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意画中的对景创作

刘增祺,生于陕西,现居北京。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新疆教育学院特聘教授。曾举办个展二十余次。作品多次发表于《美术》《人民艺术家》《书与画》《美术界》《美术报》等报刊。出版有《龟兹壁画与研究》。

实景

草图

写意画的对景创作就是要让写生作品化。对景创作是对平时经典技法研习的检验,是将普通的写生进行升华的方式,更是对临摹、写生、创作三者的高度融合。掌握了写意画的对景创作,画家就能进入自由的境界,享受绘画带来的乐趣。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十分重要。

秋染山乡诗意浓

对景创作是有门槛的。它要求画家具有一定的造型和笔墨基础,有想象和协调画面的能力。其难点在于对作品的构思、构图,以及将自然之景向笔墨之物转换。想要做好对景创作,必先做足功课。每到一处写生,我都会先在网上搜索当地的图文资料进行学习,对其历史、人文、地貌、植物、风俗等做到心中有数。在实地写生的过程中,面对眼前的人、山、花,我们要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作品与古人、今人甚至是自己以前的创作拉开距离,思索如何用笔墨形象地表现眼前景物的精神实质。在观察完描绘对象后,要通过思考画出草图。这时,我们要化心为图,将灵感物化,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草图的尺寸不用过大,几笔定下起承转合的大体走势即可。在正式对景创作时,我们要大胆落笔、烘托意境,不能受现实景物和草图的局限,要力求张扬出笔情墨趣。在写生现场,只可画出画面的七成部分,仅求得大结构、大意趣和大笔墨即可,要为之后在画室中的调整留有余地。写生归来后,我们可将作品贴墙细观,慎重修补,将败笔、差形之处进行调整。这一过程可反复多次,直到满意为止。创作完成后,我们要及时总结得失,思考如何在之后的创作中进行超越与开拓。

浩气长存

对景创作需要有一个不断进行锤炼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让我们练心、练胆、练修养。在锤炼创作技法时,我们要学会用寥寥几笔画出简练而关键的构图,努力达到笔笔生发的境界,使作品既突破传统程式的束缚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对比关系,用技法和智慧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即便画面出现了败笔,也能令其“起死回生”。我们还要学会为画面补充有趣的细节,如一只点景的小动物、一块留白、一方印章、一个题款等,让作品显得更为丰富、富有诗意。

润物细无声

在创作作品《版纳渔歌》时,我在写生现场描绘了南方常见的蒲葵树,回房后又在画面中添加了香蕉林、渔船、傣楼和槟榔树。经过反复调整,最终画面呈现出的效果与对景写生时大不相同,更具有诗意。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我运用了大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手法和绘画理念,并融入了自己的个性色彩,使其展现出不同于实景的变化。

母女连心

对景创作也可以利用照片。飞奔的动物、航拍的壮观景色等,在现实中都无法面对面地将其描绘下来。这时,合理利用照片就成为必然。我的有些作品就是根据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创作而成的。但是,照片只能给予我们灵感和参考。在创作中,我们不能依赖于它,只能择取所需,并加以提炼和升华。对景创作还需要有人进行指导。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有经验的前辈、老师一同去写生,学习他们的创作方法,可以使我们大大缩短在黑暗中摸索的周期。

百里太行桃花香

总之,对景创作的困难很大,但好处也很多。我们只要将其常态化、精品化,就能开阔自己的绘画视野和观念,找到新的表现语言和形式。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咫尺之间天地宽:读张际才的册页作品
陈昭丨西双版纳写意花鸟画写生创作
姚舜熙|创作性花鸟写生,大花鸟境界
艺起战疫——著名画家赵德勋国画作品微展
小议学习写意花鸟的必经历程
梁如洁:大道自然•中国花鸟画创作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