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平说 |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怎么办?
userphoto

2023.06.26 黑龙江

关注



“北平说”开栏语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维持身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张北平主任医师及消化道早癌中西医结合防治团队将通过本专栏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养生保健及中西医防治知识,为您的消化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前不久,10岁的小明出现腹部胀满不适、胃口不好。他的父母很紧张,因为他们体检时都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怕孩子也传染上了,于是带他到附近的医院做了13碳呼气试验,检测DOB值为6,比正常值稍高了一点,提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于是他们带着小明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想咨询一下医生治疗方案。

 

医生在认真了解病史及完善相关检查后耐心地解释道:“小明现在年龄还小,感染的数值不是很高,虽然有一些症状,但暂时不需要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可以先服用中药改善一下消化道的不适症状。另外,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测与治疗均有严格的指征,家长不必为了单纯想知道自己小孩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图安心去检查,也不必因为家长感染了而去给自己的小孩检查是否感染。除非有严重胃病,如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等,否则即使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的儿童也没有必要做根除治疗。”同时,医生建议小明的父母规范地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生活中要注意使用公筷、分餐、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汤剂调理之后,小明的胃口逐渐恢复,腹部胀满的症状改善了很多。


【北平说】

1. 儿童也会感染幽门螺杆菌吗?

我国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高发国家。Hp感染属于感染性疾病,儿童是Hp的易感人群,儿童期是感染Hp的高危年龄段。我国儿童 Hp 感染率为 29%~64%,其中 12 岁以上儿童感染率超过 50%。Hp定植于胃型上皮表面,可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等。

 

2. 儿童是怎么感染Hp的?

儿童感染Hp的主要是通过口-口和粪-口传播。进食了被感染的水或食物、聚餐传播、母婴传播等都是常见感染的途径。不过,儿童Hp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大部分感染Hp后没有明显症状,少部分有腹部不适,如恶心、呕吐、反酸等消化道症状。

 

3. 父母感染Hp,儿童需要常规检测吗?

答案是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不建议常规检测。目前尚无足够临床数据及证据显示Hp感染与中耳炎、牙周疾病、食物过敏、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生长发育迟缓有关。同时由于儿童感染后发生严重疾病的概率低、可选择的药物种类少、对药物不良反应耐受差、Hp感染根除后再感染率高,Hp根除治疗获益有限,因此需严格掌握儿童Hp检测的适应症,临床检查的目的是寻找潜在病因,而不是检测是否存在Hp感染。根据我国目前相关指南及共识,下列疾病建议进行HP检查:

(1)消化性溃疡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

(3)慢性胃炎

(4)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

(5)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 Non 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4. 儿童感染Hp需要根除治疗吗?

一般来说,儿童感染Hp不推荐根除治疗,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儿童Hp感染有一定自发清除率,也就是说,有一定的“自愈率”;②儿童Hp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等疾病的风险低;③根除治疗不利因素较多,儿童对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低,影响治疗依从性,很难进行足疗程治疗;④根除后再感染率较高。目前认为根除Hp的最佳年龄是18-40岁,在胃黏膜萎缩肠化发生之前。

不过,如果有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的儿童Hp感染者必须根治Hp。此外,有以下情况可考虑根治治疗:

(1)慢性胃炎

(2)胃癌家族史

(3)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4)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5)监护人、年长儿童(12-14 岁)强烈要求治疗的可以考虑根除Hp

5. 怎么避免儿童感染Hp?

提倡使用公筷和分餐进食;并且做好食物、水和餐具的消毒工作;个人用品(牙刷等)要分开使用。保证合理作息和饮食习惯,适当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另外,为了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建议家庭中的成年Hp感染者,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积极根除Hp。以家庭为单位防控 Hp 感染是阻断 Hp 感染和传播的重要策略。

6. 中医药助力改善儿童Hp感染症状

中医辨证论治Hp感染不良反应少、疗效明显。儿童感染Hp,症状明显者,可以寻求中医药治疗。

常见的症状、分型及用药如下:

(1)脾胃湿热证:临床表现常见上腹痞满或疼痛,口干或口苦,口干不欲饮水,食欲减退,恶心或呕吐,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腻。治疗推荐予连朴饮加减,药用厚朴、黄连、石菖蒲、法半夏、淡豆豉、栀子、芦根等。

(2)寒热错杂证:临床表现常见上腹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口干或口苦,食欲减退,恶心或呕吐,肠鸣,大便溏泄,舌淡,苔黄。治疗推荐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法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炙甘草、党参等。

(3)脾胃虚弱证:临床表现常见上腹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口吐清水,食欲减退,疲乏,手足不温,大便溏泄,舌淡、边有齿痕,苔白。治疗推荐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用木香、砂仁、陈皮、法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

温馨提示,以上须在专业的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

 

【专家简介】
张北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大科副主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吉良晨教授学术继承人,日本北里大学病院研修医,第六批国家千百十人才高校培养对象,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人才,入选第8批第9批岭南名医录,2017首批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大肠早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脾胃健康分会主任委员。

擅长:胃肠、食管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胆胰疾病的内镜下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消化道梗阻的内镜下治疗;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广东省中医脾胃病科介绍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结直肠息肉管理项目分中心、国家胶囊内镜研究中心临床培训基地、国家幽门螺杆菌分子诊断中心广州分中心。牵头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大肠早癌专家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岭南中医消化内镜医疗联盟及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
在学术带头人余绍源、罗云坚及黄穗平三位教授指导下,在学科带头人、脾胃病暨消化内镜中心大科副主任张北平引领下,大德路总院脾胃病科主任张海燕、二沙岛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王静、芳村医院脾胃病科主任陈延及大学城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添文带领团队,继往开来,携团队锐意进取,始终坚持一手中医,一手内镜,医镜融合,致力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消化道早癌以及炎癌转化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结直肠腺瘤、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等,尤擅长消化内镜下3E技术(ESD、ERCP、EUS)等各种手术治疗及术后中医药促进康复,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深受患者欢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新共识】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
四君子汤加味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观察
中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疗效观察 -
脾胃虚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内在病因,“共识”推荐辩证口服中药14天加上标准四联西药来根除
李合国教授辨治口臭经验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