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场作文提分三部曲之一:审题立意

于老师说


写作文最关键的步骤就三步:审题立意,思路梳理,素材联想。

在接下来的这几天里,

希望就这3点和大家做一下探讨,

今天探讨的主题是审题立意。


一、审题是干什么的?


不管写什么作文,靠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语言。考场作文是根据命题者的要求写,所以先要搞清楚出题者的意图:要我干什么,这就是审题。


例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乡下来的小孩第一次跟着我走进宾馆,我们坐在大堂里。他侧着头,盯着电梯的方向。一会儿,他悄悄告诉我,那个门,太奇怪了。刚才进去了一个人,再打开时,换人了!原先的人呢?他压低了声音,疑惑的表情里有一种紧张。


如今,人们已经没什么或者说不愿再对什么好奇了。令人惊奇、激动、愤怒、出人意料的事情,好像都已经发生过了,多数人都是一幅见怪不怪、心里有数的样子。而这个孩子,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满脸惊诧。后来,他当然知道了电梯的功用,他乘着这奇怪的铁房子上上下下。我羡慕这个孩子,做一个有所迷茫的人,用一双睁大的眼睛去质疑,而后恍然大悟。如此衍生出来的快乐,多么简洁单纯啊。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一审要求:共有几条?内容、文体、字数、有什么禁忌?


二审意图:命题者有立场吗?隐含的思想是什么?如何找立场和思想?


一要概括材料中的彼此关系:小孩子从疑惑到明白,小孩子的探索和我的感慨。

二要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疑惑、好奇、迷茫、质疑、恍然大悟、简单快乐。

三要概括出一个写作关键词:好奇心。


四要根据关键词,或扩充,或转述,形成一个句子。这个句子就是作文的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照此写去,一般不会偏题离题。


参考立意1:探索未知是一种快乐


参考立意2:让我们对世界保持好奇


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946年4月11日,爱因斯坦在给好友奥托·尤利斯伯格医生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相信,当今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主要是因为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和技术思维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罪孽啊!我想不出办法对付这个灾难性的弊病。人类比他们居住的星球冷却得更快。”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一审要求,共有几条?内容、文体、字数、禁忌?

二审意图,命题者有立场吗?隐含的思想是什么?如何找立场和思想?

一看彼此关系: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

二看关键词句:道德沦丧、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科技的副产品、罪孽、灾难;道德沦丧是科学技术的副产品。

三要概括出一个写作关键词:科学技术和道德人性,这就是作文的话题范围。

四要形成一个句子:如“科学技术导致道德沦丧、人性冷漠。”这就是写作的立意。


二、材料的类型不同,审题时要审什么?有没有共同的关注点?


从材料的类型来看,有隐喻型/引申型(材料好像一个比喻,材料蕴含的道理才是需要你阐发的),有情境型/申论型(材料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要你就事论事评价分析),有话题型/命题型(材料提供一个核心话题或者一个题目)


从材料的表现形式来看,有故事寓言、有名言诗句,还有漫画等,审题时要审什么?有没有共同的关注点?


还是要抓“关系”和“关键”二个词,在整体上厘清材料中的各种关系,从关系中推知材料的中心意思,再从关键词句入手,读破命题者的意图。


例2(话题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话题型审题:


一要厘清关系——有人根据发生的事实追问原因,我梦想未知想象未来。命题者的立场站在哪里?凡事爱追问。

二要抓住关键——梦想、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

三要概括写作关键词——关于梦想

四要形成一个句子——例如“我们不但要探索现实,更应该梦想未来。”(转述)


例3(情境型/申论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高考试题库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情境型/申论型审题:


厘清关系——第一家:感激恩赐;第二家:懂得回报;第三家:敢于自立;富翁:推己及人

抓住关键——捐助、感激、犹豫、拒绝

写作关键词——关于慈善

形成句子——例如“耕耘慈善,不必计较别人的看法。”(转述)


例4(隐喻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隐喻型审题:


厘清关系——人们舍弃自己“微光”,发现天才作品的“微光”

抓住关键——微光、舍弃、认出

写作关键词——关于“微光”(美好的心灵、情感、思想……)

形成句子——例如“请珍惜自己那一缕“微光”。”(转述)


例5(话题型、命题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的心得和体验,在“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话题型、命题型审题:


厘清关系——韩愈从师而知,我们获知途径日益多元。

抓住关键——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

写作关键词——学而知?行而知?

形成句子——例如“从学而知之到行而知之”(扩充)


小结


三、立意其他方法


1、从抓关键句入手


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融合在材料与提示中,因此要想准确恰当地审题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


2、从分析原因入手


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从作者的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4、从辨明关系入手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高中语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场议论文提分十讲(一)】如何简单准确地审题立意
[转载]中考作文高效提分辅导:材料作文审题秘诀
关于言论类材料作文的写作
阐述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三原则五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