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平华呼吁关注精神健康,预防精神疾病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迟疑花越来越显著,随之而来的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精神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身体健康、心理精神健康、具有社会适应能力。而现实生活中,人人常常把健康的定义局限在身体健康上,而忽略了精神健康。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精神疾病诊疗中心专家于平华教授指出,精神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精神出了问题,也会出现躯体疾病。

  于平华提醒,对精神疾病而且我们如果留心观察就可以从病的前驱期发现一些端倪应该引起警觉。比如原本较活泼的性格变的孤僻、人际关系变得退缩、对自己的事情漠不关心、没有办法做好平时应该做的事、功课退步、喜怒无常等现象。总之,如有异于平常的表现出现且持续一段时期仍未改善时,我们就该注意了。这样才能早期发现问题及避免恶化。

  消除偏见,积极自我调节和就医,远离精神疾病

  于平华说,工作累了就应该适当闭目养神,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随时随地用“难得糊涂”安慰自己,心胸开阔,这些都可以减轻人体植物神经的紊乱,有利于改善不良情绪,“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尽量多与人沟通,这些都是为心理保暖的好方法。”

  于平华强调,人们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能做的和不能做的,坦然地接受自我的不足,学会合理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平时不应过分自卑和自负,避免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千万不要勉强自己做不能够做的事。同时,要适当发展兴趣爱好,让自己融入大自然和社会,引导自己走出来。

  于平华指出,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短期内单纯的心理疏导效果不明显,往往会让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应接受专业治疗,效果会大大增强,有利于病情恢复,并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聚焦健康丨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
专家解读: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
现代健康观
现代奥林匹克影视赏析论文
给家长的建议(二)
心理健康,功夫在平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