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屈原作品中的酒文化

摘要:

  屈原在作品中,不同程度地记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酿酒工艺、饮酒方法和酒的类别,具有典型的楚文化特色。屈原不仅以酒后之表象喻世警人,而且折射出他“独清”、“独醒”的高尚情操,其文化价值弥足珍贵。

关键词:

  屈原;酒;文化

  屈原在《渔父》中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伟大诗人屈原虽然以“醉”之义讽刺昏庸的楚王朝政,但其作品所反映的酒文化堪称绚丽多彩,并较详细记述了先秦战国时期的酿酒工艺、饮酒方式、酒之种类,其文化价值弥足珍贵。

一、酿酒工艺

  屈原作品所载酿酒方法,具体而丰富。

  1. 添加米曲。《大招》:“吴醴白蘖,和楚沥只。”意思是说,用白曲酿成的吴国甜酒,掺和楚地之酒中,制成楚地特有的清酒。汉代王逸《楚辞章句》注释说:“言使吴人浓醴,和以白米之曲,以作楚沥,其清酒尤其美也。”[1](P220)蘖,即酒曲,是一种酿酒用的发酵剂。楚地的沥酒加入米曲酿成的甜酒即可成为美酒。

  2. 多次酿造。反复酿制可造就味美纯真之醇酒。屈原作品有多例。

  一是三酎酒。《招魂》:“酎清凉些”。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释曰:“酎,三重酿酒。”[2](P209)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酎”:“谓用酒为水酿之,是再重之酒也。次又用再重之酒为水酿之,是三重之酒也。”[3](P243)指用二次酿成的酒再加水发酵而成,由于这种酒经过多次反复酿造、提炼,故其浓度较高。“酎”的本意即指高浓度的醇酒。蒋天枢《楚辞校注》有“酎,陈年醇酒,性强烈”[4](P2209)之说。

  二是四酎酒。《大招》:“四酎并熟,不涩嗌只。”清代蒋骥《山带阁注楚辞》释曰:“四酎,四重酿之醇酒。……不涩嗌,言其味滑,不滞咽喉也。”[5](P174)经过反复酿造的酒,不仅不刺激咽喉难饮,而且爽口易咽,浓香四溢。“四酎”是指经过四次酿造的高浓度白酒。

  3. 挫糟取纯。《招魂》:“挫糟冻饮”。《楚辞章句》释曰:“挫,提也。……提去其糟,但取清醇。”汤炳正《楚辞今注》释曰:“挫,挤。挫糟,即压去酒糟。”[6](P2209)沥除酒渣,获取清亮之酒。

二、饮酒方法

  屈原作品中反映的饮酒方式亦很多,有的至今仍沿用不衰。

  1. 冰镇。《大招》“清馨冻饮,不歠役之”、《招魂》:“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王逸释曰:“冻,冰也。……取清醇,居之冰上,然后饮之,酒寒凉,又长味,好饮也。”由此可见,冰冻后的酒更清甜可口。此处的冻饮是与温饮相对而言的,酷夏冻饮,寒冬温饮,兴味盎然,别有情趣,至今仍袭。昭示出古代楚人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特有的饮酒习俗。

  2. 配料。饮酒时添加配料,味美且香醇。在屈原作品中有以下几例:

  一是蜜酒,即在酒中添加蜂蜜或甜食。《招魂》:“瑶浆蜜勺,实羽觞些。”瑶浆即玉色美酒,这里的“勺”通“酌”,蒋骥释曰:“玉色之酒,以蜜和之。”

  二是桂酒,即用桂花浸泡的酒。《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桂浆”。桂浆即桂花酒。

  三是椒酒,即用花椒浸泡的酒。《九歌·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亦有记载:“按《四民月令》云:‘过腊一日,谓之小岁。拜贺君亲,进椒酒从小起。’……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芳香,故采花以贡尊。”[7](P2)用椒花泡制的酒,还可用于祭祀。

  蜜酒重在味甜,桂酒重在气香,而椒酒既重在味又重在香。对酒添加配料,还有强身健体之功效,如蜜酒,可润嗓利肺,滋补脾肾。

三、酒之类别

  汉代《释名·释饮食》:“酒,酉也。酿之米曲酉泽,久而味美也。”此“酒”是酒类之总称,在屈原作品中不仅有多种称谓,而且品种亦有别。

  1. 浆。如上文所举的“瑶浆”、“桂浆”、“椒浆”,还有《招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的“琼浆”。这类浆型酒,均是一种低度酒。“瑶浆”含糖量较高,如同当今的汽酒;“桂浆”和“椒浆”主要是指加了桂或椒的香料,如同当今的香槟酒;“琼浆”是一种低度红酒,如同当今的葡萄酒。因琼为淡红色,此处形容酒的颜色为淡红。清代胡文英《屈骚指掌》说:“琼浆,红酒也。”[8](P2209)

  2. 醴。《大招》:“吴醴白蘖”。汉代郑玄注《周礼·酒正》之“醴”曰:“醴,犹体也,成而汁滓相将,如今甜酒矣。”[9](P241)实际上相当于当今的甜酒,有的称醪糟、米酒。汤炳正释曰:“醴,一宿熟的酒,即今之甜酒。”另外,《渔父》:“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此处的“糟”、“醨”有如当今的甜酒,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带滓之酒谓之糟”,洪兴祖《楚辞补注》:“醨,薄酒也。”薄酒即指浓渡较低的酒。

  3. 沥。“沥”(清酒)是楚地特有的。《大招》:“和楚沥只”。宋代朱熹《楚辞集注》释“沥”曰:“清酒也。”[10](P216)今人黄凤春《浓郁楚风》说“楚沥是一种含酒精度较高的酒”[11](P84)。另外,对于《大招》“不歠役之”,于省吾《泽螺居楚辞新证》认为“役”字过去不得其解,应读为“烈”字,意即烈酒,意思是不喝浓度较高的酒。[12](P84)

  除以上所述之外,屈原在作品中还描述了饮酒之忧乐和酒后之形态。如:《招魂》“娱酒不废,沉日夜些”,意谓喝酒取乐不停息,日日夜夜竟沉溺;“酎饮尽欢,乐先故些”,意谓畅饮美酒尽情乐,先辈故旧都欢喜;“美人既醉,朱颜酡些”,意谓美人已经醉了酒,粉面泛起红光。屈原在《招魂》中细致地刻画了楚王朝廷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以铺陈的艺术手法展现沉溺于酒、昏昏而醉的世态。《渔父》两言“众人皆醉”,一是渔父曰:“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二是屈原自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醉”是屈原对腐败的楚王统治集团的讽刺。从古籍文献看,以“醉”之义嘲讽时政,屈原首开先河,由此也说明屈原具有“独清”、“独醒”的高尚情操。从屈原作品所述的这些内容看,他对酒性、酒艺是熟知的,但他以酒后之表象深层次地喻世警人,对酒性见解独特,对醉态寓意深远,明确表达了自己“独醒”的人生观念。

  屈原作品中的酒文化主要集中在《招魂》、《大招》、《九歌》、《渔父》等诗篇中,这些诗篇作为诗歌体裁,能反映如此众多的传统酒文化,而且有的内容在其它古籍文献中鲜有记载,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价值,堪称古典文学中的奇葩。

  参考文献:

  [1][2]洪兴祖.楚辞补注[M].白化文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3][9]周秉高.楚辞原物[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

  [4][6][8]崔富章,李大明.楚辞集校集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蒋 骥.山带阁注楚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7]姜彦稚辑校.荆楚岁时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6.

  [10]梅桐生.楚辞今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11][12]黄凤春.浓郁楚风[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校对 鲁 涛]

  DRINKING CULTURE IN QU YUAN'S WORKS

  TAN Jia-bin

  (Qu Yuan Memorial Hall of Zigui County, Zigui 443600, China)

  Abstract: Qu Yuan recorded in his works about the wine-brewing art, how people drank and the kinds of wine. Qu Yuan observed people's personality after their drinking. He remained sober all the time, which showed his lofty individual personality.

  Key words: Qu Yuan; wine; culture

  (发表于《云梦学刊》2012年第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酒史酒事丨王红波:屈原与酒
小李上学,古代汉语,楚辞,屈原,渔父
端午-屈原-渔父(写在2019年端午节)
【网络首发】 屈子的旷世知音王船山
屈原与渔父
屈原《楚辞》中最经典的十句,字字皆动人,句句是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