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军事地形学
各类地形的特点及其对战斗行动的影响
(一)平原
地面平坦宽广,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地区。它以较小的高程区别于高原,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地。我国平原的总面积约115万平方公里。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北方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起伏和缓,高差一般在50米以下;道路成网,交通发达;江河湖泊少,水位低,耕地多为旱田;居民地多属集团式。
南方平原:地形平坦开阔;道路多且弯曲,并桥梁多;江河湖泊遍布,沟渠纵横,水位高,耕地多为水田;居民地分散,且建筑不牢固。
2、平原对战斗行动的影响
利于军队机械化行动,便于观察射击和发挥各种武器的效能,便于军队的后勤补给,便于大兵团作战,便于构筑工事(北方),不便于防原子、化学和核武器的袭击,不便于伪装隐蔽。平原一般是易攻难守。
(二)丘陵地
地面起伏较缓,高差一般在200米以下的高地称为丘陵,许多丘陵错综连绵的地区称谓丘陵地。我国丘陵地总面积约为96万平方公里,较大的丘陵地有东南丘陵地、胶东丘陵地和辽西丘陵地。
1、丘陵地的地形特点
高差不大,山顶圆浑,谷宽岭低,坡度平缓,断绝地较少,山脚附近多为耕地,它是介于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形。人烟较稠密,农产品丰富,交通较发达,南北方丘陵地有较大的差异。
2、丘陵地对战斗行动的影响
丘陵地对军队的机动和兵器的使用限制较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通行条件好;展望好,射界开阔;便于构筑野外工事;便于后勤补给;对三防有一定的防护作用;适合于大兵团作战;对军队的机动有一定的障碍。
丘陵地对攻防均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丘陵地上作战,一定要利用错综的丘陵进行,夺取制高点和重要地。
(三)山地
地面起伏显著,高差一般在200米以上的高地称为山,群山连绵交错的地区称谓山地。
我国山地面积约为317万平方公里。其中较大的有: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北部的阿尔泰山、阴山、燕山;西部的天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西南的横断山;东南的南岭和武夷山;中部的秦岭、太行山、大别山等。
1、山地的地形特点
山高坡陡谷深,流水湍急,地形断绝,山顶高耸,山背、山脊纵横起伏。高程多在1000米以上,高差一般为500—1500米以上,坡度一般在30度以上。山地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物资贫乏,空气稀薄,温差大,蠹虫、毒蛇多。
2、山地对战斗行动的影响
道路不畅,军队行动困难,不便于大兵团作战;判定方位困难,观察射击死角多,通信联络、指挥困难;后勤补给困难,易流行疾病,易自然减员;隐蔽好;“三防”好;便于构筑工事,但效率低。山地一般利于防御,不利于进攻。
(四)山林地
许多树木聚生的山地称山林地。
我国山林地面积约为96万平方公里。面积较大的有:云南山区、南岭、武夷山、长白山、小兴安岭北部、大兴安岭、鄂西山区、大别山、吕梁山北部、中条山等。西藏东部山区边缘、天山、阿尔泰山也有大面积的森林。
1、山林地的特点
山林地的特点与山地基本相似,只是山林地的地形更隐蔽,人烟更稀少,交通更不便。
2、山林地对战斗行动的影响
山林地利于隐蔽集结和接敌,易达成战斗的突然性;便于实施迂回包围,穿插分割;便于开展游击战;便于据险防御;便于就地取材设置障碍和采取野生食物;便于实施“三防”。但不便于大部队行动和作战;不便于观察、协同、指挥和联络;航空兵作用降低;武器弹药易受潮;疾病、虫害对部队危害大;后勤补给困难。山林地一般易守难攻。
(五)石林地
石峰交错林立的地区叫石林地,也称岩溶地。它是由于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地形。我国石灰岩分布较广,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广西、滇东、黔南、粤北等地区,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四川等部分地区。
1、石林地的特点
地面起伏不大,岩峰挺拔林立,尖峭陡峻,洞穴较多,岩峰之间常围成封闭式的微洼平地。
岩峰高差一般为50—200米,坡度为60度以上,岩峰上无土质,草木稀少,溶洞、溶斗、暗河多;由于降雨后,雨水汇集石林地的山谷暗河中,成为储量丰富、水质优良的地下水源。
(六)高原
地势高而地面比较平缓宽广,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高原以较大的高程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大的平缓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我国主要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等。
1、高原的地形特点
地势高亢,地面平坦开阔,多数为盆地,少数为宽谷地。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气象多变,气压低,温差大;大多数地区人烟稀少,物资贫乏,道路甚少;有些地区气候寒冷,风多且风向不定,多风暴和雪崩。
2、高原对战斗行动的影响
高原地区通视广阔观察好;有些盆地适合骑兵行动;交通不便,部队机动困难,技术兵器受到压制;空气稀薄,部队行动困难;通信联络,就地取材困难;高山反应大,冻伤、雪盲、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容易发生,非战斗减员增多;武器射击效能受影响;物资贫乏后勤保障困难。高原“三防”能力差。
(七)黄土地形
由黄土塬、梁、峁构成的千沟万壑地区称为黄土地形。它是由黄土层覆盖的松软地面,经流水作用而形成的特殊地貌。我国黄土地形集中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面积约30万KM2。
1、黄土地形的特点
地形破碎,千沟万壑,由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构成。
黄土塬是较大的黄土平台,地面平坦,塬面边缘清晰,四周冲沟环绕。
黄土梁是由两条以上平行的沟谷把黄土地面割成长条状的高地,宽度窄,长度长,顶部平坦,梁坡陡峭,冲沟多,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峁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黄土山丘,呈明显的馒头状,由顶部向下多放射状冲沟。
2、黄土地形对战斗行动的影响
黄土地形千沟万壑对部队行动不便;协同联络困难;后勤补给困难;便于构筑工事;对原子武器有一定的防护作用。黄土塬视界开阔,观察射击条件好;在塬边地区便于隐蔽,进行游击战和伏击战。
(八)岛屿
岛屿是散列于海洋、江、湖中的陆地。面积大小不一,大的称岛,小的称屿。我国是岛屿很多的国家之一,台湾岛最大,海南岛次之,其他还有崇明岛、长山列岛、庙岛列岛、舟山群岛、万山群岛、南沙群岛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有6500多个。
1、岛屿地形的特点
四面环水,面积狭小。多数为列岛或群岛,少数为孤岛。岛屿上一般多山,坡度陡峭,地形
复杂;海岸线弯曲,岸陡滩狭;交通不便,居民少,物产有限,缺淡水;气象多变,航道狭窄。
(九)海岸
海水面与陆地接触的滨海地带成为海岸。海水面与陆地相接触的分界线称为海岸线(通常指海边多年的大潮高潮时所形成的海水痕迹线)。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自鸭绿江口,南至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全长18400公里。
1、海岸地形的特点
海岸依其性质可分为泥岸、岩岸、沙岸。
泥岸多与平原相接。其特点是:岸线直岸坡缓,岸滩多淤泥;涨落潮界线距离远。
岩岸多为山地入海。其特点是:岸高且陡,岸线曲折,土质坚硬,地形起伏大,港湾多。
沙岸多由丘延伸声入海。其特点是:岸线较曲折,港湾较多,岸坡短平,地形隐蔽。
2、海岸对战斗行动的影响
泥岸不便军队行动;工事构筑困难。
岩岸不便于军队和技术兵器展开,便于纵深防御和“三防”。
沙岸便于登陆地段较多,舰船易于靠岸,技术兵器受限制较小,便于向纵深发展。
港湾是舰船抛锚、停靠和装卸物资之处,是敌我双方争夺的主要目标。海岸突出部、沿岸高地、近岸岛屿是防御的重点。
(十)居民地
人们按照生产、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的地区称为居民地。根据性质和人口多少分为城市、集镇、村庄等。
1、居民地的地形特点
城市是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的中心和枢纽。人口稠密、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有些还有防空设施。
集镇是较大的居民地,建筑较多且简单,房屋分散,交通较好,物产较多。
村庄是较小的居民地,人口少,建筑矮小,物产较一般,交通不便利。
2、居民地对战斗行动的影响
居民地对军队战斗行动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它在战斗中的战略位置。
大的居民地是敌我双方攻击和防御的要点,也是各种兵器打击和袭击的主要目标。
居民地便于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便于通信联络、军队宿营和后勤保障;不便于观察、射击、协同和指挥;战斗队形易分割;易造间接杀伤。
(十一)水网稻田地
江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众多,水稻田遍布的地区称为水网稻田地。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汗平原、成都平原等地区,多是水网稻田地。
1、水网稻田地的地形特点
江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公路少,但路基坚固,晴雨通车,弯道多,桥梁多;村庄小而稠密,物产丰富。
2、水网稻田地对战斗行动的影响
地势平坦,展望良好,视界、射界开阔;观察所、指挥所、炮阵地难于选择;军队机动性不好,易被分割;不便于指挥、联络、协同;道路易破坏,修筑工程量大;防御时不易构筑防御工事;有一定的隐蔽性。对原子化学武器的防护作用与平原地区相近。
(十二)江河与湖泊
江河是指较大的河流。我国大江大河较多,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的有1500多条,最著名的有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等。
湖泊是汇集于陆地上的水域。我国湖泊众多,面积在1平方公里的有2800多个。大的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大的咸水湖有:青海湖、纳木湖等。
江河、湖泊对战斗行动的影响
依其位置、河(湖)宽、水深、流速、地质、两岸或湖岸地形、水利设施、桥梁、渡口、徒涉场等情况而不同。
一般来说,江河、湖泊是进攻的天然障碍,也是防御的天然屏障,对原子化学武器的防护作用较差。
(十三)沙漠和戈壁
在地表面覆盖着厚薄不一的沙层,形成广阔的沙砾地区称为沙漠。在硬土层上覆盖着砾石,粗沙的广阔荒漠地区称为戈壁或砾漠。我国沙漠和戈壁分布在西北地区,总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较大的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库姆塔格沙漠等。戈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
1、沙漠和戈壁的地形特点
沙漠地形多为平坦的沙地和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各种沙丘、沙垄、沙质洼地。居民少且分散,道路差,给水困难,物资贫乏。
戈壁地区地势平坦,表面布满各种石块或卵石,缺少水源。
沙漠和戈壁气候干燥、温差大,夏天酷暑可达50—69度,冬天则为零下30度,风沙大。
2、沙漠与戈壁对战斗行动的影响
沙漠戈壁地形特殊,气候恶劣,温差大,多暴风沙,水源缺乏,交通不便,军队行动困难;物资贫乏,后勤保障困难;隐蔽伪装困难,按图行进困难;构筑工事就地取材困难;视界射界良好;防原子化学武器能力小。
(十四)草原
生长繁茂草类和一些灌木的广大平坦地区称为草原。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北部等半干旱地区都分布有大片的草原。
1、草原的地形特点
草原地势平坦,略有起伏,遍地荒草、牧草,间有灌木丛;居民地稀少,水源不足;道路较少;物资贫乏;冬季严寒,多风雪,夏季雨水集中。
2、草原对战斗行动的影响
视界、射界开阔,但在荒草、灌木丛中受影响;不便选择观察、射击阵地;部队机动性好;通信、联络、指挥、协同较方便;构筑工事方便,但就地取材有较大困难;后勤保障困难;防原子化学武器能力较小。草原一般利于进攻,不利于防御。
(十五)沼泽
地势平坦,土壤长期被水浸透,苔草丛生的泥泞地区称为沼泽。我国沼泽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川西松潘草地,以及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低洼地带。
1、沼泽的地形特点。
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水草灌木丛生,地层为软泥泥炭层,通行困难;居民稀少,村庄与村庄之间一般有30公里,物资贫乏;空气潮湿,雾气大,能见度低。
2、沼泽对战斗行动的影响
军队行军、宿营、作战困难,不便于军队机械化部队行动;隐蔽伪装和工程构筑困难;不易选择观察所、指挥所、火炮发射阵地;“三防”能力小。
一、用图前的准备
使用地图前,应根据任务和作战地区选择适当的地形图。为迅速准确的使用地图,应首先对地图有个全面的了解,逐项阅读图廓外注记和说明,例如,地图比例尺、坐标网注记、等高距规定、地图图式、成图方法以及测图和出版时间等及其他参考资料。
二、现地判定方位
军队在作战中,必须随时随地能判明方向,明确周围地形和敌我关系位置,实施正确的指挥和行动。在现地判定东、南、西、北方向,叫现地判定方位。
(一)利用指北针判定
指北针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能迅速、准确的判定方位,是现地判定方位的基本工具。
(二)利用太阳判定方向
1、利用太阳和时表的关系判定
使用方法:每天按24小时计算,将表平放,把当地当时的时间折半的延长线对向太阳,此时,由表中心通过“12”的方向就是北方。
2、利用太阳阴影判定
(三)利用自然特征判定
1、利用砍伐后树桩上的年轮纹判定
间隔小的是北面,间隔大的是南面。
2、利用地面突出物体的特征判定
南面干燥,青草茂密,冬季积雪融化较快;北面潮湿,易生青苔,积雪融化较慢。
3、利用我国传统房屋的朝向判定
我国民间建房和庙宇的朝向,一般是座北朝南。
三、地图与现地对照
地图与现地对照,就是使地图上各种符号和等高线图形与实地的地物、地貌一一相对应。对照的目的,在于明确周围地形和敌我关系位置,以保障实施正确的行动。
地图与现地对照的步骤有:标定地图、判明站立点的图上位置、现地对照。
(一)标定地图
标定地图就是使地图的方向与实地一致。
方法有:概略标定、用指北针依磁子午线标定、用指北针依坐标纵线标定、利用直长地物标定、依明显地形点标定。
1、概略标定
在现地判明方向后,将地图上方(北边)对向现地的北方,地图即已概略标定。
2、用指北针依磁子午线标定
标定时,使指北针的准星的一端朝向地图的上方,并使指北针的直尺边切于磁子午线,然后转动地图,使磁针北端对正指标,地图即已标定。
3、用指北针依坐标纵线标定
使指北针的准星的一端朝向地图的上方,并使指北针的直尺边切于任意坐标纵线,然后转动地图,使磁针北端对正指标,地图即已标定。
4、利用直长地物标定
概略标定地图后,使图上的直长地物符号与现地直长地物方向一致,地图即已标定。
5、依明显地形点标定
在明显地形点上使用地图时,可首先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然后选一图上和现地都有的“远”方明显地形点作为目标点,再将指北针直尺边切于图上站立点和该目标点上,并转动地图,通过照门、准星照准现地目标点,地图即已标定。
(二)确定站立点
标定地图后,就应立即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这是现地使用地图的关键。
方法有:目估法、后方交会法、截线法、磁方位角交会法、透明纸法等。
2、后方交会法
步骤:标定地图;选择离站立点较远的图上和现地都有的两个以上明显地形点;现地交会(把地物与图上的相应符号连一直线,两直线的交点就是站立点)。
3、截线法
当站立点在线状地物上时,可利用截线法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其方法是:标定地图;在线状地物的侧方选择一个图上和现地都有的明显地形点;进行侧方交会。
4、磁方位角交会法
一般在丛林中行进时使用。攀登上比较高的一棵能观察到明显地形的树上;用指北针测出至两个地形点的磁方位角;在树下标定地图;将磁方位角图解在地图上;两方向线的交点就是图上站立点。
5、透明纸法
当站立点上无法精确标定地图时,可采用透明纸法确定站立点的图上位置。
其方法:选择在图上和现地都有的三个以上明显地形点;在透明纸上描画方向线;把描好方向线的透明纸放在地图上,并转动透明纸使三条方向线均通过图上三个相应的地物符号,则三条方向线的交点就是图上站立点。
6、极距法
当便于测量站立点到已知点的距离时,可采用极距法确定站立点的图上位置。
其方法是:标定地图;选择一个较近的目标;描绘方向线;估出实地距离并按比例尺在方向线上定出一点,该点就是图上站立点位置。
7、定直线法
当站立点位于两个明显地形点的连线上,或延长线上,可用定直线法确定站立点的图上位置。
其方法是:概略标定地图;过图上两明显地形点连直线;估测出从站立点到最近明显地形点的距离,并按比例尺在连线上定一点,该点即为图上站立点。
8、确定站立点时应注意的问题:
A、不论采用哪种方法确定站立点,均应对站立点周围地形进行仔细研究,防止位置不准、点位判错、目标用错。
(三)现地对照地形
A、对照地形就是使地图上各种地物、地貌符号与现地对应一一找到。
B、对照地形要有一定的程序,分片分段分点逐一进行。
C、对照时,要反复比较,仔细分析,认真观察,正确处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正确处理现时与成图时的关系。
(四)现地方位介绍
指挥员在组织现地侦察,下达口述战斗命令,组织协同或报告情况之前,为了使部属或上级了解当面地形和敌情,特别强调要对地形方位与战术方位进行介绍。介绍内容有:现地方位、站立点在图上位置、方位物(数量、编号、名称等)、当面地形、敌我关系位置与部署等。介绍的要求与方法:面向敌方,先敌后我,由近及远,由右至左,手指口述,逐次介绍。
四、按地图、方位角行进
按图行进就是利用地形图选定行军路线,通过地图与现地对照,以保持沿选定的路线,到达预定地点的行进方法。
按方位角行进是利用指北针,按照预先在图上量测的磁方位角保持正确行进方向的方法。
(一)按地图行进
1、行进前的准备。选择行进路线;在图上标绘行进路线;
量取里程和计算时间;熟记行进路线。
2、行进过程
出发地:标定地图;明确方向与道路;记时出发。
行进中:边走边对照;随时确定在图上的位置;随时注意要通过的方位物和地形;做到“人在路上走,心在图中移”。
在特殊地形时:在岔路口、转弯点、居民地或地形有变化等,要及时现地对照,保持正确方向。
走错路时:要及时返回或迂回原路,判断正确后再前进。
(二)按方位角行进
在沙漠、草原、山林地等地形上,或夜间、浓雾、大风雪等不良天候条件下行进时,经常需要按方位角行进。
1、行进资料准备
选择行进路线;量测方位角和距离;绘制行进路线图。
1、地图分幅:按一定的方式将大面积的地图划分为尺寸适宜的单幅地图。
2、图幅编号:为了保管、查找方便,给每个单幅地图赋以规律性的代号。
3、分幅编号的原则:A、保证各幅图拼接时地形没有重叠和遗漏;B、各种比例尺图幅的大小规格趋于一致,且互有联系;C、便于测制、保管、发放和使用。
一、1 :10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从赤道起,向南、北两极每纬度差40为一横列,依次以数字1、2、3……22表示;从1800经线起,自西向东,每经度差60为一行,依次以数字1、2、3……60表示。每幅图的实地范围为纬差40,经差60。
图号格式为:“横列数——纵行数”其中
二、1:50万、1:20万、1:10万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一)1:50万
每幅1:50万图的实地范围为纬差20,经差30,即以一幅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划分为2X2=4幅1:50万地形图,并分别用甲、乙、丙、丁表示,将其写在1:100万图图号后面。
1:5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二)1: 20万
每幅1:20万地形图包含的实地范围为纬差40′,经差10。即把一幅1:100万图划分为6X6=36幅1:20万地形图,分别用带括号的数字(1)、(2)、(3)……(36)表示,将其写在1:100万图图号后面。
1:2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三)1: 10万
每幅1:10万地形图包含的实地范围为纬差20′,经差30′。即把一幅1:100万图划分为12X12=144幅1:10万地形图,分别用数字1、2、3……144表示,将其写在1:100万图图号后面。
1:1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一)1:5万
每幅1:5万地形图包含的实地范围为纬差10′,经差15′。即把一幅1:10万图划分为2X2=4幅1:5万地形图,分别用甲、乙、丙、丁表示,将其写在1:10万图图号后面。
(二)1:2.5万
每幅1:2.5万地形图包含的实地范围为纬差5′,经差7’30”。即把一幅1:5万图划分为2X2=4幅1: 2.5万地形图,分别用数字1、2、3、4表示,将其写在1:5万图图号后面。
1:5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1:2.5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四、地图拼接
1、根据接图表接图
2、根据图幅编号接图
五、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的应用
1、根据图幅编号推知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不同,图号代表的个数和排列也不同,由此便能从图幅编号推知地图比例尺。
2、根据经、纬度推算图幅编号
其方法是:(1)先求已知点在1 : 100万地形图的编号;
例:已知南昌市的地理位置为115053’E,28046’N,求南昌市分别在1 : 100万、1: 50万、1 : 10万、1 : 5万地图的图幅编号。
(3)在1 : 10万地形图的图幅编号 作图
(4)在1 : 5万地形图的图幅编号 作图
3、根据图幅编号推算图幅的经纬度区域
例:求图号为8-50-112-丁的地形图的经纬度值范围。
解:(1)判定比例尺
从图号可知该图为1 : 5万图;
(2)求1 :100万经纬度值范围
(4)求1 : 5万的值 作图
<- 直接拖拽左侧按钮到收藏栏即可
安装演示
安装步骤:
上网浏览时发现感兴趣的文章,点击浏览器收藏栏中的“360doc网文摘手”;
首次使用会弹出“网文摘手小贴士”,对“360doc网文摘手”的使用方法做简单介绍,如果您有兴趣,请点击下方“继续”进行观看;无兴趣可点击右上角“X”关闭,进入保存文章页面。
点击“保存”,文章成功收藏到“我的图书馆”!
详细的使用讲解,请点击:网文摘手使用攻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地球与地图
一步一步教你识别地形图
文章管理 - 野外地形图的使用[图] -- 绿野网
地形学知识
【疑难解惑】地形、地势与地形区
中国地图 基本地形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