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皇帝对曾子的赞颂

历代皇帝对曾子的赞颂

 前言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生于鲁定公五年(前505年),卒于鲁悼公三十二年(前435年),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他注重修身,以孝著称。他带领弟子辑《论语》、作《孝经》、述《大学》、著《曾子》,继承、丰富、发展了孔子思想。他上承孔子,下启思孟,是孔子学说的正宗传人,是继孔子之后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曾子以其高尚的人格和对儒学的重大贡献,受到历代人们的尊敬和赞扬,历代帝王对曾子也多有推崇,把他抬高到圣人的地位,被称为宗圣。现将历代皇帝对曾子的封赠、赞颂、祭祀及对曾子后裔的优礼,收编、编撰于后,以飨读者。

来源:曾子研究会

历代皇帝对曾子的赞颂

北魏孝文帝称赞曾子

太和十四年(490年),文明太后崩,议定丧制。高祖孝文皇帝曰:

恩隆德厚,则思恋自深,虽非至情,由所感发。然曾参之孝,旷代而有,岂朕今日所足论也。


唐玄宗敕撰《曾子赞》

开元八年(720年),唐玄宗明孝皇帝敕列曾子十哲之次,并敕撰《曾子赞》,苏 奉敕。赞曰:

百行之极,三才以教。圣人叙经,曾子知孝。

全谓手足,动称容貌。事君事亲,是则是效。


宋太祖敕撰《曾参赞》

建隆元年(960年),塑先圣、亚圣、十哲像,画七十二贤及先儒二十一人像于东、西庑之木壁,太祖大孝皇帝亲撰先圣、亚圣赞,十哲以下命文臣分赞之。赞文缺。


宋真宗敕撰《曾参赞》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元孝皇帝追封十哲为公,七十二弟子为侯,先儒为伯。并亲为先圣制赞,令中书门下及两制馆阁分撰赞。时廷臣奉敕撰《曾参赞》。赞曰:

圣人之道,以一贯之。允矣子鲁,堂奥斯窥。惟帝登岱,克陈上仪。追封侯社,沂水之湄。

张齐贤又奉真宗敕撰《瑕丘侯章服赞》。赞曰:

孝乎惟孝,曾子称焉。唐虞比德,洙泗推贤。服膺受旨,终身拳拳。封峦饬赠,永耀青编。


宋高宗御制《曾参像赞》

绍兴十四年甲子(1144年),李龙眠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图像,宋高宗宪孝皇帝分别为之制赞。序曰:

朕自睦邻息兵,首开学校,教养多士,以遂忠良;继幸太学,延见诸生,济济在庭,意甚嘉之。因作《文宣王赞》,机政余间,历取颜回而下七十二人亦为制赞,用广列圣崇儒右文之声,复知师弟子闻缨弁森森,覃精绎思之训,其于治道,心庶几焉。

曾参字子舆,南武城人,赠郕伯。

赞曰:

夫孝要道,用训群生;以纲百行,以通神明。

因子侍师,答问成经。事亲之实,代为仪型。


宋理宗御题《道统曾参赞》

绍定三年庚寅(1230年),宋理宗安孝皇帝迹道统之传,自伏羲以下,亲著道统十三赞。其《道统曾参赞》曰:

守约博施,反躬三省。孝为德先,禄仕不忍。

圣德正传,意会神领。一唯忠恕,门人深省。


元成宗颁降郕国宗圣公乐章

大德十年丙午(1306年),元成宗广孝皇帝定乐名、乐章。献郕国宗圣公乐章为《成安之曲》,南吕宫调。乐章曰:

心传忠恕,一以贯之,爰述大学,万世训彝。

惠我光明,尊闻行知。继圣迪后,是享是宜。


明成祖御制赞曾子诗

明成祖文皇帝写诗并论,赞曾子孝道。

论曰:夫人子之事亲,非惟丰衣食以养其口体而已。贵能委曲承顺,以悦其心志也;若曾参之养,岂非欲以承顺父母之心意者哉。观其临终而启手足,以著其全归之难;则其平日之孝信,非人所能及,岂但能养与能悦其心意而已哉。呜呼!欲尽事亲之道者,当审于斯。

《养志诗》二首:

养亲唯在悦亲心,亲悦心安孝足钦。

自古几多为孝者,当时谁复似曾参。

三釜娱亲志自怡,千钟不及使心悲。

敬心为大全归日,履薄临深谨自持。

又《孝父母诗》一首:

人家养子甚艰辛,养子方知父母恩。

若使爱亲如爱子,世间人子尽曾参。


清圣祖御制《宗圣曾子赞》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年)闰三月十六日,圣祖仁皇帝御制颜、曾、思、孟四子赞,勒石摹榻,颁发直省圣庙。《宗圣曾子赞》云:

洙泗之传,鲁以得之。一贯曰唯,圣学在兹。

明德新民,止善为期。格至诚正,均平以推。

至德要道,百行所基。纂承统绪,修明训辞。

清世宗御书曾庙曾府匾额

   雍正三年乙巳(1725年)八月初五日,颁发世宗宪皇帝御书宗圣庙道传一贯四字匾额和世宗宪皇帝御书赠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六十六代曾尚溶省身念祖四字匾额。


清高宗御制《宗圣曾子赞》

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年),高宗纯皇帝御制颜、曾、思、孟四贤赞,颁发各圣庙,勒石庙中。《四贤序》曰:

圣门弟子三年,其贤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家语》各为纪其姓氏,考其事迹,以垂之后世。而能契夫子之心传,得道统之正脉者,则惟颜、曾、思、孟四人。颜子得克己复礼之说,曾子与闻一贯之传,亲炙一堂,若尧舜禹之相授,夐乎尚矣。子思师事曾子,发明中庸之道,而归其功于为己谨独。孟子当战国横流之时,私淑子思,距杨、墨,闲圣道,而养气之论为前圣所未发。昌黎韩子以为其功不在禹下,有以也。庚戌秋,偶阅有宋诸儒传,因思宋儒所宗者,孔子之道也。孔子之道赖颜、曾、思、孟而传。今圣庙祀典,四子升配堂上,为百代之楷模,因各系以赞,用志景行之私云尔。

《宗圣曾子赞》曰:

宣圣辙环,在陈兴叹。孰是中行,授兹一贯。曾子孜孜,惟圣依归。唯而不疑,以鲁得之。会友辅仁,任重道远。十传释经,超商轶偃。念彼先子,沂水春风。渊源益粹,笃实舂容。临深履薄,得正以终。三千虽多,独得其宗。

谕曰:

朕东巡,躬诣阙里致祭先师,颜、曾、思、孟四贤作配。殿庭虽从与飨,但闻其故里各有专庙,应分遣大臣,恭奉香帛前往致祭,以展诚敬。向在书斋曾制四贤赞,景仰之忱积有日矣。其勒石庙中,致朕崇重先贤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红梅: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元代“中国”认同
文庙从祀制度考论
文庙: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圣殿
历代碑刻 | 唐睿宗李旦《书孔子顔子赞残刻》
清.顾沅编.孔继尧绘《圣庙祀典图考》卷一:圣像、四配、十二哲像
祭孔背后的帝王权术,清代帝王选择高调祭孔,一招赢得天下汉人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