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忠法师讲解:“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2013年10月2日摄于杭州灵隐寺五观堂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这句话是昨天中午去灵隐寺“五观堂”做义工时发现的。

   金色的字闪闪发光,很引人注目。

 

   这句话印象很深。

  是因为智忠法师在去年11月全国讲经交流会时带着我们这些听经居士回灵隐寺午斋后讲过。

  我不知别的师兄怎样,集中注意力听了半天经午斋后我很困乏(记得那时为了听经半夜下班的我只休息没几个小时就得起来打的赶到灵隐寺排班),午间休息时很想趴在桌子上打个瞌睡。

 

   智忠法师在讲台上很认真地讲着,坐在第一排的不好意思闭眼,只好强打起精神记笔记。  

 

   讲了很多,大意这样:

 

   佛教寺院往往有一座名日“五观堂”的处所。五观堂是僧尼用斋的地方,又称“斋堂”。  

 

   佛教的“五观“是: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斋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方受此食。“三心”是:贪、嗔、痴。 

   佛教中,有一个词语叫“食时五观”,即在佛门中,学道者吃饭时,要观想五方面的事情: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维艰,来处不易。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藉着受食来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养吗?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谨防心念,远离过失,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  

 
  五、为成道业,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就这样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同时也感叹佛门中的佛学知识浩瀚无垠,吃一顿饭也要把与佛法结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钢铁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观
你真的会吃饭吗?佛门 “ 饭训 ” :食存五观!
中国佛教十大名寺:灵隐寺
唐.空海大师《心经》
人间佛教——灵隐寺
游灵隐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