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昔27年深耕职教 今老校长展露情怀
    在职业教育圈,青岛电子学校校长崔西展,可以说是一位前辈。工作27年,他一直带着情感做职业教育,从“三个一”工程提出,到打造师生发展中心,从让学生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到让学生具备工匠潜质。一路走来,他带着职业教育人的情怀,为学生铺就多样成才之路。今天,“校长会客厅”栏目专访青岛电子学校校长崔西展,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情怀。
从教27年对职教心怀感激
    “我自己对职业教育心怀感激,也一直带着情感做职业教育。”在崔西展看来,从事职业教育这么多年,他时刻与改革开放同呼吸共命运。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比各有特点。职校学生不仅可以参加传统的夏季高考,也可以参加春季高考,学生的升学路有很多,可以通过“3+4”贯通培养,三二连读,五年一贯制等继续深造。学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今年毕业的学生,有69.5%考上了本科。
    此外,电子学校还打造了供应链相关专业的“3+4”中加国际本科班,与加拿大的职业院校合作,3年在电子学校学习,4年在国外读本科,已有两届学生顺利地在国外学习深造。“学生到国外学习最专业的知识,将来回到国内可以引领专业的前沿发展,这种模式的优势很大。 ”崔西展说。学校还与日本京都计算机学院、日本京都情报学院大学联合开展了中日合作办学项目,招收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中日国际合作办学班,采取“3+3+2”的办学模式。在崔西展看来,随着我们国家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用人准入制度越来越合理,越来越科学,各个层面人才选择的机会越多,学生在高中、中职之后也会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让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
    崔西展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成就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服务整个社会”共识,而这也是学校的理念。“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个人谋生做准备,为服务社会做准备,为提升国家和世界的生产力做准备,要手脑并用,双手万能。”崔西展说。  
    在学生成长方面,学校提出了学生要有一项专业、一个特长、一项爱好的“三个一”工程。为什么要提出“三个一”工程呢?原因是学校针对新生做调查时,发现学生反馈回来的结果是“没有爱好”、“没有特长”、“没有优点”。为此,学校在台东校区和市南校区设置了两个大讲堂,请社会名人、劳模来讲课,还邀请老师、学生自己来讲,分享工作等各方面经验。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上也重点突出学生、老师的主体地位,名师荐书、学生荐书活动,还会结合学生演讲、赛书会等形式,推动学生阅读。 “学校有近50个社团,大部分的社团都是学生第一课堂的延伸,我们要求老师和学生一块参与社团活动,达到师生共成长的效果。还有就是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联系,学校是一个好的课堂,社会更是一个大舞台。 ”崔西展介绍说,现在学校学生在五六十个社区里,参与了社区的信息化的活动,当好社区大爷大妈的“小导师”。经过这样的历练,学生也会成长为更加完善的社会人。
培养学生传承“工匠精神”
    “职业学校要有活力、有动力,但关键是要有生命力,我有一个观点,学校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技能提升为方法,学生掌握了能力和方法还不够,还要把学生的能力和方法提升为精神和品质层面,这样他们成为大国工匠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 ”崔西展说。
    “我最近在考虑一个问题,学生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五年内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主要是靠专业,可是想获得长足持续的发展就要靠文化、靠素养,我们现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素养,让学生受益终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等等。 ”崔西展告诉记者,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发展的不同阶段,电子学校在发展初期提出了“炼技能专长,成行家里手”理念,这在当时是非常合理的,培养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到了企业后,企业反映普遍好用、赞赏。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理念也在变,“成就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服务整个社会”就应运而生,相比以往,现在的理念内涵就更加博大,外延也会更加扩大。此前,市教育局提出了“十个一”工程,学校也在完善自己的“百千万”工程,具体来说学校给学生提供100项选择发展的项目,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长,各个班级可以形成上千个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成长项目、活动高地,每名学生有三五个兴趣、爱好、特长,学校学生的爱好汇总起来就有上万个,这个工程一旦成功,学校的魅力会更加鲜活,学生也可以获得更长足的发展,我们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而最终就是要让学生具备长远发展的能力。
扁平化管理激发师生主动性
    崔西展告诉记者,学校连续4年评为优秀,现在正在争取第五个优秀。管理要既“管”又“理”,在学校“理”的成分比“管”更重要。首先要解决谁来管理的问题,要想管理好,首先要让参与管理的人成为学校的主人,让全体的师生、家长,乃至企业、社会等和学校发展诸因素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这样师生会像在家一样关注着学校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学校的活力也就会慢慢突显出来。活力要有机制来支撑,按照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设,要坚持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
    有了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一些改革创新就可以大胆来做。校长的思路、想法如何尽快传达到师生那里,需要在学校管理线路上尽量扁平化。 “我在学校传统的处室基础上,又打造了一系列的工作中心,比如说艺术教育中心、体育教育中心、心理健康中心、课程中心、教师科研中心、学生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这些是原来工作处室的延伸,但不是传统的处室的下属单位,从地位上看至少是平行的。这些中心都是由一般教师组成的,他们没有任何待遇和职务,他们唯一待遇就是可以参与到中心来。学生、老师在中心有很大的自主权,他们的活力被大大激发出来,从2012年开始设立中心,可以说中心对学校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本版撰稿 记者 王世锋青岛电子学校校长 崔西展 记者 王建亮 摄
相关链接
品牌专业引领前沿发展
青岛电子学校是青岛市内唯一在市南、市北、李沧有校区的学校,市南校区在新昌路36号、市北校区在台东一路118号、李沧校区在兴华路18号附近。学校现在在校生约2600人,员工近240人,专业教师176人。专业设置包括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电气技术应用等三大类专业。近两年新拓展了物联网、数字媒体、3D打印等新兴品牌专业。电子学校是江北中职学校中最早开设3D打印课程的中职学校,也为青岛的3D打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人才支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赋能教学改革——职教工科专业“新课堂”教学研讨会在济南理工学校举行
「当校长遇见德鲁克」杨安平:一名乡村校长的自我修养
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校长
十大人物事迹之朱建华
【赣雩文艺】作者:杨金高《潜心育人勇创新——记东乡机电中专副校长郑丹平》总1699期2023年186期③
今天也是高考日,你们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