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反复、剧烈呕吐,要警惕这种“先天性疾病”

呕吐,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

大多数家长通常觉得

是由于宝宝的“胃肠功能紊乱”所导致

吃一些肠胃药就好了

但如果呕吐比较频繁

而且伴有体重不增

建议家长们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评估

孩子的呕吐有可能

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在作怪


Day  01

满月娃吃了奶就吐,竟是这种“先天性疾病”

童童(化名)是一个35天的新生男宝宝,非常的可爱。但是最近10多天来,童童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症状,刚开始还不剧烈,吃了奶过后要隔天清晨才开始出现溢奶和呕吐,但后来逐渐进展到吃了奶过后几个小时就开始呕吐,直到现在,童童开始出现吃了奶就吐,而且呈喷射样的呕吐,让家长们担心不已。

童童的爸爸是一名医师,在家给孩子进行中药敷贴、按摩等处理后,孩子并无好转,不仅呕吐次数增加,大便次数减少,体重自然也不见增长。家人心急如焚,于是于前几日来到我院儿科就诊,主治医师龙海旭接诊后给童童完善了腹部B超:提示幽门部胃壁呈环状均匀性增厚,短袖切面呈均匀性低回声环,横断面似“疤环征”,长轴断面呈“宫颈征”,考虑“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可能性大,建议其住院治疗。


Day  02

警惕宝宝这些体征,可能是“幽门狭窄”

第一是呕吐。一般在孩子出生后2-4周发生,开始为溢奶,逐日加重并呈喷射性呕吐,几乎每次喂奶后半小时左右即吐,自鼻口涌出,呕吐物为黏液或带凝块的奶汁,不含黄绿色的物质(胆汁),可因为呕吐剧烈而导致呕吐物带血或咖啡样物,呕吐后患儿进食欲望强烈。

第二是脱水、体重下降。因反复呕吐、营养物质及水摄入不足,患儿体重下降,尿量减少,逐渐出现营养不良、消瘦、精神萎靡。

第三是伴发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第四是腹部肿块。右上腹出现橄榄样肿块为幽门狭窄的特有体征,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病例能摸到肿块。

此外,“B超检查是诊断'幽门狭窄’最简单易行的首选方法”,龙海旭表示,若影像显示幽门管呈实质性团块,纵断“宫颈征”,横断“靶环征”,且幽门肌厚>3mm,幽门外径>14mm(常简称为3.14),幽门管长径>16mm时,基本可以确诊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Day  03

孩子出现剧烈呕吐,早诊断早治疗

呕吐是小事,但也不全是小事。龙海旭表示,孩子呕吐分为生理性呕吐病理性呕吐两种,生理性呕吐可能是因为家长不当的喂养方式导致,可以通过竖抱拍嗝,改变姿势缓解。但当孩子出现反复剧烈,甚至是喷射状的呕吐,同时出现精神差、腹泻及体重不增等症状时,则要考虑是否为病理性呕吐了。

童童患有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就是导致病例理性呕吐的疾病之一,龙海旭介绍,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期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在我国发病率可达1/3000左右,男孩的发病率多于女孩,具体病因不详,可能与遗传、神经功能异常、激素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发病年龄多在生后2-3周,少数患儿在生后3-4月才发病。虽然此病本身并不会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威胁,但其并发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却能在短时间内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早期诊断该病、及时的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儿都能取得良好的恢复。

END

作者 | 儿科:龙海旭

宣传统战部:陈安妮

版式设计 | 陈安妮

审核 | 陶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五招识别婴儿生理性溢奶和病理性吐奶
宝宝频繁吐奶 警惕疾病缠身
须知:识别新生儿呕吐
【专家讲堂】宝宝吃完奶就吐,也许不是“小毛病”
新生儿常见疾病
宝宝总爱“歪头”卖萌,要当心是得了这种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