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秭归并非屈原故里 三大铁证证实屈原生于楚都纪郢

  荆州晚报讯 记者苏菱 安娇姣

  “屈原出生秭归”千年来为不少学者所公认,然而,近日,荆州著名学者、中国屈原学会名誉理事张世春,经多年考证得出石破天惊的新论:秭归并非屈原的故里,屈原生于楚都纪郢铁证如山。

  近日,张世春的新论“屈原生于楚都铁证如山,三峡遗迹传说当有根源”在《中国屈原学会第14届年会暨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发表。此论得到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楚史所所长蔡靖泉的肯定。张世春有哪些铁证,足以推翻“屈原故里秭归”论?且随晚报记者一起探个究竟。

  严肃文史不能儿戏化

  屈原出生秭归系千古谬误

  张世春告诉记者,袁崧是第一个将屈原遗迹与秭归名县挂起钩来的人。郦道元将袁崧的挂钩引进《水经注》,并同时对挂钩产生怀疑。但是,袁崧的挂钩被后人放大,郦道元的怀疑却被忽略。

  中国屈原学会首任会长汤炳正曾说:“屈原故里在秭归,晋以前无载记可据”。至于其地名'乐平里’,乃出自晋代庾仲雍的《荆州记》,他始终怀疑这不是原始的名称,而是后人根据《哀郢》里的话附会而成。张世春认为,汤先生所说有理。《汉书。地理志》关于秭归的记载,没有屈原的信息。《后汉书。地理志》关于秭归的注释,则引进了《荆州记》关于屈平故宅、累石为屋诸事。《后汉书》是晋人的作品,屈原与秭归的联系写进正史,便为后人演绎“屈原出生秭归”奠定了基础。郦道元任过东荆州刺史,其《水经注》多次引用屈原诗赋,但却没有屈原生于秭归的信息。

  张世春称,“屈原生于秭归”论的始作俑者是朱熹。朱熹注屈原“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句说:“鸟盖自喻,屈原生于夔峡,而仕于鄢郢,是自南而集于汉北也。”朱熹此注一出,“屈原出生秭归”便成了定论。然而,朱熹此注全部错了。屈原既不生夔峡,也不仕鄢郢。清朝,“屈原出生秭归”写进了《康熙字典》。如此,“秭归论”更是谬种流传。

  张世春认为,基于《水经注》的影响,郦道元既为“屈原生于秭归”背了千年黑锅,也为其论做了千年宣传。

  同时,张世春还介绍,宜昌人杨守敬对“屈原出生秭归”也是持谨慎态度的。他作《水经注疏》,唯对郦道元“余谓山松此言,可谓因事而立证,恐非名县之本旨矣”一句没作任何注释。近数十年,屈原出生秭归之说,得到郭沫若先生力捧。他为秭归题书“屈原故里”,于是,屈原便毫无疑问地入了秭归籍。

  屈原自述东方朔论断魂归故里说

  屈原出生郢都三大铁证

  张世春认为,屈原出生于楚纪南郢都铁证如山,无法推翻。

  他说,学术论证有如法庭举证,若后来的证据无法推翻前头的证据,那么后来的证据是不应该被采信的。

  汤炳正先生说“屈原故里在秭归,晋以前无载记可据”。但事实正好相反,屈原出生于楚国国都纪郢,西汉及以前就有载可据。

  张世春为记者一一罗列了证据。

  他称,屈原自己就曾说郢都是其终古之所居。屈原《哀郢》有“去故乡而就远”,“去终古之所居”句,说郢都就是他“自古以来”的故乡。从屈原家族世袭三闾大夫之职看,至少屈原及其祖父三代都出生于郢都。

  对屈原出生郢都的论断,西汉学者东方朔就已作出。同时,张世春指出,魂归之处就一定是出生地。

  宋玉为屈原招魂,宋要其灵魂回到楚都。中国葬俗核心内容是魂归故里,即人死了灵魂一定要回到出生的地方。楚俗人出生之后,其胞衣即胎盘要用陶罐装好,埋于房前屋后。胞衣所在,就是人死后魂灵所归的路标。屈原死在外边,灵魂得回到出生地,不能成孤魂野鬼。于是,宋玉就为屈原招魂。宋玉《招魂》说:“先生您回来吧,回返故居呀。”“先生您回来吧,您从郢都的东门进来呀。”“先生您回来吧,您回来认宗归祖吧”。这里,宋玉不仅要屈原的魂灵回到纪南城,而且还要他从东门进来。这是何等的具体准确呀。特别是宋玉要屈原的灵魂回来认宗归祖,属于铁证。所谓认宗归祖,就是灵魂回到家庙,与祖先的灵牌排序,接受后人祭祀。屈原那个时代是巫风盛行的时代,一个非生于楚都的人,死后的魂灵是根本不可能被招进郢都来的。一个非生于血亲家族的人,其灵魂更不可能进入家庙认宗归祖。

  据此,古典文学研究家浦江清教授说:“屈原的出生地点是楚国的都城,郢。”所以,许多人认为他是湖北秭归县人,那是不可靠的,是后来的附会。

  三峡遗迹传说从何而来

  它们都源自宋玉两赋

  那么,秭归及三峡地区众多的屈原遗迹传说又从何而来呢?张世春认为,它们都源于宋玉的《高唐赋》与《神女赋》。

  张世春说,宋玉与屈原都在楚顷襄王朝内当过官。因此,宋玉最清楚屈原的遭遇,及其流放行踪。因为顷襄王的专制,宋玉无法阻止楚王对屈原的残害,只得用“两赋”来怀念屈原,并讽谏顷襄王,从而为屈原暗鸣不平。宋玉“两赋”的特定环境是三峡地区,与屈原《山鬼》《离骚》的描述环境十分吻合。由此,张世春根据战国出土文字资料考证,屈原流放实际上是去找楚人的先祖诉说冤情。屈原先祖熊渠埋葬于郢都西北,远祖炎帝埋葬于湘西苍梧。所以,屈原流放所走的路线应该是从郢都出发,经荆山、三峡、沅湘到苍梧,没于汨罗。此行路径,都有屈原遗迹与传说。

  张世春考证,三峡屈原遗迹传说,上至巫山,下至宜都约十多处,决非秭归一地独有。宋玉笔下的巫山神女,郭沫若考证为山鬼。山鬼即屈原,唐人称为楚王神。秭归一词确出于宋玉“ 两赋”。宋玉“两赋”则是屈原《山鬼》的续篇。因此,他认为,屈原的出生地与屈原遗迹传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蔡靖泉教授看过张世春的论文后说:“大作拜读,感觉诚为厚积薄发之文,持之有故,论之在理。”张世春说,对屈原的研究纪念崇拜,已经形成“屈原文化”,它是楚文化的重要一支。屈原文化属下的“龙舟文化”又异军突起,正在与世界文化交融。因此,他遗憾地称,屈原文化源于荆州,而荆州没有足够重视,致使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旁落。我们当好好反思并亡羊补牢。(荆州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秭归屈原故里吟 [七律]
秭归---今天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湖北秭归 屈原故里
秭归——屈原故里
屈原故里筑诗台[七绝]
端午节的习俗,这个端午,梦回秭归,与屈原交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