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秘湖湘】洞庭庙探秘记:奔腾不息的洞庭湖波涛,在诉说怎样的历史沧桑?
 本帖最后由 彭银华 于 2019-4-15 08:29 编辑





洞庭庙探秘记

文 / 弘扬剑


    君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取意于洞庭龙君的"洞府之庭"。

    一望无际的湖水之中有这么一处青山,本来就显得清幽神秘,神话传说更给君山带来了许多神奇和浪漫。洞庭庙就更是传说中的传说。

    洞庭庙气象宏大,青瓦红墙,雕龙画凤,肃穆典雅,九龙引柱,条条巨龙蜿蜒盘旋,神态姿势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让人不禁遐想联翩,思绪仿佛回到几百年前或更久远久远。

    这是一座因神话故事而引人入胜的庙宇。相传白脸书生柳毅传书救了洞庭龙王的女儿后,为了答谢他,洞庭龙君便将三公主许配给他,柳毅由此被封为洞庭王,完成了从白脸书生到黑脸大王的华丽转身。

    黑脸洞庭王做了很多的好事,人民为了纪念他,便在君山修建了洞庭庙。古往今来,凡过往洞庭湖的船只和渔民,都会落帆进庙烧香,祈求平安顺风。

    然而在老岳阳人的闲谈当中,却流传着另外一种传说。

    “君山的老洞庭庙已于1954年被淹,现存的洞庭庙是由著名的慈善家候希贵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捐资重建的。在我们岳阳县鹿角镇的湖中也有一座洞庭庙,而且是最正宗的洞庭庙” 。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耄耋老者的一席话撩发了我们网友的好奇之心。近日,我们一行四人,驱车来到了岳阳县鹿角镇进行现场寻访探秘。

    从岳阳市往南出城,越野车沿201国道运行约四十分钟后,我们到达了岳阳县的湖边重镇鹿角镇。

    当地一位老渔翁告诉我们:小时候他爷爷跟他讲过,以前湖中间确实有一座洞庭庙,我们本地人叫他龙王庙,夏秋季洞庭湖涨水时被湖水淹灭看不到,要到冬天枯水和春天桃花水来以前才能看到,这个时期正好。不过庙宇早已被毁,大概就只剩下一个坡地和许多古老的石头。而关于老洞庭庙遗址,更多的是指向洞庭湖中的一个名叫老庙台的水底荒岛。

    我们在这位老渔翁的帮助下,几经周折租了一艘渔船,穿过重重密布的迷魂阵,向洞庭湖中的荒岛驶去。

    在洞庭湖的浅水滩和一些回水湾段,整个湖边密密麻麻的布满着一种叫“迷魂阵”的渔网。一个小时后,我们好不容易穿过迷魂阵,来到洞庭湖中的一个荒岛,但由于洞庭湖正处于枯水季节。滩干水浅,渔船无法靠近老庙台,只能远远的停泊在荒岛前的湖滩上,余下的近三公里湿地湖滩,将全靠步行来完成。

    刚踏上湿地湖滩,我们的心情非常激动。跟着向导老渔翁的脚印,大家兴致勃勃的抓拍着美丽洞庭的自然风光。可是好心情不久就被恐惧所替代。退水后的湿地,外表看起来似乎已经很干燥,但是仔细一看,从龟裂的缝隙中,隐隐还能看到汪汪水泽,坎坷的泥沙土,形似地球表面的卫星立体图,走在稀软的湖滩上,到处都是一个个阴森恐怖的沼泽潭,如同步入了连环地雷阵。

    我们小心翼翼的穿行于泥坑,沼泽,沙地,大家腾挪跑跳,各种姿势都用上了,但还是险象环生,不断的尖叫声,惊飞了成千上万只憩息览食的候鸟。一只只身高超一米,翼展超三米的大鸟从头上一掠而过,卷起的旋风吹走了我们的遮阳帽,几次险将我们吹向泥坑......

    历经千辛万苦,穿过最后一段湿草地后,我们终于从东边登上了传说中的洞庭庙遗址—老庙台。沉睡在洞庭湖底几百上千年的老庙台,终于迎来了几位湖湘文化的探秘人。

    站在既将被我们撩开神秘面纱的老庙台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老庙台,一片荒芜 !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湿地表面丰富的泥沙层,一层又一层,各种长满青苔湖蛎的怪石嶙峋, 错乱罗列,各种飞禽候鸟的类便到处都是。数以万计,百万计的候鸟盘旋于控制,久久不愿离去。放眼四望,浩瀚的洞庭湖汪洋一片,水天一色。

    在老庙台的最西边,我们发现一段老城墙。这段老城墙有别于皇城青砖堆砌,而是全由麻石构成。方形条石堆砌整齐,成条成块,缝线分明,高约二米,长约二十余米。洞庭湖经常西风肆虏,风急浪大,从长满青苔湖蛎的城墙条石上,我们看到了满目疮夷的年轮,也仿佛能听到老洞庭庙城墙被惊涛抨击,形成铿锵轰鸣的回声。

    进入老庙台领地正中心,各种陶制盆钵器具碎片比比皆是,也有残缺不全的青砖青瓦等建筑用石料,有类似生活用的烂罐破碗什物,更有大半片的石磨,碾子等农耕工具。只是各种陶器产品全都残缺不全。

    老庙台的南面,是一个约10至15度的向阳缓坡,全部都是陶器碎片,仿佛就是一座陶器工厂,各种烧窑胚具和陶器半成品坏件不计其数,堆满方圆近万个平方米,由于没有挖掘工具,眼测估算厚度不会低于1米,甚至更深。从这片片碎陶中,我们似乎看到古代陶工们挥汗如雨,辛勤劳动的火热场景。

    老庙台的北面则是一片绿草湿地,全是候鸟的天堂。验证了古代城堡座北朝南有靠的相说,老庙台地处洞庭湖中央,接湘江南来之水,有如行舟,逆水而建,形成迴水湾,北方应是后城门。

    东临陆地最近,也是我们登岛之处,理应是交通门户,也是拒敌战场,犹如草船借箭,顺江而下。

    这个位于洞庭湖中心的“老庙台”,也许是老洞庭庙遗址?也许是岳州窑的一个分窑?也许是湖匪水寨?但到底老庙台以前是干什么用的呢?若干年前,在这里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从踏上老庙台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思考与讨论。这座老庙台是洞庭湖龙王庙的遗址么?如果是,为什么岛上没有找到任何关于佛教,道教,儒教方面的祭祠信物和建筑风格呢?

    如果是哪个朝代洞庭湖湖匪们的水寨隘卡么?但又没有宽广开阔的练兵平台,也没有刀枪剑戟的器械残片,更没有铜枪铁炮等军火遗物?

    如果是洞庭湖渔民生息居居住的渔村么?又何来如此之多的制窑胚具和陶器半成品碎片呢?那只有可能是岳州窑的一个遗址了!

    风光秀美的洞庭湖,从古就有着丰富的优质瓷土和便利的航运交通,当时岳州窑业也十分兴旺发达,商贾云集,而且陶器产品销量也通江达海。

    网友梦舟摄影说:“今天我很累,但是我觉得也乐在其中,亲眼看到了我们湖湘文化真正原始的东西”。

    网友阿冬说“抢救洞庭湖湿地,弘扬湖湘文化,人人有责”。

    在这浩瀚的洞庭湖中,成亿件陶瓷半成品,在给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洞庭湖奔腾不息的波涛,又在诉说着一种怎样的历史沧桑?

    四人四种猜测,各有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夕照洞庭的余晖画境中,我们带着一大堆疑问,踏上了返程归途。

    浩瀚的洞庭湖,留给了我们巨大的宝贵财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团。作为一个湖湘文化的探秘者,我们只能讲述我们所看到的表面现象。更多的解读,还应由我们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们去探索,去研究,去解密。

弘扬剑

2019.3.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退林还湖 吸引大量珍贵鸟类
水韵潇湘:醉饮洞庭水 羡鱼白云边
【洞庭作家】谭湘岳 || 候鸟天堂采桑湖
长江之肾,快不行了?
姚雅琼丨足尖环美,360°大洞庭
名胜对联集(山川)——洞庭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