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与时政】从“去中国化”看“话语权”(2)

  古圣先贤说的话,还不够有说服力么?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有时一百年、有时甚至几百年才能出现一个人中龙凤,这些古圣先贤,他们用一生的学识、一生的经验、甚至一生的教训,总结出那些人生智慧,传给了后人。后人用得好、再传,传了、再用,反反复复,直到今天。试问,用一个民族积累了五千年的智慧,指导我们的百年人生,还不够用么

  引经据典的好处之三:“经者,常也,言常道也

  所谓经典,谈的是人生寻常日用的恒常道理,最接地气,最宜于指导我们的生活。好比儒家的论题,很多是超越时代、不关政治、甚至与伦理无涉的问题。比如重视学习、立志养气的说法,“吾与点也”、“绘事后素”等等。自然科学要不断推陈出新,否定之否定;但人文社会科学往往关注的是人生永恒主题只要人类还在、民族还在,这种文化,就不会失去意义。

  引经据典的好处之四:经典,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语言环境,是一个民族使用频率最高的文化用语

  当我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当我们说“学而时习之”,不用翻译,大家都懂。而有些人非得用西方的人物和话语来表达,有时不过是“以艰深文浅陋”罢了,甚至是拉大旗作虎皮罢了,是挂“羊(洋)”头卖狗肉而已。

  其实,引经据典、子曰诗云的最重要价值在于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是思想的符号,没有无思想的语言,也不存在无语言的思想,连不说话也是一种态度,而一旦你说话说什么话,就代表着你用什么文化思维想事;说什么话,就代表着你的语言文化背景是什么

  《诗经·邶风·旄丘》中有几句诗,是诗三百中,洗尽铅华之后最智慧的人生警句:“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意思是,你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意味着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我们能否长久地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就看一看我们是否依托于本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警惕“去中国化”现象,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重新建构起我们自己的语言体系!(子曰师说金海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经典诵读总结
真正的管理就是 管事理人。#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国学智慧 #认知 #成长思维 #价值观 #思维 #企...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王德峰 #哲学 #传统文化 #经典 #国学 #汉语
#国学 #国学经典 #国学智慧 #国学文化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国学智慧文化经典
#国学智慧 #国学文化 #国学经典 #国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