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是如何养生的?他的这五个养生方法值得借鉴!
userphoto

2023.07.30 黑龙江

关注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广东省中医院 丁邦晗 

回溯中国三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寿健康的“养生达人”非常多,他们的养生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其中,儒家文化的奠基人、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也有独到的养生经验。从《论语》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学习孔子的养生方法和养生智慧。

1

仁者寿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与智者相比,孔子认为“仁者寿”。据杨伯峻《论语译注》统计,“仁”一字在《论语》全书中共出现104次,并且有多人问仁,如颜渊问仁、司马牛问仁、樊迟问仁等。究竟什么是“仁”呢?

总体而言,“仁”是孔子培养君子的最高要求,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研究认为“仁”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仁者爱人,“爱”是仁的核心;二是仁者重视“礼”(礼制、规则);三是孔子把仁作为君子品德的核心,包含了其他所有高尚的品质,把仁、义、礼紧密联系在一起;四是仁和学相结合,即爱学习也是仁的表现。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仁”包括了多方面的涵义。关于孔子所主张的“仁者寿”中的“仁者”,我认为可理解为心地善良、与人为善、以仁爱之心待人的人。能以仁爱之心待人者,一般比较宽容,情绪平和稳定。情志养生是历代医家最为重视的,104岁高寿辞世的国医大师邓铁涛也认为,养生的第一要义是养心。邓铁涛为《当代名老中医养生宝鉴》题词:“知足则常乐,养生先养心,各法应有效,贵在能坚持。”这也是对“仁者寿”的诠释吧。

2

慎医药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致力于宣扬君子仁德,对于自己的饮食、居所并不在意,如《论语·述而》中所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但孔子最为重视三件事,“子之所慎:齐,战,疾”,即斋戒祭祀、战争、疾病。对于疾病的重视是孔子在卫生医疗条件极差的春秋乱世能够活到73岁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今天很多讳疾忌医的人学习。有些人误认为疾病防治是医院或医生的事,平时不关心自己的健康状态,不常规体检,不了解自己的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或处于亚健康状态时也不改变生活习惯,直到疾病出现;甚至有人出现疾病早期症状时也不及时就医,延误了最佳的救治时机。因此,应向孔子学习,当健康状态出现有问题的苗头时就要加以重视,及时就医。

此外,谨慎用药也是孔子长寿的原因之一。《论语·乡党》记载:“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季康子是当时鲁国执政的卿,他对孔子非常敬重,常问政于孔子,私交也好。季康子听说孔子生病了,便派人给他送去了药品,孔子恭敬地接受了,但却不服药,向来人解释道“我不了解这个药的药性,不敢尝试”。

这一理念对现代某些听信广告服用多种保健品的人来说,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无论药品还是保健品,都有其适应症与禁忌症,服用不当会有毒性或副作用。而且保健品不是药品,不会有药品的治疗效果,无论其广告宣传得如何神奇,作用都是有限的。吃什么药、用什么保健品,应与了解自己身体健康状态的医生多沟通,审慎评估后再决定。

3

不断学

《论语·述而》记载:“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句话讲的是勤奋学习的状态,使人达到了“不知老之将至”的状态。这也是一种乐观精神,内心要保持年轻状态,不要以老人的心态对待自己,时刻都像年轻人一样对新鲜事物保持兴趣,对生活充满热情,不断学习。《论语·阳货》云:“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我们都应以孔子这种不服老、勤于学习、终生学习的态度为榜样。

4

有三戒

孔子生于乱世又周游列国,曾遇到很多危险因素,我们虽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会面对多种诱惑,处理不当就会影响身体健康。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孔子告诫:“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这段话是说,年轻时情窦初开,爱慕追求异性属正常现象,但过度沉迷情欲,则易损健康;人到中年,应尽量避免与人争斗,不管什么形式的争斗都会“受伤”,要么身体受伤,要么情感、道德、名誉受损;及至晚年,器官组织处于衰退状态,年轻时需要的东西已经不再需求,在吃穿用度、社会荣誉等方面的追求应越少越好。

5

八不食

人必须靠进食来维持营养。孔子平素十分重视饮食与食材。《论语·乡党》记载了孔子对待饮食的总体态度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中的“脍”是指切过的鱼或肉。孔子除重视食物的精细外,还有著名的“八不食”,即“食饐(yì)而餲(ài),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这其中,既有对食材质量的要求,如食物发臭变质不吃;也有对食材的处理方式的要求,没煮熟、切得不好、没有配酱,也不吃。对于酒的态度是不过量,喜食姜但也不会过多食用。“八不食”甚至超出了今天大部分人对食物的要求,且其中许多内容十分符合现代营养学的健康膳食要求,值得借鉴学习。

编辑:董俊彤

审核:朱蕗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本《论语》就是一本养生奇书
孔子经典语录,句句精辟入心,饱含人生智慧!
“仁者寿”——孔子的养生观
论语五分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道南视野 | 君子三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言必信,行必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