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大利比萨斜塔和比萨大教堂 环球之旅(29)

图1、比萨塔因是斜塔而闻名于世

世界各地的有名建筑不是因为独特设计以及美丽壮观而出名,就是因为年代久远而令人赞叹。比萨塔却因塔斜而闻名于世。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市的奇迹广场,1987年12月,该广场及所包括的四栋建筑(大教堂、洗礼堂、比萨斜塔和墓园)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次会议评为世界遗产,收入遗产名录,编号第395号。

图2、比萨市

比萨(Pisa)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市,阿诺河从城中穿过,人口10余万,面积190平方公里,是兴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古城。原为厄特路丽亚人的重要城市,公元前2世纪被罗马人占领,得到大规模的开拓。中世纪时,比萨成为意大利中部重要的海上共和国。在意大利的各城市中最早独立成城邦国家。后来,比萨在与佛罗伦斯的对抗中不断削弱,1406年被佛罗伦萨击败后并入该城邦。1806年成为意大利王国比萨省的省会,也是著名的文教中心,有1813年由拿破仑创建的大学。公元1564年2月,天文学家、数学家、科学家伽利略出生于此。

图3、古城墙

比萨火车站到比萨斜塔约有2公里(半小时)路程,穿过埃玛努埃莱广场,顺着街道一直向北走,过了阿诺河后看到古城墙,然后向左拐,就看到高大的比萨塔了。比萨塔所在的奇迹广场大门外,是一字排开的纪念品市场,聪明的商人抓住商机,在这里建了一个完全倾斜的世界,五颜六色的纪念品都中了"斜"。由大理石、石膏、陶瓷和玻璃等不同材质制作的斜塔,都是以比萨斜塔为原型仿造的。杯子、花瓶等等,也都是斜的,比萨人以"斜"为美。有意思!

图4、力挽狂澜

该塔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原设计为8层,高56米。但由于设计者忽略了地质情况,地基下沉,导致1178年钟楼兴建到第4层时,发现钟楼已经倾斜偏向东南方,工程因此暂停。1231年,工程继续,第一次有记载钟楼使用了大理石。建造者采取各种措施修正倾斜,刻意将钟楼上层搭建成反方向的倾斜,以便补偿已经发生的重心偏离。1278年进展到第7层的时候,塔身不再呈直线,而是为凹形。工程再次暂停。

图5、背靠斜塔

1360年,在停滞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钟楼向完工开始最后一个冲刺,并作了最后一次重要的修正。1372年摆放钟的顶层完工。钟楼共有7口钟,但是由于钟楼时刻都有倒塌的危险而没有撞响过。这时塔顶已与地面垂线偏离2.1米,并带着残疾的身躯经历了六百多年依然未倒。从此,比萨斜塔闻名全球,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是比萨城的象征,也是比萨人的骄傲与光荣。

像这种因设计、施工问题导致倾斜而出名的,唯有比萨斜塔。真是歪打正着。一般来讲,钟楼都是教堂的附属品,人们主要是看教堂。在这里,恰恰相反,人们都是冲着比萨斜塔来的,钟楼即斜塔是反配角为主角,教堂反而成了配角。钟楼功高盖主啊!

图6、攀登斜塔

斜塔用大理石建造,圆形建筑,直径16米,重1.42万吨。全塔为八层,从底层到顶层分布数量不同的圆柱,并有213个拱门位于塔的各处。二层到7层有外拱廊,塔顶为钟亭。要想真正体验斜塔的"斜"味,一定要争取登塔。登塔参观有严格限制,每批40人,不许带包,参观时间30分钟。如果不预约,很难买到票。女儿提前15天就在网上登记预约。票价15欧元,再加2元的预定费。

因为人在塔顶上感觉到明显倾斜,因此,在售票处明确标明:患有恐高症者慎重选择。我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看到许多人因为没有订到票的懊丧表情,我怎能放弃这难得的机会。





图7、扶正?

在直径16米的塔体内,有294级的螺旋上升台阶直达八层。在塔内攀登,并不会感觉到塔体的倾斜,但有标志牌提醒你偏斜的角度。到了第七层与第八层,外廊开放,可以到外廊观赏比萨城的全景。遥望比萨城,一片鲜红的瓦顶,在纯净的蓝天之下,明丽壮观。广场上的游人如蚂蚁般大小。

塔体自北向南倾斜5.5度,与底层相比,已经倾斜出去五米,虽有护栏铁网保护,总觉得自己的身体也是斜的,有摇摇欲坠之感。加上我有恐高症,腿发软,心发颤,眼睛根本不敢往下看,感觉下面就是万丈深渊。

图8、欲与天公试比高

母女俩却相反,毫无摇摇欲坠的感觉,在露台上跳上跳下。特别是女儿,在护栏边上摆出各种pose,让我给她照相。看到她往后仰、头伸到栏杆外的姿势,我心惊肉跳,照相时手都发抖。

上中学学物理时就知道,1590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俐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几乎同时落地,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不同重量的物体,落地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定律。从此,比萨斜塔更是名扬四海。

图9、塔顶上的钟亭

上世纪,塔身倾斜加重,偏离垂线5.2米,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从事观测该塔的专家盖里教授根据比萨斜塔近几年来倾斜的速度推测出,斜塔将于250年后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缘而倾倒。但是公共事务部比萨斜塔服务局的有关人员对盖里教授的看法提出了反驳,认为只按数学方式推算是不可靠的,比萨斜塔是"一个由多种事实交织成的综合性问题",250年后倒与不倒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假设和预测。

图10、喷泉

意大利政府于1972年向世界各国建筑学家征求保护方案,收集到900多个方案,据说中国的专家也提出了方案。1978年成立了抢救比萨斜塔委员会,1990年,意大利政府将其关闭,开始进行整修。经过12年的修缮,耗资约2500万美元,斜塔被扶正44厘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001年12月15日起再次向游人开放。

广场转角有座喷泉,三个小天使举着比萨的市徽。

图11、比萨墓园

比萨墓园在大教堂旁边,长方形建筑,外墙是白色的大理石墙面,中间为是美丽的庭院。是比萨城重要人物的陵园,始建于 1277年,陆续用了两百多年才建成。园内有600多雕有浮雕的墓碑和石棺,回廊中装饰有精美壁画。二战中墓园被炮火击中,遭到严重破坏。损毁最严重的是那些壁画,后来经过精心的修复成如今的样子。这些壁画中最著名的,是在北侧房间内的《死的胜利》、《最后的审判》和《地狱》三幅壁画。

图12、圣诺望洗礼堂

圣若望洗礼堂(意大利语: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是意大利比萨的一座用大理石砌筑的宗教建筑,为从罗曼式建筑到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过渡的例子,下层使用罗曼式的圆形拱门,而上层采用哥特式风格的尖拱。建于1152年,1363年完成。该建筑高54.86米,周长107.24米,是意大利最大的洗礼堂。室内装饰简洁朴素。中心为八角形洗礼盆。讲道台为尼古拉·皮萨诺在1255年至1260年的作品。该堂有内外两层屋顶,内层为金字塔形屋顶,外层为圆顶,两层之间形成共鸣腔。这样的设计使之内部听觉效果完美。

图13、比萨大教堂

比萨大教堂是欧洲罗马式教堂的代表。罗马建筑的特征主要是:1.利用巴西利卡的长方形平面,并将祭坛前的平面向两侧扩展,形成中心轴线长于两侧的拉丁十字的平面;2.内部用圆柱形成柱廊;3.门窗均用拉得很长的圆拱形;4.整体建筑具有敦实感,墙面大于门窗面积,建筑形象强调垂直线,有向上的感觉。

图14、大教堂正面

大教堂始建1063年,该教堂由16世纪著名工匠詹博洛尼亚(Giambologna)设计建造。平面呈长方的拉丁十字形,长95米,十字交叉点上是一高耸的巨大圆顶,四周皆用开间结构和半原形拱门。最具特色的是大教堂正立面(西门面),高约32米,底层入口处有三扇大铜门,上有圣母和耶稣生平事迹的各种雕像。大门上方是几层连列券柱廊,以带细长圆柱的精美拱圈为标准,逐层堆叠为长方形、梯形和三角形,布满整个大门正面。教堂内外墙面皆是用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砌成,配以彩色镶嵌画。n

图15、教堂大厅

大教堂门票2欧元,教堂内有纵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圆柱。纵深的中堂与宽阔的耳堂相交处为一椭圆形拱顶所覆盖,中堂用轻巧的列柱支撑着木架结构的屋顶,天花板上面布满了金色的花瓣。原藻井毁於1595大火, 新建的藻井加上麥廸次的家徽,據說當初砸了重本,动用黃金有24公斤。内部有一座大理石布道台,是尼科拉皮萨诺设计的。

图16、祭坛

后殿祭坛上半圆形屋顶上是契马布耶(Cimabue) 1302 年的作品《福音书作者圣约翰》,这是他唯一有可靠的记录的作品。圣约翰的脸部表情细腻,罗马风格衣服的色彩团块与褶纹极富立体感,手和脚拜占庭式手法。 

契马布耶(12401302)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画家,生于佛罗伦萨,卒于比萨。原名本奇维耶尼·迪佩波,契马布耶是其绰号。他是13世纪后半期首先进行风格革新的画家,并且是乔托的老师。因而被奉为标志文艺复兴艺术开始从中世纪旧艺术转化的先锋。

图17、圣母加冕礼雕塑

大教堂的拱顶下垂着一盏青铜古灯,那是有名的"伽俐略吊灯"。相传,著名的物理学家伽俐略做礼拜时,观察到该吊灯的来回摆动有周期性,后来提出了物体摆动原理。今天,我们使用的钟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造的。

图18、汉白玉布道坛

教堂里最为珍贵的是一栋12世纪的汉白玉布道坛。在意大利中世纪艺术家中最早表现出对古典艺术的兴趣的是尼古拉皮萨诺(约12201284)。他是活动在比萨的著名雕塑家,主要成就反映在为比萨大教堂设计的汉白玉布道坛的雕刻上。4.61米高的精心雕刻的布道坛,是在1595火灾中幸存下来,1926年重新架设。

图19、中央基座柱为四个女像,代表神学四德

布道讲坛的支柱有两个是立在两个狮子雕塑上,)其他支柱为女像柱和裸体大力士支柱。中央基座柱为四个女像,代表神学四德,基督教传统神学认为所有的伦理道德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道德,即智德(明智)、义德(正义)、勇德(勇敢)和节德(节制)。

图20、大力士支柱代表圣米迦勒

大力士支柱代表圣米迦勒(Michael,也有译为圣迈克尔)。上帝身边的首席战士、天使军最高统帅。《圣经》对他的描述与歌颂非常多,他有着凡人所没有的勇气与无可比拟的威力,他性情勇猛果敢,虽然好战,但是充满慈悲心,对于罪恶的事抱持着绝对的否定与无情的歼灭,是"绝对正义"的化身,毫无参杂一丝黑暗。

图21、汉白玉浮雕《基督降生》

皮萨诺在布道坛的浮雕上表现上《基督降生》、《博士来拜》、和《基督受难》等圣经故事,人物造型都显得庄重典雅,衣纹处理厚重而有质感,层次变化丰富,明显带有希腊罗马古典艺术的痕迹。

图22、汉白玉浮雕《基督受难》

就内容而言,这件作品并没有原则上的进步,然而皮萨诺却采用了一种现实主义的一目了然的艺术语言,使宗教的抽象概念成为物质的具体形象,这样的形象意味着对现实主义的直接感受和高度的造型表现力。正是在这一点上皮萨诺割断了和中世纪传统艺术的内在联系。

图23、圣拉涅利墓(Tomb of St. Ranieri)

教堂里有比萨的守护神圣拉涅利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的陵墓。圣拉涅利的墓原本在后殿后面的主祭坛,因政治原因多次被拆卸和改变位置。1688年,在比萨大公科西莫三世的指示下,装放斯卡切利家族圣拉涅利遗体的古棺被换新。现在我们通过透明的棺材能看到神圣的遗骨。每年6月16号的比萨城都会点燃圣拉涅利的烛火,这是场盛大的节日,十万支烛火将阿诺河上古城的夜晚渲染的彻亮美丽。

图24、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墓

亨利七世Heinrich VII (约1275年1313年8月24日)卢森堡王朝的第一位德意志国王(1308年1313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12年加冕)。亨利七世于1310年进入意大利。亨利七世决定周旋于皇帝党和教皇党之间,而包括但丁在内的许多意大利志士都希望亨利七世能领导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实现统一。但遭到那不勒斯国王罗贝托和教皇克莱孟五世当然的反对。他随即进攻佛罗伦萨,没能取得任何重要战果。他在准备发动新一轮征服时,突然在锡耶纳去世。亨利七世墓建于1315年,不久即因政治原因被拆毁。1985年将原组件恢复于右侧耳堂。

图25、教堂湿壁画

教堂里有许多美丽的壁画,全是圣经里的故事,作者我无从考证。但就是这些壁画,使我们沉醉在教堂里,久久不愿离去。因时间关系,洗礼堂、墓园都没进去。

图26、教堂湿壁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嘴小嘴说世界建筑:意大利比萨斜塔(险些成烂尾的钟楼)
意大利比萨风光
【西欧随笔】二十五争气的比萨斜塔
【意大利比萨】奇迹广场,见证建筑的奇迹
比萨城——不倒的信念,不倒的斜塔
比萨“四宝”的由来与欣赏 前往比萨,只为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