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已公布:多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51—85题,每题2分,共70分。

  51.关于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C.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

  D.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

  52.备案审查是宪法监督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有关要求和《立法法》规定,对该项制度的理解,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要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审查范围

  B.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应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审查范围

  C.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D.提升备案审查能力,有助于提高备案审查的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

  53.十二届全国人大作出了制定二十余部新法律、修改四十余部法律的立法规划,将为经济、政治等各领域一系列重大改革提供法律依据。关于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A.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能够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法治保障

  B.推进反****立法,是完善惩治和预防****的有效机制

  C.为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应当加快社会组织立法

  D.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54.2015年1月,最高法院巡回法庭先后在深圳、沈阳正式设立,负责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关于设立巡回法庭的意义,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A.有利于保证公正司法和提高司法公信力

  B.有助于消除审判权运行的行政化问题

  C.有助于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体现了司法为民的原则

  D.有利于就地化解纠纷,减轻最高法院本部办案压力

  55.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旨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下列哪些举措体现了这一要求?

  A.从符合条件的律师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

  B.实行招录人才的便捷机制,在特定地区,政法专业毕业生可直接担任法官

  C.建立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初任检察官由省级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检察院任职

  D.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员优先选拔至领导岗位

  56.2011年,李某购买了刘某一套房屋,准备入住前从他处得知该房内两年前曾发生一起凶杀案。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合同。法官认为,根据我国民俗习惯,多数人对发生凶杀案的房屋比较忌讳,被告故意隐瞒相关信息,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已构成欺诈,遂判决撤销合同。关于此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不违背法律的民俗习惯可以作为裁判依据

  B.只有在民事案件中才可适用诚实信用原则

  C.在司法判决中,诚实信用原则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加以适用

  D.诚实信用原则可以为相关的法律规则提供正当化基础

  57.某法院在一起疑难案件的判决书中援引了法学教授叶某的学说予以说理。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学学说在当代中国属于法律原则的一种

  B.在我国,法学学说中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

  C.一般而言,只能在民事案件中援引法学学说

  D.参考法学学说有助于对法律条文作出正确理解

  58.徐某被何某侮辱后一直寻机报复,某日携带尖刀到何某住所将其刺成重伤。经司法鉴定,徐某作案时辨认和控制能力存在,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法院审理后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10年。关于该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徐某作案时辨认和控制能力存在,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这句话包含对事实的法律认定

  B.法院判决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但未体现评价作用

  C.该案中法官运用了演绎推理

  D.“徐某被何某侮辱后一直寻机报复,某日携带尖刀到何某住所将其刺成重伤”是该案法官推理中的大前提

  59.张某出差途中突发疾病死亡,被市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但张某所在单位认为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只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才属于工伤,遂诉至法院。法官认为,张某为完成单位分配任务,须经历从工作单位到达出差目的地这一过程,出差途中应视为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故构成工伤。关于此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解释法律时应首先运用文义解释方法

  B.法官对条文作了扩张解释

  C.对条文文义的扩张解释不应违背立法目的

  D.一般而言,只有在法律出现漏洞时才需要进行法律解释

  6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九条规定:“对于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明显不合理的低价’,人民法院应当以交易当地一般经营者的判断,并参考交易当时交易地的物价部门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虑予以确认。”关于该解释,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并非由某个个案裁判而引起

  B.仅关注语言问题而未涉及解释结果是否公正的问题

  C.具有法律约束力

  D.不需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指导性案例的现实作用
目的解释方法及其意义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详细解读:法治中国指南
【斑斓· 方法】方斯远 | 法学院入门秘籍导读(三)
世界十大法学家
司法要独立,立法要民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