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出日落日照金山

    清晨,梅里雪山,一束金光掠过白马雪山山脊,迎面撞击在卡瓦格博之巅,但一切并不能撼动这位传奇的天神之山,而是为他披上件金色战袍。战袍沿着明永冰川席卷而下,顺势铺向澜沧江对岸所有面对着他的人们,为大家的脸上映衬上一片金色……



   五年来,十次走近梅里雪山,在东侧游人如织的飞来寺,不管春夏秋冬,几乎每次都能看到日照金山的盛景。因为飞来寺在梅里雪山东侧,隔澜沧江相望,看日照金山只能是日出,日落时分想看日照金山只能是去西侧,西藏察瓦龙地界。前往察瓦龙有两种方式,一是开车沿怒江峡谷走传奇之路丙察察,但峡谷中看不到梅里雪山,另一种就是梅里外转,运气好,可以在阿丙村和甲辛村能见到梅里日落。

   十月,深秋,随阿青布和捡垃圾的队伍再次梅里外转,这次运气超好,不止在东侧的飞来寺、阿东村看到梅里全景,还在云岭看到了缅茨姆的南侧,在卢阿森拉看到了一年前没看到的卡瓦格博南侧,但我很贪心,想看到更多。从卢阿森拉垭口下到秋那桶,骡队修整,我与李锋和旺学继续前行,一年前,我在南通拉的圣水看到过缅茨姆的西侧,虽然只是云层散开的几分钟,但印象深刻,这次,想去守着缅茨姆,希望能看到日落的日照金山。







   午饭后,告别大家,我们仨继续前行。因为今年转山人远没有去年多,南通拉扎的营地已经废弃,去年在这里,阿丙青年农博斯送我一罐红牛,几位年轻人打牌的桌子还在,茨吉拉姆依着的横杆还在,但人都走了,多了些荒草。





   路遇一个蜂巢,有只大黄蜂守在附近,伺机捕捉回巢的蜜蜂。



三小时从海拔2500的秋那桶向上走南通拉大坡,两小时后,遇到第一个还有人的村子,小姑娘白玛曲措守着店,她说今年人很少,从秋那桶到辛康拉垭口只有三个营地还有人。几小时前,有位安徽来的大哥路过,一天前,有个小伙子在这里住了一晚,也是安徽的。



    下午四点,来到海拔3500米的圣水营地,一年前,在这里看到云层中露了一面的缅茨姆,此刻,她一直在云中,我知道她在那,只是看不到。放下背包,拿出音响,听着歌,坐在地上等着云散。一小时后,李锋也拖着疲惫的双腿来到营地,在伙房里和旺学烤火聊天,我继续在山坡上等着看缅茨姆。

   又过了一小时,云散了,缅茨姆清晰的出现在眼前,与东侧飞来寺看到的正三角形不同,在这需要徒步三天才能到达的西侧,缅茨姆更饱满,微胖,挺可爱的。太阳逐渐靠近西侧的高黎贡山,缅茨姆的色彩也从白色变成饱满的金色,耀眼的金色!我呆看了一会儿,赶忙跑回伙房,对两位烤火的伙伴喊:快出来!十秒钟后,几个人站呆站在山坡上,看着缅茨姆,这场景,梅里的日落日照金山,真没多少人见过,美的不知如何形容,看着就好。



   十分钟,从金色到玫瑰色,最后一束阳光在缅茨姆头顶上离去,似乎能感到声音,轻轻地,像是告别。山,又变成白色,天空是带有暖调的粉,逐渐逐渐变成深邃的蓝。这场景,任何文字与照片都显得苍白,能看着就好。

    梅里十三峰,最爱缅茨姆……







   回到伙房,女主人已经准备好晚饭,吃过饭烤烤火,休息。



   午夜时分,感觉天狼星能升起来了,应该就在正东,在缅茨姆附近。爬出盖了两层的被子来到屋外,缅茨姆在星空的映衬下静静地站在东方。没多久,天狼星在她右肩上升起,很亮。



   第二天一早,告别主人前往阿丙村,午后在村里与骡队汇合。村主任普索朗得知我第二天一早要租车去甲辛,说如果下次来多住一天,可以到村子东边海拔4400米的山脊去看雪山。我说干脆今天就上,让普索朗帮我找一位向导。阿青布担心安全问题,一是去那山脊没有路,得返回圣水营地附近上山,当地村民没几个去过,最快的要两小时左右能上去,再说,下山时天必然黑了,更难走。我说择日不如撞日,哪怕我慢一些,三小时总能上去了。

   陪我上山的村民扎西农布过去是猎人,在这片山上抓猴子,现在不让打猎,他就开始拣菌子,所以路很熟。先坐扎西开的摩托车从悬崖小道翻辛康拉垭口回到圣水营地附近,然后穿过竹林、阔叶林、针叶林、杜鹃林,向着山脊。





   半小时后,我喘着粗气,浑身冒汗的走出竹林,开始进入栎树为主的阔叶林带。原本想我和农布一人一瓶水,但此时,我担心两瓶水都不够我喝,可农布压根没有喝水的意思,好强大。在海拔4000米的一处缓坡上,杜鹃花铺满整个山脊,如果是六月,那这里将是一片淡粉色,远处映衬着缅茨姆。身后,悬崖下的山谷间,已能看到海拔只有两千米左右的阿丙村。





   再向上,没有了植被,竟然出乎自己意料的和扎西农布一样,两小时爬上这道落差900米的山脊。很多时候,坚持,能让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坐在山脊之上,看着七公里外的卡瓦格博身上的云层逐渐散去,等待再一个日落的日照金山。宁静中,突然感受到面对的远方传来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一阵阵低沉的轰鸣声,裹挟着气浪而来——是雪崩!虽然相隔七、八公里,依旧让人心生敬畏与恐惧。1991年1月3日,那场崩塌量达到三十万吨堆积的雪崩瞬间将17位登山者与卡瓦格博融合在一起 。



   慢慢的,在逐渐西沉的阳光下,卡瓦格博身边的云也散了,再次看到日落的梅里日照金山,这一次,除了缅茨姆,卡瓦格博也在。







   与山脊下海拔3500的圣水营地不同,从这里能看到更完整的缅茨姆,因为位置不同。山与人一样,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一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里雪山:一座美得让人潸然泪下的雪山
行走的轨迹,我的梅里雪山!
[转载]【丽江】去梅里雪山看日照金山?做一个幸福的人
梅里雪山,我看见了你
一眼梅里日照金山,治愈所有遗憾
风景摄影:“往事梅里 时光雨崩”--梅里雪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