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庆13个区县降下大暴雨 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和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 万州巫溪奉节地灾风险很高
来源:重庆日报 发布时间:2023-07-05
7月4日,万州城区,救援人员正在转移受困居民。特约摄影 冉孟军/视觉重庆
7月4日,綦江区,綦河水位不断上涨,下北街滨河步道即将被淹。特约摄影 陈星宇/视觉重庆
7月4日,在国道G244北碚区东阳街道路段,救援人员操作大型机械清理塌方落石。特约摄影 秦廷富/视觉重庆
7月4日,巫山县抱龙镇抱龙河水位暴涨。通讯员 雷行星 陈久玲 摄/视觉重庆
7月3日7时至4日7时,我市大部地区出现阵雨或雷雨,强降雨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地区。21个区县及万盛经开区雨量达暴雨,13个区县及万盛经开区雨量达大暴雨。万州区长滩雨量站最大降雨量253.4毫米,达特大暴雨。4日9时,市水利局把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升级为Ⅲ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2023年7月4日12时起,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升级为Ⅲ级应急响应。
7月4日16时,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气象局联合发布全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7月4日20时至7月5日20时,万州区、巫溪县、奉节县属于风险很高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为I级(红色预警)。
针对入汛以来我市遭遇的最强降雨过程,连日来,我市水利系统通过加强预警预报、部门联动,强化落实“四预”措施,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今年以来,市水文监测总站已将河流涨水风险提示时间提前到最早72小时前。
连发三个洪水黄色预警
7月4日,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连发3个洪水黄色预警,对相关水情进行预警提示。
7月3日8时至4日8时,受强降雨影响,江津区驴子溪,綦江区通惠河、清溪河等10条河流超警戒水位,其中,江津区笋溪河、万州区五桥河、奉节县朱衣河等3条河流超保证水位,全市85条中小河流出现涨水过程。
7月4日17时30分,市水文监测总站最新消息显示,当天8时至17时,全市11条中小河流超警戒水位,其中3条中小河流超保证水位,其余还有49条中小河流出现涨水过程。预计7月4日17时至6日8时,我市中小河流水势基本平稳无明显涨水过程;7月6日8时至7日8时,我市中部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现不同程度涨水过程。
“我们将预警时间进一步提前,最早可以提前72小时对河流涨水风险进行提示。关键期及时开展实时洪水滚动预报,发布预警信息。”市水文监测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我市采取用预报雨的方式进行涨水风险提示,根据不同降水预报,可以分别提前6小时、24小时,最长72小时进行预警提示。
今年第1号中小河流编号洪水形成
7月4日,市水文监测总站发布了今年第1号中小河流编号洪水信息——受强降雨影响,綦江水位持续上涨,江津区綦江五岔站7月4日11时00分水位198.64米,超警戒水位0.13米,“綦江2023年第1号洪水”已经形成。
市水利局决定自7月4日9时起将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升级为Ⅲ级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
根据相关规定,各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须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水雨情发展变化,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相关区县及部门密切关注雨水情,切实加强对水库、桥梁等涉水工程的巡查排险,严防次生灾害发生;重点关注山洪、地灾、客运交通、地下空间,必要时果断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已抽查防御风险点1381处
近期,我市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我市通过强化落实“四预”(预警、预报、预演、预案)措施,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
当前,全市除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外,还抽查了重要水旱灾害防御风险点1381处。
早在7月1日晚,市水利局就召开水旱灾害防御风险管控专题会议,针对已排查出的8类风险点,布置各区县全面开展再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及时采取管控措施,实施闭环管理,同时对涉水在建水利工程和已成水库进行拉网式地灾风险排查。
万州
24个街镇降暴雨 各方力量迅速驰援
7月3日至4日,万州区遭受暴雨袭击,24个镇乡街道达到暴雨,其中16个镇乡街道大暴雨,长滩镇特大暴雨,白羊镇、龙驹镇、长岭镇、走马镇、长滩镇等多地发生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7月4日9时30分,市应急局专业救援总队接市应急局指挥中心调令,带着专业救援工具,出动5台车,160台套装备仪器赶赴事故现场。13时,专业救援总队一到万州,就与驻扎在当地的市应急局专业救援渝东北支队汇合,投入抢险救援。
在龙驹镇,一位70岁老人被困家中,当地干部向市应急局专业救援总队求助。救援队员在一栋被冲毁的房屋中发现了生命信号,迅即展开救援。
营救行动整整持续了两个小时,救援队员先用专业设备清掏掉建筑外围泥土,打开一条生命通道,随后,4名队员冲进去,把被困群众抬到安全区域。
7月4日凌晨,万州区五桥河河水持续上涨,五桥老街红星街、五一街、香炉街很快全线被淹。五桥街道立即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有序撤离五桥老街一带居民。
凌晨5时50分,红星街已拉起了警戒线、设置了提示牌,有专人驻守劝导车辆绕行,并同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我奶奶还没撤出来!”凌晨6时许,居民陈园园焦急地向五间桥社区工作人员求助,称其奶奶张声兰租住在老街照相馆旁,78岁了,行动不便,打电话也没接。
因为水位上涨,老人租住的房门暂时打不开,街道工作人员只能想办法破门救人。最终,街道救援人员用斧头劈开门,将张声兰救了出来。应急救援人员随即为张声兰套上救生圈,一路将其护送至安全地带。
截至4日8时许,在此次五桥街道抗洪抢险中,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公安民警、应急救援人员等500余人参与救援,安全转移群众4500余人,救援被困群众112人。
綦江
最大降雨量137.5毫米 干部群众共同抢险
7月3日下午2点,綦江区迎来新一轮降雨天气过程。该区18个小时内最大雨量达137.5毫米,达到大暴雨级别。
暴雨中,綦江区不少地方出现险情。该区干部群众紧急出动,抢险救灾、疏散转移群众、在危险处值守,守护了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目前暂无人员伤亡。
7月3日晚7点过,綦江区古南街道宗德村村民詹友智正在为瘫痪在床的老伴赵应海做晚饭,突然发现雨中匆匆走来一行人,带头的是村支书蔡长坤。
“预报今天晚上大暴雨,建议你们还是转移!”蔡长坤焦急地说。蔡长坤在3日傍晚6点过接到暴雨预警信息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空巢老人詹友智一家。
可赵应海不愿意转移,他担心家里值钱的电视机、冰箱不好搬,又担心圈里的鸡鸭没人管。经过蔡长坤和其他村干部、志愿者的劝说,赵应海才勉强答应转移。大家赶紧轮流将赵应海背往附近安全的村民家。
天降大雨,长满杂草的石板路又湿又滑,几乎是走三步滑一步。安全到达目的地,蔡长坤小心地放下赵应海,也放下心里压着的大石头。
4日早上6时10分,黄达明就匆匆出门了,连老伴为他准备的面包也没来得及拿。黄达明是綦江区文龙街道菜坝社区二组居民,今年已68岁。
天蒙蒙亮,黄达明发现洪水已快涨上滨河步道。随着天光渐亮,晨练的市民也越来越多,还有不少好奇的人在围观涨水。黄达明赶紧在危险处拉起警戒线,并用小喇叭劝退想“亲水”的市民。
本想抽空去买个馒头的黄达明,打消了念头,“戴上红袖章,就要尽到当志愿者的职责,不要让大家遇到危险。”
直到快中午时,随着水位下降,岸边围观的市民陆续退散,黄达明才赶紧与其他志愿者做好交接,回家给自己做了一大碗面条充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北2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水利部维持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
黄色双预警继续发布!
本轮过境洪水为何重庆是防御关键点
湖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应急响应升级
郑州的雨走到哪儿了?今天会下多大?
12月26日|一周防汛概览(第27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