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毒村的变迁

 

 

博社村位于广东陆丰“三甲”(甲东镇、甲西镇、甲子镇)地区,

是涉毒“第一大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博社村都戴上“毒帽子”。

20131229日凌晨,

广东省3千余名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重拳出击,

从海陆空“围捕”涉毒犯罪分子;

201412日,

广东省公安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消息:

日前,异地出动武警、边防、民警和防暴犬、直升机,

对该村涉毒犯罪进行清剿,

摧毁以陆丰籍大毒枭为首的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

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抓捕嫌疑人182人,

缴获冰毒2925千克、K260千克、制毒原料23吨,

缴获枪支9支,子弹62发,手雷一枚,缴获管制刀具和制毒工具一批……

博社村涉毒严重的态势,一时间震惊全国各地……

一场扫毒战役,为何要动用如此多的警力?

这个“涉毒堡垒村”,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博社村毒品缘何屡禁不止?

记者走进陆丰,去找寻背后的答案,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1995年,4名犯罪分子因运送大麻被判处死刑;

毒品进入陆丰“三甲”人的视野中,还是第一次。

刚开始,大家以为这是偶发现象,并没有引起重视。

1999年,陆丰被国家列为涉毒重点整治地区时,

还有人辩解:“我们没有查出几个案件啊,为什么戴上了这顶帽子?”

几年间,由于境外毒贩悄悄提供销售网络、设备、技术,

使制贩毒在“三甲”地区日渐泛滥,

村内制贩毒犯罪成恶性蔓延态势。

即使在严打整治高压态势下,博社村顶风作案仍然屡屡发生,

仿佛就是法外之地。

陆丰市领导打击涉毒活动的决心不可谓不强,

为销毁毒品的海上运输工具,

他们集中炸毁了收缴的100多艘铁壳船,价值1亿多元人民币。

经过5年努力,他们打掉了主要的5个制贩毒团伙,

“毒帽子”给摘掉,大家松了一口气。

可是到了2011年,制贩毒又死灰复燃,沉渣泛起;

博社村再次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涉毒重点整治地区。

犯罪活动不断“转型升级”;

制造冰毒的生产工序越来越简单、产量越来越大,周期越来越短,

制毒贩毒越来越密集。

2013年,国家毒品实验室对全国冰毒送检样品进行比对发现:

68.9%的样品具有明显的广东生产特征,主要来自陆丰及周边地区。

 

“堡垒村”到底有多坚固

“生意做不做,关键看博社”。

博社村是附近有名的“涉毒堡垒村”,

也是一些制贩毒人员探风冒险的“风向标”之一。

博社村仿佛就是一个复杂“迷宫”,

记者单单为了找到新一届村委会的位置,

就在小路和房屋间掉头3次,耗时近半个小时。

据了解,全村有独立房屋2000余间,旧屋约占三分之一。

村内建筑格局凌乱、间隔狭窄,多为“亲吻楼”,并且没有门牌码号数字。

如果没有熟悉地形的向导带路,

想在这里快速准确地实施抓捕,不会那么顺利。

 

陆丰市人武部部长毛卫华介绍,

过去想进趟博社村没这么容易,

垃圾满路、道路狭窄不说,

道路沿线都有明哨暗哨,并配有对讲机,

一有风吹草动,村里的贩毒团伙立刻收到“通知”。

只要陌生人进入村子,后面就会有人盯梢,

以往警方进村实施抓捕,多次遭遇阻碍执法、暴力抗法,有心无力。

 

在采访中,许多工作人员都用“水泼不进”这么一个形容词。

林春家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这个村子14000余人,只有蔡姓一个大宗族,宗族观念极强;

而此次抓捕的毒贩头目,多在家族中处于重要位置,

能够操控村务,统一“行事”。

 

三路并进攻破“堡垒”:

展开行动前的几个月里,

恰逢陆丰市开展“百日禁毒”活动,“活动”开展有序;

在“三甲”地区设置了多个检查站,

由于前期的禁毒行动主要在外围,

博社村的毒贩们逐渐放松了警惕。

 

与此同时,广东省公安厅通过多种手段,

对村内主要毒贩和制毒窝点进行秘密侦查,保证“出手”万无一失;

共确定了村内外18个制贩毒团伙69个重点目标,需要重点“突击”。

在行动之前,每一个参与“抓捕”的人,

都要对自己所要清剿的目标、行动路线进行了研究和推演,

确保一击必中、清剿彻底。

 

20131229日凌晨4时,正式打响“收网”战役。

在拔掉博社村周边的明哨暗哨后,

由武警广东省总队、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官兵

和汕头、惠州、梅州、河源四市公安局民警

组成的109个抓捕小组,进入博社村,呈现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博社村南面至海边只有2.5公里,

考虑到村外东南面已发现多个可疑制毒窝点,

为防止村内不法分子闻风南下,走水路脱逃之,

广东省公安厅立即组织50名边防警力,

从甲西新寨陆路进入博社村南部海边区域,

对相关建筑、人员控制清查,

并派出一艘边防大艇拖带两条小艇到博社海湾结集,

随时做好拦截准备,以防万一。

 

同时,派出2架警用直升机

在目标区域上空执勤,进行空中管制,

探照追踪、高音喊话、空中警戒,

航拍取证、快速指挥用兵、紧急救援,很高效率;

路面上,对相关路段和重点部位也实施交通管制,

形成海陆空全方位立体防控网,

使犯罪分子有翅难逃、不成为漏网之鱼。

 

至当日凌晨6时,此次行动基本达成了预期目的:

头号目标人物——博社村原党支部书记蔡东家,制贩毒“开山元老”蔡良火,

“陆丰派”冰毒制造权威人物蔡旋,

操控国内部分省区冰毒市场的“重量级毒枭”蔡昭荣,

他们悉数落网,人脏全齐;多行不义必自毙。

 

201413日,

陆丰市政法委副书记兼禁毒办主任林春家对记者说:

“我在陆丰从事禁毒工作多年,第一次打这么大的胜仗。”

对于陆丰市“三甲”地区制贩毒品的历史,林春家是最了解情况的人之一。

林春家感慨地说:

“在打击的同时,关键要加强对这个地区的产业扶持力度和宣传教育。”

如果没有合适的致富项目,一些人还会铤而走险,重蹈覆辙。

因此,只有打击治理相结合,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博社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是博社村制毒贩毒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7年以前,博社村选不出党组织带头人,村民无组织、无纪律;

2007年以后,蔡东家当上了党支部书记,

但利欲熏心,想赚“快钱”,带头制毒贩毒,做了反面的“演示”;

当地公安某些领导以权谋私,打击涉毒犯罪不力,

也是博社村制毒贩毒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村干部,还有陆丰公安局机关干部以及当地派出所所长和民警,

共有14名干部充当涉毒犯罪分子的保护伞,最终却保护不了自己。

5年间,陆丰缉毒队只缴获5克海洛因,没有缴获毒资;

陆丰市禁毒大队一名中队长郭某,也被抓了“进去”。

2009年,陆丰出现较为严重的走私、制贩假币、拐卖妇女儿童、盗抢机动车辆等问题,

制毒贩毒也逐渐成规模,呈现泛滥态势;

为了重点打击这些违法犯罪现象,

陈某“空降”调任陆丰市公安局局长;

但在金钱的诱惑下,陈某失去了理智,

接受了犯罪分子的金钱“腐蚀”;

蔡某家用金钱为罪恶铺路,郭某以权力谋取私利;

最终,陈某也葬送了自己。

黑白相互利用、促进,

使得博社村制毒贩毒现象就像怪胎一样,疯狂生长,丑恶至极。

 

现在,在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派驻的工作队员协助新上任的博社村领导班子,

大力开展禁毒宣传,普及村民法律意识;

着力整治博社村被制毒污染的环境,

架设电网、铺造水泥路,统一配置门牌,进行村容村貌的整治;

公安民警进驻博社村,禁毒教育进学校、进课堂,从娃娃抓起;

当地政府正确引导村民发家致富;

高压严打、禁毒教育与帮扶相结合,

使博社村出现了生气、生机……

 

作者:追梦1979

20155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丰——毒村的变迁
记者探访广东制毒村:村民焚烧整箱真钞祭祖
奇袭中国第一毒村:出动3000军队,缉毒变军事行动丨轻武专栏
绝对揭秘天下第一毒村:村支书制毒 警察贩毒
《破冰行动》原型背后,是362名缉毒警的命!
广东“制毒第一村”——博社村剿灭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