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浅谈

时间在飞速前进, 我们已进入了21世纪。为了民族的振兴,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我们教育工作者无不认识到党中央向我们发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紧迫性与艰巨性。人们也愈来愈感到创造能力的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总书记关于人才素质,教育方向的精辟论述。最近几年,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基础教育的任务是给学生打基础,这种基础不但是指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包括基本能力的培养。我们并不是要小学生现在就有什么重大的发明创造,画出什么不朽之作,但要他们学会创造性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敢于探索,敢于创新,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是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每位小学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我把自己在近几年的教学及课外辅导中的认识及做法谈之一二。

一、实施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术教育正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而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的多媒体,可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美术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课伊始  趣即生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了解上课的内容,产生探究的欲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开始,演示一段展现海底世界的视频影像进行欣赏: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神秘海底,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带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探究新知奥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学习目标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趣味盎然 学而不厌 

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手拉手,找朋友》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学习认识色彩与线条,并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画,为了让学生能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我利用FLASH动画制作了一个有趣的课件,根据《找朋友》的歌曲作为课件的主题曲,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各种卡通模样的小油画棒人和各种各样的卡通线条人,它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看了以后就开始跃跃欲试了,这时候我就让他们戴上小油画棒和线条的头饰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多种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而这节课的学生作品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的参与其中,并在快乐中学习。

再如:在教学《小鸟的家》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鸟和鸟、环景和鸟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活跃思维,设置一个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树丛被人们砍伐,只有光秃秃的山坡,小鸟的家没有了,怎么办呢?使学生明白鸟与大自然的关系,并采用欣赏录像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动静结合,丰富学生的感官,增强兴趣,为学生创作出小鸟的家园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关心自然的意识。

难点易化  形象直观 

美术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用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素材,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如:在教学《森林王国》一课时,我依据本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用电脑制成的动画情景:四季的森林以及大量的动物图片欣赏,学生沉浸在对森林的无限遐想和神往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加入娓娓动听的语言启迪,从而解决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并使学生在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新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为学生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基础。再如教师在讲解示范制作表演时,通过摄像机不同角度拍摄,然后投放出来,能解决学生看不清,或不明白的操作过程,也可以多次重复播放,消除学生畏惧情绪。使学生明确、自信、愉快地理解创作过程,学会怎样去表现美。又如上立体纸工课,教师示范剪法,如果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一节课的时间教会学生都很难。通过多媒体示范,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看得很清楚,教师也可以有多时间去指导学生创作。学生的奇妙构思,也可以及时反馈出来。

兴趣延伸  受益终身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更应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如果学生虽有学习美术的兴趣,可仅局限于一周两节课,特别是欣赏课,教师手中的美术资料缺乏,印刷色彩效果很差,画面不够清晰,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美感,因此让学生课下带着兴趣去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想如果给他们限定了范围,让学生自己找些资料,我当时没敢过多地奢望。可结果大出乎我的想象,有的学生找来了一些画册,有的带来了光盘、光碟,还有的从网上下载了资料,我将这些资料整理之后,让学生欣赏,学生看到自己搜集的资料对老师、对同学有如此大的帮助,都感到非常的高兴。这无疑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注重创作构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教学中用直观手段绝非易事,著名教育家苏姆林斯基说:“使用直观手段要求教师有很高的科学和教育学修养,懂得儿童心理学,懂得掌握知识的过程。”美术是直观性比较强的学科,通过学习构图、造型、设计创造美的画面,给人美的感受。美术教学所用的直观手段形式多样,有投影、幻灯、录象等等,对于教学内容采用哪种直观形式,什么时候在哪个教学环节上运用,如何运用,要根据教学目的而定。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从孩子们的心理特征、知识阅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图画。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多进行夸张变形绘画练习、联想创意绘画练习、给材料添画练习、记忆画等练习,培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宽、画活,最后将他们的作品投影到屏幕上,让大家在起来学习、借鉴、提高。如辅导美术组同学创作《我们的大课间》一课时,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人物比例关系及“像”与“不像”,我认为不是主要的,关键是画面想象、布局、环境衬托及色彩搭配等,首先我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并亲身体会,然后再给学生讲清楚人物的比例关系,我又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多种姿态:如跑、跳、蹲等,同时我又在黑板上画出动态线进行引导。学生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最后,屏幕上一幅幅《我们的大课间》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完成一幅作品,艺术构思是中心环节。在构思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把在生活中搜集到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整理、提炼,力求构思完美。学生选择的题材大多都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对祖国的歌颂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如反映校园生活的题材,就要仔细品味教材中同龄人的作品,满怀热情地去表现自己的生活,完成感人的艺术创作。再如,表现学校每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就要启发他们从和平、爱国的角度来立意,用寓意、象征等艺术语言进行构思、构图,使学生掌握从题材到主题、从生活到艺术、从内容到形式这一创作规律,对自己所选择的题材反复推敲,不断探索。对于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不断进步的思维过程。尽管他们的表现技巧还欠娴熟,但是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靠艰苦的艺术实践去表现生活的优良品质。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几个注意问题:

我们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同时, 必须注意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功能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必要的技术辅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不能“以辅代主”。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为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使用的辅助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比如,美术课中的教师示范有时就具有不可替代性,若用多媒体予以代替,纵使表现效果好,但其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如教师亲手示范来的直接和其所特有的感染力。

 二是不能“为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是不能“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方便地模拟现实,甚至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效果。但是,如果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势必会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是不能“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学活动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于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刺激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中,必须注意不能让电教媒体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甚至动手的时间,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五是不能“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情感的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如果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只注重人机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情感的反馈,那么就会使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且会给学生一种冷冰冰的机械操作的感受,而缺乏应有的课堂亲和感染力。

总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地优化电教媒体的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又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视野,激发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了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由此可见,多媒体电脑技术的运用必将会给小学美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美术多媒体的情境教学
谭妮红: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高效运用
浅谈电子白板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人教新课标综和专题)
对新课改下优质生物课堂的几点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