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正经之五——足阳明胃经穴位图

 

5、

足阳明胃经循行图(7——9时)

 

足阳明胃经穴

归属于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阳明胃经腧穴有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大迎穴、颊车穴、下关穴、头维穴、人迎穴、水突穴、气舍穴、缺盆穴、气户穴、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乳中穴、乳根穴、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滑肉门穴、天枢穴、外陵穴、大巨穴、水道穴、归来穴、气冲穴、髀关穴、伏兔穴、阴市穴、梁丘穴、犊鼻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条口穴、下巨虚穴、丰隆穴、解溪穴、冲阳穴、陷谷穴、内庭穴、厉兑穴。,共45穴,左右共90个穴位。

承泣穴

 

   【图解承泣穴位的位置

   

 

    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眼球正下方,眼框骨凹陷处)

   

   【按摩承泣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舒缓治疗: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花眼、白内障等

    按摩承泣穴的功效:散风清热,明目止泪。

   【温馨提示】

    承泣穴位配伍:承泣穴配太阳穴缓解治疗目赫肿痛,承泣穴配阳白穴缓解治疗口眼歪斜。

    针刺承泣穴的方法:直刺0.5-0.8寸,左手推动眼球向上固定,右手持针沿眶下缘缓慢刺入,不宜提插、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或平刺0.5~0.8寸,透向目内眦,局部酸胀,可致流泪。 如果针刺过深或斜刺可刺伤视神经,当深达2寸时可通过神经管刺伤脑,造成严重后果)。 禁灸

    按摩承泣穴位手法: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时间宜短。

    每天坚持按摩承泣穴,可以起到疏通经络,减轻眼肌紧张和疲劳,改善眼的调节的功能。可预防近视眼,缓解眼部疲劳等。注意:此方法适合卸装后或淡妆按摩使用!

四白穴

   【图解四白穴位的位置

    四白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四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目下一寸当眶下孔部位,直对瞳孔)

   【按摩四白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近视、青光眼、鼻窦炎、头痛、眩晕等

    按摩四白穴的功效: 祛风明目、通经活络

   【温馨提示】

    四白穴位配伍:四白穴配攒竹穴缓解治疗眼睑(目闰)动;四白穴配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缓解治疗口眼歪斜。

    针刺四白穴的方法:四白穴斜刺0.2-0.3寸,局部酸胀(四白穴向外上方斜刺0.5寸,入眶下孔可有麻电感放射至上唇部,治疗三叉神经第Ⅱ支痛。)

    艾灸四白穴的方法:不宜灸

巨髎穴

   【图解巨髎穴位的位置

    巨髎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巨髎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按摩巨髎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口眼歪斜、眼睑(目闰)动、鼻衄、齿痛、唇颊肿等

    按摩巨髎穴的功效: 冷降胃浊

   【温馨提示】

    巨髎穴位配伍:巨髎穴配地仓穴、颊车穴缓解治疗口歪;巨髎穴配合谷穴缓解治疗齿痛。

    针刺巨髎穴的方法:巨髎穴斜刺或平刺0.3-0.5

地仓穴

   【图解地仓穴位的位置

    地仓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地仓穴位于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按摩地仓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口眼歪斜、流涎、齿痛、颊肿、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按摩地仓穴的功效:分流胃经地部经水,为阳跷脉提供阳热之气

   【温馨提示】

    地仓穴位配伍:地仓穴配颊车穴、合谷穴缓解治疗口歪、流涎

    针刺地仓穴的方法:地仓穴沿皮刺0.5-1寸。

    艾灸地仓穴的方法:地仓穴艾条灸3-5分钟

大迎穴

   【图解大迎穴位的位置

    大迎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大迎穴位于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按摩大迎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面神经麻痹、口歪、齿痛、牙齿紧闭、颊肿等

    按摩大迎穴的功效: 接受并传送胃经向头部输送的气血物质

   【温馨提示】

    大迎穴位配伍:大迎穴配颊车穴缓解治疗齿痛。

    针刺大迎穴的方法:避开动脉,大迎穴斜刺或平刺0.3-0.5寸。

    艾灸大迎穴的方法:大迎穴艾条灸3-5分钟

颊车穴

   【图解颊车穴位的位置

    颊车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颊车穴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颊车穴的准确位置:下颌角前上方一寸处。

 

   【按摩颊车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腮腺炎等(按压颊车穴对于速止下齿牙痛非常有效

    按摩颊车穴的功效:祛风清热、开关通络

   【温馨提示】

    颊车穴位配伍:颊车穴配地仓穴缓解治疗口眼歪斜。

    针刺颊车穴的方法:颊车穴直刺0.3-0.5寸;颊车穴平刺0.5-0.1寸(可向地仓穴透刺)

下关穴

   【图解下关穴位的位置

    下关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下关穴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

    下关穴的位置:鬓角下,颧弓的下方。上牙齿疼痛:下关穴,上下牙齿疼痛:颊车穴。这两个穴位指压,或用皮肤针敲打都可以,用皮肤针敲打红或让它出点血,下关穴也是这样按揉一两百下,或用皮肤针敲打。

   【按摩下关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牙痛、牙齿紧闭、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按摩下关穴的功效:消肿止痛、益气聪耳、通关利窍

   【温馨提示】

    下关穴位配伍:下关穴配翳风穴缓解治疗耳疾。

    针刺下关穴的方法:下关穴直刺0.5-1寸。

    艾灸下关穴的方法:下关穴艾条灸3-5分钟

头维穴

   【图解头维穴位的位置

    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按摩头维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治疗头痛、头晕目眩、口痛、迎风流泪、眼睑(目闰)动、三叉神经痛、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按摩头维穴的功效:祛风泄火,止痛明目

   【温馨提示】

    按摩头维穴位配伍:头维穴配合谷穴缓解治疗头痛;头维穴配太冲穴缓解治疗目眩。

    按摩头维穴位手法:用双手中部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每次5分钟。

人迎穴

   【图解人迎穴位的位置

    人迎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人迎穴位于颈部,结喉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按摩人迎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咽喉肿痛、咯血、喘息、瘰疬、瘿气、高血压等

    按摩人迎穴的功效:接收胃经气血并分流胸腹

   【温馨提示】

    人迎穴位配伍:人迎穴配大椎穴太冲穴缓解治疗高血压。

    针刺人迎穴的方法:人迎穴直刺或斜刺0.3-0.5寸(避开颈动脉

水突穴

   【图解水突穴位的位置

    水突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水突穴位于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穴气舍穴连线的中点

   【按摩水突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咽喉肿痛、咳嗽、气喘等

    按摩水突穴的功效:冷却循颈项上炎的火热之气并为天部提供水湿阳气

   【温馨提示】

    水突穴位配伍:水突穴配天突穴缓解治疗咳嗽、气喘。

    针刺水突穴的方法:水突穴直刺0.3-0.8寸。

气舍穴

   【图解气舍穴位的位置

    气舍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气舍穴位于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按摩气舍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咽喉肿痛、气喘、呃逆、颈项强等

    按摩气舍穴的功效:冷冷却循颈项上炎的火热之气并为天部提供水湿阳气。

   【温馨提示】

    气舍穴位配伍:气舍穴配水突穴缓解治疗瘿瘤。

    针刺气舍穴的方法:气舍穴直刺0.3-0.8寸。

缺盆穴

   【图解缺盆穴位的位置

    缺盆穴位于人体的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缺盆穴就是咱们见过的很多女演员都有美人肩,这个美人骨头,就是锁骨,锁骨然后里边有一个坑,坑就是缺盆骨,可是大家不要小瞧这盆,这盆可是要命的盆,此盆非彼盆 此盆很重要 用力点击要人命 缺盆穴是五脏六腑很多的经脉都要从这儿走一遍,在《皇帝内经》这本书里曾记载缺盆这个穴位走了很多条经脉,所以说这个地方很重要

   【按摩缺盆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穴中痛、瘰疬。

   【温馨提示】

    按摩缺盆穴方法:坐下,以一手食指指腹先按压对侧缺盆穴,每按压3秒钟后放松3秒钟,进行20次,力量适中;继之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揉动各1分钟。再换另一只手按揉对侧缺盆穴,方法同前。
    特别注意:孕妇禁止按摩缺盆穴,会导致流产

气户穴

   【图解气户穴位的位置

    气户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气户穴位于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

   【按摩气户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咳嗽气喘、胸胁胀满、吐血、呃逆等

    按摩气户穴的功效:燥化胃经水湿,向天部输送阳热之气。

   【温馨提示】

    气户穴位配伍:气户穴配肺俞穴缓解治疗喘咳。

    针刺气户穴的方法:气户穴斜刺或平刺0.3-0.8寸(不易深刺)。

    艾灸气户穴的方法:气户穴艾条灸5-10分钟,气户穴艾炷灸1-3壮。

库房穴

   【图解库房穴位的位置

    库房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库房穴位于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按摩库房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咳嗽气喘、胸胁胀满、咳吐脓血等

    按摩库房穴的功效:存储脾土微粒,燥化脾土水湿。

   【温馨提示】

    库房穴位配伍:库房穴配屋翳穴缓解治疗胸肋胀痛。

    针刺库房穴的方法:库房穴斜刺0.3-0.8寸(不宜深刺)。

    艾灸库房穴的方法:库房穴艾条灸5-10分钟,库房穴艾炷灸3-5壮。

屋翳穴

   【图解屋翳穴位的位置

    屋翳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屋翳穴位于胸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按摩屋翳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咳嗽气喘、胸胁胀满、咳吐脓血、乳痈等

    按摩屋翳穴的功效:散化胸部之热,为胸部提供阳热之气

   【温馨提示】

    屋翳穴位配伍:屋翳穴配天宗穴缓解治疗乳痈

    针刺屋翳穴的方法:屋翳穴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

    艾灸屋翳穴的方法:屋翳穴艾条灸5-10分钟,屋翳穴艾炷灸3-5壮。

膺窗穴

   【图解膺窗穴位的位置

    膺窗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膺窗穴位于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按摩膺窗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咳嗽气喘、胸胁胀满、乳痈等

    按摩膺窗穴的功效:减卸胸腔内部高压,释放胸腔内部能量。

   【温馨提示】

    膺窗穴位配伍:膺窗穴配屋翳穴缓解治疗乳痈

    针刺膺窗穴的方法:膺窗穴平刺或斜刺0.3-0.8寸(不宜深刺)。

乳中穴

   【图解乳中穴位的位置

    乳中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乳中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按摩乳中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促进消化,缓解治疗咳嗽、哮喘、咽喉肿痛、颈部肿大、锁骨上窝痛、乳汁分泌不足等
    按摩乳中穴的功效:开窍苏厥

   【温馨提示】

    按摩乳中穴的方法: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按揉时用力要少轻,每次5分钟。
    特别注意:此穴不可针,不可灸。

乳根穴

   【图解乳根穴位的位置

    乳根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按摩乳根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丰胸、缓解治疗乳痈、乳汁少、乳腺炎等;
    2、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呃逆、胸痛、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等。

   【温馨提示】

    按摩乳根穴的手法:乳根穴位于胸部的正下方,用双手大拇指按住两侧乳根穴,配合呼吸频率,每晚睡前20次
    人体穴位配伍:少泽穴膻中穴治乳痈;配少泽穴足三里穴治乳少。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
    特别注意:击中乳根穴后,很容易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不容穴

   【图解不容穴位的位置

    不容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不容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

   【按摩不容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胃胀胃痛、呕吐、食欲不振、纳呆、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等

    按摩不容穴的功效:承传胃经的地部经水。

   【温馨提示】

    不容穴位配伍:不容穴配中脘穴缓解治疗胃病

    针刺不容穴的方法:不容穴直刺0.5-1寸。

承满穴

   【图解承满穴位的位置

    承满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承满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

   【按摩承满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胃胀胃痛、呕吐、肠鸣、泄泻、纳呆、食欲不振等

    按摩承满穴的功效:存储胃经腹部的地部经水。

   【温馨提示】

    承满穴位配伍:承满穴配足三里穴缓解治疗胃痛。

    针刺承满穴的方法:承满穴直刺0.8-1寸。

梁门穴

   【图解梁门穴位的位置

    梁门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梁门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4寸,距前正中线2寸。

   【按摩梁门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胃痛、呕吐、泄泻、消化溃疡、急(慢)性胃病、胃下垂等

    按摩梁门穴的功效:约束胃经的地部经水并使其维持一定的数量。

   【温馨提示】

    梁门穴位配伍:梁门穴配梁丘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缓解治疗胃痛

    针刺梁门穴的方法:梁门穴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肿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作大幅度提插)。

关门穴

   【图解关门穴位的位置

    关门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关门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

   【按摩关门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腹痛、腹胀、肠鸣、泄泻、身肿等

    按摩关门穴的功效:固化脾土

   【温馨提示】

    关门穴位配伍:关门穴配足三里穴水分穴缓解治疗肠鸣腹泻

    针刺关门穴的方法:关门穴直刺0.8-1.2寸

太乙穴

   【图解太乙穴位的位置

    太乙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太乙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按摩太乙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胃疼、腹胀、心烦、癫狂等

    按摩太乙穴的功效:除湿散热

   【温馨提示】

    太乙穴位配伍:太乙穴配中脘穴缓解治疗胃痛

    针刺太乙穴的方法:太乙穴直刺0.8-1.2寸

    艾灸太乙穴的方法:太乙穴艾条灸5-15分钟,太乙穴艾炷灸3-7壮。

滑肉门穴

   【图解滑肉门穴位的位置

    滑肉门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滑肉门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按摩滑肉门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胃痛、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癫狂等

    按摩滑肉门穴的功效:运化脾土

   【温馨提示】

    滑肉门穴位配伍:滑肉门穴配足三里穴缓解治疗胃痛。

    针刺滑肉门穴的方法:滑肉门穴直刺0.8-1.2寸

    艾灸滑肉门穴的方法:滑肉门穴艾条灸5-15分钟,滑肉门穴艾炷灸3-7壮。

天枢穴

   【图解天枢穴位的位置

    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天枢穴的位置:位于肚脐眼旁开两寸的地方。天枢穴主要是调理以大肠为主的肠道病,对于急性的、慢性的都有用。如果说肚子咕咕作响的那种,也是适合用灸法。
   

    穴位减肥:天枢穴位促进胃肠蠕动


    天枢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肚脐两边旁开两寸的位子。专家提示:经常按揉中脘穴和天枢穴可以起到一定的减肥作用。详细点击:穴位按摩减肥视频》》

    穴位减肥的按摩手法:可以用掌根按揉中脘穴和天枢穴,也可以用掌根由上至下按揉中脘穴,有左至右按揉两个天枢穴;也可以以肚脐为中心,经常画圆,这种按摩叫做摩扶法,这也是最常用的按摩手法。

   【按摩天枢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缓解治疗腹胀、肠鸣、绕脐痛、泄泻、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痢疾、便秘、胆囊炎、肝炎、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
    2、缓解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3、缓解治疗肾炎等。

   【温馨提示】

    按摩天枢穴的手法:在具体按揉时,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人体穴位配伍:足三里穴治腹胀肠鸣;配气海穴治绕脐痛;配上巨虚穴,下巨虚穴治便秘、泄泻。
    刺灸法:直刺 1~1.5寸。
    特别注意:孕妇禁止针灸。

外陵穴

   【图解外陵穴位的位置

    外陵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外陵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按摩外陵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痛经、疝气等

    按摩外陵穴的功效:沉降胃经经气中的脾土尘埃

   【温馨提示】

    外陵穴位配伍:外陵穴配子宫穴、三阴交穴缓解治疗痛经。

    针刺外陵穴的方法:外陵穴直刺1-1.5寸

    艾灸外陵穴的方法:外陵穴艾条灸5-15分钟,外陵穴艾炷灸3-7壮。

大巨穴

   【图解大巨穴位的位置

    大巨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大巨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

   【按摩大巨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腹痛、腹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等

    按摩大巨穴的功效:传输胃经水液

   【温馨提示】

    大巨穴位配伍:大巨穴配中极穴次髎穴缓解治疗小便不利。

    针刺大巨穴的方法:大巨穴直刺1-1.5寸

    艾灸大巨穴的方法:大巨穴艾条灸5-15分钟,大巨穴艾炷灸3-7壮。

水道穴

   【图解水道穴位的位置

    水道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水道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按摩水道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遗尿、便秘、月经不调、痛经、疝气等

    按摩水道穴的功效:传输胃经的地部经水。

   【温馨提示】

    水道穴位配伍:水道穴配三阴交穴中极穴缓解治疗痛经、不孕

    针刺水道穴的方法:水道穴直刺1-1.5寸

    艾灸水道穴的方法:水道穴艾条灸5-15分钟,水道穴艾炷灸3-7壮。

归来穴

   【图解 归来穴位的位置

    归来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归来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按摩 归来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腹痛、疝气、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带下、阴挺、遗精、阳痿等

    按摩归来穴的功效:传输胃经下行经水,散化冲脉外传之热。

   【温馨提示】

    归来穴位配伍:归来穴配三阴交穴中极穴缓解治疗月经不调;归来穴配大敦穴缓解治疗疝气。

    针刺归来穴的方法:归来穴直刺1-1.5寸

    艾灸归来穴的方法:归来穴艾条灸5-15分钟,归来穴艾炷灸3-7壮。

气冲穴

   【图解气冲穴位的位置

    气冲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气冲穴位于人体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按摩气冲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肠鸣腹痛、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难产、睾丸肿痛、疝气等

    按摩气冲穴的功效:将冲脉之气渗灌胃经

   【温馨提示】

    气冲穴位配伍:气冲穴配气海穴缓解治疗肠鸣腹痛。

    针刺气冲穴的方法:气冲穴直刺0.5-1寸

髀关穴

   【图解髀关穴位的位置

    髀关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髀关穴位于人体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按摩髀关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膝(髋、股)痛、麻痹、瘫痪、腿膝肿痛、下肢麻木、下肢屈伸不利、股外侧皮神经炎等

    按摩髀关穴的功效:健脾除湿,固化脾土

   【温馨提示】

    髀关穴位配伍:髀关穴配伏兔穴缓解治疗痿痹。

    针刺髀关穴的方法:髀关穴直刺1.5-2.5寸,局部酸胀,可向股外侧部扩散,以治股外侧皮神经炎

    艾灸髀关穴的方法:髀关穴艾条灸5-10分钟,髀关穴艾炷灸3-5壮。

伏兔穴

 

   【图解伏兔穴位的位置

    用手掌的掌跟对准膝盖的髌骨底下,中指的底下位置就是伏兔穴。(股前外侧,髌底上六寸,髌前上赫与髌底外侧线端的连线上)


    为什么要跪着取伏兔穴呢?站着为什么不好用呢?站着这个穴就不存在了,必须跪着,伏兔穴穴才会出现。特定的姿势,来取这个特定的穴位,才能收到特定的效果。

   【按摩伏兔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一穴一病之伏兔穴治疗腰椎间盘突、腰痛腿疼、腰肌劳损等

    伏兔穴在胃经上,胃经上的穴位为什么能治好腰疼腿疼?

    因为伏兔穴是阳明经的穴,阳明属胃,胃经多气多血(气血活了,腰上就得到濡养)刺激这个穴位它就能加强气血的运行,濡养腰部的神经经络,就马上可以解除疼痛.

    腰疼腿疼是什么造成的呢?

    一般都是虚寒、肾虚着凉,大部分腰腿疼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少部分是外伤。

    很多部位都可能出现疼痛,它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但是归集到根本,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所以我们经常会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伏兔穴又归于阳明胃经,阳明经是多气多血,只有气血充足了,那么它各个部位脏腑组织器官濡养它的气血,得到了它生理需求了,那么它的气血就通了,这样他的症状就会得到减轻和缓解。

   【温馨提示】

    针灸伏兔穴属足阳明胃经穴,是治疗腰痛的最好穴位,也可用砭石按压伏兔穴。

    用砭石按摩,如果按摩腰背部面积大一点的,可以用大头的按摩,如果按摩某一点,比如伏兔穴,就用小点的按摩;在一点就是看这个人的胖瘦,如果较胖的人就应该用大头的按摩,如果比较瘦,就要用小头的去按摩

    用砭石按摩伏兔穴最关键的就是它的力度,这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定,有的人是比较敏感,稍微按一点,酸胀就特别明显,这时按摩手法一定要特别轻点;如果经常按摩,手法可以重点

    用手按摩伏兔穴的方法:90度往下按,一次按摩36下,点击36下就可以了,也就是36秒。(也可以艾灸伏兔穴,先找到伏兔穴的位置,然后艾灸伏兔穴,每天1至2次,每次10至15分钟。)

    再次说一下伏兔穴的位置:膝上六寸

    如果是腰疼腰凉腰肌劳损,找到伏兔穴,没有针也没有针灸,按36下,90度往下按。

阴市穴

   【图解阴市穴位的位置

    阴市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阴市穴位于人体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

   【按摩阴市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小腹胀痛、水肿、腿膝麻痹酸痛、屈伸不利、疝气等

    按摩阴市穴的功效:温下焦,散寒除湿;通经络,强腰膝,利关节。

   【温馨提示】

    阴市穴位配伍:阴市穴配足三里穴阳陵泉穴缓解治疗腿膝痿痹。

    针刺阴市穴的方法:阴市穴直刺1-1.5寸。

    艾灸阴市穴的方法:阴市穴艾条灸5-10分钟,阴市穴艾炷灸3-5壮。

梁丘穴

   【图解梁丘穴位的位置

    梁丘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梁丘穴位于人体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梁丘穴治疗急性胃痛(胃痉挛绞痛),梁丘穴的位置在 膝盖的髌骨外上缘,上两寸的地方。

    梁丘穴的另一种取穴方法:手心手掌包住髌骨,虎口向上,大拇指尖按下的位置就是梁丘穴。(大拇指的长度正好也是两寸)。 一般的胃痛不用这个穴位,梁丘主要解决严重的急性胃痛。操作方法:用手指用力按压一两分钟。或用皮肤针敲打,争取在一两分钟内敲打出些血。

   【按摩梁丘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膝胫痹痛、鹤膝风、胃痛、胃痉挛、腹泻、膝盖头痛、乳痈等

    按摩梁丘穴的功效:约束并屯积胃经经水

   【温馨提示】

    梁丘穴位配伍:梁丘穴配足三里穴中脘穴缓解治疗胃痛。

    针刺梁丘穴的方法:梁丘穴直刺0.5-1寸。

    艾灸梁丘穴的方法:梁丘穴艾条灸5-10分钟,梁丘穴艾炷灸3-5壮。

犊鼻穴(外膝眼穴)

   【图解犊鼻穴(外膝眼穴)位的位置

    犊鼻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犊鼻穴位于人体膝部,屈膝,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按摩犊鼻穴(外膝眼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等

    按摩犊鼻穴的功效: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

   【温馨提示】

    犊鼻穴位配伍:犊鼻穴配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缓解治疗膝痛

    针刺犊鼻穴的方法:犊鼻穴向后内斜刺0.5-1寸。

    艾灸犊鼻穴的方法:犊鼻穴艾条灸5-10分钟,犊鼻穴艾炷灸3-5壮。

足三里穴

   【图解足三里穴位的位置

    足三里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即:膝关节处有一个髌骨,髌骨下两边有两个坑,叫膝眼穴,内侧的叫内膝眼,外侧的叫外膝眼,从外膝眼开始,往下,四个指。胫骨的前边一个指头宽,然后四个指头在外膝眼的下面,这个位置就是准确的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胃经的第一要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反复地用大拇指按揉,四个手指头保住腿肚或者用中指按压法,来按揉或者用拳捶打,一般捶打两三分钟就可以了。大便很稀的那种,就用艾灸法,一般灸两三分钟就可以了,皮肤针也可以。详见点击:缓解治疗腹泻的穴位》》


    第二种寻找方法: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把你的手腕横纹,对准膝盖处髌骨的上边,这手自然的搭下去,中指尖指的位置)换左手用同样方法可以找到左腿足三里。
   

   【按摩足三里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2、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
    3、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4、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

   【温馨提示】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上巨虚穴

   【图解上巨虚穴位的位置

    上巨虚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上巨虚穴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按摩上巨虚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阑尾炎、胃肠炎、细菌性痢疾、便秘、膝胫酸痛、下肢痿痹、脚气等

    按摩上巨虚穴的功效:调和肠胃,通经活络

   【温馨提示】

    上巨虚穴位配伍:上巨虚穴配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缓解治疗膝痛

    针刺上巨虚穴的方法:上巨虚穴直刺1-1.5寸,局部酸胀。

    艾灸上巨虚穴的方法:上巨虚穴艾条灸5-15分钟,上巨虚穴艾炷灸3-7壮。

下巨虚穴

   【图解下巨虚穴位的位置

    下巨虚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下巨虚穴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按摩下巨虚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小腹痛、泄泻、痢疾、乳痈、下肢痿痹等

    按摩下巨虚穴的功效:为胃经提供阳热之气。

   【温馨提示】

    下巨虚穴位配伍:下巨虚穴配天枢穴气海穴缓解治疗腹痛

    针刺下巨虚穴的方法:下巨虚穴直刺1-1.5寸。

丰隆穴

   【图解丰隆穴位的位置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这个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1到3分钟。

    穴位一般比周围要敏感,按摩丰隆穴时会有轻微疼痛感。

    丰隆穴是双穴,两腿外侧都有,丰隆穴的位置还 是比较好找,在足外踝(高点)上八寸的地方,外踝到外膝眼正好是十六寸,实际上正好就是它们两个连线的中点,也是肌肉很丰满的地方。操作方法:基本是自己 可以操作,首先用大拇指对准穴位旋揉按压一百次、两百次都可以,因为它不存在风寒风热,如果说是白痰也可以用灸的方法,热痰用皮肤针扣刺,还有有力度的捶 打。

    化痰的第一要穴:丰隆穴

    丰隆穴属于胃经,但跟脾 关系最为密切,脾胃两者是相表里的,如果脾虚不能运化身体中的水湿、痰湿,它要经过曲线救国,在最好的朋友那里找一个胃经联络脾经的一个穴位(丰隆穴)。 一种情况痰多,总咳不完,用丰隆穴可以尽早地把这些痰排出来,还有一种情况:感觉有痰,在喉咙里老是巴着咳不出来,用到丰隆穴以后可以让痰变稀,稀释以后 再咳就非常容易了。痰咳出来以后就会感觉呼吸道非常通畅,炎症也好的快一些。痰本身是带菌的,痰咳出去以后,对我们呼吸道的畅通,对炎症的消除都有很大的 帮助。详情点击:治疗咳嗽的穴位 止咳化痰效果好》》

   


    化痰第一要穴 丰隆穴的准确位置:从外膝眼和外踝高点,连线的中点(丰隆穴和足三里虽然是同一条经,但不在同一条线上)。按压三隆穴或捶打一两百次,或用皮肤针敲打。丰隆穴可以视情况用灸法,但不是主要的,主要还是按揉或皮肤针叩刺,同时还要做吞咽口水动作,一般做三到五次效果就很明显。详细点击:咽喉炎疼痛的治疗穴位》》

   【按摩丰隆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丰隆穴属于胃经,是胃经的络穴,又联络脾经。丰隆穴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的效果。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③癫狂。④下肢痿痹。

    丰隆,丰者大也,隆即盛意。从字面上看,丰隆应该是使人丰满隆盛的,其实恰恰相反,此穴是减肥消脂的大穴

    丰隆穴也称化痰穴,是专门化痰的。中医这个“痰”有很多的说道,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痰,一般是指呼吸系统的分泌物,我们平时吐的痰就是这个,故狭义的痰又称外痰。广义的痰指内痰,内痰的形成主要是我们体内的体液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失去了正常的运行功能,逐步停蓄凝结成为一种黏稠状的、有害的液体。这种液体是不咯出来的,而留伏在体内产生病变。“痰随气行,无处不到”,因而会使人体生病。

    举个例子来说,生活中常说的高脂血症在中医里就属于“痰浊”、“痰痹”的范畴。中医认为,脾虚则生痰。高脂血症以脾为重,脾虚水湿内停生痰浊,痰浊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虚不能推动血行则致血淤。因此,从脾辨证治疗高脂血症是有效果的。

    现代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支气管炎、腓肠肌痉挛、肥胖症等。配阴陵泉商丘足三里治疗痰湿诸症;配肺俞、尺泽治疗咳嗽痰多。

   【温馨提示】

    【针灸法】直刺l~1.5寸。

解溪穴

   【图解解溪穴位的位置

    解溪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解溪穴位于人体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足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按摩解溪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腹胀、便秘、癫狂、头面浮肿、下肢痿痹等

    按摩解溪穴的功效:分流胃经经水。

   【温馨提示】

    解溪穴位配伍:解溪穴配阳陵泉穴悬钟穴缓解治疗下肢痿痹。

    针刺解溪穴的方法:解溪穴直刺0.3-0.5寸。

    艾灸解溪穴的方法:解溪穴艾条灸5-10分钟,解溪穴艾炷灸3-7壮。

冲阳穴

   【图解冲阳穴位的位置

    冲阳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冲阳穴位于人体的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按摩冲阳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头痛、牙痛、口眼歪斜、胃脘痛、足背肿痛等

    按摩冲阳穴的功效:燥化胃经水湿,生发阳气。

   【温馨提示】

    冲阳穴位配伍:冲阳穴配大椎穴丰隆穴缓解治疗癫狂痫。

    针刺冲阳穴的方法:冲阳穴直刺0.3-0.5寸(避开血管)。

陷谷穴

   【图解陷谷穴位的位置

    陷谷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陷谷穴位于人体的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按摩陷谷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痢、面目浮肿、目赤痛、疝气、足背肿痛等

    按摩陷谷穴的功效:输送胃经气血

   【温馨提示】

    陷谷穴位配伍:陷谷穴配陷上星穴囟会穴前顶穴公孙穴缓解治疗卒面肿。

    针刺陷谷穴的方法:陷谷穴直刺0.5-1寸。

    艾灸陷谷穴的方法:陷谷穴艾条灸5-10分钟,陷谷穴艾炷灸3-5壮。

内庭穴

   【图解内庭穴位的位置

     内庭穴属足阳明胃经,“内”,进入的意思,“庭”,门庭的意思,本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趾缝如门,喻穴在纳入门庭之处,故名“内庭”。

   【按摩内庭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口臭、胃热上冲、腹胀满、小便出血、耳鸣等。

   【温馨提示】

    按摩手法:用手指尖点按2至3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口臭、腹胀满。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治5至10分钟,一天一次,可治疗腹胀痛,耳鸣。

    刮痧方法:用角刮法刮拭穴位,以出痧为度,隔天一次,治疗肠疝痛、便秘、足背肿痛。

    穴位配伍:

    内庭穴配合谷穴,有清热的作用,主治牙痛。

    内庭穴配上星穴,有清利头目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厉兑穴

   【图解厉兑穴位的位置

    厉兑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厉兑穴位于人体的脚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按摩厉兑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面肿、齿痛、鼻衄、咽喉肿痛、心腹胀满、胃脘疼痛、热病、多梦等

    按摩厉兑穴的功效:沟通胃经体表与体内经脉及交换气血物质。

   【温馨提示】

    厉兑穴位配伍:厉兑穴配内关穴神门穴缓解治疗多梦。

    针刺厉兑穴的方法:厉兑穴斜刺0.1-0.2寸(点刺出血)。

    艾灸厉兑穴的方法:厉兑穴艾条灸3-5分钟,厉兑穴艾炷灸1-3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胸部的胃经穴位健脾土治乳痈【气户/库房/膺窗/乳中/乳根】
急、慢性喉炎,按摩穴位来解决
足太阳膀胱经脾俞穴位位置图_按摩脾俞穴的作用与好处
络穴
【中药养生】教你怎么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
拍打胃经一个半月 眼袋消失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