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雅-小雅·鸿雁之什10篇(原文译文)

诗经-雅-小雅·鸿雁之什10篇(原文译文)

小雅·鸿雁之什

鸿雁 庭燎 沔水 鹤鸣 祈父 白驹 黄鸟 我行其野 斯干 无羊

鸿雁

所属分类:小雅·鸿雁之什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注释】

劬〔qú〕劳:辛劳,勤苦。
矜人:可怜恤之人,指贫弱者。
鳏〔guān〕寡:鳏,老而无妻之人。寡,丧夫之女。
于垣:筑墙。
堵:一丈为一版,五版为一堵。一说长、高各一丈。
其究安宅:究,终究,最终。安宅,安居。
哲人:智慧卓越之人。
宣骄:骄奢。

【翻译】

鸿雁飞翔在空中,簌簌扇动它翅膀。人外出要远行,郊野之中勤劳苦。便于贫弱行周济,哀悯鳏夫与寡妇。鸿雁飞翔在空中,齐集栖息湖边。那人正在修筑墙,上百堵都已筑成。虽然辛勤又劳苦,终究能得安居。鸿雁飞翔在空中,嗷嗷发出其哀鸣。只有这些有智者,说我辛劳又勤苦。唯有那些愚昧人,说我骄奢喜铺张。

【解读】

对于《鸿雁》主题的理解,古今学者存在不同的观点。《毛诗序》认为是“美宣王也”,因“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朱熹《诗集传》云:“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方玉润《诗经原始》则提出此诗写的是“使者承命安集流民”。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六句。各章均以飞翔的鸿雁起兴,其振翅、栖集、哀鸣暗喻着全诗的情感主线。诗中写流离远方的人民“劬劳”辛苦、筑墙劳作,只为求得一个安身之所,然而智者能知,“愚人”不解,甚而嘲讽,全诗流露出对于“鳏寡矜人”的无限哀悯和怜恤之意。

庭燎

所属分类:小雅·鸿雁之什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注释】

其〔jī〕:语尾助词,无实义。
央:尽,完。
庭燎:庭中照明的火炬。
鸾声将将〔qiāng qiāng〕:鸾声,鸾铃鸣声。将将,金玉珠石撞击之声。
艾:止,绝。
晢晢〔zhé zhé〕:光亮貌。
哕哕〔huì huì〕:有节奏的铃声。
乡〔xiàng〕晨:谓天将亮。乡,通“向”。
言观其旂〔qí〕:言,句首语助词,无实义,一说乃、就。旂,上绘交龙并有铃铛的旗。

【翻译】

夜晚已经到何时?夜晚没有终尽。庭中火炬发出光,诸位君子已到来,鸾铃声音锵锵响。夜晚已经到何时?夜晚还没有完结。庭中火炬有光亮,诸位君子已到来,鸾铃声音哕哕响。夜晚已经到何时?夜晚即尽天将亮。庭中火炬闪光辉,诸位君子已到来,共同观望旂旗。

【解读】

《庭燎》这首诗的主旨,《毛诗序》定为“美宣王也,因以箴之”。郑玄《笺注》进一步阐释说:“诸侯将朝宣王,以夜未央之时,问夜早晚。美者,美其能自勤以政事;因以箴者,王有鸡人之官,凡国事为期,则告之以时。”此说较为详细地点明了本诗内容。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五句,皆用叠咏章法。各章皆以“夜如何其”之问起句,而回答的“未央”“未艾”“乡晨”则暗示了夜尽天明的时间推移过程。在夜未尽时,王廷内就燃起火炬,诸侯就齐集来朝,瞻望天子的旂旗,聆听鸾铃清脆之声,展现了宣王勤政为公、朝廷纲纪严明的中兴气象。

沔水

所属分类:小雅·鸿雁之什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注释】

沔〔miǎn〕:流水满溢貌。
朝宗:比喻支流汇入河海。
鴥〔yù〕彼飞隼:鴥,鸟疾飞貌。飞隼,猛禽名。
念:惦念,挂心。一说“尼”的假借,止。
汤汤〔shāng shāng〕:水势浩大貌。
迹:遵循法度。
载起载行:起,起兵。行,行军
弭〔mǐ〕:止息,消除。
率彼中陵:率,沿,循。中陵,山陵之中。
讹言:流言,谣传。
惩:戒止,禁止。
敬:恭敬,一说同“警”,警戒。

【翻译】

流水涨起漫溢出,最终汇合入大海。猛禽飞隼迅疾飞,时而飞翔时栖止。嗟叹我兄与弟,国人以及诸友邻。无人肯念那动乱,有谁没有父和母?流水涨起漫溢出,水势汪洋又浩大。猛禽飞隼迅疾飞,时而飞翔时高扬。想到那人不遵法,发动兵甲行军队。心中感到极忧愁,无法排遣尽遗忘。猛禽飞隼迅疾飞,沿着那座山陵行。民间流布之谣言,难道竟然无人止!我之邻友虽恭敬,谗言却已炽然兴。

【解读】

沔水》这首诗的主旨,《毛诗序》解读为对周宣王的规谏匡扶;朱熹《诗集传》则提出“此忧乱之诗”;方玉润《诗经原始》又云:“分明乱世多谗,贤臣遭祸景象。”结合这些说法,可以大略窥见本诗大义。

本诗共分三章,前二章各八句,末章六句。前二章部分运用了叠章手法,且皆以流水漫溢和隼鸟疾飞起兴,营造了一种肃杀紧迫的氛围。而后诗人提到国中动乱已发,却无国人邻友关切支援,任那叛者违逆礼法起兵行军,自己也只能愁忧交加、不可遣怀。末章则写我友虽敬,已无人能止四处散播的流言讹传,表露出对国事不安、时局动的烦忧、焦虑和无奈。

鹤鸣

所属分类:小雅·鸿雁之什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释】

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
渚〔zhǔ〕:水中小洲边。
萚〔tuò〕:草名,根如葵而叶似杏,黄花,荚实。一说草木脱落的皮、叶。
为错:打磨玉石。
榖〔gǔ〕:树木名,又称构树、楮树,落叶乔木,树皮可作造纸原料。
攻玉:将玉石琢磨成器。

【翻译】

鹤鸣叫在曲沼,声音传遍郊野。游鱼沉在深潭,有时游到小洲边。在那园中真快乐,有一些是檀树,树下生长着萚草。他方山上有好石,可以打磨制玉器。仙鹤鸣叫在曲沼,声音传到天空中。游鱼在那小洲边,有时沉潜在深潭。在那园中真快乐,还有一些是檀树,树下生长着楮树。他方山上有好石,可以雕琢做美玉。

【解读】

《鹤鸣》一诗的主旨,《毛诗序》认为是“诲宣王也”,郑玄对此进一步解释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朱熹《诗集传》则提出:“必陈善纳诲之辞也”。部分现代学者认为此是君王招贤之诗。

全诗共分两章,每章九句,形成十分工整的复沓构式。各章皆以“鹤鸣九皋”起句,或为即赋即兴,展开了一幅清秀幽美的郊野山水图。此外,诗中还写了游鱼沉潜深渊或停泊于渚,以及园中檀树和树下生长的“萚”“榖”等,最后以二句“它山之石”收束,隐约透露出雕琢培育人才之意。亦有学者认为诗中诸自然物象皆是隐喻人事,兹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诗末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已成为一句脍炙人口的名成语。

祈父

所属分类:小雅·鸿雁之什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注释】

祈父:周代官名,掌封圻的兵甲,犹司马。
爪牙:此指勇士、卫士。
转予于恤:转,移动,引申为致使。
止居:安居,定居。
爪士:卫士,禁卫军。
厎〔dǐ〕止:至,终。
亶〔dǎn〕不聪:亶,确实,诚然。聪,本指听觉灵敏,引申为聪慧、明察。
尸饔〔yōng〕:主管炊食劳作之事。饔,熟食。

【翻译】

祈父!我是君王的勇士。为何使我心忧虑,没有办法得安居?祈父!我是君王的卫兵。为何使我心忧虑,来去奔波无终尽?祈父!确实并非聪慧人。为何使我心忧虑,家中老母炊饭食?

【解读】

《祈父》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周王都的禁卫兵因被频繁调遣征戍而对统领“祈父”产生了抱怨、不满的情绪。《毛诗序》言本诗是“刺宣王也”,郑玄《笺注》补充说“刺其用祈父不得其人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则说:“禁旅责司马征调失常也。

”按照古代兵制,禁卫军一只负责王室及京师安防,非重大紧急之事不会被外调征战。然而此诗中执掌军事的“祈父”却破例调遣禁卫军去往前线,且从“靡所止居”“靡所厎止”两句来看,征调次数频繁,出行地点多变,历时长久,这绝非正常情况。此外,古制若人家有亲老而无兄弟,则可免征役,而本诗中诗人走后却只能由年老的母亲操持炊食之事,可见“祈父”违背法度、不通情理至此,难怪诗人会对指其“不聪”,并连以三个反问对他诘责怒斥。

白驹

所属分类:小雅·鸿雁之什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注释】

场:园圃。春夏为圃,秋冬为场。
絷〔zhí〕之维之:絷,本指系绊马足,引申为拴捆、拘缚。维,拴、系。
永:保持长久。
藿〔huò〕:豆类植物的叶子。
贲然来思:贲然,饰物盛多貌,一说马急驰貌。思,语尾助词,无实义。
逸豫:闲适安乐。
勉尔遁:勉,劝勉,一说“免”的假借字,不要。遁,避世,隐退。
生刍〔chú〕:鲜草。
金玉:比喻珍重爱惜。
遐心:与人疏远之心。

【翻译】

皎洁雪白的马驹,吃我场圃的禾苗。绊住马足拴系好,今朝长久得安宁。所谈及的个人,正在这里徜徉徐行。皎洁雪白的马驹,吃我场圃的豆叶。绊住马足拴系好,今夜长久享太平。正在这里作嘉宾。皎洁雪白的马驹,饰物盛多来此地。你是公爵或侯爵,闲适安乐无期限。优游度日须慎,避世退隐应劝勉。皎洁雪白的马驹,在那空旷山谷中。新鲜草料拿一把,那人温润如美玉。不要太重你音讯,而对我生疏远心。

【解读】

关于《白驹》一诗的主题,存在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诗序》及《笺注》云:“大夫刺宣王也,刺其不能留贤也。”朱熹《诗集传》云:“为此诗者,以贤者之去而不可留。”此外,有“大夫代王饯送箕子”说,“君王留贤而不得”说,及“朋友惜别相留”说等,今人多持最末一说。

全诗共分四章,每章六句,前二章运用了叠章句法。前二章都以“白驹食我苗叶”即赋起兴,通过“絷维”马儿来安享朝夕,流露出对作为嘉宾、逍遥徜徉的“伊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后二章以白驹“贲然”而来、“在彼空谷”暗示“伊人”之离去,诗人对友人“逸豫”“优游”和避世之行予以劝诫规谏,同时也对品质“如玉”的友人表达了维系情谊、保持联络的殷切之心。

黄鸟

所属分类:小雅·鸿雁之什

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注释】

谷:树木名,又名构树、褚桃等,落叶乔木,分布广泛。
谷:善待,一说养育。
复:返回。
明〔méng〕:通“盟”,盟约,交好,引申为守
诸兄:所有同宗之兄。
栩〔xǔ〕:树木名,即柞木。
诸父:同姓的伯父和叔父。

【翻译】

黄鸟啊黄鸟啊,不要栖集在褚树上,不要啄食我的粟谷。这个国家的人,不肯善待于我。是返转归去,回到我的国家宗族。黄鸟啊黄鸟啊,不要栖集在桑树上,不要啄食我的粱米。这个国家的人,不可与之交好。还是返转归去,回到我的诸兄里。黄鸟啊黄鸟啊,不要栖集在柞树上,不要啄食我的黍稷。这个国家的人,不可与之相处。还是返转归去,回到我的诸父那里。

【解读】

《黄鸟》一诗是背井离乡的穷苦流民借黄鸟之名,对压榨欺凌的剥削者和冷漠无情的当地人发出了饱含怨愤的控诉和谴责。《毛诗序》言本诗:“刺宣王也”。朱熹《诗集传》云:“民适异国不得其所,故作此诗。”从笔法、风格和主旨方面来看,本诗都与《魏风·硕鼠》一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七句,全用复沓章法。各章前三句皆以对黄鸟的警告起兴,暗示诗人对那些不劳而获、巧取豪夺之徒的不满和痛恨。各章后四句则揭露了诗人乃异国之人,在他乡受到冷遇、排挤和欺侮,因而对本国的宗族和同姓父兄产生思怀之意,希望自己能“言旋言归”,在至亲那里寻找到一丝温暖和慰藉。

我行其野

所属分类:小雅·鸿雁之什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注释】

蔽芾〔fèi〕其樗〔chū〕:蔽芾,草木枝叶初生幼嫩貌,一说茂盛貌。樗,树木名,即臭椿。
就:去往,接近。
畜:养育,养活。
蓫〔zhú〕:一种野菜,又名羊蹄菜,根可入药。
宿:居住。
葍〔fú〕:一种多年生蔓草,又名小旋花、面根藤儿,地下茎可食。
新特:新的配偶。
成:“诚”的假借字,确实。一说成事。
祗〔zhī〕:只,仅,一说恰恰。

【翻译】

我行走在郊野中,樗树枝叶方幼嫩。因为你我结婚姻,才去和你同居住。你不将我养活好,我就回到我国家。我行走在郊野中,前去采摘羊蹄菜。因为你我结婚姻,才去和你住一起。你不将我养活好,我就返回归乡去。我行走在郊野中,前去采摘小旋花。不念你我旧姻缘,却去寻求你新偶。诚然并非因她富,只是新人异故旧。

【解读】

因为所持的立场和判断的角度不同,古今学者对《我行其野》一诗作出了不同的解读。《毛诗序》言本诗“刺宣王也”,郑玄进一步阐释说“刺其不正嫁取之数而有荒政,多淫昏之俗”。现代学者多从个体生命角度出发,认为这是一首弃妇诗。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六句。除末章后四句外皆用叠章手法。各章皆以“我行其野”采摘某种植物起兴,此后首、次二章交代了自己不为夫家所恤,只好返回本家的残酷事实,而末章则点明对方“不思旧姻”的原因是“求尔新特”,并说明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亦祗以异”,这种思考直至今日仍然是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斯干

所属分类:小雅·鸿雁之什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注释】

秩秩斯干〔gān〕:秩秩,水流貌。干,涧水。
苞:草木茂盛、丛生。
式:句首语助词,无实义。
犹:怀疑。一说通“愈”,诟病。一说欺诈。
似续妣〔bǐ〕祖:似,通“嗣”,接续,继承。妣祖,泛指亡故的女性和男性祖先。
堵:古代以筑法筑土墙,五板为一堵。
约之阁阁:约,束缚,捆扎。阁阁,扎缚牢固整齐貌,一说捆扎筑板的声音。
椓〔zhuó〕之橐橐〔tuó〕:椓,锤,捣。橐橐,形容捣土声。
芋:通“宇”,居住。一说光大。
如跂〔qǐ〕斯翼:跂,通“企”,踮起脚跟站立。翼,张开两臂,一说恭敬肃。
棘:指箭头棱角。
革:翅膀。
翚〔huī〕:锦鸡。
跻〔jī〕:登,升。
殖殖:平正貌。
有觉其楹:觉,高大直立貌。楹,堂屋前部的柱子。
哙哙〔kuài〕其正:哙哙,宽敞明亮貌。哙,通“快”。正,向阳的正厅,一说长者。
哕哕〔huì〕其冥:哕哕,深暗貌,一说明亮貌。冥,背阳幽暗处。
下莞〔guān〕上簟〔diàn〕:莞,蒲草编织的席子。簟,竹席。
罴〔pí〕:熊的一种,又名棕熊、马熊等。
虺〔huǐ〕:一种毒蛇。
大人:指太卜,周代掌占卜的官员。
祥:吉祥之兆。
璋:古代的一种玉器,形如半个圭。
喤喤〔huáng〕:形容婴儿啼哭声洪亮。
朱芾斯皇:详见《小雅·采芑》一诗注释。
室家:一家之中,一说指周室、周家。
裼〔tì〕:婴儿的包被。
瓦:陶制的纺线锤。
无非无仪〔é〕:非,错误,过失。仪,通“讹”,错误;一说邪僻,一说威仪。
议:商议,讨论,引申为谋虑、操持。
诒〔yí〕罹:带来忧愁。诒,通“贻”,给予。罹,忧患,苦难。

【翻译】

涧水汩汩流淌,南山幽远深邃。如竹树之繁盛,如松树之茂密。哥哥有弟弟,亲睦而又友爱,不要互生怀疑。继承历代祖先,建筑房屋百堵,门户设在西南。在这停留居住,于是欢笑言语。捆扎牢固整齐,捣土橐橐作响。风雨得以消除,鸟鼠得以离去,君子得以居住。如同踮脚张臂,如同箭头棱角,如同鸟儿双翼,如同锦鸡飞腾,君子登入房室。庭院宽广平正,楹柱高耸直立。阳处宽敞明亮,阴地幽邃深暗,君子得以安宁。下蒲席上竹席,睡觉就能安稳。睡觉然后醒来,于是占断我梦。吉祥梦是什么?是梦到熊和罴,是梦到虺和蛇。太卜占断梦境,如果是熊或罴,就是生男祥兆。如果是虺或蛇,就是生女祥兆。如果生了男孩,让他睡在床上,穿上上下衣裳,玩弄璋石玉器。啼哭声音洪亮,红色蔽膝辉煌,乃是家中君王。如果生了女孩,让她睡在地上,裹在襁褓之中,玩弄陶制纺锤。不犯错误过失,只是操持酒食,莫给父母忧虑。

【解读】

《斯干》这首诗,一认为是对周王宫室落成的祝辞和赞歌。《毛诗序》认为本诗所写是“宣王考室也”,此外还有“王营镐”“成王营洛”诸说。朱熹《诗集传》和方玉润《诗经原始》的观点则更具一般性,认为此诗是“公族考室也”,“此筑室既成,而燕饮以落之,因歌其事”。

本诗共分九章,第一、六、八、九章各七句,第二、三、四、五、七章各五句,末两章部分运用叠咏句式。第一章写宫室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以及兄弟之间和睦友爱之情;二、三章写营建宫室及完工居住的整个过程;四、五章是对庭院宫室的赞美之辞;六、七、八、九四章则写占梦知生男女,及对男女婴儿不同的养育方式,表达了对宫室主人——周王族的歌颂和祝福,也体现了周时浓重的宗庙文化和后嗣观念。

无羊

所属分类:小雅·鸿雁之什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注释】

犉〔chún〕:牛七尺曰犉,泛指大牛。
思:语尾助词,无实义。
濈濈〔jí jí〕:聚集貌。
湿湿〔chì chì〕:耳朵摇动貌。
阿:山陵或山弯。
讹〔é〕:通“吪”,活动。
何〔hè〕:同“荷”,荷担。
糇〔hóu〕:干粮。
三十维物:指毛色不同的祭祀之牲各有三十。
以薪以蒸:薪,较粗大的木柴。蒸,较细小的木柴。
以雌以雄:泛指猎捕雌雄禽兽,一说猎取飞禽。
不骞〔qiān〕不崩:骞,损坏,亏损。崩,败坏,一说群疾,一说走失。
麾〔huī〕之以肱〔gōng〕:麾,同“挥”,挥动。肱,本指上臂,后泛指胳膊。
毕来既升:毕,全,都。升,此指登上山顶。
众:众人,一说蝗虫。
旐〔zhào〕维旟〔yǔ〕矣:旐,绘有龟蛇的旗帜。旟,绘有鸟隼的旗帜。
溱溱〔zhēn zhēn〕:盛多貌。

【翻译】

谁说你没有羊?三百只可以成群。谁说你没有牛?九十头七尺大牛。你的羊群到来时,羊角簇拥齐聚集。你的牛群到来时,牛耳摇摇齐扇动。有的走下了山丘,有的在池边饮水,有的睡着有的活动。你到这里来放牧,穿上蓑衣戴斗笠,有时背着干粮。各色动物三十只,你的祭牲已备齐。你到这边来放牧,砍伐粗柴和细柴,猎捕雌雄诸禽兽。你的羊群到来时,小心翼翼极慎,不能亏失或损坏。只要挥动手臂,全都到来上山坡。放牧之人就做梦,有很多人在捕鱼,龟蛇旗与鸟隼旗。太卜占察此梦境,有很多人在捕鱼,实在预兆是年。龟蛇旗与鸟隼旗,家族兴旺子嗣多。

【解读】

无羊》一诗通过歌咏牛羊繁盛,表达了牧人对丰收之年和家族兴旺的祷祝和希冀。《毛诗序》云此诗主旨是“宣王考牧也”,郑玄对此解释说“厉王之时,牧人之职废。宣王始兴而复之,至此而成,谓复先王牛羊之数”。

本诗共分四章,每章八句,皆用赋法写成。首章展示了山野间牛羊成群结对的浩大场面;二、三章则具体描绘了牛羊或动或静的各种姿态,以及牧人披蓑戴笠、背着干粮“麾肱”放牧之事,还有他砍柴捕兽、准备祭祀牺牲等情景;末章则通过对牧人两个梦境的占断,表达了对农业丰收、人丁兴旺的至诚祷盼。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经带拼音:小雅·鱼藻之什·緜蛮原文解释翻译
十八、小雅·鸿雁之什(十首)
小雅·鸿雁之什
《诗经》最美86首注音,鉴赏,替孩子珍藏!
一些字和词(四)
【拼音读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