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松下幸之助能够成功、成名?

 

 

1894年,松下幸之助日本和歌山县出生。

他是日本著名跨国公司松下电器的创始人。

松下幸之助的成功,

不仅在于他是赚钱的好手,是优秀的企业家,

也在于他是一个真正的具有魅力的伟人。

他的许多经营理念,实质上是基于他对人和人生的认识。

松下认为,人幼时需父母的抚养、社会的培育,

所以,长大后,应有所回报社会;企业也应如此,不能任性。

松下幸之助一生获奖无数,但是总是怀着一颗平常心。

看看他的人生经历与奋斗历程,

就知道他成功的原因。

 

松下幸之助出生在日本一个贫寒的家庭,

在松下幸之助很小的时候,由于家境的困窘,

松下幸之助兄姐一个个夭折,而松下幸之助父亲又欠了许多债,

于是,刚上小学四年级的松下幸之助就不得不离开父母亲,

来到大阪,松下幸之助开始了个人独立生活的历程。

刚到大阪时,松下幸之助在一家火盆店开始了学徒生涯。

学徒兼看小孩,这是松下幸之助的名份。

一年之后,火盆店关门,店主介绍松下幸之助到五代自行车店打工。

不幸的是,1906年,松下幸之助的父亲这一年也因病去世了,

他成了家里惟一的男子汉,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幸运的是,新老板一家对松下幸之助很好,

他们教会了他许多作为商人应该具备的知识和素质。

1910年,年轻的松下幸之助毅然辞去了自行车店的工作,

来到大阪电灯公司做练习工。

这个工作看似低微、不起眼,却改变了松下幸之助的一生。

 

十四五岁的时候,他到一家大阪电器公司去应聘;

当公司的总经理看到,

站在他面前的还是一个衣着破烂、又有些瘦弱的孩子时,

总经理从心里不想要他,但又不好意思让这个少年太伤心,

就随口说了一句:我们现在不缺人手,你过两个月再来吧!

过了两个月,松下果然来了,总经理又推辞说: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懂电器知识的人,你懂吗?

松下老实地告诉他说自己不懂。

回到了家里,松下就买了几本有关于电器知识的书,

看了两个月后,又敲开了这家公司之门,

并告诉那位总经理说:

我已经学会了许多的电器知识,并且以后我一边工作还可以一边学习。

谁知听了这话,那位经理反而皱了皱眉头,这样回应:

小伙子,出入我们这家公司的都是很有点绅士派头的人物,

你看你这身脏兮兮的衣服,我们怎么要你呢?

松下听后,笑了笑说:这好办!

回家后,他就让爸爸拿出所有的积蓄,给他买了一身漂亮的制服,

又一次敲开这家电器公司之门。

这一下,那位总经理可算真服了松下,他一边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松下,

一边笑着说:像你这样有韧劲的求职者,我可是第一次遇到啊,

就凭你的这股韧劲,我也不能不要你了啊!

从不向失败低头,促使松下幸之助最后走向成功。

 

做练习工是辛苦也是有意思的,

每天都要推着装满工具和材料的手推车走街串巷,

给老百姓装配电线和安置电灯。

在热情为别人服务的同时,

松下幸之助也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日益长进;

在这时候,松下深感自己的知识太欠缺了,

于是主动上了夜间大学,如海绵吸水,知识颇丰。

由于松下的身体又一向不好和工作出色,

不久,22岁的他被提拔为检验员,工作过硬。

 

一般人要是在22岁时当上检验员,

就会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工作安稳,生活安稳。

松下不满足于舒适的生活,他想改变自己,有了更大的干劲。

此时,聪明的他这时已经设计出了一种改良灯插座,

他想靠自己的技术,靠自己办的企业过活,

而不是甘愿一辈子替别人打工。

 

1917年6月20日,公司挽留无效,批准了松下幸之助的辞职。

辞职后的松下幸之助面临的问题很多,困难重重;

一无资金,二无人员,三无厂房;

他们亲自动手,土法上马,省钱又实用。。

 

最难解决的是技术问题,

就是松下发明的那个新插座的外壳不知如何做成。

松下幸之助等人都知道那是一种合成材料,

沥青、石绵、滑石粉一类东西是其主要成份;

但究竟是什么比例?怎样合成?大家一窍不通。

 

松下幸之助和几个合作者反复实验,

找回一些生产此产品的厂家的材料加以分析,但还是不能合成。

幸运的是,这时候有个旧同事出现了,他知道这种技术和成分;

终于在191711月,松下幸之助生产出这种改良灯插座。

 

改良灯插座生产出来了,怎么推向市场呢?

推销商一个都不认识,松下幸之助只好派人试探性地到各地推销,

连续10天,只赚了10元钱,每天最多卖出一个灯插座,

连本钱都没有捞回来,如何生存?不要说再搞革新。

没有具体计划,没有资金,也没有薪水的保证,

松下幸之助的合作者深感为难。

虽说他们很愿意和松下一起干下去,但面对此种情形,

他们很无奈,只能另找工作谋生;

这样一来,剩下的就只有松下幸之助的妻子、内弟和松下三个人。

 

此时,松下幸之助曾有过另做其他生意的打算,

但很快就放弃了这种念头,而是按近来的事业计划推进。

他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这种努力;

对于这项工作,松下幸之助内心深处觉得前途无量,深具信心。

这种在深陷的谷地,不只是看到黑黑的峭壁,

更看到峭壁上面的坦途与光明。

这种信念是松下幸之助无数次闯过难关的支柱和动力所在,

促使松下幸之助日后不断走向辉煌和成功。

 

55年以后的一天,已经功成名就的松下幸之助,

偶然从住宅的仓库里保存的一包旧文书中,

发现一本年轻时典当衣物的账本。

依据账面上的记载,从1917413日到1918年8月止,

共有十几次将他夫人的衣服、首饰等物送进当铺,换钱急用。

 

他们的坚持没有白费,终于在12月初的时候,

机会来了,有个电器厂需要一种电风扇底座:

松下接下了这个订单,赚得了平生的第一个80元。

1918年,经过改进的新灯插座得到了市场的承认,

价廉物美带来的是财源滚滚。

 

成功后的松下也不会固步自封,

在保持老产品畅销的同时,他又在想新的发明。

在市场调查中,松下敏锐地发现:

虽然自行车已经广泛应用,但夜间骑车照明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如果能发明用干电池为能量的车灯,

肯定能够取代以往的蜡烛、煤油灯;

不出所料,炮弹型车灯顺利进入市场,大获成功。

在以后的日子里,松下幸之助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占领各种领域。

一战萧条的岁月里,

他开发发射式电炉、电熨斗、新型收音机等等。

二战之后,他生产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更是带来了空前的利润。

 

松下企业的路走得并不是很平坦,

多少次已经进入绝境,多少次又柳暗花明;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松下电器,

能够在今天依然这么壮大,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二战之后,由于日本战败投降,联合国接管日本。

最高总司令麦克阿瑟对一些大公司三井、三菱、松下进行限制经营,

作为公司的总经理,松下被要求辞职。

 

最后由于员工们的大力请愿,松下幸之助的位置被保留了。

但是企业的境遇却是极其糟糕的,贷款全面取消,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1949年初,松下公司所欠税款数额居全日本第一,

许多员工都辞职了,松下的个人生活都入不敷出,

只能靠朋友借贷度日,生活异常艰辛。

 

这是全行业的不景气,但松下幸之助并不气馁。

不景气时,正好可以检讨研究、思考反省。

这一思索,可能好计划、好主意就源源而出;

他搞起机检修,搞起了平时忽略的技术培训……

 

1949年2月,美方逐渐改变对日政策,日本经济略有复苏。

松下幸之助在长期的忍辱负重中看到了希望。

经历了许多的磨难,除了雄心之外,

松下幸之助比过去多了些沉着、冷静和谦逊。

松下幸之助也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企业,

他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有所成就的企业家,而是当成业界的小字辈;

也不把松下电器当成是一个小巨人

而是当成刚起步的新企业,一切归零;

当然,松下幸之助并不是鄙薄自己和松下电器,

而是站在世界企业界的立场审视、评价自己和松下电器。

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提出了已有33年历史的松下电器重新开业的口号。

 

1961年,正值事业巅峰的松下幸之助宣布退休,

但3年后的一场危机,又把这位年届71岁高龄的老人推到了浪巅之中。

由于日本经济的过度膨胀,市场急剧恶化,

1964年,因经销商无法获取利润而埋怨重重。

松下幸之助毅然决定,以董事长的身份暂时代理公司的营业部部长职务。

这个职务重新燃起了他年轻时代的斗志,

他每天按时上班,整天奋战在第一线工作中。

在他的努力下,公司不但走出低谷,

又上演了一出在经济不景气时期高速增长的好戏,

全国200多个销售公司联合给他赠送了一尊像:天马行空,以表示感激之情。

 

经过数十年的拼搏和艰苦励志创业,终于使自己的公司世界著名。

有一年,松下电器公司要招聘10名基层管理人员,有几百人报名。

在一周的面试和考试中,松下曾发现了一个叫神田三郎的年轻人,

考试成绩非常优秀,面试中,其言谈举止给人印象良好、深刻;

他认为神田三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然而,当松下拿到录用名单时,却没有发现神田三郎的姓名,

于是就派人复查一下考试情况,

结果发现神田三郎的成绩总分名列第二名,

因电子计算机出了点故障,排错了分数和名次。

松下立即吩咐纠正错误,给神田三郎发通知录用。

然而,两天后,公司派人来转告了松下一个惊人的消息:

神田三郎当看到自己名落孙山之后,

于当天晚上,就跳楼自杀身亡了。

  

听到这一消息,松下默然沉思了好长时间,

一位助手在旁边自言自语地说:

多可惜,这么一位有才干的青年,我们没有录用。

可是,松下却接过他的话说:

不,幸亏我们公司没有录用,

意志如此不坚强、心灵如此脆弱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

我们的公司要发展,世界经济风云变幻,

每个人恐怕都会受到可能比考试落选更大的失败或挑战,

如果在失败之后,没有卧薪尝胆以图东山再起的壮志和坚韧,

而是一死了之,这样的人你敢依靠吗?

  

其实,如果你知道松下在刚刚20岁的时候,就被医生给判了死刑。  

这一年的夏天,有一次他从海滨浴场回来后,

发现痰中带血,他当时非常害怕,就马上去找了医生。

医生检查后,脸色阴沉地告诉他是肺病。

肺病!这两个字对他来说无疑就像是晴天霹雳一样,使松下惊恐万分,

因为他的哥哥就是患肺病而死的;

当时,还没有治疗肺病的特效药链霉素,得了肺病,无异于就是等死!

于是,相通后,心情更加平静。

他想到:反正都得死,与其傻傻地等死,

还不如趁活着的时候,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快快乐乐地按照自己的方式享受这生命中的每一天。

从此,他不再想自己的病,而是照样地工作,认认真真。

每当遇到困难,他都笑着对自己说:

哈哈,死亡对我来说都已经是无所谓的事情,

难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值得我怕的事情吗?

然而,奇迹终于慢慢地出现了,

在松下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面前,肺病逃得无影无踪。

 

在生命潮起的巅峰,享受它,让我知道自己的高度;

在生命潮落的低谷,忍受它,让我知道自己的韧度;

巅峰和低谷,两个皆使我收获和喜悦!

人生极为重要的三件事情:

用宽容的心对待世界,对待生活;

用快乐的心创造世界,改变生活;

用感恩的心感受世界,感受生活!

 

1989年,松下幸之助去世,当是是松下公司顾问身份。

 

只有初小文化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他是怎样用佛心来领导企业走上神坛的?

松下幸之助的用人之道:

一、尽人事而听天命;

二、事业要靠梦想支撑;

三、情商高于经商;

四、生意场上无朋友;

五、知己知彼;

六、商业竞争不相信眼泪;

七、自来水哲学:不断满足更多人;

八、两个轮子的哲学:员工和经营者要协调;

九、以拜佛的心来领导他们;

十、人才要自己来培养;

十一、优秀员工就是公司的代表;

十二、使用人才要掌握三个原则:

量才使用;一视同仁;惟才是用;

十三、培训人才比推销产品更重要;

十四、七十分的人才正合适;

十五、争取人才也要取之有道;

十六、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十七、松下经商战略三十条:

服务大众:不可纠缠顾客;看重商店地点与商品质量;

商品排列有序;重视售后服务;把顾客当亲人;

把顾客的责备当成神佛之声;重视信用;

采购要稳定、简化;接待顾客殷勤;

不要强迫推销;要多周转资金;

重视顾客退货;不要当着顾客的面吵架争论;

为好商品打广告更是件善事;

要有坚定的自信及责任。对批发商要亲;

重视赠品,可以赠送笑容;合理善待员工;

要不时创新、美化商品的陈列;谨慎节省;

不能怠慢顾客;严守不二价,坚守信用;

善待携带小孩的顾客;经常思考今日的益损;

要得到顾客的信用和夸赞;带商品及广告说明书推销;

工作精神饱满;每天看广告新闻;

商人没有所谓的景气、不景气。

 

结论:

勤奋好学、以人为本、理解人生、坚韧创新,

是松下幸之助走向成功成名的根本原因……

 

作者:追梦1979

201512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熬一熬(深度好文)
沉住气,熬过去
?这辈子总要全力以赴一次
心灵的韧度-励志人生必读文章 -- 学橙网
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传奇故事
(原创)学习感悟[1.读书名言一184一425]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