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药二甲双胍,吃多了有什么危害?

版权申明





本文编辑时间10个小时,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这是一个盛产网红的时代,而在抗击糖尿病的药物中,也有一个超级大网红,它的名字叫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以其价格亲民、控糖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等优势,在短短几十年里,成功跻身世界名药的行列,并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比胰岛素还受欢迎。

 

 

而且,不止控糖,它还被发现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甚至于能延缓衰老抗击癌症,更有小女生居然吃它来减肥(对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它确实有一定的减重效果)……

 

在众人的追捧中,它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口口相传的“神药”,甚至有些人常年以二甲双胍为伴,并且被医生告知可能要终身服用。

 

你一定想知道,二甲双胍到底为什么这么神奇?这还得从它几经沉浮的“传奇身世”来说起:↓

 


几经波折成为控糖神药

 

 

中国人自古对草药情有独钟,也因此它们频频亮相武侠小说或者影视剧,比如主角受了重伤,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吃了某种草药,结果非但没有死,反而功力大增,从此平步青云,所向无敌,称霸武林。

 

二甲双胍的前身,也算是草药的一种,名叫法国紫丁香。

 

法国紫丁香,图片来自GardensOnline

 

中世纪的时候,法国人就发现,这种紫丁香,可以治疗多尿症(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到1929年,Slotta 和 Tschesche 发现以它为原料之一,合成的药物二甲双胍可以降低兔子的血糖


但是,当时抗击糖尿病的网红药物是“胰岛素”,它并没有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到1957年,法国糖尿病专家发表研究,表示二甲双胍在临床上的降糖效果非常好,这时候它才开始崭露头角。

 

不过, 它的全面上市却一波三折,被推迟了30多年,只因同门师兄弟苯乙双胍(苯乙双胍降糖效果明显,但是副作用极大,易引起乳酸性酸中毒,造成极高的死亡率)的牵连。

 

二甲双胍用沉浮的身世,凸显了自己的不平凡,1995年以后,它就开始大放光彩,走上了生巅峰。

 

它便宜有效,且不像胰岛素那样直接降低血糖,而是非常“高明”的采取迂回战术,在身体中慢慢发挥控糖作用:▽

 

→ 刺激胰腺,提高其敏感性


→ 减少肝脏生产和释放葡萄糖的量


→ 影响消化系统,抑制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在2002年的一项研究中(受试者均为高风险前驱糖尿病患者),科学家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单纯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了31%。

 

是的,二甲双胍效果非常好,也被发现有越来越多的神奇效果,比如说延长寿命。


但是除了传奇之外,你必须要知道的是,所有的一切,都不能为它的副作用开脱:

 


二甲双胍诸多副作用

 

 

→胃肠道紊乱

 

二甲双胍抑制了消化系统对碳水化合物的正常吸收,那么,多多少少会对肠胃产生一些影响,这也是它最常见的副作用,占比30%。

 

最明显的症状包括恶心、腹泻、胃痉挛、腹部肿胀、消化不良、屁多等等。

 

国外有网友服用二甲双胍之后每天5次水样腹泻,图片来自drugs

 

其实,这些问题倒不是很严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如下2种方式来调整:

 

1、调整二甲双胍的剂量-可以从更小的剂量开始吃,逐渐增加


2、吃饭的同时服药,而不是空腹-这样药物就可以在血糖升高的时候起作用,减少副作用的产生

 

如果还是持续出现肠胃不适,就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了。

 

→ 干扰对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

 

已经有研究显示,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中,有高达30%的人产生了B12缺乏症。

 

缺乏维生素B12,比较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疲劳,因为B12可以帮助身体携带氧气到各个器官,没有足够的氧气的话,人很容易就会疲乏,甚至感到肌肉无力。

 

 

此外,长期缺乏B12,会对神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导致经常感觉头晕、手脚发麻,这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系统病变。

 

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诸如记忆力下降、头晕、痴呆等状况。

 

另一种重要营养素是叶酸,缺少它一般身体症状不大明显,但是,叶酸对预防胎儿畸形非常重要。

 

→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是服用二甲双胍比较少见的副作用,但是极为危险,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致命。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的乳酸是可以通过肝脏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给人体功能,小部分乳酸则通过肾脏排出。

 

 

但是,二甲双胍本身有抑制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作用,就会导致体内乳酸含量过高,累积过多的时候,最终会改变身体自然状态,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所以,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不能使用二甲双胍的,他们排泄乳酸的能力本身就比较差

 

→ 增加认知障碍的风险

 

在对7000多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人,患有认知障碍的风险略高。


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但科学家解释,这可能和长期服用它所造成的微量营养素缺乏有关。

 

→ 诱发低血糖

 

二甲双胍本身不会导致低血糖,但是如果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或者服药者曾经剧烈运动,或者吃得太少的话,极有可能最终诱发低血糖。

 

轻微低血糖症状表现在头晕、出汗、心率快、颤抖等等,严重的话可能会休克,甚至死亡。

 

 

强行科普▷可能与二甲双胍相互作用的药物


在服用二甲双胍之前,一定要告诉医生你目前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般包括:

 

▪糖尿病药物

▪降压药

▪胆固醇药物

▪青光眼药物

▪托吡酯

▪苯妥英钠

▪肠胃药

▪吩噻嗪

▪激素类药物

▪结核病药物

▪甲状腺药物


每个人的体质和耐受度都不一样,所以,这些副作用在每个人的身上,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不过还有一个“副作用”我没有说。

 

这个“副作用”,对于每位在吃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知道。


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等等,这些药物,可能会让你产生心理依赖。


这些药物的危害,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英国资深医生:这些药,害人不浅.....


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对它有心理依赖,你必须要知道,二甲双胍并没有根治你的病。



二甲双胍,不能治愈糖尿病


 

二甲双胍可以控制血糖,从长远来看,它还能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但是,它发挥的作用也仅仅是控制和缓解而已,并没有从根源上去治疗糖尿病。

 

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基本特征都是,血糖太高,身体内完全充满了糖。

 

假想下身体里一直有一个糖碗,小时候,这个糖碗几乎是空的,并没有多少糖,几十年下来,如果不断摄入太多高糖食物,比如碳酸饮料、大米小米、面包、面条……


糖碗里面的糖就会不断堆积,直到完全充满,再然后就超过负荷溢出,溢到血液里,溢到肌肉里、器官里……

 

 

血糖的长期高水平,给身体的代谢增加压力,随后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这个时候,医生就会给你开降糖药,比如二甲双胍,但是二甲双胍可以让你的血糖暂时稳定,并不能阻止你继续给糖碗加糖。

 

说直白一点就是,它根本没有在解决问题,因此可能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相同剂量的药物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了。

 

这个时候,医生可能会给你换一种药物,再过一段时间,再次出现相同的情况,那么好吧,再换一种药,再然后就是注射胰岛素,如此往复,不断恶性循环。

 

恶性循环使得糖尿病越来越糟糕,图片来自medium

 

这就好比一个人边吃着毒药,另外一边又大口吃着解药一样,即便你吃再多的解药,只要不停止吃毒药,身体就会一直处于非健康状态,长此以往的折腾,就必然会爆发更多更复杂的问题。

 

所以要逆转糖尿病,如何从根源上治愈才是你最该考虑的,把糖碗中的糖减半,甚至减掉更多,或许很多症状都会迎刃而解。



关键的瘦龙说


  

前面说到过,在2002年的一项研究中(受试者均为高风险前驱糖尿病患者),科学家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单纯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了31%。

 

在同样的研究中,研究者还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生活方式改变,使糖尿病发病率降低了58%


是的,它比药物效果还要好,而且不止治表还治根。

 

所以,如果把二甲双胍和改变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并且在后期实现停药,完全靠改变生活方式逆转糖尿病,岂不是更好?


事实上,确实有人这么做到了,给大家看近期一个网友给我的留言,为TA高兴:

 


我并不反对吃二甲双胍,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但是改变饮食习惯,改变生活习惯,用最自然的方式,管控血糖,并且从根源上实现逆转,这才是正确的治病思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正在服用的“神药”二甲双胍有这些危害,你可能还不知道!
降糖“神药”二甲双胍,您用对了吗?
它是治疗糖尿病的“神药”,医生总推荐,糖友却对它知之甚少
降糖“神药”:二甲双胍,不同剂型该如何选?
降糖“神药”二甲双胍流传伤肝、伤肾,其实恰恰相反
二甲双胍被称为“神药”,究竟“神”在哪?人人都适用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