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伟长:志趣铸就成功

 

 

看了网文《钱伟长曾对物理一窍不通 高考仅考18分》,

很受感动,很有感悟:志趣铸就成功。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

在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

以及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都有重要成就,获得很大成功,

然而上大学前,他却是个对理工科一窍不通的人;

他能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得益于顾颉刚的帮助、指引。

  

1931年,钱伟长报考清华大学,他的历史和国文成绩考得最好,

而物理和数学考得一塌糊涂,难于见人,

因为以前没有好好学过,不够尽心。

当时他的父亲已去世,叔父钱穆又不在北京。

在选择专业时,钱伟长就去找与钱穆有交往的顾颉刚,

说想学历史,尤其是古代史,

因为他的成绩非常好,顾颉刚听后十分赞同。

钱伟长就准备到清华大学历史系就读,准备打拼。

 

不料,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使钱伟长一夜之间改变了想法,

他认为要面对国家危难,要救国就必须学科学,进行科技革命。

因此,就想学物理,但钱穆就是不认同。

钱伟长拉顾颉刚去说服叔父,据理力争。

顾颉刚对钱穆说:

“我们国家首先要站起来,站不起来受人欺,就因科学落后。

青年人有志向学科学,我认为应该支持。”

钱穆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也就不再反对,支持前行。

 

过了家庭这一关,还有学校一关。

由于钱伟长物理才考了18分,

对于他的转系要求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坚决不答应;

而历史系主任陈寅恪,又在到处打听这个迟迟不来报到的考满分的学生。

 

钱穆、顾颉刚两人商量决定,陈寅恪处由钱穆去解释,

而吴有训那里由顾颉刚去说服、搞定。

顾对吴说;“一个青年有选择志向的权利,他愿意为国家、民族学习科学;

尽管有困难,但是他愿意学,坚持要学,他就能克服困难。

他清楚自己的条件,比别人学的晚是很吃亏的,但他有坚定的志向。

我们对年轻人的志向只能引导,不能堵。”

钱伟长也一天到晚找吴有训,请求转系,跟随很紧。

 

一个星期之后,吴有训终于同意让钱伟长试读一年,

如果一年后数理化成绩能达到70分,方可转为正式生。

果然,钱伟长经过努力,达到了这个要求;

从此走上理工研究之途,最后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大名鼎鼎。

 

思考和感想:

其实,有一定天赋的话,

只有有志趣,有坚毅的付出,就一定能够成功。

志向越大,兴趣越浓,意志越坚定,就能获得越大成功。

钱伟长学历史,也一定能够成为历史学名人。

但对于当时科技救国来说,却少了一份伟人的贡献。

 

当一个人在学习与工作中投入巨大的爱国的热情,

就会产生巨大的前行的动力驱动。

国将不国,山河破碎,涂炭生灵。家又何处寻?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家国一体,同在一条船,同生一条根。

有了救国救家的思想,家国危难之时,怎能不打拼?

 

人生要想获得巨大的成功,要想被国家与人民铭记在心,

就应该立下远大的志向:学为国家,学为人民。

如果只有燕雀之志,小打小闹,只顾眼前和自身,

那么,收获肯定有限,也不会那么动人与驰名。

明白了志趣与成功的关系之后,

在少年时代起,就应该心系国家与人民,

培养学习兴趣、乐趣、志趣,勇敢坚定前行、打拼,

而成功、成绩、成就,则在前方含笑盈盈……

 

作者:追梦1979

201512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伟长曾对物理一窍不通 高考仅考18分
钱伟长高考,物理只考了5分,为何却读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钱伟长与孔祥瑛:无锡才子与孔门之后相遇清华园,相濡以沫六十年
他是文科学霸理科学渣,为国弃文从理,终成中国力学泰斗
史上最强偏科生:身高149却称霸跨栏界与足坛;高考物理5分,却成了世界力学大师,与爱因斯坦合出文集!...
网友发现一论文扬言未参考任何文献,以为是骗子,一看作者沉默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