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善用调理气血,强健脾胃后天,有效治病防病
userphoto

2023.05.03 黑龙江

关注

本文为调气理血 抗衰护心专栏第4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


《黄帝内经》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属五脏,主运化,主升清,主生血、统血,主思虑,是元气之本,脾为湿土,喜燥恶湿;胃属六腑,主腐熟,主受纳水谷,为“水谷之海、仓廪之官”“多气多血之腑”,胃为燥土,喜润恶燥。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只有脾胃纳化互助,升降协作,燥湿相济,运化腐熟功能正常,才能将水谷化生精微物质,上输于肺、心化生血、在上焦化生气、在肾化生精、在三焦皮毛肌腠关节空窍脑髓生成津液,濡养四肢百骸。

肝主疏泻助脾运化、升清而不阴凝板滞,主藏血有赖于脾脏化生精微柔润濡养。肾(膀胱)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主纳气,为先天之本,后天脾胃化生精微充养先天肾精,先天肾阳温煦后天脾胃促进运化。二者先后天之间相互滋养、相互促进。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若脾化失常气滞易食后作胀、气虚食后思睡、四肢乏力、身体消瘦;脾升失常,多气虚气滞,腹胀腹泻、食后脘闷、乏力消瘦,气虚中气下陷,则头昏、内脏下垂;脾湿失常生湿生痰,痰湿阻滞气机,则生胀、满、泻、困、吐;若胃纳失常,则纳减不适,食后嘈杂,多食易饥,胃降失常,胃气上逆则嗳腐、呕恶、呃逆、腹泻、胃燥失常;胃失濡养则口干、口臭、嘈杂、呃逆、胃痛、便秘。

《素问》:“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功能,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血营养和滋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血液循脉运行周身,血脉和利,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依存,互根互用,共同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者均依赖于脾胃化生的精微以及肾中精气的补充,气血与脾胃息息相关

气血失调可诱发诸多脾胃疾患,反之,脾胃疾病导致气血不足、气血失和,也可产生疾病。调气理血,气血和而五脏顺,故调气、理血、气血同调是治疗脾胃病常用的治疗方法。

1.补气健脾法:

治疗脾气虚弱,运化无力之乏力消瘦,气短,纳呆腹胀,泄泻便溏者。常用方:四君汤、香砂六君汤、参苓白术散。

2.疏肝理气法:

治疗肝气郁滞之胃痛、胁痛、呕吐、嗳气、反酸。常用方: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金铃子散、越鞠丸。

3.升阳举陷法:

治疗气虚中气下陷之呕血、便血、胃痛、腹胀、便秘、泄泻、脱肛。常用方:补中益气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升阳益胃汤等。

4.理气降逆法:

治疗脾胃气滞,胃气上逆之嗳气、梅核气、恶心呕吐、呃逆、胃痞等。常用方:旋复代赭石汤、半夏厚朴汤、泻心汤、厚朴温中汤、橘皮竹茹汤等。

5.活血化瘀法:

治疗气滞血瘀之胃痛、腹痛、胁痛、呕血、便血、肝着、积聚、鼓胀等。常用方: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失笑散、丹参饮、桂枝茯苓丸均是气血同调之常用方。

6.温中健脾法:

治疗中阳不振,脾胃虚寒之胃痛、腹痛、泄泻、呕吐、纳呆、虚劳、便血等。常用方:小建中汤、大建中汤、香砂理中汤、桂附理中丸、四神丸、吴茱萸汤、黄土汤。

注重调畅中焦气机贯穿脾胃病治疗始终,善用调理气血,强健脾胃后天,治病防病。

本期专家:曹艳萍

女,主任医师、教授。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院内名医。兼任脾胃病分会委员,世界中联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云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云南女医师协会肝胆脾胃病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健康教育协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从事中医脾胃肝胆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全国名中医导师罗铨主任学术经验继承人。

擅长:肝、胆、脾胃肠疾病治疗。


栏目介绍



栏目名称 | 《调气理血 抗衰护心》

主       办 | 云南省中医医院

承       办 | 罗铨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主       编 | 李    晓

执       行 | 云南中医全媒体运营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氏锦囊秘录
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健则气血津液充盛,...
脾胃
第17 讲 五脏:脾的生理功能 脾的生理特性(一)
脾与脏腑的关系及脾胃病
再造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从这个方子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