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凌烟阁与唐太宗的 二十四功臣

阅读前提示

当然,历史君一定不是一个萌妹子,而是一个24K纯爷们,让大家失望啦!!!

原创文章都是我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在键盘上敲出来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们读完文末留言板处给历史君留言啊!咱们煮酒读史论英雄可好!!!

最后想说,赞我的请不要怜惜你的词语!!!喷我的麻烦轻点儿!!!否则我一定要让你上墙!!!

从今天起历史君将增加一个讨论环节,每天都会抛出一个问题,会在第三条以投票形式出现,大家可以投票,也可以在文章的末尾留言,历史君跟大家好好聊聊。


在唐代长安城的皇宫内三清殿的旁边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楼,此楼名为凌烟阁。


我们都知道,身为次子的李世民能坐上皇位成为唐太宗,这与他在“玄武门之变”中与太子李建成的”厮杀“分不开。或许仍有人认为李世民成为一代君王的手段不正当,但不可否认的是,李渊的几个儿子中,他最适合做皇帝,而且也确实没有辜负人民及众将领的期望,终成一代明君。他知人善任,自还是秦王起就以自己的品行收服众人心。许多能人志士后来都被李世民收入自己的麾下,在其登基后更是成为其左膀右臂,君臣共同努力,开创了“贞观之治”。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正月,谏臣魏征去世。而在此之前的几年,秦叔宝、虞世南、刘政会、柴绍、殷开山等人也早已病故。此时的唐太宗年事已高,而身边得力将士的相继去世也让他更加怀念当年的峥嵘岁月。也就是在这一年,唐太宗下令建造凌烟阁,并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图》,以表彰功臣,奖掖后进。

唐太宗将凌烟阁建在长安城内(太极宫)三清殿的旁边。阁中又隔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均功高宰辅的大臣;中间一层所画,均为功高王侯的大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这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均面北而立,以示为臣之礼。


二十四功臣具体如下(有点长):


  1. 长孙无忌


  长孙皇后之兄,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后在其去世后受遗命辅佐唐高宗李治。因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被许敬宗诬构,自缢而死。


  2.李孝恭


  其父为李渊堂弟,在其起兵后,负责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祏,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李世民登基后,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3.杜如晦


  受房玄龄推荐而受李世民重用,成为其主要幕僚。玄武门之变主谋。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于贞观四年病故,年仅四十六岁。


  4.魏征


  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世绩。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终生深受李世民信任,于贞观十六年病故。


  5.房玄龄


  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玄武门之变主谋。贞观年间负责行政,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句丽时被委以留守重任。贞观二十三年病故。


  6.高士廉


  长孙皇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并抚养二人长大。高极为器重李世民,主动将长孙后许配给李世民。因得罪杨广,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南巡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7.尉迟恭


  原刘武周部将,后其亡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世民坚持起用他。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参与者,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天下安定后无用武之地,晚年闭门不出,终得享天年。


  8李靖


  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后戴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祏,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负责抵御突厥,成功地消灭突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后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因军事能力过高遭人疑忌,屡次被诬告谋反,为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直到老死。


  9.萧瑀


  隋炀帝萧后之弟。因反对出征高句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善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


  10.段志玄


  李渊旧部,首义功臣。参加李唐历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李世民评价为“周亚夫无以加焉”。贞观十六年病故。


  11.刘弘基


  游侠,隋炀帝征高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力尽被擒,李世民灭薛氏后获救。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被俘,侥幸自己逃回,随后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因唐朝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贞观年间曾随李世民征高句丽。唐高宗时病故。


  12.屈突通


  原隋朝大将。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都城长安的重任。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终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后因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后被委派镇守洛阳,贞观元年病故。


  13.殷开山


  李渊旧部,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再次被重用。在进攻刘黑闼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早去世的一个。


  14.柴绍


  李渊之婿,娶平阳公主。李渊起兵时身在长安,侥幸逃脱追捕前往太原。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贞观十二年病故。


  15.长孙顺德


  长孙皇后之叔,外戚。隋炀帝出兵高丽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此后功劳不显。玄武门之变充当打手角色。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贬官,后病故。


  16.张亮


  原为李密部下,隶属李世绩,后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世绩推荐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派其到洛阳招募私党,被元吉告发而下狱,张拒不招供掩护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征高句丽而立功。后因好巫术而逐在贞观二十年被告谋反,受诛。


  17.侯君集


  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怀恨在心。依附太子李承乾,后因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承乾,事泄被杀。


  18.张公谨


  原王世充部下,后降唐,受李靖推荐进入李世民幕府。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谋划并充当主要打手。李世民登基后,协助李靖灭亡突厥。次年病故,仅三十九岁。


  19.程知节


  本名程咬金,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玄武门之变主要打手。唐高宗时出征贺鲁,屠杀已投降的平民,被免官,后病故。


  20.虞世南


  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贞观十二年病故。


  21.刘政会


  李渊旧部,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刑部尚书,贞观九年病故。


  22.唐俭


  李渊之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负责与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谋害”,竟奇迹般逃生。后任户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唐高宗年间病故。


  23.徐世绩


  原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又担任主将灭徐元朗,随李孝恭灭辅公祏。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突厥,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句丽。李世民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句丽,终将其灭。唐高宗重画其形象于凌烟阁。灭高句丽后次年病逝。


  24.秦叔宝


  原张须陀部下勇将,张死后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为瓦岗军大将。在李密与宇文化及童山之战中立下大功。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程知节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玄武门之变主要打手。后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贞观十二年病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的24功臣是谁
清 刘源《凌烟阁功臣图》
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
贞观二十五位文武功臣王侯将相大观
大唐开国凌烟阁二十功臣都是谁,来自瓦岗寨的有几位?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