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风-国风·陈风10篇(原文译文)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注释】

汤〔dàng〕:“”的假借字,游荡。
宛丘:春秋时陈国国都,地势四周高而中央低,在今河南淮阳。
有情:尽情欢娱。
无望:没有声望。一说不可观望,一说不能望祀。
坎:击鼓声。
值:执持。
鹭羽:以白鹭羽毛制成的舞具。
缶〔fǒu〕:一种圆腹小口的瓦器,可用以盛酒、敲击等。
鹭翿〔dào〕:以白鹭羽制成的舞具,形似雉扇或伞。

【翻译】

你之恣情游荡,就在宛丘之上。确实欢娱尽兴,然而声望尽失。击鼓铿铿作响,就在宛丘之下。不论冬是夏,手持鹭羽舞具。击缶铿铿作响,就在宛丘之道。不论冬还是夏,手持鹭羽伞盖。

【解读】

古今对《宛丘》一诗的解读,大致可分成三派观点。一派以《毛诗序》为代表,认为本诗是对陈幽公“淫荒昏乱,游荡无度”的嘲讽。一派以郝懿行《诗问》为代表,认为此诗反映的是陈国“好巫觋祭祀歌舞”之陋俗。一派以现代学者为代表,认为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女舞师的恋慕之情。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后二章运用了叠咏手法。首章直陈在“宛丘之上”游荡不羁之“子”,勾勒其沉醉娱乐而失去众望的形象。后二章介绍了在宛丘击鼓奏缶、持鹭羽舞具起舞的场景,重复出现的“无冬无夏”一词,渲染了此贵族之“子”荒淫恣肆、逸乐无度的行为,使全诗的讽刺意味更加突出。

东门之枌

所属分类:国风·陈风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注释】

枌〔fén〕:树名,又称白榆。
栩〔xǔ〕:树名,又称柞木。
子仲:陈国大夫姓氏。
婆娑:亦作“媻娑”,舞蹈貌。
谷旦:良晨,晴朗美好之日,后常用作吉日代称。
差〔chāi〕:选择。
原:原野,一说大夫姓氏。
绩:把麻搓捻成线或绳。
市:集市,街市。
逝:去,往。
越以:犹“于以”,因此,是以。一说语气助词,无实义。
鬷〔zōng〕迈:会合而行。鬷,聚集,汇合。迈,行走,迈步。
荍〔qiáo〕:锦葵,多年生直立草本,夏季开紫色或白色花。
握椒:一把花椒,后指男女间相赠的爱情物。

【翻译】

城东门处有白榆,宛丘之上有柞木。子仲家的女儿,翩翩起舞在树下。美好清晨择吉日,去往南方之原野。不再搓捻麻线绳,街市之中仍舞蹈。美好清晨要出发,因此会聚共前行。看你犹如锦葵花,送我一把花椒枝。

【解读】

东门之枌》这首诗描写之事,正如朱熹《诗集传》中所说:“男女聚会歌舞,而赋其事以相乐也。”《毛诗序》却认为此诗是对陈幽公“淫荒”的讽刺,指出在其影响下,出现“男女弃其旧业,亟会于道路,歌舞于市井”的社会失序状况。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首章以东门和宛丘的二木起兴,引出子仲之女在树下“婆娑”起舞的优美场景。后二章则言以美好晴明的“谷旦”为期,相聚同赴南方原野,呈现出一副清新别致的郊野聚会图。此后写到女子不捻麻线,街市之上翩然起舞,恍然如入一个令人沉醉的音乐世界。章末以男女恋人间的爱语和赠物作结,表情达意之间意趣盎然,如为点睛之笔。

衡门

所属分类:国风·陈风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注释】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衡,通“横”。
栖迟:栖息,止息。
泌〔bì〕:泉水涌流貌。
乐〔liáo〕饥:疗饥,充饥。乐,通“疗”。
齐之姜:此指齐君之女,齐国国君为姜姓。
宋之子:此指宋君之女,宋国国君为子姓。

【翻译】

横木门的屋下,可以栖息安身。泉水充盈涌流,可以充饥止饿。难道要吃鱼肉,定要河中鲂鱼?难道要娶妻子,定要齐君之女?难道要吃鱼肉,定要河中鲤鱼?难道要娶妻子,定要宋君之女?

【解读】

对《衡门》一诗主题的理解,古今多有异词。《毛诗序》认为此诗是陈国人所作,以诱掖“愿而无立志”的陈僖公;朱熹、姚际恒等人则认为“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以闻一多为代表的部分近代学者认为,此诗写的是青年男女幽会爱恋之事。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后两章运用了复沓手法。第一章以简陋衡门可以栖止、洋洋涌泉可以疗饥比兴,正是暗合后文“食鱼不必鲂鲤”“取妻不必姜子”之隐喻。后两章这四个反诘句句式相同,以“食鱼”之理类比“取妻”之理,体现出诗人乐观旷达、淡泊知足的婚姻观。

东门之池

所属分类:国风·陈风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注释】

池:护城河。
沤〔òu〕:长时间地浸泡。纺麻之前先须用水将其泡软。
姬: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晤歌:相对而歌。
纻〔zhù〕:苎麻。纻,通“苎”。
菅〔jiān〕: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草地,质地坚韧,可制帚、刷等物。

【翻译】

东门外有护城河,里面可以浸泡麻。美丽贤淑之女,可以与她相对歌。东门外有护城河,里面可以浸苎麻。那美丽贤淑之女,可以与她对面谈。东门外有护城河,里面可以浸菅草。那美丽贤淑之女,可以与她相对话。

【解读】

东门之池》描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一起劳作歌语的场景。《毛诗序》认为此诗反映的是陈国人“疾其君之淫昏,而思贤女以配君子”;朱熹《诗集传》认为此诗“亦男女会遇之词,盖因其会遇之地,所见之物以起兴也”,这一说法比较中允。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全用叠咏句式。各章皆以东门外的护城河起兴,实是兴兼赋,描绘出在河中浸泡各类麻纤以供纺织的劳作场面。各章后二句出场了一位美丽贤淑的女子,诗人热切期盼着与他对歌谈笑,流露出与之共结连理的美好向往。全诗风格清新明快,质朴自然,读来朗然上口,余韵悠长。

东门之杨

所属分类:国风·陈风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注释】

牂牂〔zāng zāng〕:茂盛貌,一说风吹树叶的响声。
昏:黄昏,傍晚。
明星:启明星,即金星。
肺肺:茂盛貌。
晢晢:亦作“晣晣”,光亮貌。

【翻译】

城东门的杨树,叶子十分茂密。约定黄昏为期,明星璀璨夺目。城东门的杨树,叶子极其繁盛。约定黄昏为期,明星光明辉耀。

【解读】

东门之杨》是一首文字简洁、意象朦胧的小诗。《毛诗序》认为此诗通过描写“亲迎,女犹有不至者”,讽刺陈国“昏姻失时,男女多违”的时弊。朱熹《诗集传》则提出“此亦男女期会而有负约不至”;现代学者多认为此诗写的是一人等待恋人赴约的情景。

本诗仅有两章,每章四句,皆用叠章句法。各章皆以枝繁叶茂的“东门之杨”起兴,或为兼赋兼兴,即诗人外出等候所见之物。后二句中“昏以为期”点明诗人意在黄昏之时等人赴约,虽不明二人为恋人、亲友是君臣,然而全诗以熠熠闪烁的明星戛然而结,给人留下无尽想象、玩味的空间。

墓门

所属分类:国风·陈风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注释】

墓门:墓道之门,一说为陈国城邑名。
斯:劈,析。
夫:此人,指陈佗。
知而不已:指国人皆知,他却依然如故。
谁昔:畴昔,从前。谁,发语词,无实义。
鸮〔xiāo〕:猫头鹰,古人认为是恶鸟。
萃止:聚集。止,语尾助词,无实义。
讯:责问,诘问。一说“谇”的假借,斥责,劝诫。
颠倒:倾倒,跌倒,引申为倾覆,败亡。

【翻译】

墓门前长着棘树,用斧头将它劈开。这个人也不贤良,国中众人皆知道。人知他却不止恶,从昔以来就如此。墓门前长着梅树,猫头鹰群集栖止。这个人也不贤良,唱歌来把他诘责。劝诫之语他不顾,覆亡才会想到我。

【解读】

如《毛诗序》的解读,《墓门》一诗表达的是陈国人对陈佗“无良师傅,以至于不义,恶加于万民”的讽刺和谴责。陈佗本名妫佗,是陈文公之子,陈文公死后,妫佗之兄妫鲍继位,称陈公。桓公病死,陈佗发动政变,杀太子妫免而自立为君,使陈国政局陷入动不安。

本诗共分二章,每章六句,皆用叠咏章法。各章皆以墓门某树起兴,以斧斩棘暗喻我匡正时弊、“歌以讯之”之举;以鸮群集暗喻彼恶行依然、“知而不已”之行。陈佗利欲熏心,谋权篡位,自然是“不良”之人,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其违礼悖德之行终会导致“颠倒”一日,时再行追悔,想起臣民劝谏之语,不免为时已晚。全诗的嘲谑讥讽意味至此达到巅峰。

防有鹊巢

所属分类:国风·陈风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注释】

防:堤坝,一说陈国城邑。
邛〔qióng〕:山丘。
旨苕〔tiáo〕:旨,美味的。苕,凌霄,落叶藤本植物,羽状复叶,花鲜红色,可入药。一说紫云英,一说翘摇,一说苇花。
侜〔zhōu〕:欺诳。
忉忉〔dāo dāo〕:忧思貌。
中唐:大门至厅堂的路。唐,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
甓〔pì〕:砖瓦。一说通“”,野鸭。
鹝〔yì〕:绶草,多年生矮小草本,夏季开花,可供观赏,根茎可入药。
惕惕:忧劳貌。

【翻译】

堤坝上有喜鹊巢,山丘上有美味苕。是谁欺诳我良人,心中忧思难断绝。庭中大道有砖瓦,山丘之上有绶草。是谁欺诳我良人,心中忧劳无穷尽。

【解读】

关于《防有鹊巢》这首诗的主旨,历来也不乏争议。《毛诗序》认为表达的是陈国君子对“宣公多谗”的忧惧,而朱熹《诗集传》则与此截然不同,提出此诗为“男女之有私而忧或间之词”。现代学者从男女恋情的角度出发,大多赞同朱熹的观点。

本诗共分二章,每章四句,全用叠章结构。各章首二句,分别以鹊筑巢于堤坝、砖瓦置于庭道、“苕鹝”长于山丘起兴,布景安排具有高低错落、动静结合之妙。各章后二句通过两个反问句,以及“忉忉”“惕惕”表达了对谗言欺诳“予美”之人的憎恶和斥责。至于“予美”一词代表的是恋人、君上,或是友人、尊长,可留于读者自己去玩索品味。

月出

所属分类:国风·陈风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释】

佼〔jiǎo〕人:美人。
僚〔liáo〕:通“嫽”,美好,敏慧。
窈纠:形容步履舒缓,体态优美。
悄〔qiǎo〕:忧愁貌。
懰〔liǔ〕:美好。
忧受:形容步态优美。
慅〔cǎo〕:忧虑,烦恼。
燎〔liǎo〕:鲜明,一说同“憭”,明白。一说姣美。
夭绍:轻盈多姿貌。
惨〔cǎn〕:忧伤,悲痛。一说通“懆”,焦躁貌。

【翻译】

月亮出来皎洁光明,姣美之人敦敏灵慧。步履舒缓体态优雅,忧心劳神愁肠百结。月亮出来皓耀璀璨,姣美之人温婉安和。步履安舒风姿动人,忧心劳神烦恼不断。月亮出来遍照四方,姣美之人亮丽明达。步履舒宁轻盈多姿,劳心伤神哀思难除。

【解读】

月出》是一首意境迷离、略带怅惘的抒情诗。《毛诗序》认为此诗是对陈国国君“在位不好德,而说美色”的讽刺,今人则多认为是一男子对月下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思慕追企之情。其实,本诗可与《蒹葭》对照品读,“佼人”不必作为一种具化的意象而存在。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全用复沓句法。各章均以皓月临空起句,或为兴中有赋,然后以月之美烘托“佼人”之美。形容“佼人”之美用了很多不同词汇,主要展现的是其步履和姿仪的轻盈优雅。各章末句变换字眼言诗人心中之忧,而不明其所以忧,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此诗亦对后世以明月为素材的文学作品影响深远。

株林

所属分类:国风·陈风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注释】

株林:株邑的林野。株,陈国夏氏封邑,在今河南西华西南。
夏南:指陈国大夫夏徵舒,字子南。
乘〔shèng〕马:四匹马。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
说〔shuì〕:通“税”,休憩,止息。
株野:株邑的郊野。
乘〔chéng〕我乘〔shèng〕驹:乘驹,四匹马驹。马高六尺以下称“驹”,大夫所乘。
朝〔zhāo〕食:早晨进餐,吃早饭。

【翻译】

为何要去株邑林野?因为要跟从夏子南。并非要去株邑林野,而是要跟从夏子南。驾起我的四马之车,暂时歇脚株邑之郊。乘着我的四驹之车,进用早餐就在株邑。

【解读】

《株林》这首诗,正如《毛诗序》所言,旨在讽刺陈灵公“淫乎夏姬,驱驰而往,朝夕不休息”的荒淫秽行。诗中的“夏南”即陈国大夫御叔之子夏徵舒,其母夏姬有倾国美貌,后引来陈灵公及大臣孔宁、仪行父与之私通,三人甚至当着夏徵舒的面戏谑取乐于他,终使夏徵舒在羞怒难当之下,设伏杀死了陈灵公,造成了一场臭名昭的内乱。

本诗共分二章,每章四句。首章之问,或是陈国百姓针对陈灵公车马驶向“株林”所发,然而陈灵公明明是去和夏姬私会,答者却以其子夏南作幌子想掩人耳目,不免有些欲盖弥彰。末章写灵公及大臣“乘马乘驹”于株邑休憩“朝食”之事,暗喻这一班衣冠禽兽与夏姬在株邑淫乐之事。诗人以辛辣诙谐的笔调、虚实结合的手法,对陈灵公等人的失德丑行给予了无情的嘲讽和鞭笞。

泽陂

所属分类:国风·陈风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注释】

泽:湖泽,池沼。
陂〔bēi〕:水边,岸边。
蒲: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中,根茎可食。
伤:哀伤,悲伤。一说忧思。
无为〔wéi〕:不知所为,无事可作。
涕泗〔sì〕滂沱:涕泗,眼泪和鼻涕。滂沱,涕泪不止貌。
蕳〔jiān〕:兰草。
卷〔quán〕:通“婘”,美好貌。
悁悁〔yuān yuān〕:忧愁苦闷貌。
菡萏〔hàn dàn〕: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亦可泛指荷花。
俨〔yǎn〕:恭敬庄重貌。

【翻译】

湖泽的岸边,长着香蒲与荷花。有一位善美之人,令人哀伤怎么办?醒睡不知做何事,涕泪如雨滂沱落。在那湖泽的岸边,长着香蒲与兰草。有一位善美之人,健硕高大又贤良。醒睡不知做何事,心中愁忧又苦闷。在那湖泽的岸边,长着香蒲与菡萏。有一位善美之人,健硕高大又庄恭。醒睡不知做何事,辗转反侧伏枕上。

【解读】

对《泽陂》一诗的主旨,历来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毛诗序》以为此诗是对陈国“灵公君臣淫于其国,男女相说,忧思感伤”现象的讽刺;现代学者多以为此诗表达的是一位女子对其所恋男子因爱而忧的心理。此外有姚际恒“伤逝”说、刘沅“忧忠臣孤立”说等。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六句,都用叠章句法。三章皆以生于水泽边的香蒲、荷花、兰草起兴,使全诗意境清新而幽美。身临此境,诗人自然想起那“有美一人”,他身材健硕高大,品质矜庄持重,堪称德才皆美之人,难怪诗人会为其忧悲感伤,以至于“寤寐无为”,辗转难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经·国风·陈风(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卷十二·陈风·十篇(6-10)
陈风图
诗经带拼音:国风·陈风·墓门原文解释翻译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四拾一:《墓门》,讯予不顾,颠倒思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141 墓门 | 诗经·国风·陈风 | 儒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