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太宗封凌烟阁24功臣,第一位实至名归,叼陪末位的出人意料

唐朝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元643年3月23日),坐拥天下的唐太宗为手下众功臣弄了个“封神榜”——凌烟阁24功臣,以达到“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的目的。同时,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于凌烟阁内,供世人景仰,万世流传。

凌烟阁24功臣排名第一的人没有悬念,是赵国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排第一,理由主要有三点。

一是情深意浓。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李世民长孙皇后的兄长,也就是说他是唐太宗李世的“姐夫”,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在里面,是常人无法相比的。

二是忠诚可靠。长孙无忌很早的时候就追随李世民,视其为忠心不二的主子,不管风雨苍桑,他都不离不弃。

三是劳苦功高。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得力干将,几乎参加了与李世民有关的所有大的战役,并且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玄武门之变中,他出的谋略起到了“主心骨”的效果,最终帮助李世民夺取了玄武门之变的成功。

也正是因为这样,长孙无忌颇得李世民信任和器重,对其赞叹说:我之所以能得天下,军功章都有着他一半的辛勤付出。李世民病重临终托孤时,任命长孙无忌为首辅大臣。

总之,无论是论功绩,论亲情关系,还是论威望人品,长孙无忌排在凌烟阁24功臣第一位,是当之无愧、实属名归的。

其它入选凌烟阁功臣的还有:赵郡王李孝恭(列第二)、莱公杜如晦(列第三)、郑公魏征(列第四)、梁公房玄龄(列第五)、申公高士廉(列第六)、鄂公尉迟敬德(列第七)、卫公李靖(列第八)、宋公萧禹(列第九)、褒公段志玄(列第十)……

可以说入选的个个都是劳苦功高的文臣武将,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何大名鼎鼎、战功卓卓的胡公秦琼(即秦叔宝)却位列第二十四位,叼陪末位呢?

秦琼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勇猛刚强。他天生蛮力,武功超群,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如探囊取物耳。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与同样勇猛彪悍的尉迟恭被列为传统“双门神”。

二是战功累累。他追随李世民参加了很多大的战役,并且他几乎每次都伴演着“急先锋”的角色,多次击溃敌军于弹指一挥间,多次力挽狂澜于形势危险之时,其战功岂能用“显著”两字形容。

秦琼之所以会出人意料地叼陪凌烟阁24功臣末位,分析其原因同样有两个。

一是半路出家。秦琼一生跟随的主子很多,他最开始是隋将来护儿部将,后来跟随隋朝名将张须陀去围剿李密。结果轻敌的张须陀死于李密的妙计之下,而秦琼走投无路之下,投靠了裴仁基,再接着跟着裴仁苦转投李密。李密对其很器重,任命他为帐内骠骑。李密死后,秦琼投靠了王世充,后于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秦琼做出弃暗投明之举,他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成了秦王李世民手下的大将。总之,秦琼尽管立下赫赫战功,但因为他“半路出家”的特殊政治背景,不免受人排挤,不免引人猜忌,唐太宗在给功臣排名时,也不得不考虑这一因素。

二是英年早逝。秦琼虽然勇猛,但毕竟是血肉之驱,他多年征战,因为负伤太多,导致了疾病缠身,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也正是因为伤病,他并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再后来,一直卧病在床的他几乎没有参与政事,直到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秦琼病逝,英雄又岂止是泪满襟可以表达。

而秦琼去世后,唐太宗特许把他葬入昭陵,在他墓前立石人石马以表彰其生前战功,并且追赠他为徐州都督、胡国公。可见其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和份量。

同时,贞观十七年,也就是在秦琼病逝五年后,唐太宗在分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时,依然能为“泯入众矣”的秦琼留有一席之地,尽管把他排在了最后,但已经是高看一等,厚爱一层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中为何秦琼排在最后,第一又是谁?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什么长孙无忌排名第一,秦琼倒数第一?
秦琼战功赫赫,为何却被李世民排在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后一名?
表彰功臣的唐凌烟阁,各种势力的奖励与安抚
李世民登基后是怎样对秦琼的?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他们有什么功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