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引,,浅议“ 尾闾正中”
“尾闾”一般来说,是五节骶骨和四节尾骨的总称。“尾闾正中”是武派太极拳特别强调的身法要点,郝月如《太极拳的走架打手》中说:“习太极拳者必先求尾闾正中。正中者,脊骨根对脸之中间也。迈左步,左胯微向左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迈右步,右胯微向右上抽,用左胯托起右胯,则尾闾自然正中;能正中,则能八面支撑;能八面支撑,则能旋转自如,无不得力”。
       由于尾闾是脊椎的基座,因此,脊椎任何部分的扭转都是尾闾不正中的表现。“立身中正”从外形看来,如果两胯之间连成直线,两肩之间连成直线,同侧肩胯之间也连成直线的话,则在这四条直线所构成的四边形范围内的躯体就应该是在一个平面上的整体。这个整体的所有部分在前进后退、左旋右转和上升下落时都应当是同步的,不可出现前后肩、前后胯和肩胯连线的扭转或扭曲而引致脊椎的某一部分发生扭转的现象。

       此外,还有两种尾闾扭转的情况需要注意,一是头部与尾闾的动作不同步,亦即脊骨根不能对准脸之中间;二是当左右旋转时髋骨与骶骨的动作不同步,会产生扭臀现象。

      尾闾不正中会产生很多弊病: 
1、破坏了立身中正安舒,不能八面支撑和八面转换; 

2、全身劲力分散,形不成整体力;
3、削弱了身弓的弹簧劲;
4、底座的偏移扭转形成下盘摇动不沉稳;
5、脊椎任何扭曲或扭转都会使内气和劲力通路受阻,导致因气不畅顺而运动滞重不灵;形不成节节贯串的劲力;
6、部分脊神经受阻影响知觉和运动的反应速度,神贯不了顶;
7、尾闾不正中则全身虚实不清楚,无法避免双重之病; 

8、发劲竖尾无力。 
       尾闾的作用主要有下列几点
1、尾闾是攻守力量的要素之一、尾闾长强穴有下沉前去之急,百会穴意向上领,大推虚虚上拔,脊椎节节松开,则顶劲自然显露,神贯于顶,骶骨可以产生很大的支持力量,身弓之势得以形成。可蓄可发,可攻可守;
2、尾闾犹如前敌总指挥,前进后退(指动步进退而言,非指步不动而重心前后移动),左旋右转都要由尾闾带动。这是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基本条件之一;
3、比手时如不动步则尾闾切不可向后移动或左右直线摆动,只可旋转或向左右有少量旋移。尾闾正中,向下松沉,长强穴有前去之意,则占据了有利形势。如我尾闾向后移动或左右直线摆动,则必失势,为敌所乘。这就是陈鑫《太极拳经谱》中所提到的:“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九折羊肠(我认为是指五骶骨、四尾骨合为尾闾而言,不知原意是否如此),不可稍让。如让他人,人立我跌。急与争锋,能上莫下。多占一分,我据形胜”的道理;
4、发劲前,我尾闾于对方不知不觉中向前侵占一、二分,则可以自然地掀起对方,使发劲沉着松净,顺畅眼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尾闾
[转载]名家谈“太极拳的身法问题”
中定劲的练法
你真正悟出杨式太极拳太极十要了吗?
尾闾中正神贯顶?尾闾,指骶骨和尾骨处。中...
太极拳诀窍:【干货】拳理即生理,最核心的秘密就是裆里的“一横一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