 的 LED。虽然从LED结封装结构看,似乎图 5 的 LED 的芯片到热沉底部的热阻小,但是当接散热器时,铝散热器的导热能力比铜小的多,热量不容易横向散开,除非是铜散热器,这样就和图6的结构类似了,而这实际上就反过来证明了图 6 的散热要好了。图8的结构,散热铜底座较厚,但是横向比较大,芯片的热量可以很快横向散开。

相比起来,图6 的LED结构中与图 5 结构相应点的热流密度都要低,参看图 9,实际热阻其实还要小。

这个例子说明,封装体的热沉不能仅仅依靠减薄来减小热阻,它需要一定的宽度和厚度。宽度增大,而厚度很薄的话,横向热阻依然会大。实际上,像 3014 和 2835,以及 5630 这样的封装,所以散热不好,就是因为封装热沉接触的 PCB 覆铜厚度很薄。除非将 PCB 的覆铜做到 0.5~1mm 厚。这是不可能的,成本上不允许。所以,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要减小热阻,只有将封装体的热沉做得适当的大和厚。封装厂不能只考虑自身的成本问题。像3014、2835 及5630 这样的封装,散热宣传封装热阻很小,但在实际应用中反倒会造成系统的热阻增大。很多人只是从表面现象、孤立地来看问题,这很不好。

由于 LED 封装体热沉设计的不合理,芯片热量不容易导出到外部。只有通过加大散热器,增加外部散热能。适当降低散热器外端的温度,也可以适当增加传热量。但是,一方面,散热器增加到一定程度,由于热阻等因素,散热的能力将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重量和成本大大增加,体积也大大增加。而如果封装上增加一点成本,加大、加厚热沉,能够将芯片的热量很好沿横向导出,扩散到 PCB 的覆铜,覆铜的热再传导到散热器上,覆铜还可以有加大的面积辐射散热,系统的热阻就有效减小。这样实际上可以有效减小铝散热器。对某些灯具,设计的合理,甚至可以省去铝制翅片散热器。总体成本和体积反倒可以减小。在出光方面,放置芯片的槽,侧壁要尽量低一些。胶体表面也不要呈现凹面。


关于5630灯珠和5730灯珠的区别       http://www.huayao999.com/solution/159.html
5050灯珠与5054灯珠之间的区别       http://www.huayao999.com/solution/165.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用LED灯每一个小发光二极管多少伏?
用5v600mA的手机充电器接两个串联LED贴片灯珠,需要串一个多大的限流电阻?
LED贴片封装种类
6个串联的白光LED灯珠如何用直流36V电源点亮?
LED型号与电压对照表,告诉你如何快速分辨电压值是多少?
3014灯珠与3528灯珠的优势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