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附子汤和去桂加白术汤,应用大有不同

桂枝附子汤与去桂加白术汤均治风湿痹证兼阳虚者,前者适用于风邪偏盛者,后者适用于湿邪偏盛者,临证可择长而用。

若风湿偏于腰以上者,加羌活、姜黄、威灵仙等;风湿偏于腰以下者,加独活、防己、木瓜;湿重者加苍术、惹苡仁;寒重痛甚者加川乌、细辛;气血两虚者,加人参、黄芪、当归、芍药等。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临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雷诺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等疾病。

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痹证,属风湿表阳虚,风邪偏盛证。症见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


伤寒八九日,指受寒日久;风湿相搏,指风与湿相互搏结。

此乃风、寒、湿三邪杂至,留着肢体肌腠,痹阻经脉气血之痹证。风湿发病亦从太阳而起,初期可见发热恶寒等表证,但其八九日不解,又别于外感风寒;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是风寒湿痹阻经脉肌腠,营卫气血不通畅,致疼痛剧烈,烦扰不宁,身体不能自由转侧,活动障碍;不呕不渴,是风湿尚未犯里,津液尚能布化;脉浮虚而涩,浮虚为风湿表阳虚,涩为寒湿阻滞,气血痹阻。

治用桂枝附子汤温经助阳,祛风除湿。


去桂加白术汤治风湿痹证,属风湿表阳虚,肌腠湿邪偏盛证。本证为服桂枝附子汤后,若见大便坚、小便自利的佐证,为风邪已去,里无湿邪,但外在肌腠湿邪犹存。方用去桂加白术汤温经助卫阳,祛散肌媵寒湿。从方后“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看,亦说明本证凸显风去湿存,其病变部位在肌腠,属外湿证。


医案举例


(1)程祖培医案:黄某,女,24岁。下肢关节疼痛已年余,曾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现病情仍重,关节疼痛,尤以右膝关节为甚,伸屈痛剧,行走困难,遇阴雨天则疼痛难忍。胃纳尚好,大便时结时烂,面色胱白,苔白润滑,脉弦紧、重按无力。诊为寒湿痹证。

处方:桂枝尖24g,炮附子24g,生姜18g,炙草12g,大枣4枚。三剂。复诊,服药后痛减半,精神、食欲转佳,处方:桂枝尖30g,炮附子30g,生姜24g,炙草18g,大枣6枚。连服十剂,疼痛完全消失。

按:患者病历年,疼痛缠绵不愈,查其服药存方,全是通络祛风除湿之药,不明寒湿须温之理。根据患者脉象弦紧,重按无力,肌肤白嫩,是体虚腠理疏松,卫阳不固,寒湿乘虚而入,流注关节,闭塞隧道,以致气血凝滞而为痛痹,故用桂枝附子汤取效。[毛海云.程祖培医案.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4(6):40.]

(2)刘渡舟医案:韩某,男,37岁。自诉患关节炎有数年之久,右手腕关节囊肿起如蚕豆大,周身酸楚疼痛,尤以两膝关节为甚,已不能蹲立,走路很困难,每届天气变化,则身痛转剧。视其舌淡嫩而胖,苔白滑,脉弦而迟,问其二便,则称干燥难解。辨为寒湿着外而脾虚不运之证,为疏:附子15g,白术15g,生姜10g,炙甘草6g,大枣12枚。

服药后,周身如虫行皮中状,两腿膝关节出黏凉之汗甚多,而大便由难变易。转方用:干姜10g,自术15g,茯苓12g,炙甘草6g。服至3剂而下肢不痛,行路便利。又用上方3剂而身痛亦止。后以丸药调理,逐渐平安。[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3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黄加术汤---麻黄加术寒湿痛,心烦无汗体水肿
三则经方名家医案解读(附思维导图)
(二)甘草附子汤——历节肿痛,风湿痹痛,全身关节疼
以案说医:桂枝附子汤治疗风湿痹病医案解析
白术
《伤寒论》113方——桂枝附子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